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買無印良品風,買無印良品

2021-12-20 尺度

/ 1 /

不知道你是否留意過一家叫名創優品的店鋪。

最初,它們出現在深圳的一些繁華商業街道,當時想著,無非就是日系風的10元店。不過最讓我震撼的還是在上海南京路上又遇到的那一次。

那家店可謂是人頭攢動,每個人都在挑選著東西。我好不容易擠進去。店內無論從裝飾風格、商品設計、創始人介紹、宣傳片,都刻意強調來自日本。裡面的商品從創意家居、生活百貨、日化、飾品、包包等一應俱全。

商品的價格區間在10-100元,山寨蘋果滑鼠的各色20元滑鼠,山寨無印良品的各種護膚品包裝。山寨在這裡意味著,用比原作更低質素的素材,進行幾乎全盤的複製——甚至連外觀、作品名稱都與原作相似。

再擠出來,我對著店鋪內掛著的電視,裡面播的東京奧運會宣傳片出了神。

名創優品,在中國大概已經開了300多家。

/ 2 /

最初遇到這家店的時候,我還抱著頗為「讚賞」的態度,跟周圍的朋友開玩笑,說這家店打得很準,人們確實需要這種高性價比的日系風商品,如果能加盟做一家,估計能賺不少。

隨著我在上海、在北京、在廣州,越來越多的看到它們,可能沒法這麼輕易的開玩笑了。如果你在網上認真的搜索一下,會發現名創優品實質是哎呀呀的替身,日本不存在這個品牌,找不到這家公司。

有人吐槽耳機,說「音質和老式收音機差不多,聲量鍵和暫停鍵完全是擺設,耳機膜厚度薄到完全不能隔音。」有人把產品的日文說明仔細翻譯了一下,發現語句不通一塌糊塗。

/ 3 /

網上有一句評論是這樣子的:

「真心搞不懂,為什麼購物一定要一味追求大品牌?像我這種窮屌絲,買東西看重的還是性價比。」

在經濟能力有限的情況下,這是一定的。我以前常覺得自己會一直穿簡單的T,買帆布的包,穿打折的鞋。動輒買幾W的名包不能理解。路上只要能跑的都是車為什麼要買那麼貴的呢。

這種想法在工作兩年之後就改變了。在我嘗試去感受商品傳達給大眾的是什麼的時候,就會改變。無印良品傳達給你的是什麼?名創優品傳達給你的又是什麼?


日本設計師原研哉在《設計中的設計》一書,說現在大部分人買東西都抱著「我要這樣」的心情,「個性」被盲目的推崇。而MUJI想做的是讓人們感受到,這樣就好。


我有幾件無印良品家的東西。排行第一當屬頸部靠枕,真的舒服。棉質的外套很親膚,內部的顆粒讓手感變得極好。完爆遇見過的其他靠枕;我還有幾件無印的基本款衣服,也是棉質的,簡單的條紋,沒什麼可說的,但就是舒服;還用過他家大隻的潤膚乳,白色的瓶身,味道不重,潤潤的質地;我的理想是將來可以買他家的被套套裝,百分百全棉,格紋或條紋的淡色,嗯……等我多賺點錢。


以名創優品為代表的一些商家,像某寶有一系列無印良品風的產品(雅色素色、棉麻為主、寬鬆為主,有一定設計感),看上去是「高性價比」的東西,不過奉勸還是相信一分錢一分貨這樣的老話,在手藝和質感上,他們的差距可不是一點半點。

最讓我個人無法接受的,還是完全照搬的設計。

/ 4 /



(6.02版本的微信和9.0版本的支付寶)

為什麼不能接受完全照搬的設計?

這種現象在APP之間更為明顯,新版支付寶TAB BAR裡的朋友,幾乎就是照搬微信。如果說社交這個功能現在最成功的樣板就是微信,為什麼不能拿來用呢?這裡面包含了大眾的操作習慣和認可度。

但新版支付寶發布當天,大家還是吃驚的。完全照搬的設計,會讓你的內心多少不舒服。也許讓你不舒服的地方在於,兩件產品外觀相似,使用及效用相似,那麼在反思層面上呢?

