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現在貓咪深受各位吸貓人士的喜愛,路上見到一隻都會順手去擼一下。
貓,和其他馴養家畜一樣,是野生貓在人類長期餵養馴化下逐漸演化而來的。作為家養動物,貓的出現要比狗晚,狗在2萬—5萬年前便已進入人類的生活,而貓則是在5000年左右才姍姍來遲。
你可能聽過「狸貓換太子」的傳聞,但其實在民間還有很多關於貓的傳說,今天小文就給大家講講民間傳言中各種被賦予靈異色彩的貓咪吧。
金華貓,是一種魅惑人心的妖。傳聞養了三年後,每到中宵之時,就會蹲踞在屋頂上,張嘴對著月亮,吸取月亮的精華,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妖怪,出來魅惑人。遇到婦女就變美人,遇到男人就變美女。
南宋·洪邁《夷堅志》:
臨安周五之女,美姿容,忽若有所迷,晝眠則終日不寤,夜則達旦忘寢,每到晚,必洗妝再飾,更衣一新,中夜暱暱如與人語。父母以為憂,有羽三者,問其故,周具告之。羽曰:「此貓魈也。」運法劍斬其首,女豁然醒,魈遂絕。
譯文:
臨安周五的女兒,姿容美麗,忽然如同被什麼東西迷惑,白天睡覺到太陽落山,晚上卻不睡直到天亮。而且每到晚上,一定要洗澡化妝,戴上飾品,換上新衣服,半夜的時候呢喃著如同和人在說話。父母都很擔心,當地有個叫羽三的人,問他原因,告訴他全部的經過。羽三說:「這是貓魈。」羽三運法用劍斬了貓的頭,女兒就豁然醒來,貓魈於是就不見了。
清·納蘭性德《淥水亭雜識》:
金華人家忌畜純白貓,能夜蹲瓦頂,盜取月光,則成精為患也。
譯文:
金華人最忌諱家裡養純白的貓,它會在晚上蹲在屋頂,吸取月光的精華,那會成為妖精引來禍患。
人身,頭是兩隻貓的頭,兩隻貓的頭上長有角,角的最高的地方長有眼睛。手長到過膝,既是雌又是雄的身體。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第三十八回:
山東婦人生一兒,人身雙貓首,首有角,角之巔有目,手垂過膝,兼雌雄兩體。
譯文:
山東有一個婦人生了一個兒子,身上長著兩個貓頭,頭上有犄角,而角的頂端長有眼睛,手垂下來能過膝蓋,是雌雄合為一體者。
來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是一種傳說中的物種,但也有人宣稱見過「黃妖」。
據說它體形如貓,頭大鼻尖,耳朵豎立,右高左低,口中常發出聲,音如「素質」,且身體發黃,乍看之下好似狐狸。所以見過的人都誤稱其為「狸子」。
又因為它的腰間長有一圈金黃色的毛髮,很是顯眼,所以也有的叫它「黃妖」。
《廣陽雜記》:
平涼、靜寧之間,有物如貓,而首大色黃,人呼曰「黃妖」。家貓見之,即隨之去,飲於河以滌其腸胃,至妖前聽其食。妖以舌舔之,毛隨舔落,磔(zhé)貓而食之。
譯文:
在平涼和靜寧兩個地方之間,有一種像貓一樣的怪物。它的頭大,毛髮呈黃色,人們都叫它「黃妖」。如果家貓見了,就會跟著它走,然後跑到河裡面喝水來清洗自己的腸胃,之後在到黃妖面前讓它吃掉。
黃妖用舌頭舔它,貓毛也會隨之脫落,把貓肢解後再下肚。
嶺南民間傳說,貓首人身的老婦,喜歡吃幼童,頭頂長著第三隻眼睛,只要戳瞎就可以殺死她,臺灣也有類似傳說,稱為虎姑婆,是老虎化為精怪,也是喜食幼童。
貓首人身,耳朵會遮住額頭讓它看起來像一個老婦人。傳說中貓容婆會說話,住在山丘頂部的枯樹下,樹上會有烏鴉,有人經過的時候烏鴉就給貓容婆報信。
虎容婆
許多老人的版本中,貓容婆都是誘拐小童去吃。據說有兩個聰明的孩子,把貓容婆騙進了衣櫃,然後用滾燙的熱水澆,貓容婆慘叫,然後變成了一灘水蛭爬走了。
