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伽羅為愛堅決維護「一夫一妻制」,卻因此而留下毒後的罵名

2020-12-15 子皓新說V

在封建時期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帝王家更不用說了,比如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雖是日本人扶持的皇帝,也擁有不止一個老婆。

但這些後宮的女人也不都是屈服於命運,願意被陳規舊矩束縛的,武媚娘成為一代女皇,呂后、慈禧等人也是控制著皇權。今天,我們來看一個因愛生恨,絕不同意皇帝寵幸其她女人的皇后,一旦發現有情況,被寵幸的女人便會被毒殺,這個人就是著名的獨孤皇后。

她是一夫一妻制的忠實擁護者與丈夫楊堅伉儷情深,在世人眼中是一代賢后,但同時也是一代毒後為何如此評價她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圖片:獨孤伽羅與楊堅伉儷情深劇照

一、獨孤伽羅

獨孤皇后是北周大司馬獨孤信之女,名伽羅。玩過王者榮耀的朋友都知道伽羅是一個喜歡念詩的人物,沒錯,獨孤伽羅本身酷愛文學,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才女子。

平日裡生活作風十分簡樸,不好奢侈,學識通達古今,她處在一個王朝更替極快的時代,對文學史書也有不少研究,這便造就了她獨特的大局視野和治國理政的思想。

圖片:獨孤伽羅酷愛文學劇照

二、少年緣定今生

在獨孤伽羅十四歲時,父親獨孤信看中了氣宇軒昂、風度翩翩的楊堅,此時的楊堅十七歲,同年二人結婚了,和其他古代貴族子弟沒有任何不同,是家族聯姻。

但他們倆的婚姻卻不是政治結合的悲劇,兩人婚後極度恩愛,在當時推崇男子妻妾成群的封建時期,兩人曾許下海誓山盟,彼此要相愛一生的承諾。

圖片:獨孤伽羅與楊堅成親劇照

三、家道中落、仍恩愛如初

獨孤信是北周的大司馬,官位極高,但在後來他也面臨著一項重大的政治站位選擇。但結果對獨孤家來說是毀滅性的,宇文家族逐漸取代了他們原有的地位。獨孤一族開始淡出政治舞臺中央,而楊家也因為這層剛聯姻不久的關係而受到波及,楊堅在官場的位置長達幾年沒有升遷過過。雖有此一遭,但兩人的感情並沒有絲毫的裂隙出現,依舊是相愛如初,夫妻倆更是發誓不會有異生之子,相守白頭,永不變心。而伽羅一生也是為楊堅生育了五女五子,在古代的家族中,可以說是一位「功成名就」的女人了。

圖片:楊堅承諾不會有異生之子劇照

四、成為獨孤皇后

1.幹預朝政

周宣帝宇文贇去世後,丞相之位由楊堅擔任,後來更是被封為王。但亂局之中掌握兵力的大將,怎會甘心做一世守土盡責的王侯,後來便乾脆自己做了皇帝,建立起隋朝,獨孤氏被封為皇后,母儀天下。

當了皇帝後,楊堅處理政務的時間就變得長了起來,時常需要挑燈夜戰,加班加點的處理國家各種事務。這時的伽羅與楊堅相伴在一起,照顧他的起居,有時楊堅遇到棘手的問題,伽羅也會提出自己的看法。

時間一久,前朝的人也知道了皇后參政的事情,但每次的政策都無不妥,甚至是深得民心。二人在隋建立後,不好奢侈、主張簡樸,注重民生、輕徭薄賦,使得在分裂多年後統一的王朝逐漸變得興榮起來,出現了開皇盛世的局面,後來也逐漸被人們尊稱為「二聖」。

圖片:獨孤皇后與楊堅劇照

2.愛之深、妒之切

一個女人從十四歲便將一生交給他,雖然他貴為皇上,但也曾起誓相愛一生、相約白頭。獨孤皇后生來是好強的,對楊堅稱帝後的後宮管理頗為嚴格,楊堅作為皇帝,後宮卻人煙稀少,六宮虛設,沒有設置妃嬪。

從一點來說,不知是他自己深愛著伽羅,還是伽羅確實管的太嚴厲呢!我們可以從後面的故事中尋找答案。

在楊堅晚年的時候,沒能逃過女色的誘惑,犯了男人的通病。

有一天他在仁壽宮遇見了尉遲炯的孫女,尉遲炯是北周宣帝時期的得意人物,也是楊堅稱帝路上的一塊絆腳石。後來兵敗,他們一族被處死的處死、流放的流放,女眷倒是沒為官奴,她的孫女便在這宮中當差。