對於一件產品來說,本能層次的設計往往與產品外觀相連,比如大為流行的日系風產品在外觀上受到大家的喜愛。行為層次的設計往往與使用的愉悅和效用相連,反思層次的設計與自我形象、個人滿足、記憶相連。

在我看來,無印良品的產品是擁有很棒的「行為層次設計」和「反思層次設計」的。比如,在包裝紙的選用上,省略掉漂白紙漿的過程,紙呈現出淡褐色,無印良品將這種紙用來包裝商品和製作標籤。你可以透過這個細節看到他家的環保主張,注重呈現產品的質地,包裝力求簡單樸素的思考。

推薦讀下他家的《無印良品研究所》,你可能會發現,他家的產品線比你想像中更豐富,他們確實是抱著對社會和生活的洞察,在為大家做產品。

/ 5 /

別買無印良品風,買無印良品,並不是字面本身的意思,我想表達的是,也許大家可以嘗試抱著體會和欣賞商品的心情買東西,商家和產品的誠意,都可以被你在購買和使用的過程中接收到。

購買這個行為,也能成為你對產品設計師和商家的尊重與認可。

● 鳴謝 ●

最後,謝謝無印良品贊助尺度

(其實並沒有,好啦我甘願無償安利他家的產品。)

▷ 更多「編舟記」作品:(直接點擊可看)

《有個男孩,每天對你說早安》

《這次,就取一個普通的公眾號標題吧》

《當我無聊的時候我在聽什麼》


點擊原文閱讀:

知乎:無印良品(MUJI)有哪些非常值得購買的東西?

