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新冠肺炎康復者出現脫髮、咳嗽等症狀 外媒:或是壓力導致

2020-12-1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7月7日報導據埃菲社7月6日報導,很多在感染新冠病毒後倖存下來的患者其實並未完全康復。極度疲倦、肌肉減少、咳嗽、睡眠障礙、脫髮和總想哭等是新冠肺炎康復者常見的症狀。

聖地牙哥大學綜合醫院內科醫生、傳染病學專家丘斯·多明格斯·桑塔利亞表示,新冠康復患者並不是100%會出現上述症狀,但自6月4日以來已經有至少40%的患者被證實存在上述情況,且不僅發生在那些生活狀況較為窘迫的人身上,也發生在擁有正常收入的人身上。「很多人都出現了與自己從事的活動不相符的極度疲倦。」他表示。

他指出,那些接受過重症監護的人很容易出現所謂的「ICU症候群」,那些曾經特別危重的患者還會出現行走困難等情況,需要有人攙扶才能完成一些活動。

桑塔利亞表示,病毒治療帶來的這些後遺症不分年齡,年輕的康復患者的感覺與其他年齡較大的患者大致相同。「有的患者出院已經兩個多月,仍有這些症狀。」他表示。

他指出,已出院患者中有30%仍表現出一些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或呼吸急促,但影像報告卻顯示他們已經一切正常。

桑塔利亞表示,研究人員目前正試圖弄清哪些問題只是暫時的煩惱,哪些將發展成為慢性問題。他們希望患者最終能夠完全康復如初。

「許多人出現了睡眠障礙,且情緒脆弱。而且由于禁足措施,我們也很難得到這其中確切的百分比。」他表示。

很多人儘管已經出院回家休養,自述在入睡時仍十分困難,並且情緒容易起伏,總是想哭。還有一些人報告自己因緊張和壓力出現脫髮的情況。「我認為這不是新冠病毒的直接影響,而是這些患者承受的壓力導致的。」桑塔利亞說。

「儘管如此,只要不出意外,我們至少會在6個月內看到他們的健康狀況有所改善。」他強調。

「許多人的肌肉質量明顯下降,需要重新學習如何走路。這些天我看到一些患者已經能夠獨立完成這項活動,其他人則需要家人陪同。幸運的是,後者並不多。」桑塔利亞表示。(編譯/韓超)

