婺城夜市 吳潮宏 攝
義烏夜市生意好 錢旭升 攝
夜間露天演出讓佛堂老街人氣更旺 錢旭升 攝
婺城夜間經濟 越夜越有味
編者按
9月1日,浙江13個省級夜間經濟試點城市建設啟動。義烏市、婺城區作為我市入選的兩大試點城市,同步開啟試點建設步伐。其中,我市在試點城市重點打造賓王國際特色夜生活街區、繡湖夜生活商圈、古子城區域—創意文化集市街區、西市街商圈—購物休閒夜間經濟商圈等四大「夜坐標」,使之成為點亮夜間經濟的「夜明珠」。
一段時間以來,「夜間經濟」成為熱詞,也成為衡量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標,尤其在當前疫情常態化防控大背景下,加快發展夜間經濟既是貫徹市委市政府「兩手硬、兩戰贏」部署、破解消費市場復甦難題的主攻點和突破口,又是提振消費信心、促進消費回升的重要手段。
本期深度財經聚焦義烏市和婺城區以及重點建設的4個夜坐標,看兩地如何以夜為媒,迸發城市新活力。
為繁榮夜間經濟,培育壯大夜間消費新熱點,日前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等7部門聯合公布了浙江省夜間經濟試點(培育)城市名單、夜間經濟試點(培育)城市重點建設的夜坐標,其中義烏獲選夜間經濟試點城市,義烏賓王國際特色夜生活街區、繡湖夜生活商圈入選夜間經濟試點(培育)城市重點建設的夜坐標。
夜間經濟的繁榮程度是一座城市經濟開放度、活躍度的重要標誌。義烏外來人口眾多、貿易發達,夜間活躍度不亞於白日。近年來,義烏市政府通過提升質量、長效管理等措施,著力推進夜經濟發展。截至目前,義烏已經打造了一批如三挺路夜市、金苑路夜市、佛堂古鎮夜遊等夜間經濟示範點,並以點帶面,從線到片,形成具有義烏特色的夜間經濟模式,吸引了無數國內外客商來此打卡。
購在義烏
「夜賓王」生活圈呼之欲出
每到華燈初上,賓王商貿區異國風情街和毗鄰的義烏最知名的夜市——三挺路夜市人頭攢動、交相輝映,成為賓王商圈夜生活的打卡地。這裡是老外們最愛來的地方,到了晚飯點,先去商貿區品嘗異國風情美食,再去三挺路夜市逛「老外街」,淘點物美價廉的日用品、服裝等雜貨,再擼點燒烤、來碗豆花、喝點小酒當夜宵,是忙碌了一天的中外友人和本地居民最愜意的時刻。
「傍」著高人氣和賓王商圈的地塊優勢,沉寂已久的賓王市場也「重出江湖」。今年元旦,賓王市場B區率先啟動「夜市場」,探索「設計+展廳」模式,引進了化妝品、飾品、眼鏡、箱包、皮帶、鞋類、帽子、圍巾等12個服飾搭配優勢行業的60餘家經營主體,主打夜間採購貿易,是義烏首個夜間採購小商品市場。
首批入駐的商戶之一吳延珍在義烏國際商城二區也有商位,她看中賓王區塊的人流,市場招商時第一時間報了名,「這裡批發零售都好做,來逛三挺路夜市的老外和客商很多,有的會進來看看,也能接到一些訂單。」
「我們就住在賓王市場樓上,前幾天在這裡買了幾個包,有朋友看到也想要一個。」
我們採訪間隙,遇到市場樓上的幾名住戶結伴來選購皮包。其中有個阿姨一口氣拿了四五個包,一一拍照發給朋友挑選,笑言自己是「人肉代購」。
「這個區塊主要契合義烏市委市政府關於發展夜間經濟的要求,與三挺路夜市融合為一個購物消費娛樂的塊狀帶,互相引流、產業差異化,尤其是吸引老外來採購消費,形成一個『夜賓王』生活圈。」義烏商城集團賓王市場分公司市場部負責人認為,賓王市場區塊人流密集,又有三挺路夜市的積澱,很適合打造夜經濟。
基於此,商城集團又加大動作,攜手義烏之心共同打造義烏好貨&愛喜貓旗艦店。該商業綜合體位於市場核心區賓王文創園,佔地193畝,建築面積29萬方,為義烏市重點工程。目前,該旗艦店正在積極備貨中。
食在義烏
燒烤街變身「網紅打卡地」
充滿西北風情的烤羊腿、裹著鹹濕海風的海鮮……金苑路大概是義烏最出名的夜排檔一條街了。這條路的夜排檔雛形大約出現在10年前,後來慢慢集聚了一些燒烤經營戶,從2013年開始名氣越來越大,漸漸成為義烏夜宵客首選的燒烤街,現在已經有50多家餐飲店。雖然生意火爆,但金苑路原來也是「髒亂差」的代名詞,繁華的背後存在著諸多城市管理頑疾。
2013年,王豔濤在金苑路開起了「冠軍烤羊排」,當時只有一間店面。經過這些年的辛苦,他的店面已擴大到4間,是這條路上最大的一家店。「很多時候,我們要忙到凌晨三四點。身體上的疲憊還扛得住,很多時候,讓我感到疲憊的是『髒亂差』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王豔濤說。前些年,因為噪音及油煙的汙染問題,他沒少被樓上的住戶投訴。每到這時候,他就得帶上禮物上樓挨家挨戶賠禮道歉。
