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做正人君子。君子到底是什麼模樣的呢?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君子」這個詞很虛,很模糊,有點高高在上、虛無縹緲的味道。幸好,古人這4句話把君子的言談舉止解說得通俗易懂,具體實在。讀後忽然覺得:原來只要通過努力,許多人都可以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君子啊!
一、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誠
心裡不胡思亂想,身體不肆意而為,說話不胡言亂語,是君子心懷坦誠的原因。這句話告訴人們:要想成為君子,就要管好自己的心、管好自己的身、管好自己的口。善護三業,成就君子。
二、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
對內不欺騙自己,對外不欺騙他人,對上不欺騙蒼天,是君子在獨處時能謹慎不苟的原因。君子如何慎獨?應該從這三個方面發力、用功、修養,謹慎而行。這是君子所以高尚的根源。
三、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君子所以宜家
不愧對父母雙親的養育之恩,不愧對兄弟姊妹的同胞之義,不愧對夫妻兒女的水乳之情,這是君子無愧於家庭的原因。有道德的君子做事情應該考慮到自己的行為有利於家庭和諧,對家庭親人有好的的影響。
四、不負國家,不負人民,不負所學,君子所以用世
不辜負國家的培養,不辜負人民的期望,不辜負自己的平生所學,這是君子學以致用、修身濟世的原因。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有志之士應該以報效國家為己任,以致力於擔當社會的責任。
君子所以成為君子,都是從細節入手,從小處做起,久久為功,漸成大業。「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誠。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君子所以宜家。不負國家,不負人民,不負所學,君子所以用世」這4句話,很好的解釋了君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心路歷程和成長路徑,值得每個人用一生的時光去學習、去領悟、去實踐、去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