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留下來了,就做點有意義的事

2021-01-12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工人日報

近日,在湖北黃岡一小區內,佩戴志願者袖標的熊超手持消毒水噴壺,對小區單元樓內的電梯按鈕噴灑消毒水後,再用毛巾仔細擦拭……

家在湖北黃岡的熊超是深圳火車站一名青年職工,春節前回家探親,因黃岡封市而無法返回深圳上班。2月17日,黃岡市所有小區封閉,得知社區急需一批志願者服務小區時,熊超向社區工作站報了名。他說:「既然留下來了,就做點有意義的事吧。」

面對家人的質疑,熊超說:「比起奮戰在最前線的醫護人員、軍人、公安,我在社區支援服務面臨的風險根本不值一提。我學習了防疫知識,會做好防護。」熊超向家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爭取到了家人同意。

2月20日,熊超正式上崗,開始為社區居民服務。每天上午8點~12點,他負責對小區4棟樓12個單元的所有電梯、樓道、門把手等公共場所及設施進行消毒,對進出小區的人員測量體溫。每隔4天,為本單元12戶41名居民測量一次體溫。

工作雖不複雜,但存在被感染風險。有一次,熊超給一名住戶測量體溫時,結果顯示37.5攝氏度,超過正常體溫。「那一刻很怕自己被感染了,幸好是虛驚一場。」經跟蹤檢查,該住戶最終排除了新冠肺炎感染,熊超和幾個志願者才鬆了一口氣。

「你還願意繼續當志願者嗎?」一個志願服務階段結束後,社區工作站詢問他。他非常肯定地回答道:「我願意。」

截至3月11日,熊超志願服務時長累計80小時,上門測溫累計205人次,出入小區測溫600人次。(記者 劉友婷 通訊員 陳小牒)