被評為「黃旗小區」後,興業社區知恥而後勇,推進小區文明創建工作,從規範化管理入手,大力營造創建氛圍,發動黨員、商戶、居民積極參與,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去年「十一」期間,一條全新的金苑路在食客面前亮相——對金苑路進行了美化亮化設計,融入了紅色黨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元素,設置了與文明城市創建相符的文創內容;金苑路彩燈成功亮燈,打開了夜景亮化格局,營造了溫馨、浪漫的夜景效果。
義烏市稠江街道興業社區黨委書記沈財昌說,金苑路原先只有美食,通過去年的環境整治及「網紅打卡地」的打造,這裡可以說換了一副模樣。「社區希望通過舉辦美食文化節等活動,為金苑路燒烤一條街賦予更多文化內涵。」沈財昌表示,接下去,社區黨委將根據疫情前的原定計劃,對金苑路的空調外機塗鴉、燈杆公益文創、指引牌設置等提升亮化工程持續進行改造,以更優美的環境迎接八方來客。
遊在義烏
景區文旅助力夜間經濟
迎著暮色,在佛堂鎮團力村航空航天主體樂園,幾隻色彩繽紛的熱氣球「點亮」了這個小山村的夜空。這幾日,該村正在舉辦「熱氣球嘉年華」活動。憑藉著這一夢幻夜遊項目,團力村已經成功「出圈」,成為當下的網紅景點,吸引了義烏周邊縣市的遊客前來打卡。
該樂園自今年8月8日試運營以來,推出了熱氣球嘉年華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在義烏周邊遊客中「一炮打響」,圈粉無數。截至目前,入園遊客達數萬人次,遊客多來自金華、東陽、浦江等義烏周邊縣市,也有不乏來自衢州、上海等地的遊客。
目前,該樂園營業時間截至晚上10點,熱氣球、動力傘等是目前的明星項目,在晚上7:00—8:30尖峰時段,遊客需要排隊等候。
近年來,城市夜景觀光和景區夜遊成為夜經濟的市場藍海,義烏湧現了一批如團力村一樣白天晚上各有精彩的景點,佛堂老街是其中知名度較大的一個景點。白日裡走在老街上,只見白牆烏頂,江邊舟影波光,恰如一副水墨畫。而夜幕降臨時,老街華燈初上、江邊流光溢彩,在絢爛的燈光映射下,老街一改白天清麗模樣,在光影流轉間驚豔了每一名遊客。
此前,為更好地吸引遊客,佛堂鎮政府在佛堂老街推出3D燈光秀,有效促進了鎮區夜遊。老街人氣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當地商業的發展。
躋身夜遊網紅景點行列的還有義烏的南山公園。近年來,義烏亮化工程日益完善,義烏夜景更加絢麗奪目。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開闊的視野,夜幕降臨時,就有成群結隊的市民前來南山公園遊玩。前些天,在一個短視頻App上,一段在南山公園拍攝的義烏夜景視頻獲得無數人點讚,甚至吸引了江西等周邊省市的遊客前來打卡。
娛在義烏
家門口就能賞好劇
「大寶從小就喜歡黑貓警長,7月底在劇院微信上看到有一場黑貓警長的兒童劇,就果斷下手了,票價80元,也比較親民。」家有二寶的義烏市民葉女士在線上搶購了兩張票,帶大兒子興致勃勃在家門口看了一場兒童劇,「他看得可開心啦!看到8月21日還有一場匹諾曹歷險記的兒童劇宣傳,嚷著還要來。」
我們翻閱了去年義烏文化廣場劇院的演出場次,發現平均3天就有一場演出,且基本在晚上或周末,涵蓋戲劇、戲曲、舞蹈、音樂、親子劇五大類別。這些演出中,光國內外來訪演出的藝術家就超過500人,其中國外藝術家超六成。年底收官的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出演的藝術家多達66人。
據義烏市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劇院全年演出128場,其中精品演出53場,有近半是公益性演出;總出票數2.7萬張,全年共有近9.2萬人走進劇院觀看演出或參與藝術活動。
通過「引進來」「請進來」,義烏不斷做大做強劇院演出市場。去年,義烏與浙江越劇團達成了越劇團·義烏戲劇谷合作項目,即《12+N戲劇谷》戰略合作,浙江越劇團保證每年在義烏文化廣場劇院演出12場。
今年受疫情影響,該劇院5月中旬才陸續恢復常態演出,開放前2個月就復演十多場。尤其是7月18日晚上演的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因為兩名主演方書劍、張智涵的粉絲效應,還吸引了不少外地觀眾來助陣,門票一早被搶空。據悉,該劇是義烏文化廣場劇院今年以來引進的重磅流量劇目之一,也是青年舞蹈戲劇節的開幕作品。
