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被嘲看不懂英文報紙,他故意將報紙顛倒後,老外羞紅了臉

2020-12-11 騰訊網

要說我國近代最著名的高校,還得是北京大學。其前身乃是1898年的京師大學堂,早在清朝時便已建立,是我國最早的大學。比起後來在民國初年才建立的清華大學,北大在整個中國近代的名氣和聲譽要比清華響亮很多。

尤其是當時我國近半數知識分子和國學大師,都和北大或多或少有點聯繫。比如蔡元培,曾任北京大學校長,還有胡適、王國維、魯迅、朱自清這樣的著名教授。就連北大圖書館的管理員,也都是沈從文和莫言這種級別的文學大師。

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北大教授,而比起上述那些響噹噹的名人,他則顯得低調神秘多了,其便是辜鴻銘。

辜鴻銘出生於1857年的馬來西亞檳榔嶼,父親是一位馬來西亞華僑,母親身份不詳,傳言是一位西方女士。或許是混血兒基因的優良性,辜鴻銘從小就展現出了驚人的學習天賦。父親還捨得供辜鴻銘讀書,10歲那年,辜鴻銘便已先後前往英國、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留學,不但增長了見識,還練就了一口流利的九國語言。

同時,他還拿下了13個不同國家的博士學位,中西結合,融會貫通,可以說是清朝時期華人界裡最精通西方文化和技術的學者。

在1880年那會,辜鴻銘完成了海外所有學業,準備結束14年的漂泊生涯回到馬來西亞老家。也只在返程的船上,他遇到了一位叫馬建忠的清末外交家,兩人一見如故,在海上攀談了3天後,辜鴻銘對中華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之後他特意拜訪我國,帶了一套四書五經回去研究。

沒想到,辜鴻銘靠著對我國儒家經典的研究,一下成了海內外著名的儒學大師。他不但將《論語》《中庸》這些著作翻譯成了英文,還在1913年和泰戈爾一起提名諾貝爾獎。後來蔡元培在1917年出任北大校長時,感嘆辜鴻銘的才華,便力邀其前往北大教授英國文學。

在北大執教期間,辜鴻銘的軼事也是相當多。最為國人熟知的還是學生嘲笑他留辮子穿馬褂,一點都不像是進步學者。而辜鴻銘則回一句「我的辮子是有形的,但你們心中的辮子是無形的」讓嘲笑他的學生羞愧不已。

其實,辜鴻銘在回擊別人的嘲笑上一直是個高手。除了「辮子事件」外,後來他去英國出差時,還經歷了一起「報紙事件」,後者則更讓人拍手稱快。

有一次,辜鴻銘奉命去英國辦事,他還是那身長辮馬褂的行頭,走在英國大街上自然格格不入。後來他買了一份報紙乘坐公交車,在車上兀自看了起來。

這時,坐在對面不懷好意的英國人認為他是個不懂英語土老帽,便用英語譏諷其看不懂還要裝大尾巴狼。結果辜鴻銘聽後倒也不生氣,故意將報紙顛倒了過來。那些嘲諷他的英國人笑得更歡了,認為辜鴻銘連報紙都能拿倒,肯定是一點英文都不懂。

隨後,讓這些英國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只見辜鴻銘將倒著的報紙上的內容,一字不落地全讀了出了,口音還是相當標準流利的倫敦腔。一下給嘲諷他的英國人看傻了,他們這才意識到,自己剛才冒昧失禮的話,辜鴻銘全聽懂了。

這幾個老外頓時羞紅了臉,車還沒到站便灰溜溜地下了車。辜鴻銘扶了扶眼鏡,深藏功與名。對這樣一位享譽海內外的學者如此無禮,這幾個英國人實在是有眼不識泰山。可見,我們對待他人不能報以外表先入為主的態度,要不然,最後只會落個自取其辱的下場。