相關焦點

  • 快樂的節日,愉悅的心情,做有意義的事
    這個長廊里舖滿了瑜伽墊,有不少女子在瑜伽教練的口令下,拉伸著身體,做著各種動作。這位上年紀的教練,據說是杭州年紀最大的瑜伽男教練,今年有76歲了。只見他喊著口令,一絲不苟地做著示範動作,在場的有誰能比他年高?只能以教練為榜樣,累並快樂地練著。溪邊的空地上突然湧進來一批生龍活虎的年青人,還有小朋友哇,他們先熱身做運動,好象剛才還亂轟轟挺嘈雜的,運動一做,便井然有序了。
  • 做皂是一件快樂而有意義的事!
    難道手工皂機打就失去了手作的意義?就不能被稱為手工作品了?那是不是不應該用打蛋器才好,要用「雙手」下去攪皂液才名副其實吧?古代煮飯炒菜要起爐灶燒柴,現代用瓦斯爐、電飯鍋煮飯,你能說過去的是飯,現在的就不是飯嗎?
  • 做好一件有意義的事
    「做好一件有意義的事比什麼都重要!」這是楊立峰在2020年12月3日的業績考核匯報會上,作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發表的一句感言。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在壓裂酸化技術研究和應用崗位上一幹就是15年,努力把壓裂酸化科研和生產工作做好做精做強。
  • 準媽媽在家除了休息,還能做些什麼有意義的事
    準媽媽其實要做的事情還是挺多的,既然家人讓你在家安心待產,那就努力充實自己吧。1.讀點書可以看看孕產方面的書籍,理清楚每次產檢到底檢查些什麼,需要注意什麼。比如給孩子做四維時,怎麼才能一次性順利通過?2.做一些自己喜歡做,但是由於工作原因來不及做的事相信很多人都有一種感覺,上班太忙,自己有好多想做而沒做的事,比如考證、旅遊……那這個時候就是你可以酌情去實現自己想法的時候了,但是儘量遠離噪音較大的地方,和做不利於胎兒發育的事:如酗酒、吸菸、熬夜追劇等等。
  • 異地戀見面,做這四件事才有意義
    對於異地的兩個人來說,總是會找時間找機會來見個面,但是俗話說小別勝新婚,長時間不見了,兩個人見面了,有時候都不知道該幹些什麼,異地戀的兩個人見面做這件事才有意義。聊天談心規劃未來。對於異地戀的情侶來說,他們可能最缺乏的就是溝通和交流。平時只能靠一些信息和視頻通話來看看對方,所以很少有機會能夠徹底的聊聊天。
  • 什麼是有意義的事?
    心中對生活以及人生意義的疑問不斷泛起,兩人在一次深入的對話後醒悟:快樂並不是重點,過有意義的生活才是重點。我們必須停止尋求快樂,而開始尋找意義。如果我們的短期行為和長期價值相符,那麼我們就會在自己所做的所有事情中找到意義。於是,兩人決定清除掉生活中所有讓自己不快樂,不自由的元素,拿回生命的選擇和自由。
  • 道林·格雷與王爾德|永生的秘密,既然終將死去,生命又有什麼意義
    既然終將死去,既然所有人都會離開,那生命到底有什麼意義?樹葉會飄零,花朵會凋謝,可四季在輪迴,所有人都會死去,可他們留下的東西卻一直存在。正如王爾德死了,他筆下的道林·格雷活著,因為我們知道他的存在,知道那些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王爾德也活著。我們可以看到他的一生,他的愛恨,他對美的追求,從他的作品中,從別人的口中。
  • 領導:「你今天怎麼又留下來加班了?」掌握這3點提升工作效率!
    沒有哪個職場人士樂意無償加班,尤其是自己本來當天要完成的工作任務,沒有及時完成,所以只能留下來加班。有的時候,你的領導會對你說「你今天怎麼又留下來加班了?」,看似調侃,實則諷刺你的工作效率。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呢?最好掌握以下3點提升工作效率!
  • 做一事,忠一事,盡力就好
    人生總是有些選擇是無奈的,甚至你不願意去做。小編的家境一般,但是卻從沒有違心事。因為小編知道,既然選擇,在選擇那一刻你就要做好最壞的打算。上午新來一個月的同事勸小編離職?嗯,你沒聽錯。一個人不開心,就算是他換了另一個地方,他也不會開心的,既然如此,那為什麼要離開?離開你還有其他的目的?小編之前同事確實有很多想要找小編一起的,有創業,有繼續工作。可是那些和現在而言,又差的了多少?最近讀了很有意思的一句話。
  • 既然做就做好(隨筆)
    2020年在逆境中成長,做平凡但不平庸的自己,加油!既然投入了時間與精力我就要把它做好即使過程艱辛加油吧!我的夢想我一定會向我的夢想出發既然選擇了這條路說什麼也不要放棄生活必然要經歷這條路人生才會過的踏實而平凡你擠過清晨的地鐵;你獨自加班到深夜;你把工作的地方當成了第二故鄉
  • 最後留下來捨不得扔掉的,才是你最珍惜的