相關焦點

  • 熱門問答:無印良品|無印良品裡什麼東西最值得買?無印良品都哪些...
    無印良品在網絡上一向話題性十足,此前有多位網友曾對其進行發問,引來了大批網友圍觀討論,小編精選出以下幾個熱門問題供大家討論:無印良品裡什麼東西最值得買?個人挺喜歡無印良品做減法的產品理念,它的護膚品主打不添加任何任何酒精與防腐劑,無香料,無色素,無礦物油。
  • 「無印良品風」還在流行,但無印良品不行了?
    仔細回想一下,你上次、上上次、上上上次聽說無印良品的消息,是不是也和降價這樣的新聞有關。作為一個曾經在中國風光無兩、甚至一度帶起了日式極簡風的品牌,無印良品如今不斷依靠降價來挽回頹勢的姿態讓不少人感到意外。
  • 無印良品被曝「致癌門」!無印良品,涼了?
    近日,零售品牌「無印良品」的運營方——日本良品計劃有限公司宣布,
  • 無印良品哪些值得買
    每一個細節都是我喜歡的,可能有的人會說什麼不愛國,這種問題我不想去爭論,但凡學過歷史和國際政治經濟的人都是知道「閉關鎖國」,「國際經濟」。學習別人的長處才能讓自己更優秀,而不是一味的詆毀和看不起,單方面的夜郎自大除了讓自己止步不前之外,還會導致滿滿的負能量!
  • 無印良品失寵
    「我有一個願景,到2030年,全球大部分主要城市都有無印良品的店鋪,消費者會日常性地購買和使用我們的產品,」無印良品總裁松崎曉(Satoru Matsuzaki)在該公司位於東京西北部的總部受訪時表示,那是一座不起眼的建築,建築內採用了錯落有致的再生木材美學設計,這種風格有時被稱為「無印風」。「為此,我們必須打破和新建很多東西。」
  • 無印良品,破產了?
    明明我每次去逛無印良品,人都很多 線上網店購買單品也總是缺貨 怎麼,「無印風」在美國不吃香麼? 作為無印良品眾多消費者的一員 狂人表示價格還能接受 畢竟,我只是去買文具的
  • 無印良品,最值得買的19樣「良品」!
    說到性冷淡風,那一定要說的就是無印良品了。
  • 無印良品,最不值得買的那些東西..
    〔無印良品  羽毛枕(¥120)〕
  • 無印良品的涼
    無印良品(MUJI)的出現完美滿足了日本人的消費心理,原研哉的極簡設計,兼顧實用和美學,更重要的是,無印良品很便宜。在日本最困難的九十年代,無印良品的銷售額卻連續七年保持了較大的增幅。
  • 無印良品賣菜了?如何拯救無印良品現況
    在2017年無印良品就在日本東京開設了生鮮市場,主打高端食材的銷售。無印良品生鮮市場設計仍舊是和品牌相同的簡約風,無印良品生鮮市場除了售賣生鮮農副產品外,也提供食材加工和用餐服務。特別的是消費者不僅僅能在生鮮市場購買食材,還可以參與製作食物。 無印良品是一家專門生產家用產品,以設計為導向的日本公司,自開創以來就主打簡約的生活理念,在全世界掀起一陣「無印」的潮流。
  • 無印良品大潰敗
    無印良品門頭外景無印良品於2006年正式進入美國市場,目前無印良品在美國設有18家門店,年收售額約為1.02億美元,佔良品計劃營收的2.5%。但是,請注意,在過去三個財年中,無印良品的美國市場一直是賠本賺吆喝的狀態。根據無印良品的破產聲明,最近一個財年,美國市場的虧損就高達1000萬美元,此等糟糕的財務數據對於它的美國市場體量來說,分外嚇人。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顯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於女士有些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最不值得買的商品有哪些
    〔無印良品  羽毛枕(¥120)〕一開始還是蓬鬆的,但是買回家睡了一個星期就有明顯塌陷了,導致落枕的情況出現。如果你害怕孤獨,買它就沒錯了,側過來它噼裡啪啦的響,翻過去它噼裡啪啦的響,是不是頓時就感覺熱鬧多了。
  • 真假「無印良品」難辨,為何日本無印良品這次慘敗?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RideIP玩轉智慧財產權」(ID:RideIP0606)同為受國內消費者歡迎的日本品牌,優衣庫時不時霸佔熱搜,無印良品則各種安靜低調,難得上一次熱搜,竟然是因為商標侵權敗訴……質樸到有點「性冷淡風」的無印良品,儼然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象徵
  • 5折起買無印良品,僅剩4天!
    今日福利5折起買無印良品······無印良品打折啦化妝用品、衣物和家具都參與跟著新仔把這個羊毛薅起來!無印良品終於打折啦,指定商品5折起就能買到!這次的優惠涉及到的產品非常廣,化妝用品、衣服、居家用品、家具等等都參與折扣~不知道有沒有人跟仔一樣,每次看見無印良品就特別開心的進去逛。
  • 你以為是買的日本的無印良品,有可能是國產的無印良品
    最近看到一則無印良品的新聞,說的是日本無印良品在商標上敗訴給北京無印良品——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還沒有反應過來。提到「無印良品」,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那個充滿文藝氣息的「日本雜貨鋪」,從未知道我國還有一個叫做無印良品的店鋪。
  • 無印良品什麼不值得買?
    每當缺少什麼東西,一時找又不找到替代品的時候,我總會去無印良品無印良品誕生於 1980 年的日本,MU (不仰仗品牌
  • 無印良品,這樣就好——無印良品的品牌形象管理
    無印良品誕生於1980年,當時日本設計的主流風格是以強烈的視覺衝擊來強化品牌的識別效果,而無印良品則以簡約自然的風格在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無印良品的第一則廣告,發布於1980年,畫面簡單,「わけあって、安い」為「因故便宜」的意思,打出了物有所值的口號,牛皮紙與紅色的搭配也正是無印良品現在的包裝袋與產品標籤的風格。這是1990年的海報,無印良品提倡的簡約樸素的生活態度也恰恰迎合了當時的大眾需求。1999年,為了迎接青年群體的結婚適齡期,無印良品推出母嬰用品,這是當時的海報。
  • 無印良品的總監,不用無印良品的家具
    就是大神原研哉最近在上海搞一個展覽時,有人問:「把無印良品按照樣板間的布置搬回家可好?」身為無印良品(Muji)的美學締造者和14年的藝術總監,原研哉說:更讓人凌亂的是,這個夏天穿一件黑T恤,冬天穿黑T+黑外套,寫本書都要起名叫《白》的原研哉,不僅沒在家好好用muji的家具,反而在用帶蕾絲的紙巾盒!
  • 無印良品,誰「山寨」了誰?
    所花一口氣從「無印良品」買了10條毛巾,還說現在打3折超便宜,讓她實現了毛巾自由。但所長覺得不對呀,印象中的無印良品基本不會打這麼低的折扣,於是連夜去她家裡幫忙「鑑定」毛巾。結果看完後直呼「好傢夥,可能買到A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