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背悅美」之春意回顧:「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

2021-03-04 悅背悅美

【悅背悅美(第73期)】

詩意生活,悅背悅美。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悅背悅美」第73期!

昨天,我們體會了依依楊柳中那依依不捨的離情。現在,我們一起來複習背誦一遍吧!

青門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詩配畫:北京市文匯中學初一      曲翀

今天,我們來欣賞背誦一首在柳色見證下的千古離別。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yì)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詩配畫:北京文匯中學初一    曲翀

王維,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他晚年隱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其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他不僅擅長寫山水詩,更兼通音樂,工書畫。蘇軾對其詩畫的讚揚是:「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朋友所去之地安西,是唐中央政府為統轄西域地區而設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在今新疆庫車,古稱龜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清晨,渭城的客舍,驛道被雨潤溼了,不再塵土飛揚,客舍周圍,一片青翠。剛剛被雨水潤澤過的柳樹,是那樣清新潤澤。「浥」字是溼潤的意思,在這裡用得很有分寸,顯出這雨澄塵而不泥濘,恰到好處,仿佛天從人願,特意為遠行的人安排一條輕塵不揚的道路。客舍,本是羈旅遊子的伴侶;楊柳,更是離別傷心的象徵。它們組合在一起一般會營造一種離別的黯然悲傷。但是今天,卻因一場朝雨的灑洗而別具明朗清新的風貌──「客舍青青柳色新」。「青青」和「新」兩個詞,從視覺角度寫出了柳葉經「朝雨」潤澤後的潔淨清新悅目,客舍因綠柳而青青。而「柳」又是「留」的諧音。詩人們大多用柳來寫離別。白居易的《憶江柳》:「曾栽楊柳江南岸,一別江南幾度春。遙憶青青江巖上,不知攀折是何人。」「一切景語皆情語」,綿綿的朝雨,潔淨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綠的楊柳,構成了一幅色調清新明朗的圖景,暗示了這場離別是深情的,但不那麼沉重悲傷痛楚。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更」是再的意思,讓人能想像出這餞別已經酒過多巡了。但詩人像高明的攝影師,直接略過設宴餞別,宴席上的頻頻舉杯、殷勤話別,也不寫啟程時如何依依不捨,登程後如何矚目遙望……只把鏡頭定格在餞行宴席即將結束時主人的勸酒辭上:請再幹了這杯醇香的美酒吧!你向西出了陽關,就再也見不到這些老朋友了。這句脫口而出的勸酒辭在此時是如此自然而深情,將惜別濃情噴薄於筆端。

要深切理解這臨行勸酒中的深情,先要了解「西出陽關」。處於河西走廊盡西頭的陽關,在玉門關的南面,從漢代以來,一直是內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國勢強盛,內地與西域往來頻繁,從軍或出使陽關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嚮往的壯舉。但當時陽關以西還是貧窮荒涼之地,王之渙有「春風不度玉門關」之句。朋友「西出陽關」,雖是壯舉,卻又不免經歷長途跋涉的艱辛,獨行荒野的寂寞。因此,這臨行之際,萬語千言都凝住在喉嚨裡,難以說出。一切都在酒裡吧!於是「勸君更盡一杯酒」。寫到此處都是平常且雲淡風輕的,而「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叮囑,則讓人瞬間淚下。「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啊!何況是西出陽關呢!從此,你就要到那個陌生的地方,沒有老朋友的陪伴,獨行荒野、獨在異鄉的你是否會感到孤獨寂寞?最後端起的這杯酒是一杯濃鬱的感情瓊漿。這裡面,不僅有依依惜別的情誼,而且包含著對朋友西出陽關的無限關切、深情體貼和前路珍重的殷勤祝願。

我們再來朗讀一遍吧!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清新之景,平白之話,深摯之情,詩人把深沉的情感融入平淡的話語,將這場深情的離別永遠定格在了人們的心中。《送元二使安西》也就成為贈別詩的代表之作,曾被譜曲,廣為傳唱,稱為「陽關三疊」。

天地大美不言,生活自有詩意。謝謝大家聆聽今天的「悅背悅美」。如果您背完了,歡迎在公眾號下留言打卡;如果喜歡,也歡迎點讚、關注並轉發,與更多的人用詩歌滋養心靈、豐盈人生。朋友們,讓我們詩意相約,明天不見不散!

歡迎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悅背悅美」,共享詩意生活!

