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親人往生時,不免會在家中設立靈堂或在有能力承辦喪事的機構設立靈堂,進行為期三日的白事活動,而這一活動在各地雖然形式上會有一定的區別,但卻有一個統稱——守靈,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守靈呢?
「守靈」是活著的人對去世的親人的一種紀念。因為活著的人認為,親人雖然死了,但靈魂還在人間。所以在去陰間前,回到家裡看一看。親人怕靈魂在回家的路上迷路,會點一盞燈,放在亡靈旁邊。活著的人害怕燈熄滅了,而使亡靈找不到家,於是就徹夜坐在遺體旁邊,保證那盞指路燈是一直燃燒的。故曰「守靈」。
守靈是一種綿延千年的習俗,《禮記.問喪》中有「三日而後殮者,以俟其生也。家室之計,衣服之具亦已成矣。親戚之遠者亦可以至矣。」大意是,守靈三天才進行入殮工作,以便哀悼往生者的一生,同時,在這三天的時間,準備工作都全了,遠方的親戚、朋友也能趕到,以盡人情。
而守靈時,除了配合殯儀館的服務安排以外,家屬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1)穿著素色,正式的服裝,女性不要濃妝豔抹。
(2)切忌在靈堂內嬉戲打鬧,不可閒言碎語,尤其是後人不可為了先人葬禮之事在靈棚內爭吵。後人縱是有天大的委屈也應讓先人體面的走好人生最後一站,再行解決也不遲。
(3)照顧好前來悼念往生者的老年人與小孩,避免出現人生安全。
(4)孕婦、產婦及生理期的婦女均不可進入靈堂,即便是先人的直系血親也同樣需要迴避。
(5)若後人直系血親中有新婚未出百天人,新婚人務必帶好紅白孝布,以免喜煞衝白煞。
(6)注意靈堂內的火燭安全,避免發生火災事故。
為了滿足更多喪屬的需求,昆明西郊殯儀館在原有基礎設施上新建高檔遺體守靈室4間,並配套提供家屬休息室,設有專人24小時值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