楊堅被其美色打動,加上這女子曾經也是大小姐的命,現在淪為下人,心有不甘,也不會放過重回枝頭成為鳳凰的機會,便時常對楊堅用些小手段,後來楊堅把持不住就把她臨幸了。

圖片:楊堅寵幸宮女尉遲氏劇照

伽羅知道這件事後氣急攻心,這樣的事情讓一生好強的獨孤皇后,感受到極大的侮辱,一怒之下把尉遲氏處死了。楊堅得到消息後也是十分生氣,史書記載還「離家出走」了。後來經眾人勸說,楊堅找到臺階下來,無奈的說:朕貴為天子,不得自由!

後來與獨孤皇后和好如初,兩人感情並沒有因為這件事遭受更大的衝擊。不過獨孤皇后的名聲在後來卻因為這件事有了不小的影響,後人都說獨孤皇后姓獨孤,性格其實更「毒」,性子實在是「妒」。

在小編看來,獨孤伽羅就是一個敢愛敢恨、敢愛敢妒的直爽之人,如果不這樣強勢,自己雖是一朝皇后,母儀天下,但失去了所愛的人,又有什意義呢?

權利不是伽羅追求的,榮華富貴也不是她想要的,她在14歲時便嫁給了這個男人,父親在政治鬥爭中去世,楊堅成為她生命中唯一的依靠,兩人年輕時的海誓山盟,楊堅就是她這一生中唯一想要守護的人,她肯定是不會允許別人一起分享的。

圖片:楊堅說自己不得自由劇照

3.載譽而歸

小伽羅年少出嫁,家道中落,父母去世,幸得一知心人憐愛,一生相知相守。楊堅在她家出事的時候沒有拋棄她,在她殺了尉遲氏的時候沒有責備她,獨孤皇后擁有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至極。

在楊堅忙於政務時不離不棄,耐心守候,積極參與國家大事的討論,雖作為女人幹涉朝政,但隋初的太平盛世有她的功勞。

在獨孤皇后去世的時候,楊堅悲痛欲絕。諡號文獻後,仁愛厚順、雅興簡約。在她即將出殯的時候,年邁的文帝楊堅決定親自送她到皇家陵園,這是其他皇帝做不到的至真之情。

三從四德、三妻四妾,在獨孤皇后這裡是沒有的,她只有對純真愛情的追求,對超越時代「一夫一妻制」的維護,忠於愛情,也得到了愛情。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圖文由子皓影視製作工作室原創製作!

