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YouTube粉絲破千萬: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是堅持

2020-12-22 騰訊網

今年4月底,李子柒的YouTube頻道粉絲突破了1000萬。

很多外國粉絲都愛「慘」了她,在每一期視頻下,都毫不吝嗇地表達對她的喜愛:

「理想生活原來可以如此。」

「她是我最喜歡的油管博主,是大廚,是藝術家,也是園藝家。」

其實從最初默默無聞到如今的大紅大紫,背後是李子柒心甘情願熬過數月等待、辛苦勞作,只為給大家帶來最後那三五分鐘的精彩。

也許比起美食,李子柒更讓人欣賞的,正是她日復一日的堅持。

近幾年來,整個美國教育學界也被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所席捲,那就是Grit(堅毅)

Grit一詞在古英語中的原義是沙礫,即沙堆中堅硬耐磨的顆粒。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視頻來自Angela Lee Duckworth。幾年前她辭去企業管理諮詢行業的工作,去到紐約一所公立學校教書。

很快她意識到,IQ並不是將未來成功的學生,和那些掙扎過但失敗的學生區分開來的唯一標準。她認為——成功的先兆是」毅力」

▼ 點擊觀看演講

▼上下滑動查看

中英文演講稿

When I was 27 years old, I left a very demanding job in management consulting for a job that was even more demanding: teaching. I went to teach seventh graders math in the New York City public schools.

在我27歲的時候,我辭去了一份非常有挑戰性的職業—企業管理諮詢,轉而投入了一份更加具有挑戰性的職業:教育。我來到紐約的一些公立學校教7年級的學生的數學。

And like any teacher, I made quizzes and tests. I gave out homework assignments. When the work came back, I calculated grades.

和別的老師一樣,我會給學生們做小測驗和考試,我會給他們布置家庭作業。當這些試卷和作業收上來之後,我計算了他們的成績。

What struck me was that I.Q. was not 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my best and my worst students. Some of my strongest performers did not have stratospheric I.Q. scores. Some of my smartest kids weren't doing so well.

讓我震驚的是,IQ的高低並不是我最好的和最差的學生之間唯一的差別。一些在課業上表現很好的學生並不具有非常高的IQ分數。一些非常聰明的孩子反而在課業上表現的不那麼盡如人意。

And that got me thinking. The kinds of things you need to learn in seventh grade math, sure, they're hard: ratios, decimals, the area of a parallelogram. But these concepts are not impossible, and I was firmly convinced that every one of my students could learn the material if they worked hard and long enough.

這引起了我的思考。當然,學生們在7年級需要學習的東西是有難度的,像比率,小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但是這些概念是完全可以被掌握的,我堅信我的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學會教材內容,只要他們肯花時間和精力的話。

After several more years of teaching, I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what we need in education is a much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and learning from a motivational perspective, from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經過幾年教學之後,我得出一個結論,我們在教育方面所需要的是從學習動力的角度和心理學的角度,對學生和學習行為進行一次更為深刻的理解。

In education, the one thing we know how to measure best is I.Q., but what if doing well in school and in life depends on much more than your ability to learn quickly and easily?

在教育體系中,我們都知道評價優秀學生的標準就是IQ,但如果在學校和生活中的優秀表現遠不僅僅依賴於你輕鬆高效學習的能力呢?

So I left the classroom, and I went to graduate school to become a psychologist. I started studying kids and adults in all kinds of super challenging settings, and in every study my question was, who is successful here and why?

所有我離開了講臺,回到學校繼續攻讀心理學碩士學位。我開始研究孩子和大人,在各種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情況下,以及在各項研究中,我的問題是誰才是成功者,為什麼他們會成功?

My research team and I went to West Point Military Academy. We tried to predict which cadets would stay in military training and which would drop out. We went to the National Spelling Bee and tried to predict which children would advance farthest in competition.

