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營銷不僅需要產品的輔助,更需要高效率出售產品的技巧,使產品成為吸引消費者和引流的絕佳手段。
這不得不引發思考:星巴克為什麼採用橫向排隊方式,麥當勞是縱向排隊,喜茶的排隊營銷獲融資?這些常見的營銷策略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潛規則」呢?
同樣是做營銷,「一塊錢」營銷為什麼有些人虧損有些人盈利?「一元吃大餐、加一元送一個菜」能讓消費者驅車前往的原因是什麼,來看看這些巧妙的生意經吧~
宜家家居人盡皆知,但是,宜家最暢銷的商品並不是家居,而是1元1支的冰激凌甜筒,在2015年,在中國出售了近1200支甜筒,數量驚人...1元營銷利用的是心理學上的「峰終定律」。
宜家地形非常複雜,購買一件單品也需將整個商場逛完,工作人員少,結帳排隊時間久...這些多不良的反響,其中卻存在著一個很好的峰終效應。「峰」是過程中的小驚喜,宜家家居內有許多好看的掛飾,羊毛毯等等小物件,「終」是一家出口處的1元冰激凌甜筒,在很大程度上給予了消費者對消費體驗的印象。
同理的還有麻婆豆腐,僅售3元一碗的爆款菜品。3元一件產品虧損肯定會存在的,但是,這也成為了外婆家的標誌性產品,代表著外婆家的形象。
低收入和盈利不是關鍵,關鍵在於通過麻婆豆腐建立一個「外婆家的東西很便宜」這樣的認知,將其發展為「形象產品」而非盈利產品,除此之外的產品可用來盈利。
那麼,該回到正題了,麥當勞、肯德基第二杯半價、加一元換購等常用的套路為什麼能夠驅使消費者樂意前往呢?
簡單來說,其實就是成功利用了消費者「撿便宜」的心理。包括其他快餐類營銷,點餐的原則就是快、準、狠,在短時間進行多次營銷,從而提高利潤。麥當勞和肯德基前臺工作人員經常會詢問消費者「您還需要其他產品嗎?套餐更划算哦」,這是經典的營銷話術,多說一句話就是增加客單價。
很多餐飲大品牌都會搞幾個小心思,將「潛規則」營銷無形融入當盈利當中,爭取得到更多的收益。那麼,你get到今天的點了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