相關焦點

  • 拖著長辮子的北大教授:辜鴻銘
    辜鴻銘在北大一向獨來獨往,很少與人交往,因為北大能入他法眼的人實在沒有幾個,北大那些新文化運動的君子,在以維護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的辜鴻銘眼中更是不值一提。他批評胡適的英語是美國中下層的英語,說:「古代哲學以希臘為主,近代哲學以德國為主,胡適不懂德文,又不會拉丁文,教哲學豈不是騙小孩子?」  就連北大那些洋教授見了辜鴻銘也不得不屏聲斂氣,生怕得罪了這個「灶王爺」。
  • 自學英語,天天讀英文報紙 91歲西安老人一口流利英語成網絡紅人
    91歲老人一口流利英語成網絡紅人「自從看了91歲老人英語介紹西安的視頻後,讓我深深地明白,年齡大了記憶力就不好了只是不想學習的藉口而已。」「這位老人簡直就是我的偶像,太崇拜了。」近日,91歲老人用一口流利英語向外國友人介紹西安的視頻在網上爆紅。網上流傳的視頻中,老人滿頭銀髮,穿著樸素,看起來精神矍鑠。
  • 上海首份英文報紙完成數位化
    上海第一份英文報紙《字林西報》(North China Daily News)可以在上海圖書館內「隨便翻」了。昨日,上海圖書館宣稱已完成《字林西報》從1850年創刊至1951年終刊逾50萬版報紙的數位化,並提供館內免費瀏覽查詢。上海圖書館信息處理中心主任陸健介紹,2009年,上海圖書館啟動了報紙數據化的項目。在眾多的報紙當中選取哪份報紙呢?
  • 只需一張英文報紙,街邊小吃頓頓變身米其林大餐
    @-來福膠泥-:只能說我的滷味太接地氣了,這不是一份英文報紙和濾鏡就能解決的。兄弟,再高大上的英文報紙也拯救不了你了,你當我們瞎嗎?這麼多小碗,一看就不米其林!上大碟子啊!其實擺盤這個問題還好解決,更大的問題是沒有英語報紙腫麼辦?哥仔細回想了一下,看過的英文報紙大概只有初中暑假作業英語報。
  • 印度主流英文報紙對中印邊界問題的報導
    陳力丹梳理了印度獨立後新聞事業發展的四個特徵[1]。王生智認為1975~1977年的印度緊急狀態是印度獨立後新聞自由政策的轉折點[2]。王辰瑤分析了印度電視體制轉型的原因及其影響[3]。有關印度新聞事業的個案研究極少。宋晶從傳媒政治經濟學的角度比較分析了中印媒體對社會衝突的再現[4]。趙瑞琦分析了《印度時報》的國際傳播經驗及特點[5]。
  • 海賊王:為什麼還要定期給多弗朗明哥送報紙看呢?
    經過了這兩次的大事件後,海底監獄肯定更加小心謹慎,所以想要從海底監獄再次越獄,估計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除非海軍垮臺,不然海底監獄就會一直聳立在那裡。一般來說,海底監獄內的海賊都是被關押的重點囚犯,他們對外界的事情並不是很了解。可是我們卻發現多弗朗明哥能夠定期看到各種報紙,他能夠知曉很多勁爆的消息。身為一個囚徒,多弗朗明哥為什麼能夠定期看到報紙、知曉情報呢?
  • 看到報紙他們樂得合不攏嘴:「幹了一輩子咱們也上了回報紙!」
    「我們現在的工作就是,下雪以清雪為主,不下雪就進行街面的保潔工作。」 21日上午,當看到自己被本報報導後,陳書雙十分高興,他拿過報紙,不停地翻看著新聞報導,邊看邊說,「這麼大歲數了,我還是第一次上報紙,心裡甭提多高興了,我的辛苦工作和付出得到了市民的認可,就是再苦再累,我也任勞任怨,毫無怨言!」
  • 把報紙搬上網
    2005年,浙江日報報業集團與北大方正電子公司共同完成了的一項重要的科技成果,它把傳統報紙的數位化翻版技術和觀念,提高到「報業產品數位化」的新高度,成為報社跨媒體發展的新動力。在技術層面看,網站發布的時間提前了6到8個小時,遠遠早於開印時間。
  • 國際婦女節當天,麥當勞「反了」、法國報紙漲價了
    在國際婦女節當天,麥當勞將標誌性的「金拱門」倒置,以此慶祝國際婦女節,「M」反過來後,就變成「W」了,也就是「Woman」的首字母,明擺著就是向女性致敬了,不錯不錯,值得表揚。而除了美國多家麥當勞門店會陸續顛倒LOGO之外,連社交媒體平臺上的LOGO,麥當勞也把它顛倒了。
  • 關於報紙的常見英語詞彙
    報紙是人們獲取新聞的一個重要來源,你了解晨報、晚報、官報等各種報紙的分類嗎?你知道報紙的各個版面對應的英文詞彙是什麼嗎?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daily 日報morning edition 晨報evening edition 晚報quality paper 高級報紙/嚴肅報紙popular paper 大眾報紙evening paper 晚報government organ 官報party organ 黨報trade
