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套現真的是一個沒有受害者的產業嗎?

2021-01-07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十字財經,作者|李意安

隨著年報季的到來,銀行們的信用卡真實經營狀況也在不斷暴露。迄今為止,發布年報的五大行和五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財報表現來看, 2018既是信用卡行業增長提速的一年,也是風險擴張的一年。

「共債風險」是去年以來被提及最多的風控字眼,而事實上,共債風險最重要的一個傳導鏈即為「套現」。

「信用卡無疑是套現最佳選擇:50天免息期、價格成本年化18%。即使是分期業務,一般成本也在28%到32%之間,不超過36%,相較動輒年化百分之數百甚至上千的網貸而言,堪稱低廉。那些會在網貸平臺借錢的人,都是在信用卡環節沒有辦法借到錢的人。

大多數人都是先從信用卡裡套現,不夠了再去網貸平臺借錢。但信用卡融資成本最低,因此大多數借款人會從網貸借錢把信用卡還上,最後大不了網貸不還了。」一位第三方支付高管人士告訴十字財經。

2017年底開始,監管部門啟動了網貸生態的大力整頓,一夕之間,大量現金貸機構消失或轉入地下,一方面導致資金的流轉阻滯在了信用卡環節,信用卡不良集體飆升,但另一方面,市場需求進一步湧向信用卡,套現大幅攀升。

事實上,2018是信用卡全產業鏈「大躍進」的一年。無法斷言這是信用卡或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有意為之」,更多的情況下,這可能是一種利益平衡中的有意漠視。可能不會有一個公允的數據去呈現套現產業的整體規模究竟有多大,但「套現」現象顯然已經成為一個房間裡的大象,人人都能看見,卻都保持了沉默。

「這是一個很長的產業鏈,而之所以大家都能選擇集體沉默,就是因為這條產業鏈上沒有一個受害者。銀行們迎來了信用卡業務的大發展,而寄生於銀行卡刷卡產業鏈的支付機構、清算機構都因此獲得了相應的手續費收入增長。」

一家第三方支付的副總裁告訴十字財經,「哪怕是監管,對套現生態的存在也絕非不知情。但客觀上,套現的存在為之前現金貸的嚴監管提供了一定的緩衝,消化了一些社會不穩定因素,況且信用卡好歹是銀行經營,還有一道風控,相較網貸,監管對銀行的業務還是放心得多。」

這一看法幾乎是行業共識,也讓套現產業的人們心安理得。

然而,果真如此嗎?即使撇開洗錢、黃賭毒這類監管及司法層面在意的問題,對銀行等金融機構而言,套現產業的膨脹也帶來了相當切實的危害——它讓銀行們無法掌握真實的數據,從而導致了整個風險定價系統的失靈。

繁華背後,隱憂重重

支付寶微信支付大行其道、花唄微粒貸如日中天的當下,「信用卡到底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市場熱議的話題。但從各家銀行披露的2018財報數據來看,信用卡不但可以活得很好,在消金崛起、零售轉型的背景下,甚至可以活得更好。

(十字財經根據各家銀行當期及歷史年報數據整理,考慮到發卡體量,城商行未納入統計序列)請輸入圖說

從發卡量、交易額等各項指標的增長情況來看,信用卡的經營現狀一片欣欣向榮。其中股份制商業銀行數據尤為漂亮。中信銀行新增發卡同比增長43.44%,提速最為明顯,貸款餘額和交易量增長則以平安銀行最為突出,平安銀行信用卡交易額增長76.1%,貸款餘額增長55.88%。

然而,繁華背後,隱憂重重。高增長的數據表相的背後,風險暗流湧動。

不少銀行在信用卡數據披露環節僅僅只提及了存量數據,對業務的增長數據和不良數據都選擇了語焉不詳的表達方式。而事實上,從十字財經綜合整理歷史數據對比發現,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信用卡不良數據正在大幅攀升。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銀行同期的整體壞帳率正在逐步下滑。

請輸入圖說(多家銀行信用卡不良率攀升幅度遠超全行不良表現)

