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八一建軍節」,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之際,成都天府新區華陽街道為轄區的現役軍人和退役軍人及其家屬送去了節日的慰問。近年來,華陽街道高度重視雙擁工作,進一步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的良好局面。
7月27日,在天府新區舉辦的「朝前走」——天府新區2020年「雙擁工作先進集體」「雙擁工作先進個人」「最美退役軍人」頒獎儀式暨慶「八一」活動上,華陽街道摘得多項榮譽,其中,華陽街道辦事處、天府新區人民醫院被授予「雙擁工作先進集體」;華陽街道辦事處職工廖青、天府新區人民醫院職工賀宇琪被授予「雙擁工作先進個人」榮譽;曾煥榮、王翩翩、袁玉德、羅明四、鄧曉宏、餘應太、陳嗣思、徐淑英、田華、李宗全、陳東等11人被授予「最美退役軍人」榮譽稱號。
1.曾煥榮,男,1932年生,四川隆昌人,中共黨員,1951年6月入伍,1951年9月入朝參戰,1952年12月第二次入朝,1978年9月轉業,1992年11月退休,現定居在華陽正北中街。1951年10月18日入朝參加戰鬥,榮立三等功一次;1953年6-7月參加金城反擊戰,配合野戰軍攻擊敵人要害,在這次戰鬥中再次榮立三等功,並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頒發的軍功章1枚;1953年底,他奉命回國,195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部隊曾先後任戰士、通訊員、文書、司務長、指導員、後勤副處長等職。1978年轉業後先後在石油單位擔任供應科長、黨支部書記、行管科長及生活服務公司黨總支書記、工會主席等職。
2.王翩翩,1970年生,1987年11月入伍,2016年3月退伍,服役於武警警官學院。曾在武警總部司令部射擊隊從事射擊專業訓練,參加多次國際、國內重大比賽,1996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運動健將」稱號,先後獲得武警「十大忠誠衛士」、全國「三八紅旗手」、武警部隊「巾幗建功」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到武警警官學院任教後,堅持從部隊現代條件下執勤、處突和反恐實戰需要出發,積極探索教學改革路子,為部隊輸送多名優秀射手。參與編寫《對劫持人質犯射擊訓練研究》獲軍隊級教學成果二等獎,製作的《共同科目類教學軟體》之射擊篇獲第六屆全國多媒體教育軟體大賽三等獎,參與編寫的《輕武器射擊》為當年武警院校統編教材。
3.袁玉德,67歲,1974年12月入伍,1985年12月退役,曾服役於35105部隊。197年3月30日在中越自衛還擊作戰中,英勇作戰,被評為一等功。
4.李宗全,48歲,1990年12月入伍,2017年12月退役,曾服役於四川省公安廳警衛局。2008年8月28日在抗震救災中榮立二等功。在抗震救災過程中,李宗全同志作為車隊主持工作的副隊長,沉著冷靜,頭腦清醒,反應迅速,克服重重困難,冒著生命危險,圓滿完成一系列抗震救災警衛任務,贏得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警衛局車隊在李宗全同志的組織指揮下,參與完成一級警衛任務多達15批次,二級警衛任務高達42批次,三級警衛任務多達17批次,安全保衛任務更是高達280批次。警衛任務涉及成都、綿陽、德陽、廣元、雅安、阿壩州等市州各個重災區和甘孜州,視察點580餘個,任務行程近185000公裡,均做到安全無事故。
