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成大器的孩子,大多擁有這「2個力」,跟學習成績沒多大關係

2020-12-21 騰訊網

成年人的同學聚會更像一場觀摩會,總會讓你產生很多思索。尤其是發現小時候大鼻涕掛嘴邊、考試經常吊車尾的娃,多年以後在這場聚會中佔據C位,感觸更深。

曾經老師都瞧不上的人,成為了社會貢獻最大的人,就會引發你的思考,這「成大器」者,似乎跟學習真沒太大關係,仔細發現你會發現他們身上大多擁有這「2個力」。

一、「眼力」

不安於小成,然後足以成大器;不誘於小利,然後可以立遠功。——方孝孺

這裡所謂「眼力」指的是眼界和格局,一個人看得夠不夠長遠才是關鍵。鬼谷子就曾說過:「小人謀身,君子謀國,大丈夫謀天下」。

這讓我想到了曾國藩的人生經歷,曾國藩早年只顧眼前的讀書識字,所以曾國藩早年成績平平,直到他中了進士才打開了眼界,開始謀天下成為了後來的曾正文。

如果你不認為眼界重要,建議可以看看英國的紀錄片《人生七年》,片中記錄了12個來自不同階層的7歲孩子,每過7年就會對這些孩子重新訪問一次。

這個紀錄片的結尾很扎心,那些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就是在給你講述寒門出貴子的機率太小,僅僅有一個窮人家的孩子完成了逆襲。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2017年的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的話(下圖)給出了答案。當時他的一句「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戳中了不少人的心。

他表示現在那些狀元,都是這種家裡又好又厲害那種!他的父母就是外交官,小學的時候就在寒暑假的時候出國看世界。

就連哈佛唯一女校長也曾表示,每年都會帶孩子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她認為一個見過世界的孩子自然能立志高遠!不安於做那隻僅僅看到巴掌那麼大天的青蛙。

我第一次感受到眼界的重要性,是我家鄰居的孩子跟他爸爸說我想看火箭發射,第二天這位老爸就給孩子請了假,帶著孩子去看火箭發射了。

一個從小就見過火箭發射的孩子,如果立志成為太空人、成為科學家,這樣的夢想一定會更具體,因為他真的見過。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別管是身體,還是心靈總有一個要在路上。如果,你認為自己忙、沒有時間或者說沒條件,至少要讓孩子在書裡認識世界。

二、抗挫折能力

民諺:「從古英豪成大器,須知都從苦中來...」

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若你覺得只有我們的傳統文化講究成大事者,必須吃苦那就錯了。

美國作家羅伯特·清崎也曾表示:「成就低的人,之所以成就低是因為他們沒有失敗過,他們做事謹慎,沒犯過什麼錯誤,更沒經歷過什麼失敗」。

哈佛大學調查顯示:「人的一生,平均會出現7次決定人生走向機會。」

但為什麼成功的人寥寥無幾,因為很多人半路被困難嚇得回頭了,他們太害怕失敗了,在機會中只看到了挫折。而真正成大器的人,會把挫折當作登頂高峰的墊腳石

這讓我想到了褚時健老人,這一生大起大落,年輕時是有名的「菸草大王」,何等風光!但後來鋃鐺入獄,直到75歲遇到了保外就醫的機會,這樣的年紀大多數人會怎麼想?

這輩子八成是「完蛋了」!但是75歲的褚時健開始學起種橙子,打造了千畝「褚橙」。在86歲的時候登上了《財富雜誌》成為2012年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業領袖之一

所以說擁有抗挫折能力的人,無論人生處於何種境遇,都有逆風翻盤的可能。那抗挫折能力為什麼有高有低呢?

教育專家表示: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得喜歡呆在舒適區,是為了免於遭受追求成功的壓力。

而之所以有這種心態,與父母面對失敗的態度有關,孩子害怕失敗往往源於5-9歲期間父母的影響。所以這個階段父母要注意自己對孩子的引導。

建議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傳遞正確的觀念去面對失敗和挫折,這樣就能讓孩子受到正面的影響。

最後想提醒家長,別再盲目地只追求考高分,有些能力是上再多補習班、花再多錢,也補不出來的!