相關焦點

  • 「新冠後遺症」引發熱議!病毒不僅侵害大腦,嚴重者還會導致脫髮
    但研究者強調說,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也就是說,他們觀察到了一些現象,但沒有證實病人的症狀是由新冠狀病毒直接引起的。要證實這一聯繫,研究需要將新冠狀動脈的臨床終點與可能導致類似肺炎的住院病人進行比較。曹彬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冠狀肺炎是一種新的疾病,我們才剛剛開始了解它對病人健康的一些長期影響。
  • 日本研究稱新冠治癒患者出現脫髮等後遺症
    結果顯示,部分治癒患者出現了脫髮、氣喘和長時間嗅覺失靈等後遺症。據報導,此次調查的對象共63人,均是2月至6月期間的新冠治癒患者,平均年齡為48.1歲。經調查,在出現新冠症狀的4個月後,他們之中的11%有氣喘症狀、10%的嗅覺異常、6%有咳嗽症狀、2%的味覺異常。
  • 「新冠腳趾」?國外醫生發現部分感染者出現皮膚病症狀
    據外媒報導,近期國外不少醫生發現,一些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的患者,都出現了足部凍瘡和皮疹的症狀,尤其是在腳趾部位。醫學界認為,皮膚病症狀可能是新冠肺炎的又一非常見症狀。「新冠腳趾」病例增多在一些歐美國家,不少皮膚科醫生的問診電話被打爆,病患們的症狀大多表現為足部皮疹,腳趾呈粉色或紫色,會感到疼痛或發癢,看上去像生了凍瘡一樣。隨後,這些患者被確診為新冠肺炎,但他們多數沒有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其他常見症狀。
  • 韓國導演金基德因新冠去世:疫情期間,出現咳嗽意味著感染病毒?
    據媒體報導,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因新冠肺炎併發症在拉脫維亞病逝。 據悉,金基德上個月20日抵達拉脫維亞,近日因新冠病毒肺炎症狀而住院,卻沒料到短短2天後就因併發症而去世。
  • 外媒:一毫升數萬美元,國外黑市驚現天價新冠康復者血液
    據美國密西根當地媒體《橋梁》雜誌5月7日報導稱,如今,無論是各國科學家們正競相開發新冠疫苗和可靠的抗體測試,還是躺在危重病房裡等待救治的新冠患者,新冠肺炎康復者含有病毒抗體的血液都有著極高的價值。面對如此大量的迫切需求,具有抗體的血液開始供不應求,也因此被研究人員稱為「液體黃金」。
  • 新冠康復者的新生:我好了,但沒有朋友來看我的新耳環
    圖文 |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編輯/製圖 | 陳婉婷 校對 | 李項玲 本文約3172字,閱讀全文約需6分鐘 截至5月10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累計治癒出院病例達
  • 新冠康復者的新生:我好了,但沒有朋友來看我的新耳環丨攝影報導
    全文3453字,閱讀約需7分鐘 攝影/文字 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編輯/製圖 陳婉婷 校對 李項玲截至5月10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累計治癒出院病例達1月27日左右,敖慕麟與父母先後出現發熱症狀;1月29日,肺部CT檢查結果顯示,敖慕麟與父母都出現了肺部感染;2月3日,父親敖醒吾被金銀潭醫院收治,敖慕麟與母親居家隔離治療;2月10日,敖慕麟與母親感染症狀消失
  • 中國生物:康復者血漿製品投入臨床,患者體徵症狀明顯好轉
    日前,國藥中國生物已完成對部分康復者血漿的採集工作,開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漿製品和特免球蛋白的製備。從1月20日開始,中國生物經過一系列準備和協調,組建了專門團隊,調集了相關裝備設備及原材料,在武漢地區實施了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採集。2月8日,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為指南,首期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開展了3名危重患者的新冠特免血漿治療,目前連同後續醫院治療的危重病人超過了10人。
  • 新冠康復者血漿可救治重症患者 這些問題你要知道 - 新京報 - 好...
    2月8日,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為指南,首期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開展了3名危重患者的新冠特免血漿治療,目前連同後續醫院治療的危重病人超過了10人。 中國生物表示,臨床反映上,患者接受治療12至24小時後,實驗室檢測主要炎症指標明顯下降,淋巴細胞比例上升,血氧飽和度、病毒載量等重點指標全面向好,臨床體徵和症狀明顯好轉。
  • 新冠康復者出現「巨舌症」,只能切除部分舌頭維持生活!醫生推測原因主要與它有關…
    據外媒報導,美國有數名新冠患者康復後出現「巨舌症」,舌頭嚴重腫脹,導致難以進食及講話。
  • 一聲聲咳嗽讓人緊張?這些症狀教你分清春季過敏與新冠肺炎
    原本區分普通流感和新冠肺炎的症狀就是一件複雜的事,現在隨著春暖花開,又多了一個謎之選項:春季過敏。春季是過敏性咳喘的高發季節,空氣中飄蕩的花粉、黴菌等過敏原增多,一旦進入呼吸道就可能引起乾咳、嗓子癢、打噴嚏等過敏症狀,嚴重的還可能出現劇烈咳嗽、哮喘。咳喘是花粉等過敏的症狀之一,也是新冠肺炎最明顯的症狀。