信用卡不良率最高的是民生銀行,達到2.15%。而發卡提速最猛的中信銀行,也是信用卡不良率及不良貸款餘額雙升幅度最猛的銀行,不良率從1.24%攀升至1.85%,上漲幅度超50%,不良貸款金額則增長了98.79%,不良貸款餘額絕對值甚至超過了公布數據的國有大行,達到81.94億。

另一方面,支付機構的一些報表細節也可窺見套現生態的影子。

首先,「代收付」的毛利率直線攀升。一家第二梯隊支付機構公布財報數據顯示,其「代收付」毛利率從2016年到2018年分別為33.16%、46.58%、53.28%,呈現直線上升的態勢。2017年底代扣市場經歷了一輪整頓,代扣業務毛利率也隨之下降。但理論上幾無成本的代付業務卻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利潤環節。「把套現出來的錢打到帳上,收費成本比較高,各家價格不同,整體價格區間在單筆1塊到3塊。」

此外,上述支付機構報表亦顯示,來自代理商的淨費率與直營團隊淨費率的價格在2018年出現了逆轉。

「移動POS收單是一個低毛利率的行業,用戶端的刷卡手續費平均在6‰左右,但標準商戶的成本也有5.25‰。支付機構在套現業務中掙的也是正常的刷卡手續費分潤,因此必須做大規模。」上述人士表示,「支付機構對業務結構中存在的套現情況都是知情的,但直營團隊會稍微克制一些,有些套現意圖比較明顯的交易,即使願意支付高一些的費率也有可能出於風控考慮就不碰了,但代理就逐利性更強,怎麼來錢怎麼幹。」

套現帶來的風控窘境

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在於風險定價。然而,在眼下信用卡中心們的風控模型中,無論是場景還是數據都不夠充分,即使是在存量數據中,真實數據的佔比可能也不盡人意。

在「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這樣的集體措辭下,近年來,銀行們最重要的增長動力來自90後甚至00後的年輕力量。但是很顯然,對於這樣的人群,銀行還並未摸索出一套完整的風控模型。

「場景」是銀行們面對90後和00後的集體痛點。

「90後、00後的年輕人真的是線上原住民,在他們的觀感裡,可能花唄的優先級要遠遠高於信用卡。因為他們是和淘寶一起長大的,對花唄的認知早於信用卡,我們甚至接觸到不少年輕人從信用卡裡套現去還花唄。」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告訴十字財經,「因此,銀行們要麼跟頭部線上平臺合作,要麼就只能靠額度來取悅用戶。」

以中信銀行為例,某信用卡管理平臺產品人士告訴十字財經,2018年,不少用戶拿著別家銀行的信用卡額度去申請中信的卡,就能獲得雙倍額度。「這種做法的思路是覺得別家銀行已經做過一輪風控了。但是很顯然,這種風險定價方式本身就意味著過度授信。相較而言,四大行其實也有發卡增長的硬性指標,但是風控相對就嚴格很多,當然這也導致了一些極端例子,我身邊有朋友在四大行申請信用卡,卡申請下來了,但額度為零。」

此外,諸如維信金科、51信用卡、小贏科技和省唄等信用卡代償平臺也經歷著高速發展,但這些數據都無法為信用卡中心掌握,無法被納入銀行們的風控模型要素。「銀行們可能以為用戶有還款能力,但用戶只是從別處獲得了槓桿。」

除了數據的完備性,數據真實性也是很大問題。

事實上,在成熟的套現生態中,銀行距離真實數據可能十分遙遠。

「大額信用卡是特別受歡迎的,但是辦出來不容易。」一支付機構代理商告訴十字財經,所以套現的一個重要工作是以卡養卡,把信用卡額度養高,再集中收割,「對那些熱衷於套現的持卡人來講,套卡還卡的做法十分常見。銀行雖然也會打擊套現,但主要針對的是數據特徵特別明顯的套現交易,比如同一商戶短時間內多筆交易的、每筆交易都是整數的或是一下把額度刷空的交易,銀行都會及時發現和處理。

