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圖書館,古埃及文字的活化石,為何神秘消失了?

2020-12-13 浩涯羲和

2300 年前,亞歷山大港的統治者意圖實現人類最大膽的目標:將世界上的所有知識匯集一處。在亞歷山大圖書館鼎盛時期,它館藏的捲軸數量之多史無前例,並吸引了一些希臘最偉大的學者前來。

但到公元 5 世紀末,這座雄偉的圖書館消失了。許多人認為,它毀於一場大火,其實,圖書館崛起和衰落的真相更為複雜。圖書館這一構想來自於亞歷山大大帝,在他所向披靡、徵服各處之後,曾師從亞里斯多德的他,將目標轉向建造一座知識帝國,建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

圖書館開建之前,他就去世了。但他的繼任者託勒密一世,繼續執行亞歷山大的計劃,開始建造博物館和圖書館。亞歷山大圖書館位於城市的皇家區域,人們推測其建築包含高大的希臘圓柱,且受到當地埃及人的影響,或是融合二者特點——現存資料中沒有其建築細節。我們能夠確定的是它擁有演講廳、教室、書架。

圖書館建成後,託勒密一世開始用以希臘和埃及為主的捲軸填充圖書館。他出資邀請學者在亞歷山大港居住和學習。這些學者貢獻的手稿使得圖書館內文獻不斷增加,但亞歷山大港的統治者仍希望獲得世上所有書籍拷貝。

幸運的是,地中海地區的船隻都會經過亞歷山大港,託勒密三世制定政策,要求所有停靠亞歷山大港的船隻呈上書籍供圖書館謄抄。一旦複製完成後,書籍會保存在圖書館,而把複製版歸還給船隻。他還僱傭了一些搜書者,前去地中海地區找尋新書,亞歷山大港的統治者停止出口埃及人製作捲軸的紙莎草紙,來試圖打壓競爭對手,這項舉措為亞歷山大港帶來了數十萬的書籍。

隨著圖書館規模擴大,人們雖能找到更多領域的信息,但找尋某特定科目信息時,卻很困難。幸運的是,學者卡利馬科斯著手解決了這一問題,他編纂了書冊總錄,多達120卷,這是史上第一本書冊目錄。利用書冊目錄,人們才能在日益增大的圖書館藏中定位書籍。他們有了一些驚人的發現,在哥倫布出海航行的 1600 年前,埃拉託斯特尼不僅發現地球是圓的,還算出了地球的周長和直徑,計算結果與實際僅差幾英裡。亞歷山大港的希羅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蒸汽發動機,這比工業革命時期再次發明的蒸汽機時間早了一千多年。

自公元前 283 年建成後的300 年間,圖書館繁榮發展。但是在公元前 48 年,尤裡烏斯·凱撒包圍了亞歷山大港,並點火燒了港口停留的船隻。多年來,學者們一直認為大火蔓延至城區而燒毀了圖書館。大火可能燒毀了部分館藏書籍,但從古代的文字記錄中發現,在圍困發生後的幾個世紀裡,學者們依然繼續拜訪圖書館。最終,圖書館在統治者的更迭中慢慢消失了,從希臘人到羅馬人、基督徒、到最終被穆斯林統治。

每屆統治者都將館藏視為威脅,而不是引以為傲的資源。在公元 415 年,基督教統治者甚至謀殺了數學家希帕提婭,只因她研究了圖書館的古希臘的文字資料,這些資料被視為褻瀆神靈。

雖然亞歷山大圖書館和其不計其數的資料已消失,人們仍在努力找出最佳辦法來收集、獲取、和保存我們的知識。如今的信息數量更多,也有更先進的技術來保存它們,但我們無法確定這些數位化資料是否比亞歷山大圖書館的紙墨卷更能經受各種損害。即使我們的知識儲備在物理上是安全的,但它們仍然要對抗其他摧毀圖書館的更可怕力量:對知識的恐懼和認為過去的即過時的自大想法。不同的是,這一次,我們知道要應對什麼。