相關焦點

  • 獨孤伽羅,歷史上第一位倡導一夫一妻的皇后,為何結局如此悽慘?
    黎婉華曾經是一夫一妻的倡導者,但是一個柔弱的女子終究沒有捍衛住屬於自己的領地,她的委屈令世人心疼。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生活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隋文帝皇后獨孤伽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倡導一夫一妻制的帝王之妻。她嫁給隋文帝的時候,娘家身世顯赫,而隋文帝楊堅不過是一個相貌醜陋,沒有什麼名氣的武將而已。
  • 獨孤伽羅,第一個堅持一夫一妻制皇后,卻讓兒子楊廣鑽空成為太子
    她們就是獨孤三姐妹。老大為北周明帝的皇后,老二是李淵的母親,後來李淵建立唐朝後,追封母親為「元貞皇后」,而老三就是隋朝文帝的獨孤皇后。楊堅在歷史上是出名的「怕老婆」,在獨孤皇后活著一天,他們帝後兩人始終在遵守一夫一妻制。當然這也是獨孤皇后獨特的個人魅力所決定的。當年她以14歲的妙齡嫁給了25歲的楊堅。篤定地認為楊堅是一位有出息的潛力股。
  • 僅有的兩個「一夫一妻」帝王伉儷,看獨孤皇后如何經營自己的愛情
    獨孤伽羅、隋文帝楊堅與明孝宗、張皇后,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一夫一妻」的樣本。可以說他的堅持,只與自己的「在意」有關,與「愛」無關。因為「愛情」的,是隋文帝和獨孤皇后,是漢光武帝劉秀和陰麗華。既然是說「一夫一妻」,我們只談隋文帝和獨孤皇后。楊堅和獨孤伽羅新婚的蜜月剛過,獨孤家族在政治鬥爭中敗北,楊家也被牽連。新婚燕爾成了患難夫妻。
  • 獨孤伽羅—我的人生我做主!
    說到隋文帝,就不得不提他的一生所愛——獨孤皇后。獨孤皇后本名獨孤伽羅,乃北周大司馬、河內公獨孤信之女。獨孤信是當時有名的大帥哥。「側帽風流」始自於他。南北朝間佛教盛行,公元544年,河內郡公獨孤信喜得第七女,他賦於這最小女兒極富佛教意義的名字:伽羅,梵語為Tagara,意為香爐木。
  •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夫一妻制」,竟然來自於皇室......
    因此目前在一些不良媒體的運作與包裝下,某某明星出軌,某某明星離婚等緋魂佔據了各大媒體的頭條。而中國自1949年建國以後,廢除了長達幾千年的封建帝制,也瓦解消滅了國內的一夫多妻制,三房四妾等封建權貴的特有權利。進而實施了嚴格的「一夫一妻制」,為社會的安定團結,國家的繁榮昌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為什麼說未來一夫一妻制可能會消失
    從古至今人類夫妻制向來都是一個具有爭議的話題,加上男性女性思維的差異和需求不同,每個人對婚姻的態度都有不同的見解。中國從原始社會進化到現代,從多偶制到現在的單偶制都是有著制度的約束,現在的一夫一妻製得使社會男女順利繁衍與創造社會和諧平等。然而現在一夫一妻已無法抵擋世間紛繁的誘惑,出軌、家暴等不幸的婚姻越來越多。一夫一妻制極有可能會被取消。為什麼說一夫一妻可能會消失呢?
  • 鳥類與靈長目動物的一夫一妻制
    鳥類的一夫一妻制的可以是終身制的,也可以是季節性的——在這個發情生育的季節是夫妻,到下一個求偶季節,扭頭一看,原來的「身邊鳥」早不知飛向何方了,因此只好再談一次戀愛、再結一次夫妻。當然,從人類道德評判的觀點來看,有「正派」,就有「反派」。10%的鳥類就是不是一夫一妻制,而是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這兩種叫作多偶制),或者是多夫多妻的(或名之為雜交式、群婚式)。
  • 人們對一夫一妻制的看法
    不管是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還是現在的一夫一妻制,都是婚姻制度的不同表現形式。    可是自從進入現代社會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與發展,一些國家的婚姻制度似乎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這種趨勢首先在歐洲、北美等西方國家,然後慢慢到日本這樣的東方國家。
  • 為什麼說未來一夫一妻制一定會消失?
    一夫一妻制的模式在狩獵時代相對穩定,男人憑藉強壯的體格外出狩獵,女人負責採集、縫補、保護小孩。最原始的一夫一妻制產生符合當時的生產力和生產模式,但隨後到來的農耕時代,就讓一夫一妻制迅速崩壞。頻繁的對外侵略戰爭中,他們殺死男人、搶奪牲畜、擄走女人為妻妾。遊牧民族的這種婚配模式可謂是極端,也因此不得不靠更極端的對外戰爭來緩解矛盾、穩定社會結構。
