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經濟:城市發展新剪影

2020-12-14 金融界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作者: 彩娜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王彩娜

忽如一夜春風來,「燈光下的潛力」正盡情釋放。近來,廣州、杭州、天津、杭州、重慶等多個城市紛紛加碼布局「夜經濟」,希冀在城市發展的新賽道中站穩。作為國內夜生活文化發源地之一,廣州日前啟動夜間消費節「Young城Yeah市,夏半場更精彩」主題活動,旨在打造年輕化、品質化、個性化的夜間消費城市品牌。一到夜晚,廣州便變得「越夜越有機」。錢塘自古多繁華,而今夜市尤為勝。2020杭州仲夏夜嘉年華活動近日啟幕,運河文化、南宋文化、西湖美景、錢塘江兩岸等杭州「十大夜地標」也隨之揭曉,為杭州建設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再添一把火。以「津夜有你」為主題,2020天津夜生活節集中推出「樂活津城夜市消費節」「品味津城文創藝術節」「激情津城文體娛樂節」等10大類100餘項活動,大幅提升包括「食、遊、購、娛、體、展、演」等在內的全域夜間消費市場活力,全面點亮「夜津城」。更有大手筆。重慶近日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1個夜間經濟核心區,創建10個高品質夜間經濟示範區,打造「重慶味、國際範」的不夜城。著力培育夜味、夜養、夜賞、夜玩、夜購等夜生活業態,重點打造「不夜重慶生活節」。夜幕之下,各自精彩,夜晚的時間正在被拉長和延展。加碼布局是因為「夜經濟」能夠滿足不同層次的多元消費,並拉動就業、帶動創業,進而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活力,同時也體現出其現代化水平與消費繁榮指數。特別是,在當前經濟戰略布局強調「內循環」為主、「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大背景下,以「夜經濟」為手段激活內需潛力、擴大國內市場具有更深層次的意義。商務部城市居民消費習慣調查報告顯示,中國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大型購物中心每天晚上18時至22時消費額佔比超過全天的1/2,夜間經濟已成為「城市消費的新藍海」,預計到2022年夜間經濟的規模將達到42萬億元。熱鬧的背後,卻是我國「夜經濟」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的客觀現實。目前,多地發展「夜經濟」仍以逛街、吃喝為主,品牌特色亟待提升,優質供給明顯不足,尤其是缺少文化內涵和人文情懷。此外,公共運輸、停車場等城市配套服務也遠遠不夠。如何結合經濟新環境淬鍊高質量「夜經濟」,站穩城市發展的新賽道?關鍵在於,重新認識「夜經濟」的價值,並針對人們消費升級的需求變化提供更多服務和產品,在吃、喝、玩、遊、購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本地夜間休閒資源、場所和項目,結合優勢資源加快向夜間文化產業延伸,形成多元化的夜間消費市場,將「夜經濟」與旅遊經濟、網紅經濟相結合,引入體驗式、娛樂式、互動式的多元業態,形成完整的「夜經濟」生態鏈,重塑人們的夜間生活方式,「夜經濟」才能轉化成為城市發展與經濟增長的持續動力。已有地區開始探索。在《青島市推進「國際化+」行動計劃(2020/2021年)》中已明確提出,要對標世界發達夜間經濟發展模式,積極引導夜間消費。其中收錄的案例包括英國倫敦積極改善夜間交通、建立夜間自治市鎮網絡,推出「夜間市長」、提出夜間活動創意的做法;日本工廠藝術空間的夜間燈光藝術遊覽;新加坡夜間野生動物園以燈光藝術、沉浸式互動等方式吸引遊客,在夜間推出的特色遊覽路線等。事實上,發展「夜經濟」不僅是一道經濟命題,更是一道治理考題。打造「夜經濟」升級版,需要地方政府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健全高效協調的夜經濟運行機制;完善夜間、安全、環境等配套措施,提升城市亮燈水平;建立包容審慎的監管服務機制和審批「綠色通道」,引導行業自律發展,營造安全有序的夜間消費環境等。比如,為促進「夜經濟」轉型升級,長沙「夜經濟」最活躍的天心區成立了湖南首個「夜經濟」服務機構——長沙市天心區夜間經濟服務中心,通過設立夜間「管家」為市民提供便民醫療、公共雨傘、充電器、衛生間、信息諮詢等服務,助推該區打造成為中部地區夜經濟示範區。以夜為媒,迸發城市新活力。

相關焦點

  • 瀋陽「夜經濟」將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夜 色 孫超英攝近年來,「夜經濟」在國內外許多城市迅速發展並不斷壯大起來,並成為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這種經濟模式是指以市民和遊客為消費主體,以購物、餐飲、休閒、文化、娛樂、健身等為主要形式,大約在晚上7點到次日早上6點間的各種消費。作為一種舒緩壓力的休閒性消費經濟,「夜經濟」是白天經濟活動的延續,更是城市經濟、文化與生活水平的縮影。大力發展「夜經濟」,對於拉動城市經濟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打造城市魅力品牌,特別是對於推動經濟轉型期的區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夜星城點亮夜經濟!中國城市夜間經濟發展峰會10月28日啟幕