相關焦點

  • 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在哪裡,為什麼至今沒有發現陽關遺址
    在唐代詩人筆下經常出會出現一個邊塞關隘——陽關,王維寫過一首《渭城曲》,其中的名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早已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到了宋代,很多詞人都有對《陽關曲》的描寫,比如李清照在《蝶戀花》中寫到,「淚溼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
  • 唐朝王維描寫春天的唯美詩句有哪些?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佛教自西漢末年(或東漢初年)傳入中國,南北朝盛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王維的母親篤信佛教。維摩詰,是早期佛教著名居士、在家菩薩。到底是王維的母親給起的名字,還是王維後來自己改的名字,說法不一,無從考證。王維,詩、畫、音樂兼工,是唐代山水詩派的代表人物,與孟浩然並稱「王孟」,詩中充滿禪意和處世哲學,世稱「詩佛」。蘇東坡在《書詰藍田煙雨圖》中評價:「味(品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 山水田園詩自成一派,王維十首詩作,首首經典,又流露濃濃的禪意
    讀王維的詩,是幼年時。而讀王維,卻是近幾年的事。他是一位描寫我國山水的大師,技術高超,在盛唐自成一派,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王維,欣賞王維十首流傳千古的詩篇,感受我國山水之氣派。
  • 解讀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著名的陽關三疊,唐朝的「送戰友」
    元二,原名元常,因家中排名為二,被稱為元二,史料不詳,因為要出使安西,好朋友王維搞了一場送別宴,也因為一次送行,元二登上了歷史舞臺,也是他唯一的一次歷史出鏡。這首詩沒有記載寫作時間,初步判斷是在公元755年之前寫的。
  • 位於絲綢之路上的「陽關」「玉門關」分別在哪裡,你知道嗎?
    在古代我們的中國一般指的是黃河中下遊中原地區(河南附近),這裡被視為是華夏民族的發源地和搖籃,而相對應的西部地區一般人跡罕至,也很少有祖先生存過的痕跡,所以也就有了「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風不度玉門關」這些詩句的由來。那你知道「陽關"、「玉門關」這些地方到底在今天的哪裡嗎?
  • 「玉門關」、「陽關」,這些地方分別都在哪裡,你知道嗎?
    在古代我們的中國一般指的是黃河中下遊中原地區(河南附近),這裡被視為是華夏民族的發源地和搖籃,而相對應的西部地區一般人跡罕至,也很少有祖先生存過的痕跡,所以也就有了「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風不度玉門關」這些詩句的由來。那你知道「陽關"、「玉門關」這些地方到底在今天的哪裡嗎?在解釋這兩個關隘之前,我們得先聊聊絲綢之路。
  • 陽關和玉門關在唐朝詩人眼中意味著什麼?
    陽關、玉門關的地理條件據文獻記載,在漢武帝元鼎年間,開通河西,設四郡,據陽關、玉門二關。文獻《漢書·地理志下》中記載到"有陽關、玉門關,皆都尉治"。在漢朝時期,陽關、玉門關就已經納入政府的管轄之下,並設置專門的官員進行管理。在唐代李吉甫所寫的《元和郡縣誌》中更為詳細的記載到:"陽關,在縣西六裡。以居玉門關之南,故日陽關。本漢置也,謂之南道,西趣都善、莎車。
  • 王維經典詩詞名句,王維古詩句大全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詩。夜間隔窗聽到風吹竹子的響聲,清晨開門一看,滿山都是雪。05. 人情翻覆似波瀾王維《酌酒與裴迪》詩。人情翻復無常,猶如波瀾一樣,起伏不定。06.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詩。空曠的沙漠中,烽火之煙,濃黑直插天空,長長的大河上,西下的落日又紅又圓。
  • 敦煌之戀,夢回陽關
    敦煌之戀,夢回陽關作者:李曉蓮 朗誦:芳馨《敦煌之戀,夢留陽關》誦讀:芳馨04:55來自四季美文舉杯與君話別離,西出陽關路漫漫!天涯相伴,無言也暖。敦煌之戀,夢留陽關。李曉蓮,自由撰稿人。詩心猶留一箋夢,吾飲金樽半輪斜。筆耕歲月,快意人生。曾出版詩集《月亮,詩的故鄉》,散文集《尋找,失落在山溝溝的夢》。
  • 去河西走廊,享受「千年一遇,千裡一遇」的永恆之美
    在河西走廊,最不可思議的地方,你可以看到,「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老關城,雄偉滄桑邊疆長城粗獷狂暴的沙漠戈壁,三千年不朽堅韌的胡楊林色彩鮮豔的丹霞地形,聲勢浩大的惡魔城世界藝術寶庫摩根,還有高聳的雪山,廣闊的草原……從黑色戈壁到美麗的紅色丹霞,從炎熱的沙漠到寒冷的雪山冰川
  • 這位不怎麼出名的詩人,竟然是詩佛王維與詩聖杜甫是鐵桿酒友
    王維的知己好友,他們之前的交情好到什麼程度?說是一生只愛一人的王維,在他妻子病逝後的十年裡,沒有寫一首追憶愛妻的詩詞,卻給裴迪寫了差不多三十幾首贈別詩。或許,同頻的人,才能惺惺相惜。王維,人稱「詩佛」,蘇軾曾評價他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