我和我的研究團隊前往西點軍校展開調研,我們試圖預測哪些學員能夠耐得住軍隊的訓練,哪些會被淘汰出局。我們前去觀摩全國拼字比賽,同時也試著預測哪些孩子會晉級到最後的比賽。

We studied rookie teachers working in really tough neighborhoods, asking which teachers are still going to be here in teaching by the end of the school year, and of those, who will be the most effective at improving learning outcomes for their students?

我們研究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下工作的,剛入行的老師,詢問他們哪些老師決定會在學年結束後繼續留下來任教,以及他們之中誰能最快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We partnered with private companies, asking, which of these salespeople is going to keep their jobs? And who's going to earn the most money? In all those very different contexts, one characteristic emerged a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success.

我們與私企合作,向他們詢問哪些銷售人員可以保住工作,哪些可以賺錢最多?在所有那些不同的情境下,一種性格特徵凸顯了出來,這種特徵在很大程度上預示了成功。

And it wasn't social intelligence. It wasn't good looks, physical health, and it wasn't I.Q. It was grit.Grit is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for very long-term goals. Grit is having stamina.

而且它並不是社交智力。不是漂亮的外表,強健的體魄,也不是很高的IQ,它是毅力。毅力是對長遠目標的激情和堅持,毅力是擁有持久的恆勁,

Grit is sticking with your future, day in, day out, not just for the week, not just for the month, but for years, and working really hard to make that future a reality. Grit is living life like it's a marathon, not a sprint.

毅力是你對未來的堅持,日復一日不是僅僅持續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而是幾年甚至幾十年努力奮鬥著讓自己的夢想變為現實。毅力是把生活當成一場馬拉松而不是一次短跑。

A few years ago, I started studying grit in the Chicago public schools. I asked thousands of high school juniors to take grit questionnaires, and then waited around more than a year to see who would graduate.

幾年前,在芝加哥的公立學校裡,我開始研究毅力。我對上千名初中生進行了關於毅力的問卷調查,然後等候了一年多,來看最終哪些學生能畢業。

Turns out that grittier kid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graduate, even when I matched them on every characteristic I could measure, things like family income, standardized achievement test scores, even how safe kids felt when they were at school.

結果證明那些更具毅力的學生在畢業的概率上佔絕對優勢,即使是在同樣可以量化的外在因素下像家庭收入,標準化成績測驗的分數,甚至是孩子們在學校能獲得多少安全感之類,仍是有毅力的學生更容易畢業

So it's not just at West Point or the National Spelling Bee that grit matters. It's also in school, especially for kids at risk for dropping out.

所有不僅僅是在西點軍校裡或者全國拼字比賽上才需要毅力。在學校亦是如此,尤其是對於那些徘徊在輟學邊緣的孩子們。

To me, the most shocking thing about grit is how little we know, how little science knows, about building it. Every day, parents and teachers ask me, "How do I build grit in kids?

對於我自己來說,關於毅力最讓我震驚的事情莫過於對於毅力,我們知之甚少,在培養毅力上,科學對理解的認識又是何等貧乏。每天都有家長和老師來問我,「我怎樣做才能培養孩子的毅力呢?

What do I do to teach kids a solid work ethic? How do I keep them motivated for the long run?" The honest answer is, I don't know. What I do know is that talent doesn't make you gritty.

該做些什麼才能教授給孩子們真正的職業道德?又該怎樣調動他們長期的積極性呢?」老實說,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才華並不能使你堅韌不拔。

Our data show very clearly that there are many talented individuals who simply do not follow through on their commitments. In fact, in our data, grit is usually unrelated or even inversely related to measures of talent.

我們的數據十分清楚地表明,有許多才華橫溢的人,他們都無法堅持兌現自己的承諾。事實上,根據我們的數據來看,毅力通常與其他因素無關,甚至與才華的衡量標準背道而馳。

So far, the best idea I've heard about building grit in kids is something called "growth mindset." This is an idea developed at Stanford University by Carol Dweck, and it is the belief that the ability to learn is not fixed, that it can change with your effort.