    夜星城點亮夜經濟!夜經濟,正在開啟城市競爭的新賽道,成為城市活力新標誌。夜間經濟是中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繁榮的一面鏡子。在當下,發展夜間經濟,不僅是擴大消費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選擇。
  • 依託海洋文化打造夜間經濟,政協委員為煙臺夜經濟發展出謀劃策
    完善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布局一批高端酒店、特色街區、現代商貿綜合體。制定扶持夜間經濟相關措施,集中建設「一帶十一片區」聚集區,繁榮「夜遊、夜娛、夜食、夜購」等消費業態。  11日,山東泰和建設管瑆有限公司董事長石高峰委員在提案《關於發展夜間經濟的建議》中認為,城市夜間經濟不僅能帶動多行業的發展,成為城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同時夜間經濟還可以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極大地緩解城市的就業壓力。發展夜間經濟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 西津渡、星光時代廣場:超強人氣—金山街道點亮夜經濟發展新名片
    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新形勢,金山街道堅持把夜經濟作為城市經濟發展新方向,進一步釋放新需求,激發新動能,努力助推經濟發展復甦回暖。近兩個月來,每到周末的夜晚,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總是人山人海。從今年端午小長假開始,一場以「西津大市」為主題的夜市活動在金山街道拉開了序幕。
  • 新天地中央活力區成杭州夜經濟新地標
    近期在北京舉辦的 「2020中國房地產創新大會」上,杭州新天地集團憑藉文、商、旅三位一體協調發展的特色,獲得「2020年中國文商旅運營商標杆」殊榮,同時躋身中國商業地產綜合實力50強。「我們將繼續構建新天地中央活力區(活力park)夜經濟坐標新格局,為消費增添熱力,為城市注入活力。」杭州新天地集團董事長劉文東表示。
  • 專家共話點亮西安夜經濟 釋放潛能成為城市新亮點
    由騰訊和瞭望智庫聯合發布的《2019中國城市夜經濟影響力報告》中提到,夜經濟體現著一個城市的活力、魅力、競爭力,反映一個城市的繁榮程度,是城市發展水平和品味的重要體現。今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消費商業的意見》,「夜經濟」成為國家層面促進消費的20條意見之一。12月24日,一場由戴德梁行主辦的戴家客聽-夜經濟讓城市更有活力主題沙龍在西安舉行,行業專家圍繞西安夜經濟發展發表真知灼見。據了解,戴德梁行在2018年推出了《戴家客聽》系列主題沙龍,累計超過兩千位房地產行業專家在不同的城市分享了第一手行業經驗。
  • 精緻煙火氣點亮新「夜」態,無錫升級版「夜經濟」如此迷人!
    「夜經濟」撲面而來,夜經濟已然成為經濟復甦的發力點,以及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的關鍵點。無錫商院金融學院副院長苑梅指出,無錫發展夜經濟的根基在於深厚的本地文化、各景區和街區的獨特資源,無錫要打造屬於自己的文旅融合、全域旅遊特長和特色,才能抓得住人心、留得住人氣。
  • 「水美夜經濟 激發新動能」——新長江論壇·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
    11月21日,新長江論壇·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峰會在福建南平開幕。本屆峰會以「水美夜經濟 激發新動能」為主題,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長三角與閩江文化帶融合創新發展,探尋夜間經濟與經濟社會建設和城市治理的協同創新發展路徑,擦亮「綠色南平、水美城市、璀璨延平」的綠色發展名片,助推南平融入長江經濟帶,精準對接長三角,賦能文旅融合發展新色彩,譜寫旅遊經濟發展新華章。
  • 「地攤+夜經濟」聚人氣拉動消費彰顯城市特色
    而這些夜經濟IP、特色商業街區中,泉城路地段便佔據3席,由此可見,泉城路在濟南夜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作為濟南市核心商圈,泉城路是濟南集購物、旅遊、娛樂於一體的標誌特色路。6月1日晚,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到泉城路調研商業街打造工作。
  • 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峰會 共同探討水美夜經濟 激發新動能
    11月21日,新長江論壇·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峰會在福建南平市延平區開幕。開幕式上舉行了中國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閩江分院成立揭牌儀式暨《走進長三角》文獻發布儀式。中國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閩江分院首個研究課題啟動儀式在峰會上舉行;《2020南平市延平區夜間經濟發展報告》也同期在峰會上發布。在峰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及工商企業界領袖圍繞峰會主題,分別從國家政策、行業發展等方面交流夜間經濟發展經驗,探尋夜間經濟與經濟社會建設和城市治理的協同發展路徑,共同助力南平旅遊發展創新升級。
