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又稱「中國橄欖油」。10年前,很多人對茶油還比較陌生,如今,它已漸漸走進了大眾視野,成為很多家庭必備的食用油之一。而最先發現山茶油商業價值,並成功推向市場的,便是重慶琥珀茶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琥珀茶油」)董事長王禮生。
從2010年創辦公司,通過10年的努力,現已發展成集油茶種植、科研、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020年榮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可大鄉油茶種植基地
一次考察 拉開油茶扶貧產業序幕
作為我國特有的一種木本油料,油茶樹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用油茶樹種子壓榨的茶油是一種純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不飽和脂肪酸高達85%-97%,比橄欖油還要高,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而在渝東南地區,這種油茶樹大量野生,當地人習慣每年採果榨油。
王禮生與茶油的緣分,就是從這裡開始的。2018年他到渝東南考察,發現了酉陽發展油茶得天獨厚的條件。「酉陽縣可大鄉一直有種植油茶樹的歷史,只是由於產量低,沒有銷路,村民們就放棄了種植。」王禮生說,這次考察讓他看到了商機,於是在2010年成立了重慶市琥珀茶油有限公司。
公司通過土地流轉、承包荒山、農民以地入股等方式帶動酉陽縣新溪、可大、程香、吳家、中壩、客寨2個國家級貧困村和4個市級貧困村,在荒山野嶺上種植高產油茶樹,正式拉開了發展油茶扶貧產業的序幕。
農戶採收油茶果
10年努力 發展成為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公司成立後,王禮生在酉陽板溪鎮建立了油茶加工中心,在重慶成立茶油研發與銷售中心,組建和培育油茶種植專業技術隊伍和茶油銷售隊伍,並投建年產5000噸的現代化全封閉低溫壓榨、純物理精煉和無菌灌裝生產線,也是西部地區一家具有茶油精加工能力的生產線,成功打造了「琥珀」茶油系列品牌。
2018年,公司與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在秀山共同組建重慶油茶研發中心,圍繞油茶全產業鏈,著力打造「四大平臺」,即:資源收集和種苗繁育平臺、科研試驗示範平臺、實用技術推廣平臺、精深加工應用平臺。重慶油茶研發中心成立兩年來,不僅派出技術專家為油茶種植戶,提供油茶種植、管護技術培訓。並繁育適合重慶及周邊地區種植栽培的高產良種油茶種苗800餘萬株,2019年10月到2020年4月期間,向重慶及周邊地區油茶種植戶提供220餘萬株種苗,助力發展高產良種油茶種植基地2萬餘畝。
通過10年的努力,琥珀茶油已發展成集油茶種植、科研、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020年榮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農戶交售油茶果
參與扶貧 帶動產業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
琥珀茶油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還帶動了產業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
早在2013年,公司就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抱團發展合作模式,與國家級貧困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獅巖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籤訂協議,為農戶提供專業的油茶種植管護技術,並訂單收購農戶生產的油茶果(籽)。當地農戶通過在基地務工、出售油茶果(籽)等途徑獲得收益,使當地村民每戶每年平均增收8000元左右,有效增加了當地農戶的可支配性收入,提高了當地農戶的生活質量。
之後,公司將這種模式從酉陽,推廣到酉陽、秀山、開州、梁平等區縣。截至目前,已帶動酉陽、秀山、開州、梁平等地村民,新建高產油茶林和改造野生油茶林,並投資建設配套道路等基礎設施,幫助村民成立專業合作社、年實現農
戶增收12000元以上,同時,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為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除此之外,因規範化發展油茶種植基地,建設完善田園綜合體功能,貧困山區的生態效益和周邊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也吸引了大量外出農民工返鄉發展,解決了大量空巢老人贍養、留守兒童撫養教育等一系列農村社會問題。
新聞多一點>>
酉陽已建成油茶基地30萬畝
據酉陽縣農業農村委介紹,酉陽油茶品牌建設始於2013年,現有「琥珀」、「康友源」、「金銀山」、「英棋茶油」、「福道茶油」、「翰婷茶油」等註冊商標,「酉陽油茶」國家地理標誌,「有機茶籽」、「有機茶油」認證等。目前全縣已建成油茶基地30萬畝,產業基地覆蓋全縣37個鄉鎮(街道),參與油茶基地建設的各類經營主體115家,覆蓋農戶1.7萬餘戶,其中重慶琥珀油茶公司和五福盈公司獲評為國家產業化龍頭企業。
近年來,酉陽通過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堅持規劃引領等一系列關鍵措施,不斷深化改革,持續指導幫扶,助力企業發展,促進農業增效,帶動農民發展。力爭到2025 年,將酉陽建設成為成渝雙城經濟圈生態康養度假區、成渝地區綠色有機農產品供給區、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先行區、武陵山區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示範區,基本形成經營規模適度、一二三產業融合、數量質量效益並重、生態環境優良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