  • 真實|這「該死」的一夫一妻制,看看加拿大你就明白了!
    有一種傳統文化,中國男人愛得深沉,只恨自己為何不早生100年。若能光復,定激流勇進,做歷史的弄潮兒,那就是一夫多妻制。拋開歷史談文化都是耍流氓。如今放之四海皆準的一夫一妻制,你們以為天經地義的真理和婚姻制度,源自何時?源自何地?
  • 一位亡國公主 憑什麼躲過善妒的獨孤伽羅 讓楊堅楊廣兩位皇帝垂涎
    在歷史上隋文帝楊堅與皇后獨孤伽羅都是以恩愛夫妻的形象出現,甚至還塑造出了全部子嗣都是獨孤皇后一人所生的帝後佳話。然而,真實的歷史卻並不是後人想像的那麼美好,實際上之所以貴為皇帝的隋文帝沒有後宮三千,卻大多數時期和獨孤伽羅保持「一夫一妻」,僅僅是因為獨孤伽羅非常善妒,而且又心狠手辣。隋文帝楊堅篡位後,原來忠於北周的舊臣尉遲迥等興兵叛亂,這次聲勢浩大的叛亂差點讓隋朝胎死腹中。因此成功平叛讓楊堅徹底坐穩了江山,所以他的心情極為興奮。
  • 一夫一妻制考古
    我們接受如斯約定的前提,是「一夫一妻制」幾乎是公認的男女之間性、情感和家庭關係「三位一體」的聯繫之道。在婚姻中尋找激情,也就成了應有之義。但事情從來不是那麼簡單,早在公元前3-4世紀創製「一夫一妻制」的雅典,梭倫法典中對夫妻關係的約定就加入了一絲強制色彩:丈夫每月須與妻子行房最少三次。
  • 現代社會為什麼實行一夫一妻制?
    問題的重點在於,為什麼現代社會通行的法律中都會規定一夫一妻制,而過去則是一夫多妻制?影視作品中的韋小寶有七個老婆,滿足觀眾對一夫多妻的意淫首先,一夫多妻在現代社會也是可見的。問題的重點在於,為什麼現代社會通行的法律中都會規定一夫一妻制,而過去則是一夫多妻制?事實並非這麼簡單,因為一夫一妻和一夫多妻制與現代與否並沒有直接的關聯。
  • 獨孤伽羅說了一句話,楊堅得了天下!
    02一夫一妻的約定北周崛起的關隴集團,以八柱國十二將軍為中心,是後來隋唐貴族重要組成部分。孤獨伽羅再加上一句:「形勢逼人,現在已是騎虎難下,努力吧!」畫龍點睛,楊堅下定決心。他簡政愛民,提拔能人,平定叛亂,大得人心。581年,取代了後周,建立大隋國。建國第三天,立獨孤伽羅為皇后。
  • 獨孤伽羅有什麼特別之處麼?善妒的性格很難改
    要說古代天下第一妒婦非獨孤伽羅莫屬,她是隋文帝楊堅的正牌皇后,跟楊堅患難與共。從戰戰兢兢地過日子到權傾天下,獨孤伽羅一直都是楊堅最忠實的支持者。為此楊堅年輕的時候,感動地落淚,發誓只跟獨孤伽羅生孩子。此後一發不可收拾,倆人一口氣生了10個孩子,5個兒子5個女兒,可謂是十全十美。
  • 該如何保護中國的一夫一妻制
    改革開放以來開始實行一夫一妻制。當時,法律規定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禁止重婚、禁止通姦行為和取消賣淫。結果消除了一夫多妻制和賣淫嫖娼現象,使舊的一夫一妻制進人一個新階段,並使新的一夫一妻制在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基礎上得到了穩定和發展。但是,現在的中國一夫一妻制是怎麼樣呢?1987年3月25日,《參考消息》登了一則路透社發至廣州的報導,標題是《廣州等地嚴厲取締暗娼》。
  • 一夫一妻制從何而來,會消失嗎
    作者:馬特·裡德利我們可以隨口說出「一夫一妻」這個核心,但人類社會發展至今,歷史上出現過多種類型的婚姻制度,為什麼一夫一妻制會取代其他婚姻制度成為主流?根據始於20世紀20年代的研究,狩獵採集社會主要採用一夫一妻制。男性和女性結成特定的伴侶紐帶,如果哪一方渴望尋找多樣性生活,基本上都是偷偷摸摸地私下做。父親密切參與撫養後代的一夫一妻制伴侶結合,似乎在過去數百萬年裡,都是為人類男女所採用的獨有模式。在哺乳動物中,這很不尋常的,在鳥類裡反倒更常見。
  • 《獨孤天下》獨孤伽羅真正愛的是誰?
    楊麗華問道:「你究竟是愛阿贇的父皇多一些還是我的父皇多一些?」此時已做了多年獨孤皇后的伽羅陷入了沉思,回憶起了年輕時候的種種,她告訴麗華,她曾經確實跟阿邕刻骨銘心過,後來也的確跟麗華的父皇心心相印過,所以她無法回答她的這個問題。
  • 一夫一妻制也許不是唯一的真愛之路
    詹金斯的書考察了哲學家對於浪漫愛情的思考,這一愛情哲學史歷史悠久,有時甚至會出現一些不合時宜的想法;她還將由來已久的愛情哲學和親密關係研究中新出現的「雙方同意的多角性愛關係」(consensual non monogam,簡稱CNM)進行了對比研究。
  • 一夫一妻制到底是怎麼在西方發揚光大的?
    在公元前1世紀,羅馬帝國確立了一夫一妻制的神聖婚姻。16世紀中期,在義大利特蘭特召開的羅馬天主教大主教會議上,一夫一妻制正式實行。雖然後來羅馬法也有規定過男人可以有一個妾,而且貴族男子與情婦和女傭發生關係的不在少數。一夫一妻制還與西方女性的地位和權利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