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的11月17日,將「平凡」帶給我們的優秀作家路遙離開了人世,那一年他才42歲。
出生貧寒,但從未放棄文學夢
回顧路遙的一生,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的他教過書,務過農,發過詩,做過編輯,1973年,到延安大學中文系讀書開始,他相繼發表了多篇短篇小說,其中《驚心動魄的一幕》就曾獲得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小說《人生》曾經引起過很大的反響,說起來,路遙的小說能夠如此引起共鳴,大抵是因為他的人生經歷就是一個普通民眾典型的形象,也正是這樣的生活情感被他付諸於文學作品之中誕生了《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誕生不易,是血汗的結晶
你可知道《平凡的世界》出第一部的時候並沒有現在這般轟動,當時的路遙已經得過多此獎項,所發表的中篇小說也不計其數。
但是,名滿天下的他,拿著這一本《平凡的世界》卻屢屢碰壁,一本被貼上「陳舊」標籤的書被出版社無情退稿。輾轉之後,才終於在廣州的《花城》雜誌社發表了這本小說。
第二年開始籌備第二部的路遙,此時身體嚴重透支,吐血已是常事,雖然醫生明確告知他應該停止寫作,但是他卻沒有停下手中的筆。
終於在《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完成後,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也隨之而來。
上萬元的稿費,卻沒有領獎的路費
得獎對於路遙來說,是高興的,也是無奈的,儘管稿費高達3萬元,在當時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可是,路遙卻連去領獎的路費都是借的。
他的弟弟王天樂把錢送到他的手裡時,說了這樣一句話:
「今後再不要獲什麼獎了,如果拿了諾貝爾文學獎,我可能給你找不來外匯。」
然而路遙也沒有機會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了,完成了《平凡的世界》,已經耗盡了他太多的心血,那一年他離開了這個世界。
臨終堅持要見賈平凹,只為囑託一句話
在路遙生命結束前的時間裡,他一直都要見一位朋友,他就是賈平凹。
那一晚,二人徹夜長談,可是這一次相見,卻是一個坐著一個躺著。
「看我這熊樣,你要引以為戒,多用心呀!」
路遙這語重心長的15個字深深的刺痛了賈平凹的心,出了門便失聲痛哭。
明明獲獎無數,看似功成名就的路遙卻在人生的最後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可見他的一生充滿著榮譽卻盡顯悲涼,以至於他定要將此話送給自己的朋友,以表達內心的無奈。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就像一顆小小的石子,讀之前內心無比的平靜,可讀完之後,卻久久也回不去。
書中那些普通階層的人民形象,在那樣一個七八十年代的人生百味躍然於紙上,就像將一切倒帶,我們看得到他們的辛酸苦辣,為生活而奮鬥,我們感同身受。
《平凡的世界》留給我們的印象是深遠的,就像它的作者路遙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一樣。
正如書中所講述的那些故事一樣,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的現實,而且殘酷,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平凡的世界》影響了無數人,時至今日它的銷量都高達上千萬冊。
我們的人生都將要面對迷茫和困惑,但是這不能成為我們停下腳步的理由,而我們應該一步一步的向前,當你想要放棄的時候,或許可以翻開這本書讀一讀裡面的世界,看看在那個時代尚且勇於和社會進行鬥爭的他們,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拼搏?
三部原價108元,現價只需79,完整版經典暢銷書,讓你在《平凡的世界》裡感受不平凡的人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