5.羅明四,61歲,1979年10月入伍,1995年7月退役,曾服役於56015部隊。1990年3月10日榮獲二等功1次。1987年11月上旬,112團接到中央軍委命令,配屬37師參加老山戰區對越作戰。全連官兵經歷了20個月艱苦卓絕的陣地戰鬥,打退了越軍多次進攻和滲透作戰,保衛了祖國的領土完整,維護了國家尊嚴,完成作戰任務,在老山戰區作戰期間,羅明四同志冒著生命危險,穿越雷場,深入到各陣地各哨位,做好政治思想指導工作,主動配合連長做好軍事指揮工作。在作戰期間,打退越軍的進攻數十次,粉碎越軍特工偷襲近百次。由於在作戰中工作出色,37師給予羅明四同志記二等功一次。
6.鄧曉宏,54歲,1984年1月入伍,2018年7月退役,曾服役於原78616部隊。1988年畢業於石家莊軍械工程學院專業,三十年來,立足本職崗位,圓滿完成了負責裝備技術保障工作。足跡遍布雲貴川藏。組織並參與的某型炮兵營連射擊指揮系統裝備試中修;領導並參與的某型炮兵群(團)射擊指揮系統保障資源建設工作,圓滿完成了任務。編寫的17種技術資料已經面向全軍出版發行,研製的保障設備向全軍配發。為該型裝備形成保障能力做出了顯著貢獻。2000年被評為軍區第一屆「學習成才標兵」,並榮獲第四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2001年被評為第二屆「全軍十大學習成才標兵」;2003年被評為全軍「學雷鋒標兵」;並當選為十屆全國青聯委員、十屆全國人大代表。1998年榮立三等功、2001年榮立二等功各一次。
7.餘應太,66歲,1970年12月入伍,1982年1月轉業,曾服役於52932部隊。1976年在部隊任排長時因帶領部隊完成戰備修建任務成績突出榮立三等功一次。1992年和1993年因完成治安防範和打擊破案任務突出分別兩次受到成都市市委市政府通報表彰。2004年至2006年在武侯公安局工作時,因配合黨委帶領全局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突出,被省公安廳前後記三等功兩次、二等功一次。其中榮立三等功和二等功的原因是配合局黨委班子狠抓隊伍建設,積極抓好分管的工作,帶領全局很好的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
8.徐淑英,47歲,1992年9月入伍,2000年8月退役,曾服役於武警水電三總隊。2000年9月轉業到成都市金牛區五塊石街道辦事處,2015年9月任天府新區華陽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2019年12月任天府新區華陽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作為女同志,徐淑英巾幗不讓鬚眉,以軍人的拼勁兒始終保持著迎難而上、攀高爭先、敢打必勝的軍人作風,敢思、敢想、敢試、敢闖、敢做、敢當。在抓經濟工作上,創新服務聯繫重點企業(項目)制度,推動成立 「華陽商會」,打造「廣都·智庫」「天府菁蓉大廈」等創新創業平臺,舉辦「論道華陽」「華陽(深圳)便民服務生態圈宣傳會」等營商活動,推動華陽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特別是今年疫情防控以來,徐淑英帶領全街道幹部職工,堅持「雙線作戰」,創新實施復工復產「三送三查」專項行動,推動防疫措施在社區小區、企業樓宇、建築工地、車站等重難點區域落實落細;率先開展「2020華陽歡樂購」活動,深入推進「援企穩崗、融資便利、租金減(免)、法律援助」四項服務,紮實開展「問需解難」行動,5月華陽商區代表成都成為全國最火「夜經濟」商區之一,菜蔬街戶外消費模式被央視報導。在抓城市治理上,堅持精細化治理,創新黨建引領、商家自治、群眾監督模式,補短板、聚合力、繡品質,精準實施「一路一策」綜合整治,打造順河街、通濟橋等微綠地11處,打造天順街、麗景路、美岸路等3條廣都歷史文化街區,推動華陽街道麗景路南段、美岸路三段(東)、濱河路二段獲得成都市最美街道稱號,城市形態、生態、業態逐步改善,市民群眾滿意度、幸福感得到進一步提升。
