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死後15年,他的摯友賈平凹,寫文追悼說,
「他是一個優秀的作家,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是一個氣度磅礴的人。但他更是夸父,倒在乾渴的路上」。
這些話,哀婉沉痛,也說得都對。尤其是夸父的比擬,說他因奔跑、因勞累、因乾渴而死,尤為形象。
為何會這樣說?下面我和好好說說,路遙那些寫作的日子。
路遙是一名愛創作的作家,簡直稱得上「嗜寫」型作家。
他常年孤處山中一簡陋老屋內奮筆疾書,生活條件極端不堪,總熬夜忙活至凌晨四五點後,自稱「早晨從中午開始」。
這樣長期的辛苦創作,一方面是喜歡,另一方面就現實得很,為了多賺些稿費。因為路遙窮得很,從小時候就窮,一直窮,哪怕出名了也窮,最後死的時候也窮。
路遙家裡兄弟姐妹不少,以至於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難上加上,吃飯都是問題,為了讓孩子們活下去,路遙被過繼到自己大伯家。
上小學時,路遙的日子也不好過,因為大伯家本來就有孩子,吃的也不夠分,於是,路遙常常餓肚子上學。
有次,一位小幹部的子弟,他揣著一個白饃饃在操場上吃,路遙在旁邊眼饞地看著。
同學說:「王衛國同學你想吃嗎?你趴在地上學一聲狗叫,我給你餵一塊!」
路遙於是趴在地上,學一聲狗叫,用嘴去接一塊饃。
在上晚自習的鈴聲響起,同學們都離開了操場去教室,只有路遙沒有離開,他餓著肚子,佝僂著腰望著夜空,這種飢餓的感受很難受,他望著操場上面的星空,眼淚漣漣。
但是這樣的苦難童年沒有打敗路遙,他將自己的一切苦難經歷寫進自己的小說,他的代表作《人生》、《平凡的世界》中那種小人物不安於卑微和貧賤,渴望飛得更高的主題,都與他自己苦難的童年相關。
也正是因為自己的感同身受,才會將現實的無奈與苦痛寫得如此淋漓盡致,我看《平凡的世界》,就有著最深刻的感受。
路遙的文字就像一種絕世武功,一點點的攻擊到你的心肺,讓你不設防的被擊中,慢慢失去抵抗力,直至你投降。
這樣深刻的文字,確實寫進了無數被現實擊倒的廣大人民心裡,他的《平凡的世界》變成了無數人的追捧書籍,出版後銷量累積超過2000萬冊。
最值得一體的就是,《平凡的世界》獲得了茅盾文學獎,一時間風光無限。
但是,好時光很短,因為路遙患了肝硬化的疾病,在醫院度過了他最後的時光,令無數人為之心疼,真的是一位命運多坎的作家。
去世前一兩天,他緊抓友人的手,殷切地說:「生活太殘酷了,我一定要站起來」,可到底倒下了。
有人說路遙是「熬」死,不為無因。說他因窮「渴」死,就更是點出悲劇一面了。
還有小故事發生,據說,路遙叮嚀好友賈平凹的最後一句話,是「看我這熊樣,你要引以為戒,多用心呀!」
親歷者回憶,老賈聽完,再也忍不住,突然獨自跑出門外,蹲在樓梯拐角,涕泗交下,號啕大哭起來。
此後的賈老師,更加愛錢如命,且以吝嗇馳名中國文壇,也不知道,是否跟這次刺激有關呢!
不管是否有關,路遙的一生是窮苦為主度過的,這一點確實讓人心疼。不過反過來想想,可能正是因為路遙過著太多苦難的生活,才會對苦難如此深刻感觸,以至於寫出震撼世人的《平凡的世界》巨作。
令人欣慰的是,《平凡的世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累計銷量就已近2000萬冊,如今還以每年300萬冊的銷量遞增著。
馬雲曾說:
「對我影響最大的人是路遙。是路遙的作品改變了我,讓我意識到不放棄總有機會,否則我現在還在蹬三輪車呢。」
潘石屹連看7遍,每看一遍都以眼淚結束。
「每天晚上看著看著就哭了,每一次的人生低谷,覺得這個坎過不去了,我都要拿起來讀一遍,以至於每個細節都記得很清楚。」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第一次給清華新生推薦書的時候,推薦的就是《平凡的世界》。
各大高校這些年發布的圖書借閱排行榜上,《平凡的世界》常常雄踞榜首。
比如,在浙江大學圖書館的借閱排行中,《平凡的世界》以超出第二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絕對優勢佔據四年榜首。
這是一部偉大的巨著,闡釋平凡和生活的意義。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這裡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平凡人。
雙水村不如馬孔多來的魔幻,如同中國大地上的無數個普通的村莊一樣,讓人感到真實。
在讀過這本書後,最大的感受就是受到激勵,所以說《平凡的世界》值得成為每個人的枕邊書,更值得成為你奮鬥之路上最堅固的陪伴。
這樣一本好書能夠幫助一切在經歷不容易,在經歷人生苦難的你,在你快要放棄時,給你一些安慰和鼓勵,給你戰勝苦難的勇氣,多有力量的書,趕快帶回家吧!
大家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