到目前為止,我所聽說過的在孩子身上培養堅韌品質最有效的方法叫「成長型思維模式。」史丹福大學卡洛杜威克提出過一個觀點,他相信人的學習能力是可變的,它隨著你的努力程度而變化。

Dr. Dweck has shown that when kids read and learn about the brain and how it changes and grows in response to challenge, they're much more likely to persevere when they fail, because they don't believe that failure is a permanent condition.

杜威克教授表示,當孩子們閱讀和學習有關大腦的知識以及它在面對挑戰時所發生的變化和成長情況,他們失敗之後更容易堅持下去,因為他們不相信會一直失敗下去。

So growth mindset is a great idea for building grit. But we need more. And that's where I'm going to end my remarks, because that's where we are. That's the work that stands before us. We need to take our best ideas,

因此,成長性思維模式對培養毅力大有裨益。但是我們需要更多。我決定在此結束我的評論,因為我們正在經歷著這一切。這是眼前所面臨的工作。我們要拿出最好的想法、

our strongest intuitions, and we need to test them. We need to measure whether we've been successful, and we have to be willing to fail, to be wrong, to start over again with lessons learned.

最強的直覺,我們要對他們進行實踐。我們需要估量這一切是否成功同時還要渴望對失敗和錯誤,要從這些失敗中汲取經驗重新再來。

In other words, we need to be gritty about getting our kids grittier.Thank you.

換句話說,我們只有自己變得更有毅力才能讓我們的孩子變得更有毅力。謝謝大家!

正如Angela所說:

「毅力是你對未來的堅持,日復一日不是僅持續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而是幾年甚至幾十年,努力奮鬥著讓自己的夢想變為現實。

毅力是把生活當成一場馬拉松,而不是一次短跑。」

堅持不會被辜負,我們一起加油!