相關焦點

  • 古埃及文明:埃及的「神文」猝死,象形文字逐漸消失
    文字的出現是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之一。有了文字,人類就可以進行文學創作,可以記錄思想歷史,從而使時間停駐,達到永恆。雖然古埃及人早已經從歷史長河中消失得無影無蹤,可是他們的象形文字卻歷經數千年滄桑而流傳至今。在商博良釋讀象形文字之前,沒有人能讀得懂這種古怪的文字。
  • 荷馬史詩流傳史:神秘消失了千餘年,卻又突然神秘出現
    不過,荷馬時代希臘字母文字是否創造了出來,如今還有疑問。如果當時希臘文字還未出現,那麼荷馬使用的應該是「線性文字B」,或腓尼基文字。無論荷馬使用哪一種文字,但有一點基本可以確定:當時單詞較少,文辭表達貧瘠,不可能像今本《荷馬史詩》這樣文辭優雅豐富。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文字作品,與中世紀相比語言表達豐富性上必然欠缺很多。
  • 神秘的羅塞塔石碑:幫人們解讀古埃及象形文字
    神秘的羅塞塔石碑【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盈庫】據外媒7月14日報導,18世紀末,由於拿破崙厭倦了威脅歐洲大陸,於是決定向尼羅河附近進軍。作為一名軍隊工程師,皮埃爾?弗朗索瓦?布夏賀(Pierre- Fransois Bouchard)駐紮到了埃及羅塞塔附近的朱利安要塞,被任命負責修建要塞。
  • 羅塞塔石碑的意義:古埃及文字的起源,聖書體文字是如何被破解的
    主要原因就是羅塞塔石碑上的文字。1羅塞塔石碑是怎麼被發現的?故事要從古埃及聖書體文字開始講起。在古埃及的壁畫裡,經常會看到類似這樣奇怪的文字。當然,與其說是文字,不如說是圖畫,而這些蛇啊、鳥啊、人啊等圖畫,就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也叫聖書體。如果能夠破譯這些圖畫的意思,就能知道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到底發生了什麼。
  • 【古埃及象形文字】文字簡介
    一、古埃及象形文字真的很神秘嗎?
  • 古埃及象形文字破譯之謎:主要是作為表音文字
    大約5000年前,古埃及人發明了一種為象形文字,這種字寫起來既慢又很難看懂。隨著時代變遷,最終連埃及人自己也忘記了如何釋諱早期的那種象形文字了。如今,當你走進古埃及任何一座神廟、參觀任何一座法老陵墓,你不太可能不注意到那鐫刻在滿牆、滿柱、滿天花板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在卡納克神廟等一些地方,許多字刻得比臉盆還大,還有許多字刻得深幽幽的。
  • 古埃及採石場的神秘面紗
    古埃及是世界聞名古國留下的有生產物,在文明的標尺上,埃及是毋容置疑的古國之首,在世界的坐標中,埃及是地球上當之無愧的「帝國」,在影響力上,古埃及滅亡1700餘年,仍然是探險家和考古家的熱衷對象,不論是自身的文化還是建築風格影響著整個世界,古埃及神秘的地區有著讓人嚮往而又痴迷的故事和文化
  • 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譯
    是的,破譯一種失傳的文字,確實非常非常困難,尤其是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古埃及文字。習慣了字母文字的歐洲人,最初遇到古埃及文字的時候,確實一臉蒙圈,只能以正常的思維判斷:這些花裡胡哨的文字,一定是「象形文字」,根據字的樣子就能猜測出意思來……
  • 古埃及象形文字:我不認識你,也一樣可以叫出你的名字!
    克裡斯蒂娜教授去埃及旅遊的時候買過一條項鍊,項鍊上用古埃及形象文字雕刻著教授的名字——Kristina。而自從帶上這條項鍊之後。一些稍微懂得形象文字的人,即使完全不認識克裡斯蒂娜教授也能準確叫做教授的名字很神奇吧? 在古埃及形象文字作為被少數人掌握的統治工具。
  • 「尼羅河」創造的古埃及,從興起到6次被入侵,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世界的文明真的很多,但是,最著名的就是四大古老文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和古中國,它們沉澱在歷史的海洋中,發揮著奕奕光輝。其中最嚮往的就是擁有著金字塔的古埃及,它是一個神秘的領土,帶著不一樣的色彩。喬治·羅森林是亞非古代史的一個著名的史學研究專家,他從公元前3000多年到公元前三世紀上下數千年研究了古埃及。
  • 古埃及文明的發展與消亡