  • 越「夜」越精彩!新業態點燃臨沂「夜經濟」
    到大型購物商場逛一逛,開啟「買買買」的節奏;到書店喝杯冷飲,翻一翻新上的好書;去音樂節現場看一看,吹一吹夏夜的涼風;下班後去瑜伽館,享受下身與心的怡然自得;夜幕中在公園裡,用一場奔跑來揮別一天的疲憊……夏日悄然而至,疫情漸趨平穩,臨沂的夜經濟正全面迎來復甦。在這裡,市民重新找回熟悉的煙火氣,也感受著這座城市濃濃的文化味。
  • 淘寶直播、夜經濟、步行街……新消費成地方兩會關鍵詞
    數字經濟、新消費等成為各地規劃2020年發展的關鍵詞。截至1月20日,30個省(區、市)均已召開兩會。數字經濟成為浙江、廣東、湖北、安徽、青海、甘肅等至少16個省份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要內容。例如,浙江省提出,2020年要全力推進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福建省表示,促進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力爭數字經濟規模超2萬億元。
  • 文旅融合點亮惠州「夜經濟」
    近幾年,以華貿天地、水東街、祝屋巷為代表的「城市型、年輕態」的文旅「夜經濟」地標正在惠州快速崛起。未來,惠州將打造以城區為核心、各縣區特色旅遊區為支撐的夜間經濟重點集聚區,提高夜間消費便利度和活躍度,共同打響文旅「夜經濟」品牌。
  • 夜經濟系列(8) || 后街:不應該被摺疊的夜經濟
    進入2019年,夜間經濟悄然走紅,北京、上海、成都、重慶等地紛紛推出政策,刺激夜間經濟進一步發展。在這一輪的夜間經濟熱潮中,越大的城市越積極,夜經濟基礎越好的城市越積極。而且,各大城市提出的目標也大同小異——讓夜間經濟「進一步繁榮」。然而,「進一步」卻絕非易事!首先,夜色經濟的起點已經很高了。
  • 開州區多舉措留住城市煙火氣 點亮「夜經濟」
    譚慶文伸出大拇指,贊道:「開州區的夜間經濟,搞得好。」夜間經濟是城市經濟形態的延伸,已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在擴內需、促消費、穩就業等方面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入夜之後,很多旅遊城市街道兩側各具特色的大排檔,已經成為一道獨具特色的城市風景線。
  • 雲逛街、夜經濟、美食城市……廈門百會萬商齊發力
    廈門網4月4日訊(廈門日報記者李曉平、通訊員黃藝瓊)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推動服務業復甦發展成為第一要務。在應對疫情影響中,我市廣大商協會和企業家展現出良好韌性,不等不靠,積極行動,拓展新的消費渠道,探索新的經營模式。啟動儀式上,廈門市工商聯(總商會)現場號召更多商協會和會員企業參與其中,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發力線上線下,引導和拉動消費,為自身走出疫情影響、發展壯大,為廈門經濟發展,為市民提供更加優惠的產品和服務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貢獻。
  • 「夜經濟」怎樣發展?臨沂蘭山出臺方案,「3456措施」了解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元迪 通訊員 臧德三 臨沂報導有序疏導流動攤販進入有條件的大型商超設置的便民攤點群入場經營,引導利用小區內部邊角地等設定自治區域設置便民攤點群……6月22日,臨沂市蘭山區召開「夜經濟」規範發展新聞發布會
  • 美團攜千萬優惠開啟池州消費季,「網際網路+新消費」點亮池州夜經濟
    啟動儀式上,池州市商務局、貴池區人民政府與美團聯合發布一系列線上促消費活動,雙方還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持續推動池州夜間經濟發展,打造"夜詩城"的城市品牌形象。池州消費季活動開啟,促進消費回暖復甦池州消費季活動將從9月10日持續到10月10日,為池州百姓帶來長達一個月的消費狂歡。
  • 西寧城市「主幹道經濟」的探索與發展
    這些主幹道不僅僅代表著一座城市的主體調性,還助推城市的片區走向繁華。通常而言,這也被稱之為「主幹道經濟」。 所謂的「主幹道經濟」,顧名思義指的就是城市的商業、教育、商務、居住等資源沿著城市板塊主幹道密集分布,進而對整個城市的發展軌跡產生深刻的影響。比如北京長安街、上海南京路以及深圳的深南大道。
  • 廣州夜經濟:40年的煙火氣,還能「越夜越有機」?
    03、廣州夜經濟新圖鑑-燈光節、24小時書店、博物館奇妙夜… 千禧年後,物質進一步豐富和經濟飛速發展,明顯縮短了廣州夜經濟迭代的時間。 · 交通:從地鐵數據來看,晚上10點後,仍在運營地鐵站點超過200個的城市全國僅三座,廣州是其中之一;同時也是國內開行夜間公交數量最多的城市,超過100條,運營時間集中在22時至次日1時。交通的發達與延時的設置,為廣州夜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