相關焦點

  • 國內網民規模超9億,李子柒YouTube粉絲破千萬
    作為業內有名的「慢」公司,豆瓣如何在現實和理想之間保持長期穩定平衡?李子柒成為YouTube上首個粉絲數量破千萬的中文創作者,她為什麼能在海內外獲得一致好評?音頻平臺不斷探索內容新生態,許多頭部網文的音頻內容大獲好評,長音頻會是下一個內容風口嗎?
  • 李子柒又火了!Youtube粉絲破千萬,全球粉絲過億,CNNIC最新報告把她...
    每經編輯:王鑫李子柒又火了。4月29日,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粉絲突破1000萬,成為首個在該平臺粉絲破千萬的中文創作者。李子柒因傳播美食與傳統文化被大家熟悉,2017年8月起委託海外有資質運營商發布視頻,目前海外粉絲1400多萬。其中單平臺粉絲已經破千萬,累計全球粉絲過億。她的每一個視頻,播放量幾乎都在500萬以上,其中播放量最多的是2019年春節發布的年貨零食合集,觀看量達5200多萬。
  • 李子柒海外粉絲破千萬,成YouTube中文創作第一人
    李子柒海外粉絲破千萬,成YouTube中文創作第一人 澎湃新聞記者 範佳來 2020-04-29 18:18 來源:澎湃新聞
  • 李子柒全球粉絲超1億,YouTube超千萬超越美國三大電視臺
    4月29日,李子柒 在Youtube上的粉絲突破1000萬,成為首個在該平臺粉絲破千萬的中文創作者。李子柒因傳播美食與傳統文化被大家熟悉,2017年8月起委託海外有資質運營商發布視頻,目前海外粉絲1400多萬。其中單平臺粉絲已經破千萬,累計全球粉絲過億。其中播放量最多的是2019年春節發布的年貨零食合集,觀看量達5200多萬。
  • 李子柒在Youtube上粉絲過千萬 是首個該平臺粉絲破千萬的中文創作者
    半島記者 仲維莉4月29日,據媒體報導,短視頻創作者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粉絲突破1000萬,成為首個在該平臺粉絲破千萬的中文創作者。李子柒因傳播美食與傳統文化被大家熟悉,2017年8月起委託海外有資質運營商發布視頻,目前海外粉絲1400多萬。其中單平臺粉絲已經破千萬,累計全球粉絲過億。
  • 李子柒YouTube粉絲破千萬,她憑什麼這麼火?
    她是一名在全球擁有超過3000萬的粉絲的博主。在國外,她是作為一個東方美食家和中國文化的代表,出現在大眾視野。在國內,她則是中國傳統田園文化和生活美學的代表人。她光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粉絲就已有747萬,並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長中。那麼,747萬粉絲是什麼概念呢?不妨來對比一下,美國影響力最大的媒體之一的CNN,粉絲才792萬;世界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之一的BBC,粉絲不過才558萬,而她……「中國的文化和這個國家的美好,是她視頻的一大亮點。」在國外視頻的評論裡,基本全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網友好評。
  • 李子柒Youtube粉絲破千萬,並一直爆火:我總結了這幾條成功經驗
    4月29日,李子柒Youtube粉絲破千萬,成為了該平臺首個粉絲破千萬的中文創作者,她因傳播美食與傳統文化被大家熟悉。其實,李子柒從做視頻開始,一直都在爆火,粉絲也不斷地往上漲。隨著她的名氣不斷增大,不少商家都找到她尋求合作。
  • 李子柒YouTube粉絲破千萬,為什麼是她重新定義了中國公主?
    但李子柒的「蒜的一生」,完全展示了另一個世界。蒜瓣種進土裡,長成蒜薹、蒜苗和蒜頭,一部分小炒,一部分醃漬,和臘肉、雞爪碰撞出新的味道,Tejal說,我真希望能早點從陽臺種蔥這個階段畢業。留言裡,有很多老粉趕來,有人從她的視頻汲取到力量,也有人用她的視頻教育孩子——即使被困在家,也可以發現和珍惜身邊美好事物,還有有人學她加工柿子,找了新的食物的打開方式。
  • 李子柒Youtube粉絲破千萬:所有優秀背後,都有你吃不了的苦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400天李子柒又火了。4月29日,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粉絲突破1000萬,成為第一個在該平臺粉絲破千萬的中文創作者。其實,李子柒的成功絕非偶然。每一段視頻的背後,她都全力以赴,力爭最好。有一段拍攝,她需要在露天採摘。那時正值夏天,四川的熱讓人酷暑難耐。她頭頂烈日,不斷調整拍攝角度、管理面部表情,為了拍出自己滿意的視頻,她不放過任何一點瑕疵。
  • 李子柒Youtube粉絲破千萬,外國網友:差男朋友
