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紐約的朋友,想去看自由女神,但是不知道路。於是乎在路邊抓了一個白佬: Hi, do you know where is the free woman?白佬愣了半天,支支吾吾:I... don't know...Tell me when you know it.
是不是這段對話看著有點摸不著頭腦,這是中式英文面對美式英文的尷尬。自由女神的正確說法是「Statue of Liberty」。而free,意為「免費的」。
所以問題就變成了「你知道哪裡有風塵女子嗎?」恩,老外也很實誠:我不知道,你什麼時候知道了麻煩告訴我一聲。
這個段子告訴我們什麼?去美國找風月場所問白人是沒用的學好英語如此重要!不是為了高人一等,只是為了特定場合避免尷尬。那麼,去咖啡廳(國內的星巴克也通用)點單,需要了解哪些英文呢?
意式咖啡的菜單很常見,Espresso(濃縮咖啡)、Americano(美式咖啡)、Cappuccino(卡布奇諾)、Mochaccino(摩卡奇諾)這些老生常談的都不再一一贅述。
咱們來說說一些比較細節的東西(真的非常細):
拿鐵咖啡——拿鐵這個詞的本意是牛奶,如果用Latte表示這款咖啡難免出現誤會(在中國一切從簡的風格,導致很多顧客認為拿鐵就是咖啡),因此還是附上全稱「Coffee Latte」吧。
炫酷的壓紋鬱金香
焦糖瑪奇朵——這款星巴克捧紅的花式咖啡,也存在認知上的不足。焦糖瑪奇朵應該稱為「Caramel Macchiato」,少量的焦糖配合大比例的牛奶使這款咖啡備受女孩子的青睞。
美美的勾花
小編見過很多菜單對這款咖啡的英文是Macchiato,恩...其實這是瑪奇朵,是另一款咖啡,僅僅在濃縮咖啡上添加兩勺奶沫即可。因其只改變了濃縮的口感,對濃度幾乎沒影響,所以如濃縮咖啡一般不受普通民眾待見。
澳白/馥芮白——這是近年最新的追逐對象,相較於拿鐵咖啡,它的「咖啡味」更濃。也因為獨特的稱謂讓年輕人念念不忘,而它的英文則顯得有些平淡「Flat White」。
超薄的奶泡、更高的濃度
低因咖啡——和常規咖啡的區別就是,同樣的咖啡液中咖啡因含量極低,通常咖啡店都沒有,就算有價格也會相對較高,以「Decaffeinated/Decaf Coffee」命名。
雙份濃縮咖啡——這是重口味顧客的常見要求,「double espresso」是個不錯的描述,但是如果想更加正統,可以參照義大利的專業名詞「Doppio」。
espresso成分佔比
單份——這是濃縮咖啡特有的量詞,通常門店都會配有多加一份濃縮的選擇,而這個量詞用「Shot」來表示,不要以為是「射擊」哦。
其他的還有康寶藍(Conpanna)、芮斯崔朵(Ristretto)、「狼狗」(Lungo)這些鮮為人知的冷門咖啡,受篇幅所限,就不表述其製作方法了。
咖啡主要種植帶(亞洲、非洲、南美洲)
而單品咖啡則只需要明確產區就能行了,(對顧客而言,並不會深究莊園、處理方法、豆種這類信息)產區可以簡單理解為國家:衣索比亞(Ethiopia)、肯亞(Kenya)、哥倫比亞(Colombia)、瓜地馬拉(Guatemala)、哥斯大黎加(Costa Rica)等等。
堂食/打包:
for here/to go
I want a (cup of)coffee for here.——我想在這喝一杯咖啡
Can I have a(cup of) coffee to go?——幫我打包一杯咖啡好嗎?
這是菜單,您可以先看一下:
Here is the menu,sir/madam.
您需要現在點餐嗎?
May I take your order now?
您想要來點咖啡/茶/果汁嗎?(當顧客選擇困難的實話可以適當引導)
Would you like some coffee/tea/fresh juice?
不好意思,您可以再說一遍嗎?(沒聽清楚)
I'm sorry,could you say it again please?
先生,其他還有需要的嗎?
Is there anything else(you need),sir?
cheers~
先生,打擾了,這是您點的咖啡,請慢用
Excuse me,sir.Here is your coffee,enjoy it please.
咖啡雖是舶來之物,卻也在國內漸漸流行起來。作為中國咖啡市場的一員(顧客也好,咖啡從業者也罷),大家都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英文咖啡術語,萬不可在外國友人光臨時鬧了笑話。
學到了嘛?快誇誇我~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阿啡的店,每天有特價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