    通過古埃及人的治理和控制獲得農業生產的巨大成功。古埃及很早就有了一套完整的文字系統和政治體系制度,以及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統。古埃及人發明了楔形文字,建造了埃及金字塔,古埃及有著偉大而燦爛的文明。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文明受到了衝擊,由於古希臘文明與波斯文明的入侵,埃及法老沒有想改變國家,跟不上時代的進步,導致古埃及人思想封閉,社會生產力逐年下降,以至於整個古埃及王朝開始哀落。
  • 解讀古埃及文字有多難?有人需要30年,但有個人只要2年
    但是有位法國小夥,他只用了兩年時間,便完全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結構,後人稱他為"埃及學之父"。此人就是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法國學者商博良。那麼為何他會比其他知識淵博的學者,更早領略且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結構奧秘呢?古埃及象形文字誕生,有不少專家將它和古印度文還有中國的甲骨文進行比較。
  • 存在六千多年的古埃及文明,是怎樣消失的,都因這個帝國
    說起四大文明古國,我們知道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中國、古印度這四個國家。這四個國家文明發源都比較早,後期其他的文明幾乎都是受這幾大文明的影響。不過這些文明古國只有我國文明得以傳承下來,其他的文明都失傳了。我們今天講的是古埃及文明。可以說這個文明還是比較可惜的。
  • 文明發展的軌跡:古埃及文明古老而神秘,其發展歷程更是充滿波折
    本篇文章,筆者就帶著讀者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埃及文明的發展和演變,不過這並不是古埃及文明,因為關於古埃及文明的研究實在是太多了,基本上就是法老時代。託勒密王朝對古埃及文明的扶持為羅馬時期埃及文明的覺醒奠定了基礎眾所周知,古埃及文明歷史悠久,其充滿輝煌燦爛而又神秘的法老、木乃伊、金字塔等等,都成為今天人們熱衷於地中海附近這個文明中心的重要原因。
  • 古埃及象形文字是如何破解的?
    古埃及人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字記錄。他們在神廟的牆壁上、雕像上、日常生活用品上,甚至在已故國王的棺木上,都留有各種象形文字。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後人面對如此珍貴的文化遺存卻一籌莫展,因為埃及古文字已經失傳,無人能解。
  • 古埃及文化:從聖書體到僧侶體的文字演變
    從公元前的4245年的上下埃及在南北一統之後,到公元332年馬其頓帝國徵服古埃及,這一段長達三千多年的時期,也是古埃及文化演變中的法老王朝時期。而對於這些時期的研究,始終都離不開古埃及文字的發現和研究。文字是古埃及文化演變中最重要的一環,古埃及文字的創造,是古埃及文化的集中體現,是文化的載體,也是將古埃及文化傳承和進一步傳播開來的一個重要工具。
  • 古埃及融合了波斯、希臘、羅馬文明,為何會隕落在歷史的長河中?
    談秦說漢(272)古埃及融合了波斯、希臘、羅馬文明,為何會隕落在歷史的長河中?公元前30年,東方的漢元帝下令將「鑿壁借光」而名動天下的匡衡免相,天降異象,關中大雨。而西方的尼羅河邊,古羅馬的軍隊開進了埃及,埃及豔后克裡奧帕特拉七世將一條叫「阿普斯」的毒蛇放到自己的胸上,結束了傳奇、浪漫的一生。
  • 書評|《放大鏡下的埃及》:開啟神奇的古埃及探索之旅
    小孩有一次看了本《埃及人的一天》後,覺得埃及特別神秘、特別好玩,他說,媽媽我們也去那裡尋寶吧。去埃及就算了,至少短期內是不可能了,但我給了他一本新繪本——《放大鏡下的埃及》。哇,小孩愛不釋手,好幾次都表示,這是他這段時間來最愛的書。
  • 古埃及生命之符:神秘的生命十字架「安卡」
    生命之符,又稱安卡,是埃及象形文字(又稱聖書體)的字母,解作生命。
  • 文字、醫學都一騎絕塵的古埃及,為何唯獨被冶鐵技術「拖後腿」?
    古埃及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古埃及人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種之一,其為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少偉大的貢獻,如其文字埃及聖書文是現代英文字母可以追溯的最早源頭,發明了世界歷史上最早最便利的書寫紙——莎草紙。這影響了西方世界有三千年之久,直至中國造紙術於8世紀傳到中東,方才取代了莎草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