9.田 華,44歲,1994年12月入伍,2017年3月退役,曾服役於武警警官學院。2008年7月榮立二等功1次,並先後榮立三等功6次。「5.12」大地震發生後,本來沒有擔負戰備任務的田華同志,臨時接到抗震救災的命令後,顧不上安頓好因車禍正在住院的妻子和剛滿6個月的孩子,立即於當日15時隨學院第一梯隊赴都江堰參加抗震救災,在中醫院、聚源中學等地連夜拍攝了大量音像圖片資料。13日,隨學員一大隊110名官兵率先挺進震中映秀,路途中陷入泥石流,險些遭遇不測,奮力自救方才脫險。到達映秀後,立即趕到映秀小學、映電賓館等救援現場,在廢墟上連續工作20多個小時,拍攝了官兵奮不顧身、全力施救的感人場面。初到映秀,他搶拍了8歲的李博涵、12歲的張春梅、被埋100多小時的小學生尚婷等在官兵的全力施救下重獲新生等感人場面。21日,主動請纓加入學院派出的小分隊,作為「22勇士」之一,穿越「死亡之路」,到達耿達、臥龍,全力搜救被困傷員和群眾。期間,他在塌方不斷、斷水斷糧的情況下,靠喝雨水、吃野竹筍為生,翻越30多條衝溝,歷時7天,全程記錄了「22勇士」在震後的深山峽谷和原始森林中搜救4名重傷員、9名被困群眾和17名大學生的英勇事跡,留下了300多分鐘的珍貴畫面,在電視臺播出後在軍內外產生了熱烈反響。6月5日,在隨部隊進山完成進村入戶任務,返回映秀途中,突遇暴雨,不慎跌入石縫,造成右腿膝關節撕脫性骨折,仍堅持在一線工作,返回成都做簡單檢查後,第二天即投入新的工作之中。抗震救災期間,田華同志所拍攝和採寫的20多條新聞素材、專題片、稿件先後在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四川電視臺、湖南衛視、廣東衛視和《中國青年報》、《人民武警報》播出或刊載,有力地宣傳了武警部隊抗震救災的英雄事跡。
10.陳嗣思,34歲,陳嗣思同志於2009年入伍2011年從部隊退役,曾服役於68241部隊。2015年紮根社區工作至今5年,期間榮獲街道優秀社區工作者、基層治理先進個人、「五美社區建設先進個人」等稱號。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作為黨委副書記,陳嗣思和社區一幫人連續工作65天、平均每天堅持工作14小時以上,對小區住戶進行了4輪地毯式摸排,累計走訪住戶22984戶,企業、個體商戶共548家,涉及居民4萬餘人,走訪率100%,保障疫情期間轄區和諧穩定,實現無一例確診病例、無一例疑似病例。憑著對轄區居民的關愛與責任、對黨無限的忠誠與信念,陳嗣思同社區一幫人放棄春節假期,無法兼顧自己的小家,堅守在各自的崗位職責上,用自己的堅守與擔當築起一道保護居民的社區防線。
11.陳 東,49歲,1990年12月積極響應國防需要,應徵入伍雲南35207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山英雄團,之後調任雲南邊防部隊,先後參加森林滅火,邊防換防,武裝押運,禁毒掃毒等軍事活動,政治合格,軍事過硬。1993年12月光榮退伍後在成都天府新區人民醫院工作至今,先後在外科、保衛科、急診科等工作,2005-2007年擔任保衛科科長,在醫院「二甲」評審,後勤安全工作得到上級部門一致好評。2008年在華西醫院期間參加汶川大地震醫療救援工作。2010年、2014年、2019年分別在太平中心衛生院、邛崍固驛鎮醫院、太平中心衛生院下鄉援建幫扶,幫扶工作成績得到當地醫院認可。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疫情就是命令,身為一名黨員、醫生、退役軍人,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積極響應號召,主動報名投入到新冠發熱門診一線工作,並順利完成黨組織及醫院和科室交給的工作和任務。目前擔任天府新區人民醫院中醫科肛腸科病區副主任兼肛腸專業主任,從事肛腸專科、胃腸肝膽外科醫療及教學工作已達二十餘年,工作兢兢業業,一直以一名退伍軍人的形象和素質嚴格要求自己,深得到廣大病員及家屬和醫院好評。同時承擔成都市、四川省多個肛腸學術專委會委員;並在省市級國家級刊物中發表多篇論文,現成功審報國家級科研項目。
華西社區報記者 劉福燕 街道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