「我們不斷引進一些好項目,豐富演出劇目品類,希望讓更多人走進劇場,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文化大餐。」劇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年度計劃推出四大演出品牌,除了青年舞蹈戲劇節,還包含國韻風潮、藝想天開、浙越專場,涵蓋音樂、舞蹈、戲劇、戲曲、兒童劇等諸多類型的演出,目前上演檔期已確定的有40多場,楊麗萍的舞蹈劇《十面埋伏》、陳佩斯和楊立新的話劇《戲臺》也將陸續在9月、10月上演。「希望通過知名劇目和演員的吸引以及親民的票價,實現文化普惠的同時,進一步培育義烏的演出市場,滿足市民夜間文娛生活的不同需求。」
婺城夜間經濟 越夜越有味
近日,婺城區入選省夜間經濟試點(培育)城市名單,古子城區域——創意文化集市街區、西市街商圈——購物休閒夜間經濟商圈被確定為重點建設的夜坐標。
特色業態活力十足
「老闆,來30串鴨腸。」「我要一杯珍珠奶茶。」9月5日晚7時許,市區西市街商圈霓虹燈閃爍,行人來來往往。沿街的攤位前,聚集著三三兩兩的市民,喧譁聲、吆喝聲不絕於耳,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老闆,這個什麼價?」「小束的9.9元,大束的19.9元。」在永生購物廣場門口,一家賣鮮花的攤位前圍著不少人,攤主葛女士不停地招呼著客戶。她說,自己跟朋友合夥開了一家花店,她白天在花店工作,晚上到西市街擺花攤,一晚上的收入能抵半天收入。
作為全省50個「夜坐標」之一,西市街集商場、超市、餐飲、娛樂等業態為一體,集聚著3000餘家商戶,是市區最繁華、最具活力的夜經濟商圈。今年在「一圈六方」管理機制推動下,商圈內不僅搞起了直播帶貨,還推動法律服務、助企服務進商圈,有效帶動了消費升溫。
西市街商圈聯合黨委專職副書記胡槐皎表示,西市街商圈將發揮優勢,積極開展時尚夜購、折扣夜購等活動,引進多種業態,增加實體店流量,加大商圈引流互補,融入婺城文化和研學元素,打造高品質商圈。
文商旅深度融合
為繁榮夜間經濟,培育壯大夜間消費新熱點,婺城區充分挖掘城市特色文化內涵,通過推動新老融合發展,不斷提升城市品位與活力。
古子城內的八詠路及原六中操場上,各式攤位整齊擺放,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攤位間移動。攤主王根鳳是八詠樓社區的居民,古子城夜市啟動後,她擺攤賣起了小玩具。「以前我在農貿市場賣過一段時間,聽說可以擺夜攤了,就馬上報了名。」王根鳳說。
古子城是全省高品質步行街試點街區,有著深厚的文化沉澱。目前,古子城業態以古玩收藏、特色餐飲、客棧民宿、文化展館為主,集聚了300餘家商鋪。為加快經濟復甦,古子城通過提升管理服務、提檔硬體設施、挖掘歷史文化、引進精品業態等,舉辦了多場夜間促銷活動,文商旅不斷融合發展。
打造金華新名片
夜間經濟一頭連著穩就業、保民生,一頭連著促活力、助發展,已成為提振經濟的重要舉措。
目前,婺城區出臺《推動婺城夜經濟發展實施方案》,以「融合創新,智慧賦能,打造具有浙江辨識度的夜間經濟地標」為總目標,推動方案實施落地。
婺城區將圍繞「夜遊、夜購、夜宴、夜娛、夜宿、夜學」等六大主題業態,重點打造「古子城、西市街商圈、解放東路小百貨夜市、時代廣場、花木之窗、萬泰廣場」6大消費地標,以「6+X」消費模式,打造多層次消費市場。力爭到2022年,婺城將建成5個主題複合型夜間經濟集聚區,打造10個特色夜市,發布10張夜間消費地圖,發展10個夜間經濟生活圈,培育激活10個夜間經濟古村鎮。
同時,婺城區將進一步創新管理服務模式,制定「兩定」管理辦法,實施備案制、承諾制和積分制管理,推廣使用「夜市碼」,繪製夜經濟「一圖一碼一指數」,實現精智閉環管理,以數字智慧賦能婺城高質量發展。
婺城區經濟商務局表示,將緊緊抓住夜間經濟省級試點及兩大「夜坐標」建設的契機,加快出臺夜間經濟發展扶持政策,設置夜間經濟發展專項資金,開展特色項目,加強政企合作,全面推進夜空間、夜體驗與夜文化建設,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把「婺城夜生活」打造成金華休閒旅遊的體驗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