但有些帳單,不定期在不同商戶進行大額消費,偶爾還有分期業務的,銀行們能賺到錢,交易行為也沒有任何異常,這是銀行很喜歡的帳單。通過包裝這種完美的帳單,一步步要求銀行提額,最後卡額度養到足夠高,可能就直接一筆套走,不還了。」

銀聯雖然幾次重申MPOS的規範,但無法杜絕一機多商戶的二清POS機的存在,一臺手刷就能搞定「不定期在不同商戶」這類訴求。利用這種便攜手刷,自行操作實現刷卡套現十分輕鬆智能。

「把虛假交易摻和到真實商戶的名下,這個是很難查的。現在銀聯和銀行也只能抽查,規模太大,不可能逐筆逐筆地查。」一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副總裁告訴十字財經。

此外,虛假交易依託的還有大量虛假商戶。目前仍有大量虛假商戶還是『721』套碼時代留存下來的(費率自由定價之前,按照發改委要求,刷卡費率根據行業不同而不一,導致大量交易被變造行業和商戶信息,套取費率差價)。

即使是現在,對於一些虛假PS出來的營業執照,支付公司、銀聯或央行也並沒有足夠的手段去及時發現和識別。這是監管對於巡檢是否到位十分在意的原因。

3月底,央行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銀髮[2019]85號),明確提出了強化管理第三方支付,尤其是在強化特約商戶與受理終端管理中,央行要求收單機構對特約商戶做好巡檢工作,對於存量特約商戶,收單機構應按新要求開展一次全面巡檢,並於6月30日前形成檢查報告,進一步遏制盜刷、套現的發生。

事實上,套現是一種幾乎伴生著信用卡誕生而存在的業態。「在國際上,取現和刷卡的手續費是一樣的,雖然很高,但銀行不會區別對待。但在國內,根本沒有一家銀行會這麼做。因為套現和消費的人群,可能是完完全全不同的兩類人。」該人士稱,「監管收緊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套現的規模和比例形成遏制,但套現現象不會消失。某種程度上,這和人性有關。但凡是無法被充分滿足的剛需,都必然伴隨著黑灰產的存在。」