  • 梁啓超:國家強盛與否,關鍵看報紙
    就像血脈不通人就會生病一樣,國家的信息不通暢,於內會奸臣當道,於外則會盲目自大:「上下不通故無宣德達情之效,而舞文之吏因緣為奸;內外不通故無知己知彼之能,而守舊之儒乃鼓其舌。」對內信息傳遞機制不通暢、不健全,一群小人就會居中牟取私利,欺上瞞下,導致國家政策落不了地,民間情形也無法被頂層獲知,權力實際被一小撮人掌控。對外信息傳遞機制不通暢、不健全,甚至為零,長期坐井觀天,必定導致從上到下的夜郎自大,仍以天朝上國自居,不知外間已換了世界,當遭受外來入侵時,則只會盲目排外、空喊口號、煽動人心。
  • 北大英文校名漫談
    京師大學堂的英文名直譯為「北京皇家大學」/「北京帝國大學」,看得出來自東大的影響。從「皇家」到「國立」1912年,清王朝滅亡。5月,京師大學堂改稱北京大學校,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任命嚴復署理北京大學校校長,上海英文報紙《北華捷報》非正式地將校名直譯作「the Peking University」。
  • 老報紙的意義,泛黃的背後是逝去的記憶
    它就是報紙,報紙是用新聞紙做的,屬於文化用紙,但我們的記憶卻不僅僅是新聞,我們或許記不住那個時候的文化,卻依然對當時的自己清晰可見。老報紙,指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失去時效性的報紙,老報紙發黃髮舊,但與個人歷史便有機地契合起來,應當說很具有紀念意義。
  • 連絲襪都要印刷英文報紙,真是無法直視
    連絲襪都要印刷英文報紙,真是無法直視印花元素是時尚界少不了的一種,就算現在流行極簡風的純色單品,但是要想穿出個性,印花圖案會比純色更加管用,當然前提是點到為止。近日現身電影宣傳的辛芷蕾,就穿著了一襲英文印花短裙,不過連搭配的絲襪都要印刷英文報紙,這造型真是讓人無法直視,是誰給辛芷蕾的勇氣這麼穿?
  • 北大不需要網紅,但網紅需要北大!
    【文丨張 十 扒】 記得小時候說到好的大學,得到的回答就是兩個:清華和北大。 那時候都不懂什麼一本二本,什麼985、211。
  • 矽膠、報紙潮手袋酷麼?
    沒錯,就是這樣用特別材料製作的包包,簡直酷斃了,還有以報紙折成的包包,它們出身高貴,是來自歐美的時尚大牌,並且可以自主搭配手繩、內袋、飾品等,真正的個性訂製,主流精英的最愛。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 上官建慶  訂製矽膠袋 好Q  鮮豔柔軟的茸或綢布裝飾,配上深灰、米白、玫紅、綠色等馬鞍形袋子,用麻繩、皮繩編織的單肩手柄,看上去嫵媚嬌俏,女人味十足。
  • 中國傳統元素與報紙版面設計
    傳統元素 報紙版面 書法藝術 報紙版面設計的重要性 報紙版面利用視覺衝擊來引起讀者關注,通過具有美學意義的視覺傳達,吸引讀者閱讀。在傳統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就是報紙,因而無論報紙版面設計如何,都不影響其發行。
  • 報紙為什麼會死?這篇文章說得夠狠!
    仿佛不死反而不正常。那麼有人要問了,以報紙為代表的傳統媒體跟老百姓有仇麼?也不是的。稍微疏理一下你就知道,過去很多時候,大多數人的正義,還是靠傳統媒體才得以主張的。從很大程度上說,傳統媒體是普通人的靠山。那就奇怪了:今天的人真的是黑白顛倒,恩將仇報?
  • 繼熱依扎「報紙裙」後,31歲苗苗挑戰「報紙襯衫」,誰更美?!
    繼熱依扎「報紙裙」後,31歲苗苗挑戰「報紙襯衫」,誰更美?! 在時尚元素大繁榮的當下,總會時不時蹦出一些爆款樣式,惹得人爭先恐後去購買,像現在大火的「報紙」元素,就成了一眾女星的新寵。
  • 【實用】看過的報紙別扔
    ,過十幾分鐘報紙幹後再揭下來,紗窗上的灰塵就能被吸附掉大部分,只需稍微清洗,紗窗網面就乾淨如新,特別省心省力~ ,弄溼鋪在地上,報紙屑會將灰塵吸收,再掃的時候,灰塵就不會到處飛了。報紙比較吸油,所以拿抹布怎麼擦都擦不乾淨的地方,拿舊報紙一擦,就乾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