    當你捨不得,是因為你還年輕,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感情,此時此刻,你還是放不下,當你沒那麼年輕了,當時的年少,俱成往事,終究明白了人生的匆忙。現在的我能夠「斷舍離」是因為我送走了心愛的金毛。它曾陪我度過一個又一個孤獨的夜晚,我們一起走過無數條街,它聽遍我所有的心裡話……既然天底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只能曾經擁有而沒有永遠留得住的東西,那麼只好每隔一段時日捨棄一些,然後再捨棄一些。最後留下來捨不得扔掉的,才是你最珍惜的。
  • 5年老員工提離職,老闆答應連升2級後留下來,第二天上班後傻眼了
    我們知道在職場裡做事猶豫不決是一大忌諱,很多事情就要說到做到,不做可能會後悔,就比如離職這件事。一般情況來說,那些想離職而又被挽留下來的員工到最後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正是因為這樣的例子多了,所以離職的時候最好還是果斷點,就算是老闆給出的挽留條件再誘人,也要走人。
  • 做你想做的,去 TMD 意義
    有個讀者叫@饞中說饞賴師傅,給我留言:一直在想,人生就匆匆幾十年,應當做點什麼有意義的事!
  • 情人節攻略:你和她做這 「4件事」最有意義
    甜蜜的情侶們會送給對方玫瑰花,巧克力以及用心做的賀卡。那麼,這個2019年的情人節,你打算怎麼過?下面為你介紹4種最浪漫的方式,讓你在街頭巷尾不迷茫,為你們帶來甜蜜和幸福,男人做這樣的4件事,也不愁撩不到女人。1、浪漫的情話最好的表達愛意的方式,就是告訴對方:我喜歡你!可是,這樣就不夠浪漫。撩人的情話是你必不可少的情人節殺手鐧。
  • 老人留下來的大實話!
    既然知道人言可畏,就多做好事。 「牛頭不爛,多費幾爐柴炭。」只要時間長,肯定能煮爛,不要當死牛頭。 白天有事不做,只知道玩,到了夜裡,因為事逼得急,只能浪費照明的物品來趕急了。 「吃飯吃米,說話說理。」人做什麼事情,都要實際的,講道理。 「莊戶人不用問,人家做甚你做甚。」不要看懶漢,人勤春早。
  • 動漫全職高手:周澤楷能把其他人留下來嗎?這個春節悶了點!
    如果在這裡的是韓文清或是王傑希那樣煞氣極重的隊長,他們可能還不怎麼敢吱聲,但坐鎮隊中的是威懾力不夠的周澤楷,這位新上任的隊長能把其他人一個不漏全留下來嗎?這個任務可不好接,今年春節也忒悶了點! 2020開局不利,如果這群輪迴隊員腦子清醒,肯定不會輕舉妄動——但如果他們昏了頭呢?
  • 既然人都會死,那為什麼還要活著?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知乎上關於生命的話題你是不是也想知道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三.去發現生命的意義01.逆轉心態,打破渴望和恐懼過度渴望和恐懼都不好。過度渴望,會使你所期待的事情不能實現,而恐懼會導致你所害怕的事情出現。意義療法中的「矛盾意向法」,專治此病。比如失眠,數羊、數呼吸、聽音樂、放鬆身體,催眠自己,只會使自己愈加清醒。矛盾意向法就是讓我們去做相反的事,。失眠時,就去做其他事情,晚點上床。
  • 結婚前:「我做的每件事,都比結婚有意義」!結婚後:「真香!」
    李冬是個不婚主義者,他喜歡鬥蛐蛐、玩蟈蟈、畫畫、搞音樂,甚至曾經放出豪言,「我做的每件事,都比結婚生孩子搞對象有意義!」可他卻不幸被「套路」進了婚姻的牢籠。年近30還不著調的李冬,父母沒日沒夜的逼婚,無奈之下他答應去相親。
  • 既然有錢,何不找點事做呢?
    最近看了很多關於馬雲先生,鄭強教授,任正非先生的視頻,這讓我有了一點點的薄見!希望分享給大家討論一下! 現在的情況是馬雲先生上市受阻,當然這中間馬雲先生的槓桿是危及到了整個國家的金融體系!系統性風險很大!但是整個社會由理智慢慢變為仇富這也是無可非議的!
  • 有一種境界:知道一天到底能做多少事
    有一種境界:知道一天到底能做多少事李達源文人之所以有恐懼心理,就是對某種事物產生依賴,而無賴的恐懼與無賴同在。所以有一種境界是知道一天到底能做多少事,所以,我們就可以讓自己回到最原始的狀態,知道什麼事情是必須做,知道一些經歷是必須有的,知道一些苦是必須受的。然後我們就知道了,一些人是必須從我們的生活裡剔除出去的,一些事物我們必須要用管理經營的方法去對待的。因為一個人每天能做的事廖剩無幾,而現代人最大的恐懼就是這種無效抱團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