相關焦點

  • 使用信用卡套現,銀行知道嗎?銀行對套現行為如何處理
    信用卡已經走入了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然而越來越多的信用卡卻成為人們套現的工具,根據《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藍皮書(2019)》現實,上年末,我國的信用卡累計發卡量達到了9.7億張,剔除20歲以下和60歲以上人口,人均持卡超過1張,信用卡交易量高達38.2萬億元
  • 信用卡可以直接轉帳嗎,能夠套現嗎
    信用卡的出現極大的滿足了大家提前消費的需求,一般大家使用信用卡就是直接網上支付,也有時候需要用到現金,那麼就需要取現信用卡裡邊的錢,有些人會把錢轉給別人,然後取現。那麼信用卡可以直接轉帳嗎,能夠套現嗎?
  • 信用卡怎麼套現?
    信用卡套現就是在違規的POS機等機具上通過虛假交易,將信用卡的信用額度套刷出來,移作它用,本身就是一種違法行為。 現實中,總有一些人不喜歡取現,他們喜歡通過套現的方式來獲取現金。我們知道,使用信用卡套現是違法行為,套現會損害銀行的利益,一旦被銀行發現,信用卡很可能會被降額或封卡。
  • 信用卡套現的人注意了 你知道套現成本嗎?
    金投信用卡小編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會有需要臨時周轉資金的時候,除了向親友、貸款機構借款,有人還會選擇信用卡套現。在你們一次一次刷卡的時候,真的清楚套現的真實成本嗎?信用卡一般都有50天左右的免息期,你真的充分利用了嗎?
  • 你真的會刷信用卡嗎?這些行為都存在套現的可能性
    可能有些網友對於信用卡套現並不是那麼了解,其實指的就是持卡人不是通過正常合法手續(ATM或櫃檯)提取現金,而通過其他手段將卡中信用額度內的資金以現金的方式套取,同時又不支付銀行提現費用的行為。其實信用卡套現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我國的法律,而且一旦被發現存在使用信用卡套現的問題,你的個人徵信系統裡面也會有記錄的,以後想要從銀行貸款買房、買車都會受到影響。
  • 信用卡套現亂象頻出 暗藏哪些風險?
    央廣網北京12月6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譚朕)先消費後還款,並且還有20天到50天的免息期,不少人都因為使用了信用卡而獲得了便利。而一些人在使用信用卡時卻動起了歪腦筋,採取套現的方式將借款違規用於非消費領域,甚至還有人「拆東牆補西牆」,使用多張信用卡循環套現。儘管現在各金融機構都加大了對套現行為的打擊力度,但是信用卡套現,仍然是一個屢禁不止的灰色產業。
  • 監管部門對信用卡套現新規,嚴厲打擊黑名單商戶交易,你中招了嗎
    我是小e,一個教你明明白白玩卡的小編。說起套現的事一直都是銀行詬病且不容的事,包括近期各家銀行一直在發公告,關於信用卡的使用用途不得用於非消費等領域,但依然有一些小夥伴鋌而走險選擇套現。當然了也有一些小夥伴玩得比較高明,他們將一些套現的交易做成跟日常生活消費的交易一模一樣,讓銀行很難發現,畢竟說信用卡是用於日常生活消費,而這些人就把套現做成日常生活消費,做得那麼真實,真真假假放在一起確實很難讓銀行判斷出來。但即便如此真的不會被發現嗎?
  • 信用卡多了有什麼壞處?多張信用卡循環套現後果?
    信用卡依然已經成為年輕人人手必備的「時尚單品」,有人更是擁有十幾張信用卡,原因很多,如追求高額授信、消費優惠、辦卡禮、薅羊毛等。擁有多張信用卡真的百無一害嗎?其實不然,多張信用卡使用的背後也深藏著很多不利因素。但有人申辦多張信用卡動機不純,只是為了試圖利用信用卡免息期和循環授信,相互循環套現。本文便和大家講講信用卡多了有什麼壞處及多張信用卡循環套現後果。
  • 信用卡套現有什麼技巧?信用卡套現怎樣不被封卡?
    問 答 信用卡套現有什麼技巧?信用卡套現怎樣不被封卡? 2017-9-18 15:37:08 來源:希財網-信用卡攻略 編輯:wenhui 信用卡套現有什麼技巧?信用卡套現怎樣不被封卡?
  • 使用信用卡的正確姿勢:「套現」!
    現在很多朋友都有信用卡,而信用卡有廣泛的用途場景,有些人用來買買買,有些人用於資金周轉,還有些人用來付首付,但你知道使用信用卡的正確姿勢是什麼?我的答案:信用卡是用來「套現」的,而不是用來消費的!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們平時所說的套現是個貶義詞,為了區分,此處的「套現」加了雙引號,此「套現」非彼套現。所謂套現,就是套取現金,把信用卡裡的錢套出來。套現本身是個中性詞,關鍵看你怎麼套!
  • 你對信用卡套現的印象還停留在辦幾張卡,輪流刷卡嗎?「頂級套現...