  • 歧視造成二次傷害 院士呼籲為新冠康復者營造包容社會環境
    中新社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 冉文娟)「世衛組織的一項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可能在一至兩年內得到緩解,但對人類心理健康的影響將持續十年,甚至更久。」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呼籲,應重視對新冠肺炎和精神心理障礙的汙名化現象,協力營造一個包容開放的社會環境。當前國內民眾的生活已基本回歸常軌,但因疫情造成的各類心理創傷正逐漸顯現。陸林稱,創傷後應激症狀、心理痛苦和職業倦怠等問題可能長久地影響康復者的正常生活。而這其中,新冠肺炎康復者、一線醫護人員的精神心理健康狀況需高度關注。
  • 新冠病毒特免血漿製品是什麼?
    2月13日晚間,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發布消息稱,已完成對部分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的採集工作,開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漿製品和特免球蛋白的製備。經過嚴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檢測,病毒滅活,抗病毒活性檢測等,已成功製備出用於臨床治療的特免血漿。
  • 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的症狀就不會是新冠肺炎?專家教你辨別
    有傳言稱如果出現流鼻涕、打噴嚏或咳痰,就不可能是新冠肺炎,因為新冠肺炎的症狀是乾咳無流鼻涕,人們可以根據這一點來鑑別。
  • 新冠肺炎有了最新重症治療方案,康復者:願意捐獻
    特免血漿可用於臨床治療,效果顯著近日,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即國藥中國生物)在官網渠道發布消息稱,國藥中國生物已完成對部分康復者血漿的採集工作,開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漿製品和特免球蛋白的製備;經過嚴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檢測,病毒滅活,抗病毒活性檢測等,已成功製備出用於臨床治療的特免血漿。 那麼,這種特免血漿,治療效果如何呢?
  • Nature全面闡述:導致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複雜生物學
    通常,這是相似病毒之間相似部分的無意義交換。Rambaut說,但是,當兩個遙遠的冠狀病毒親屬最終出現在同一個細胞中時,重組可能導致更可怕的病毒版本,感染新的細胞類型,並跳到其他物種。重組經常發生在蝙蝠身上,它們攜帶61種已知會感染人類的病毒。有些種類的蝙蝠甚至攜帶121種。
  • 英國準備嘗試用康復者血漿治療新冠患者
    中國疫情嚴重期間,中國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第六版診療方案也增加了「康復者血漿治療」,建議適用於病情進展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此後,有關康復者獻血的報導頻頻在中國媒體曝光。現在,英國全國醫保體系NHS的血液和移植部門(NHSBT)也開始呼籲新冠康復者獻血,以便他們能評估用血漿治療新冠Covid-19的可能性。
  • 有咳嗽出血症狀出現,先不要慌張,按這些方法暫時處理!
    雖然子宮內膜異位導致咳血的案例並不常見,但其實咳血更容易讓人聯想到肺部、肺結核等嚴重疾病,而大部分咳血案例的原因則與呼吸道感染疾病有關。如果出現咳血,請先冷靜下來,以免情緒壓力使病情雪上加霜。本文重點: 咳血原因是什麼? 咳血怎麼辦? 日本健康資料指出,和伴隨嘔吐吐出鮮血的「吐血」不同,咳血是指伴隨著咳嗽,從氣管、肺部咳出來的血。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冠病毒
    疫問醫答·第十七期面對疫情,《生命時報》全新推出「疫問醫答」欄目,聚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每天解答一個你最關心的問題。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看起來和健康人一樣,沒有發熱、咳嗽、胸悶等不適,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卻呈陽性。近日,這類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在全國多地出現。
  • 鍾南山強調新冠與流感合併感染:面對流感、新冠,該如何鑑別?
    近日,在深圳舉行首屆中國衛生技術創新與發展大會上,鍾南山對目前的新冠疫情最新研究與判斷,發表了自己看法。在預防和控制流行病期間,目前發現了4例流感和COVID-19病例,這也意味著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流感的出現,再次增加新冠疫情的嚴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