清·黃漢 《貓苑》卷上:
安南又貓將軍廟,其神貓首人身,甚著靈異,中國人往者必祈禱決休咎。或雲貓即毛子之訛。前明毛尚書曾平安南,故有此廟。果爾,是又伍紫髯、杜十姨之故轍矣,可博一噱。揭陽陳昇三登榜述。
譯文:
越南有座貓將軍廟,裡面供奉的神像長著貓的頭,人的身體,非常靈驗,去安南的中國人都會去廟裡祈禱一番吉兇禍福。
有人說「貓」應該是「毛」字的訛誤。明代毛尚書曾經平定過越南,所以才有了這個廟。如果真是這樣,那這種訛誤和「伍紫髯」、「杜十姨」的情況是一樣的。可以獵奇一下。這件事是揭陽籍的進士陳昇三講的。
貓鬼,亦稱貓蠱,就是貓的鬼魂,比較離奇的說法就是貓的鬼魂害人。貓蠱,巫蠱中動物蠱之其中一種,詛咒人死亡的妖術,據說古代行巫術者,可以蓄養並操縱它去害人獲利。
貓死後,會和人一樣變成貓鬼。術士利用貓鬼殺死其所指定的人,奪取他的財產。因此,術士時常會故意殺死貓以增加貓鬼的數量。
據說人們一旦被「貓鬼」纏上,身體和心臟都會像針刺般疼痛,這時,「貓鬼」正在吞噬人的內臟,被害人據說先是四肢像針刺一樣疼痛,繼爾這種症狀遍及軀體,最後到達心臟,當心臟出現針刺感時,被害人就會吐血,日漸瘠弱,最終血盡而亡,而被害人的財產,也會神奇地轉移到蓄養之人家裡。其身形人眼看不見,疼痛的同時,也會使人產生一股強烈的恐懼感。
貓鬼最早記載於《北史·獨孤陀傳》,據聞「貓鬼」最盛行的時期為隋朝(581-619年)。在此一期間,有大量的貓被殺死、隋王室親戚中有一位叫「獨孤陀」的人,他操縱「貓鬼」詛咒親姐姐皇后以及妻子的姐姐,此一事在中國很有名。
發生此一事件之後,隋朝朝廷更嚴格取締「貓鬼」。並將信奉「貓鬼」或「蠱毒」這類邪魔妖法的人家流放到邊陲地區。此後一段時間,事態看似平息下來了,不過後來又死灰復燃,越來越多的人家開始飼養老貓來施行詛咒之術。
下面的故事呢就是關於貓能張口說話。
《續墨客揮犀》原文:
鄱陽龔紀,應進士舉,其家眾妖競作,召女巫使治之。有一貓正臥爐側,家人指謂巫曰:「吾家百物皆為異,不為異者,獨此貓耳。」於是,貓亦人立,拱手而言曰:「不敢。」巫大駭,馳去。數日,捷音至,知妖異未必盡為禍也。
譯文:
鄱陽人龔紀,趕考進士,他家裡出現了很多妖異的現象,於是叫女巫來幫他治理。有一隻貓正趴在爐火邊,家人指著貓對女巫說:「我們家有很多東西都不對勁,唯獨這隻貓沒有什麼怪異的地方。」
話音剛落,貓便像人一樣站了起來,拱手說道:「不敢。」女巫大驚,連忙逃走。幾天之後,有佳音傳來,是龔紀中舉的好消息,方才知道妖怪靈異之事未必都是災禍。
貓是非常有靈氣的一種動物,據說當它跳過屍體的時候,會發生屍變,屍體會直立起來掐人。
當屍體跳起來的時候,守靈的親人只要在旁邊說幾句安慰的話,他就會安歇。而又有人說,屍體會六親不認,只要是有生命跡象的人就會掐住脖子,絕不放手,甚至還會吃人。
還有說法是在祠堂的時候,在周邊得人要小心有沒貓,因為貓會跳屍,然後屍體會動起來然後找親人抱,直到抱到人才會又躺下去,如果這樣得話,親人要馬上脫衣服把外套那些扔給他抱才行。
據說,這是因為貓是一種非常有靈性的動物,它有九條命。而當它經過屍體旁邊的時候,死去的人能夠感受到它的召喚,會跟貓借一條命,而後跳起來。
古人及民間稱,人死時有時胸中還殘留一口氣,如果被貓狗鼠什麼衝了就會假復活,動物靈魂附體到屍體,即平常說的詐屍。但是這一口氣完全不能支撐起生命,只會像復活的屍體野獸般的亂咬。最後那口氣累出來倒地,才算徹底死了。
世界之大,真的是什麼妖魔鬼怪都有。不過,看了這些之後也別害怕啊,這些不過是流傳民間的傳聞,當小故事聽聽就好。貓咪照常吸,每天吸貓以續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