相關焦點

  • 能出人頭地的孩子,大多會有這3個徵兆,有1個,孩子註定不平庸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大概是每個做父母的最大的心願了,畢竟自己的孩子成材,既是孩子一生的成就,也是父母教育水平的體現。但是孩子們就像是十根手指一樣,各有不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走向成功,甚至還有些孩子因為頻出教育問題沒有被父母重視,最終讓孩子走上歧途。其實能出人頭地的孩子大多會有這3個徵兆,家長們要仔細留意。
  • 未來能成大器的人,都能忍受那些磨難,懂得學習提升自己
    也就是那些能成就一番事業的人,未來能成大器的人,在這之前都會經歷身體上的以及心靈上的折磨,上天會讓這些人感到內心痛苦,同時也會打亂這些人的計劃。而之所以要讓這些人經歷這些苦楚,就是為了磨練TA們的心智,以此來增長TA們的各項能力。
  • 比爾蓋茨:一個男人沒錢沒人脈,牢記3個「不要」,遲早能成大器
    原因就在於它的內容很實用,他們害怕窮人窺探到這本書的秘密,於是貴族們就一起抵制這本書,不讓這本書在市面上流傳。因此這本書被雪藏了70多年,終於在2003年才再次出現在大眾視線中。這本書究竟有多大的魅力?
  • 道德經:一個人,想成大器,需戒掉四個缺點,戒掉一個,也厲害
    一個人,想要成大器,除了提高自身的能力,還必須戒掉自身的缺點,《道德經》第二十四章列出一個人最主要的四個缺點:「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一個人,想要成大器,需戒掉這四個缺點,戒掉一個,也厲害;真正厲害的人,往往也能戒掉這四個缺點,早晚必成大器!下面就一起來學習下吧。
  • 期中考試成績出爐 杭州七醫院測智商的孩子多了三成
    浙江在線11月07日訊這段時間,杭州市七醫院兒童心理科格外火爆,大多都是家長領著孩子來測智商的。  為什麼近期來測智商的孩子特別多?兒童心理科主任周國嶺告訴記者,杭州大部分學校期中考試成績單剛出爐,不少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成績不滿意,擔心孩子智商不夠高,所以就想來做個測試,看看孩子的學習成績究竟跟智商扯不扯得上關係。
  • 數學成績好的孩子,大多有這4個「特點」,學渣是裝不出來的
    作為家長的都希望孩子學習好,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特別注重給孩子做數學啟蒙。但是往往隨著孩子成長過程中,孩子的成績就變得普通了,尤其是數學這門學科。有很多家長就會很好奇為什麼自己家孩子學習也很刻苦,但是數學成績就是上不去呢?而有的孩子數學成績就很好呢?
  • 那些學生時代的高考狀元,為何到最後很少能成大器?老師揭秘實情
    那些學生時代的高考狀元,為何到最後很少能成大器?一、眾人的期望過高在眾人的認知中,高考狀元就是天之驕子,未來的發展也是前途無量,將來是能成大事的人,但是,他們雖然是高考狀元,可也只是在學習上是佼佼者,別的領域就沒有什麼優勢了,就和普通人是一樣,這時候能有什麼發展,全靠自己後期去奮鬥,學習成績好並不能給予他們事業上的成功。
  • 孩子成績不好?說教、報班都沒用,關鍵在於「喚醒孩子的內驅力」
    經常聽到有的家長說:我家這孩子挺聰明,就是不正兒八經地學習;孩子做作業太慢了,總是磨磨蹭蹭做到半夜;多盯著點成績就會提升,一不盯就下降......孩子智商沒問題,課堂上也能聽懂老師的講課,但就是不想在學習上多費一點功夫:寫作業磨蹭,學習效率低……家長以為多監督、多催促,讓孩子多報幾個輔導班,孩子的學習成績就能夠提升,事實上,很多家長這樣做過之後,卻感覺收效甚微。
  • 成績總是不穩定?專家:可能是學習力不足。可用這3個方法克服
    哈佛大學曾說過一段話: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需要不斷地隨時隨地快速高效地學習,那種依靠在學校時學到的知識就可以應付一切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對於這種現象,我們就發現,想讓孩子取得持續性良好的成績,就要培養孩子自學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通過學習改變自己,提高競爭力,適應變化。簡單來說,就是培養學習力。
  • 這2個故事告訴你,教育孩子不能只看一時的學習成績
    這2個故事告訴你,教育孩子不能只看一時的學習成績按照一般的規律,藝術領域的傑出人物大多是比較早熟的。而法國後期印象派畫家高庚卻是例外,他中年時才拿起畫筆。回國後,高庚馬上入校學習。學生時代的高庚是一個十分普通的孩子,他很喜歡幻想,對上課不感興趣。為此,他的學習成績不好,進步也很慢。他是典型的學習不用功的孩子。高庚的理想是將來當一名船員,所以畢業以後他馬上到送貨船上當了學徒工,在這期間他曾兩次隨船去南非。升任二副以後,他用十三個月的時間週遊了世界。
  • 巴菲特:一個男人,沒錢沒人脈,牢記這3個原則,遲早能成大器