    李子柒,一個把生活起居、美食做法製作變成詩一樣的女人,不但在抖音、新浪微博等服務平臺吸粉2500多萬,也是將這類中國風元素的幸福生活送到了海外,也是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一塌糊塗,儘管剽竊運送的「創作者」,比著作人更火爆。李子柒的視頻能受大眾喜歡也是有以下很多個緣故。
  • 李子柒YouTube粉絲破千萬:如果事與願違,請相信一定另有安排
    原來人生沒有塵埃落定,只有變換和無常。未來沒有來到之前,謎底從不會輕易揭開。我們所能做的,是在答案揭曉之前,保持耐心,足夠相信。有些匍匐,是為了高飛。有些磨礪,能讓你更坦然地迎接未來。人生永遠沒有絕境,一切發生過的事,都是最好的安排。02最近, 李子柒又有好消息傳來。她在YouTube上的粉絲,突破1000萬。
  • 李子柒全球粉絲破億!走紅四年人氣直逼LadyGaga,成國風最美代表
    4月29日李子柒在油管粉絲破千萬,全球粉絲累計過億!對於海外平臺中文創造者,這是一項不容易取得的成績,因為獨特的視頻風格以及將美食與傳統文化的結合,李子柒儼然成為當下網紅裡的一名奇女子。李子柒轉行做視頻網紅只有剛剛四年,2016年起步,2017年爆紅,2019底粉絲過百萬,2020沒到一半就過千萬了,短短四年間油管數量破千萬這可是連BBC、CNN、HBO三個美國最大的電視臺都做不到的,而李子柒卻做到了。
  • YouTube粉絲破千萬,她是歪果仁眼中的新晉女神!
    更重要的是,全球疫情爆發,流媒體觀看人數在這段時間激增,李子柒視頻的治癒功效發揮到了極致。 疫情之下,李子柒的YouTube粉絲量增至1000萬。 不少人提到李子柒時的描述為,「在難熬的當下,她的視頻能帶給人撫慰。「
  • 國風代表李子柒,粉絲破億,人氣直逼LadyGaga的秘密在哪裡
    據報導4月29號,李子柒的全球粉絲突破1個億,對於一個中國女孩來說,沒有接受高等的教育,卻有這樣的成就,實屬不易,李子柒在海外平臺也吃香的原因在於她利用國風視頻進行拍攝渲染,將中國本土文化和美食進行以別具一格的形式展現在國內外引起了共鳴,大家驚呼,這是一位奇女子。
  • 李子柒海外粉絲破千萬,「中國風」作品能否代表傳統文化?
    4月30日,李子柒海外粉絲破千萬,身為視頻創作作者,她以優秀的視頻風格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在海外吸引了大批關注,視頻裡的她與世無爭,仿佛居住在一個世外桃源,但農活粗活一樣不少幹,很多粉絲認為視頻內容兼具美感和真實感。
  • 越南博主模仿李子柒獲千萬播放量:偷得...
    「不僅場景拍攝手法,甚至連衣服髮型都跟李子柒一模一樣!」 越南模仿者,圖片來自youtube 被網友揭發後,李子柒網友火速集結,可以說是連夜趕往越南博主的youtube頻道,決心要將她扒個底朝天!
  • 李子柒:首個外網過千萬的中文創作者,網友:這文化傳播厲害了!
    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李子柒吧,最近一則新聞突然出現在大家眼前,報導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粉絲突破1000萬,成為首個在該平臺粉絲破千萬的中文創作者。自從2017年委託海外有資質運營商發布視頻,目前海外粉絲1400多萬。其中單平臺粉絲已經破千萬,累計全球粉絲過億。
  • 比智商在線、情商感人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時間商」
    在30歲之前,大家都在努力優化智商,積極提高情商,所以我一度認為智商和情商最終決定了人生的高度。但過了30歲之後,才真切感受到,其實大部分人智商相差無幾,情商也不相上下,而真正決定我們人生高度的,其實是一個與時間高度相關的道理——一個人如何對待時間,如何運用時間,決定了他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 她憑什麼能在Youtube上坐擁一千萬的粉絲?
    她與別人的不同,也許就在於她更貼近生活和自然,願意去把她喜歡做的事和大家一起去分享,其中沒有過多的話語,更多的是投入。努力終會有收穫,如今的李子柒不但得到國內眾多人喜歡,並且在Youtube上的粉絲突破1000萬,成為首個在該平臺粉絲破千萬的中文創作者。,這也算是一個平凡中的奇蹟了!
  • 在YouTube上大火的李子柒,國內媒體和網友怎麼看
    文 | 張靖天李子柒,兩三年前在微博、美拍、B站收穫了眾多粉絲的90後美食視頻播主,她的視頻正在境外視頻網站飛速走紅。圖:新浪微博個人帳號信息截至2019年12月12日,李子柒在境外最大的視頻共享網站YouTube上的粉絲量達到749萬,有著比肩世界知名新聞廣播機構BBC(561萬)、CNN(796萬)以及FOX(386萬)在該平臺的粉絲體量,其感染力之強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