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如今國內疫情控制形勢大好,但也不能放鬆警惕。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風險,大部分地區的學生仍然在上網課。
孩子們在家就能學習,這是非常考驗自律性的。不少家長吐槽,「該上課的在睡覺,該睡覺的起來聽課」,老母親在風中凌亂了。
穿尿不溼的妹妹替兩個哥哥寫作業,笑翻寶媽
做父母的都有這樣的經歷,每天早上喊孩子起床上學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幾次三番叫醒仍然無動於衷,逼的寶媽掀被子!
正常開學尚且不易,何況現在在家上網課呢。這位寶媽明顯已經放棄了對兩個兒子的喊醒工作,隨便睡吧,反正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操不起這心。
沒關係,家裡還有小妹呢,這個穿尿不溼的妹妹看兩個哥哥睡得正香,就主動請纓,拿起筆來替兩個哥哥寫作業。
妹妹搬來凳子,站在上面,拿起筆來像模像樣地寫著,媽媽湊過去一看,頓時笑翻了。
女兒在上面亂塗亂畫,好吧,就讓兩個哥哥承擔下自然後果。
網友:上陣親兄妹,誰都別客氣
看到妹妹的「鬼畫符」,網友感到十分好笑,這真是上陣親兄妹啊!像這樣的例子還不少呢,別說這兩個看似年紀不大的哥哥,就連大學生也有逼著妹妹「營業」的。
姐姐蒙頭大睡,妹妹認真上著網課。想像一下開學的場景吧:姐姐不屑地和室友說,我每天都有打卡哦,學分不會少的!
而妹妹則懵懂地和幼兒園小夥伴說,「你們知道嗎?我大學的課程都學完了,要不要跳個級?」
3~6歲是培養孩子自律性的關鍵期
自律包括三個方面:延遲滿足、承擔責任、忠於事實。
不自律的孩子總是大同小異,明明有一堆作業沒寫,總是管不住自己要再玩一會,吃點東西,磨磨蹭蹭地時間就都過去了。
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特別是這幾個月來更加懶惰了。到了實在不能拖的時候再奮筆疾書,最後草草了事。
科學家將孩子的3~6歲稱為「潮溼的水泥期」,這是說兒童85%的性格、習慣和生活方式都在此時期形成,7-12歲為「正凝固的水泥期「,兒童90%的性格、習慣等業已形成。
所以,3歲以後就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律行為了。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① 給孩子有邊界的愛,不能事事都由父母代勞,而是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學會承擔和擔當。
② 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挖掘孩子的興趣愛好,引導孩子自覺主動地去學習和做事。
③ 樹立時間管理概念,幫助孩子做計劃,定目標,懂得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珍惜時間,提高效率。
④ 父母以身作則,自覺遵守作息時間,不熬夜,不晚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執行,這樣才更有說服力。
【糖果媽媽寄語】
自律的孩子才能擁有真正的自由,才能擁有更強的幸福感。一件事不是父母逼著他去做,而是他主動自願地去做,並且在看到成果後會非常開心。
他人對自己的約束總有一天會消失,而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才是獲得內心平靜的源頭,要學會由他律到自律。
【今日話題】
你身邊有二寶替大寶上課、寫作業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