    那些財富就「藏」在《巴菲特給兒女的一生忠告》中:一個男人沒錢沒人脈,牢記這3個原則,遲早能成大器!二、精神是我們與渴望的事物相聯繫人的思想要和世界的變換保持一個和諧的關係,我們的想法要與我們想要達成的目標成為一致,如果當我們的想法出現分歧的時候,那麼我們的目標就有可能完成不了,導致陷入迷茫,因為二者的電路已經斷開了,沒有辦法繼續運轉。
  • 考試成績好,其實跟智商只有半毛錢關係,另外9毛半在這
    當家長們議論誰誰家孩子學習好時,往往都會說那孩子聰明。而成績差的孩子,往往都被說成笨。有的家長甚至會認為自己的孩子笨。 聰明和笨,說的就是智商了。 現在有句流行語,叫「智商是硬傷」。但孩子成績差,就是智商有問題嗎?
  • 如何讓孩子把「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激發孩子內驅力是關鍵
    兒子上小學這六年來,一時都沒有放鬆過對他的監督和督促,一時不管,成績就會下滑。這位媽媽說,她全部的精力都撲在了兒子身上,每天平均有6個小時,照顧兒子的生活,每天送他上下學,檢查他的作業,監督他背國學,背單詞,做奧數題,陪他一起讀書,每天忙完一切都晚上十點多了。
  • 學習力強的人,人生能有多開掛
    而在2014年,日本一個心理學家通過一項實驗顛覆了這個認知——她用一年左右的時間,通過精心設計的專業訓練,將24個普通小孩全部訓練成了具有絕對音高的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學霸,他們學什麼都快,什麼都能學好,一直以來,我們覺得這種能力——學習力,是學霸才擁有的天賦。但是根據「刻意練習」的法則,這種看似學霸與生俱來的天賦,普通人也可以通過專業訓練去提升,並藉此取得人生的成功。
  • 注意力訓練的5個小妙招,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和學習力
    沒想到阿利姐姐和力力都很喜歡書裡的遊戲,力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大大改善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上課也越來越專心了,這次期末考試成績提高了很多。看來,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先提高孩子學習的專注力這個方法是對的,因為專注才能做好一件事。注意力不集中會有哪些表現?
  • 入秋後孩子容易感冒,跟衣服穿多穿少沒多大關係,這些因素最關鍵
    這幾天我走在路上,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現象,很多孩子已經穿上好幾層衣服,裹得像個「蠶寶寶」。雖說現在天氣慢慢轉涼,但是我們成人連秋衣秋褲都沒穿,孩子穿這麼多,也太誇張了吧。其實,我能理解家長為什麼這麼做。因為家長直接把孩子容不容易感冒,和他衣服穿多穿少掛鈎。其實,入秋後孩子容易感冒,跟衣服穿多穿少沒多大關係,這些因素最關鍵。
  • 王陽明:一個男人,在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2句話,或能成大器
    認為自己沒錢沒人脈,沒有好的出身和資源,這其實是很大的一個錯誤認知。不管是失敗還是貧窮,歸根結底都是在於自己本身。是自身不夠努力還是努力的方向方法不對。王陽明曾說過:一個男人,尤其是有野心的窮人,在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2句話,早晚能成大器,再窮也能翻身!
  • 李玫瑾:聽話老實的孩子大多學習好,「活潑」的孩子不是學習的料
    學習好的孩子大多是比較老實和聽話的孩子。在一個班裡,那些看起來非常聰明卻"活潑"的孩子其實不是學習的料。李玫瑾教授談孩子的學習李玫瑾教授曾經就一次講座中提到,在一個班上其實優生和後進生他們是一個群體。各有各的特點。那些學習好的孩子他們往往具有這樣的特質:老實和聽話。
  • 以後「掙大錢」的孩子,多有這些特徵,和學習成績如何無關
    在很多家長看來,成績好的孩子,將來更有出息,更會賺錢。作為家長,我們總是會希望我們自己的孩子將來可以出人頭地,可以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人,事業有成、家庭幸福。所以說,為了實現這個願望,很多家長都會格外重視孩子的學習。
  • 教育的最高境界:喚醒孩子學習的「內驅力」,方法超簡單但管用
    我有個外甥女,家裡條件很不錯,父母跟她的關係也很好,孩子懂事,聽話,但就有一個問題,就是始終對學習提不起勁,一提學習就煩躁。 試想,身處以下家庭環境中的孩子,是否有學習的需要: 夫妻整天吵架,家庭隨時面臨崩潰; 親子關係極差,孩子經常遭受批評,指責,甚至打罵。 所以,當問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時,先問以上兩個問題,因為,這是父母喚醒孩子內在驅動力的基礎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