    當我假稱有信用卡套現需求時,張總「專業」範兒十足地拋出兩種服務。如果客戶選了後者,張總的「諮詢服務」很到位: 「偶爾刷一筆大金額沒問題,但如果你想『以卡養卡』長期套現,就不能總是這麼單筆刷大單,否則銀行沒幾個月就會停了你的信用卡。」「我可以幫你『養卡』,銀行肯定不會發現你在套現。」張總保證。
  • 銀行開始嚴打信用卡套現,多用戶信用卡被降額!這是吹的什麼風?
    而就在最近一段時間裡,信用卡降額的話題又開始升溫,甚至有不少網友表示自己的信用卡莫名其妙就被銀行降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在南寧工作的一網友就表示,自己沒有違規操作,也沒有頻繁在同一POS機使用或者經常刷爆信用卡,但信用卡的額度卻突然從兩萬降到了一萬二。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廣州的一網友身上,只不過該網友的情況更慘,三個月裡被兩次降額,額度由之前的10萬降到了5萬。
  • 信用卡套現亂象調查:有的套現20萬炒股有的買房
    如果是個人去銀行申請,一個月內是不能在同一家銀行申請兩次的。值得一提的是,當群裡有網友問「一般黑戶能辦信用卡嗎?」,很多人都直接回復「不能」「黑戶別想了」時,這位員工稱,「出來,加我,給你試試。」一家線下貸款公司的員工也表示,該平臺合作的一兩家銀行能將信用卡批到10萬-30萬額度,看工作單位、社保繳存情況,更多銀行是以信用貸方式發放。
  • 花唄、信用卡套現轉借給他人的危害,你知道嗎?
    花唄、信用卡套現轉借給他人的危害,你知道嗎?法院認為,小羅通過套現方式獲取資金再轉借給小李的行為有違信用卡使用規定,擾亂了信貸秩序,但因雙方約定借期內免息,未顯示小羅因借貸行為牟利,因此沒有把該行為認定為高利轉貸。但雙方約定的逾期利息明顯畸高,具有牟利性質,故認定該違約金條款無效。
  • 信用卡套現是什麼?它有什麼危害?
    信用卡的取現功能本來就是為了方便用戶沒有現金時的應急取出現金的服務,很多大街小巷貼滿了信用卡套現的小廣告。各位小夥伴們肯定不知道使用信用卡進行套現的危害有多大吧!信用卡套現:信用卡套現就是通過非正規的渠道進行的惡意透支,將信用卡的額度等全部換成現金同時又不支付銀行提現費用的一種行為。信用卡套現是違法行為!信用卡套現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種:1、虛假交易,和一些商家合作通過虛假交易進行套現。2、通過網上支付進行套現。3、通過POS機進行套現。
  • 信用卡套現的行為也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某得知為信用卡持卡人辦理刷卡套現及現金墊還業務,從中收取手續費可以賺不少錢。於是,王某便開始以虛假交易偷偷為他人辦理套現業務。短短一年的時間,王某累計套現金額已經達到了350萬元,而從中賺取的手續費也有幾十萬元。請問,王某的行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如果需要將要承擔什麼責任呢?
  • 信用卡套現:錢沒套出來,自己被套了
    信用卡套現一般是指利用POS機或通過其他手段將卡中信用額度內的資金以現金方式套取,同時又不支付銀行提現費用的行為。信用卡套現對於需要大量現金又不願擔負利息的人提供了一條「捷徑」,但這類行為早已被我國法律所明令禁止。接下來跟隨小編來看一起因信用卡套現引發的糾紛吧!
  • 銀行是怎麼識別你信用卡套現的,你中槍過麼?
    銀行發行信用卡,持卡人為了應急資金辦理信用卡,但是銀行又不允許持卡人套現,這是個很矛盾的事情。以5萬的信用卡額度為例,假設持卡人急需4萬的應急資金。按照銀行的正常規定走:5萬的授信額度,只能取現50%,也就是2.5萬,那麼剩餘的1.5萬呢?這時候還算得上應急資金嗎?根本不夠啊。
  • 信用卡「養卡」套現亂象:借款違規用於非消費領域
    對於這樣的還款方式,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治標不治本,1萬元的信用卡欠款其實並沒有還清,「只不過是將本月的欠款推遲到下個月去了。此外,持卡人也需要給代付平臺支付一定的手續費,還1萬元大概需要75元」。《法制日報》記者在某信用卡套現網站了解到,消費者可以自行選擇與自己套現金額相對應的虛擬商品,然後按照要求使用信用卡付費。完成交易後,就會有相關人員通過現金轉帳等方式,將扣除手續費後的餘額轉給「套現人」。整個套現過程,消費者並沒有購買任何實際意義上的產品。同時,《法制日報》記者注意到,微信朋友圈內也有不少信用卡套現廣告,有人聲稱自己可以利用信用卡套取現金,800元起價。
  • 切勿以身試法,信用卡套現可上徵信系統
    除此之外,各大商業銀行也紛紛發布通知公告,提醒信用卡持有人在持卡過程中要注意信用卡的用卡安全和規範,並將加大對信用卡套現的處罰力度。二、什麼是信用卡套現?信用卡套現是指持卡人通過非正常合法手段,以現金的方式套取卡中信用額度內的資金,同時又不支付銀行提現費用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