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愛滋病病毒是異常可怕的病毒,不幸感染上愛滋病病毒後,患者真的會很快就死掉嗎?
感染了愛滋病病毒不會立即死亡!一般來說,潛伏期越長,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生命也越長。愛滋病感染者存活的時間因人而異,有新聞報導我國愛滋病人最長存活時間已達21年。據研究,感染的HIV病毒亞型、傳入人體病毒的多少、個人基因和健康差異及醫療品質等,都對愛滋病患者生存時間產生影響。
一個健康人從感染上愛滋病毒到死亡,一般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感染初期。也叫愛滋病急性感染期,又稱「窗口期」。感染後,少部分感染者會出現類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狀,如發熱、咽喉炎、皮疹、淋巴結腫大等,隨後這些症狀會消失。世界衛生組織界定「窗口期」為3-6周。由於愛滋病急性感染期時,症狀比較輕。
以下是一些HIV感染後的初期症狀及其發生率。這些症狀通常在感染後2-4周內出現。平均要在六周到3個月之後才能由驗血證實感染。所以,如果你最近有過危險性活動和其中的幾個症狀,請一定找醫生:1、持續低熱(93%);2、疲乏(90%);3、原因不明的喉炎(70%);4、體重突然下降10%以上(70%);5、頭痛(60%);6、噁心(60%);7、肌肉和關節痛(60%);8、夜間盜汗(50%);9、持續腹瀉(50%);10、皮疹(40%)。
第二階段:愛滋病潛伏期。從感染上愛滋病病毒到出現臨床各種表現,這一段時間稱為潛伏期,此期也被稱為「無症狀期」。從嚴格的意義上講,潛伏期應包括入口期,即是感染之後從血標本的檢測中尚未出現愛滋病病毒(HIV)的那一段時間,通常是2周至3個月。因為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往往不能確定出感染的具體時間,故只好從出現前驅症狀或血清抗-HIV抗體陽性算起,約數月到幾年。從科學態度出發,真正的潛伏期應是1~12年,平均6年。這時的病人被叫作「HIV攜帶者」,潛伏期症狀不明顯,表面上大多數感染者是健康的,與正常人沒有區別。
醫學界認為潛伏期長短與感染愛滋病毒的劑量有關,經輸血感染的劑量一般較大,所以潛伏期相對較短,而性接觸感染愛滋病病毒的劑量較小,因此潛伏期相對較長。愛滋病病毒一旦感染,處於潛伏期階段無任何臨床上的不適,但因為受染者攜帶病毒,成為愛滋病的重要傳播源,在流行病學上應予以高度重視。
但潛伏期不是靜止期,更不是安全期,其體內的免疫系統正在與病毒進行著無聲的鬥爭,病毒在持續繁殖,具有強烈的破壞作用。因此,愛滋病高發人群要重視愛滋病毒檢測工作,避免其對健康造成的影響。
第三階段:愛滋病前期。愛滋病前期是指潛伏期後開始出現與愛滋病有關的症狀和體徵,直至發展成典型的愛滋病的一段時間。這時愛滋病會出現續性的淋巴節腫大,發生的部位多見於頭頸部、腋窩、腹股溝、頸後、耳前、耳後、股淋巴結、頜下淋巴結等症狀。愛滋病前期出現的淋巴結腫大一般會持續半年以上;體重減輕10%以上;持續數月的周期性低熱;夜間盜汗;口腔出現毛狀白斑是早期診斷愛滋病的重要線索。
第四階段:典型愛滋病期。由於CD4+細胞是愛滋病病毒的主要靶細胞之一,作為監測病程的重要指標,通常一旦每微升血液中的CD4+細胞數少於200時,或者CD4+細胞在淋巴細胞中所佔比例少於14%時,細胞免疫機能已經難以維持,就標誌著病人即將進入HIV感染的最後階段,即「愛滋發病期」,這時,感染者被叫作「愛滋病患者」,他們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一些平時很難對人生命產生威脅的普通傳染病如肺炎等,一旦進入愛滋病的肌體就會無法控制,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典型愛滋病期由於免疫系統被嚴重破壞,容易發生各種致命性機會感染和惡性腫瘤。病變可表現在人體類的各個器官方面,如肺、口腔、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心臟、腎臟、眼、關節、皮膚等等。已發生機會性感染者,平均存活期為9個月。
研究愛滋病的權威期刊《AIDS》2002年曾報導,在未使用抗反轉錄病毒藥物治療的情況下,從血清轉化(無法檢測到抗體至能夠檢測到抗體的這個轉換點定義為血清轉換,即「窗口期」進入「無症狀期」的臨界點)到「愛滋病發病期」的潛伏過程的中位數約為9.4年,自正式進入「愛滋病發病期」起算,存活時間的中位數亦僅有9.2個月。
所以,如果確診為愛滋病感染者,千萬不可以自暴自棄,擅自濫用抗病毒藥,一定要積極配合治療,聽從醫生的治療方案,可以延長潛伏期的時間,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