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孩子很多老一輩的思想就是延續香火、傳宗接代,所以在以前的中國社會上女性有了一個新的代名詞「生育工具」,很多男性就覺得我娶你就是讓你為我們家傳宗接代的。這還不算如果生不出兒子還會被老人說成肚子不爭氣。
所以在以前的中國生孩子就成了女人的使命,沒有一點選擇的權利。或許因為當時女性地位的低下和人們知識教育的匱乏,很多女性只能選擇默默忍受。
成了家後自己的一生都將圍繞著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去生活,根本不允許有一點自己的人生理想,這也就是當時女性地位的一個悲哀。
隨著現在的社會發展,提倡男女平等,人人平等的政策,女性的地位被逐漸的拉升了上去。這也得以讓很多的女性有了給自己大展拳腳的機會。不管是在職場還是生活方面很多女性的能力都遠遠的超過了部分男性,這也就造就了現在越來越多的單身女青年不願意結婚生子的原因之一。
日本是一個老齡化十分嚴重的國家,截至2018年,全國65歲以上老人達3514萬,佔總人口總數比例為27.7%,高居全球榜首。在日本隨處可見滿頭白髮還背著公文包上下班的公司職員、甚至退休後仍然堅持開計程車的也是常態。
日本的社會呈現出一個少子老齡的現象。其不爭的事實就是日本女性的生育意願非常的低。一位日本的記者小林美希針對當下的現狀寫下的一本書《不讓生育的社會》。
這本書中詳細的寫出了日本女性不想生育的原因。說出了日本社會對於女性孕婦在職場的過分歧視、還有產科資源的匱乏、以及缺陷兒童的難處和困境等等一系列的現實問題,擺在了日本女性的面前,不得不讓日本的女性對於懷孕生子望而卻步。
在與日本相比我們中國的情況相對而言還是比較樂觀一點。但是大部分的女性並沒有選擇成為全職媽媽,她們開始嘗試在職場和家庭中兩者兼顧。她們不想讓自己成為全職媽媽後和這個社會慢慢的脫節。
但是想要這兩者都顧及的話,也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有時候往往在工作上沒有表現好,領導覺得自己工作鬆懈;然而在教育孩子上也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和孩子溝通交流,最後搞得一塌糊塗。
日本女性都經歷了社會上的煎熬,在我們的身邊很多女性同樣正在經歷著痛苦的選擇「生還是不生」。表面上生不生貌似都掌握在女性的手裡,有著自由和權力,事實上她們的選擇過度的依賴於自己家庭的小環境和這個社會的大環境。
雖然我們中國現在的社會狀態已經不再要求女性三從四德,但是賢妻良母依然是社會中流行甚廣的理想女性的角色身份。
在中國願意做媽媽的人越來越少
在中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以70%位列世界第一,這不僅僅是中國女性的解放,也是中國女性的無奈,面對著社會上多方面的壓力,讓女性不得不去成為家庭中的第二個頂梁柱,以此來為自己的家庭分擔。所以很多女性都覺得在自己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下是不會去選擇生孩子的。
為此我們也需要做出一些調整,去應對可能面臨的生育困境。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的一點:女性生育本身的價值,無論是對於自身的家庭而言,還是對社會而言。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女人生孩子是為了什麼?這幾點希望每個要做母親的都要知道
女性從一開始的女孩變成女人,最後成長為一位母親,這中間的過程是漫長而偉大的。
但是要問為什麼要生孩子?我想你們可能都沒有真正的去思考過這個問題!所以一定不要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
不要為了延續香火、傳宗接代而生孩子
這句話恐怕是女性最沒有反駁能力的話了。這個思想從古至今在人們心裡都是根深蒂固的,對於沒有後代這件事情是人們非常忌諱的,甚至有些人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或者表明這件事情跟自己沒有關係的時候就會發毒誓「以斷後為誓」,由此來說明自己是無辜的。可想而知「沒有後代」是多麼嚴重的一件事情。
但是現在的社會對於這件事情也沒有那麼的在意了,所以大可不必冒著生命危險去生孩子。
不要為了他人而生孩子
很多的女性在結過婚以後本想著暫時不著急要孩子,但是迫於自己的公婆想早日抱上孫子的壓力,大多數都選擇了妥協。儘管都是在跟你說放心吧!孩子以後不用你管,我們來照顧就行了。
但是真的到了那個時候你看著年長且行動不便的公婆,還有你那整天下了班就打遊戲的老公,心裡就會想當初要是不生這個孩子就好了。自己也不會這麼辛苦了。
正是因為自己是不情願生下的這個孩子,所以也不會真正的投入、去教育孩子、愛孩子,也根本不知道作為一個母親應該負起怎樣的責任。
不要為了完善自己的人生去生孩子
很多女性的媽媽會跟她說:作為一個女人如果不生孩子的話,就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女人。都覺得你是女人你的職責就是生孩子,你不生孩子就是你的不對。
一個人完整不完整不是用一個孩子就可以來決定的,每一個人他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哪怕是在你肚子裡的寶寶,他也不列外,他也會有屬於自己的未來和以後。孩子並不是家長的附屬品。
不要為了防老,害怕自己年老以後孤單而生孩子
都說養兒防老,但是現實卻是狠狠地拍打著人們的臉。全國有數以萬計的老人沒有受到子女的照顧,只能靠著自己撿垃圾為生,生活過得苦不堪言,老人更是有苦說不出。
很多家長常說的一句話,等到孩子長大了我就可以享福了,他們潛意識就已經覺得,等我老了孩子就要負責我所有的吃喝拉撒問題,殊不知孩子在成年以後已經有自己的生活了,他們更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不要為了家庭關係和諧而生孩子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的夫妻關係不穩定,就想著生個孩子,覺得有了孩子夫妻關係肯定也會越來越好。其實不然,有了孩子以後反而更是一地雞毛,事情也會變得比兩個人要多得多。
沒有孩子之前感情就已經出現裂痕,那麼有了孩子以後只會雪上加霜,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產生不一樣的分歧,從而發生比之前更多地矛盾。最終導致兩人的婚姻走到盡頭,這是對婚姻的不負責更是對孩子的不負責。
不要為了寄託自己的希望而生孩子
很多的家長在自己小時候有很多的興趣沒有得到自己父母的同意,結果就是到了自己有了孩子,就會把這些全部強加在孩子的身上,不管孩子是否願意。
其實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與其說是孩子需要父母,倒不如說是父母需要孩子更恰當。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存在,誰也不列外家長不可以過多的去幹涉孩子的人生,這樣只會讓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迷惘、無助難以抉擇。
別人讓你生孩子的理由有千千萬,但是你是孕育孩子的母體,卻很少去真正的思考自己為何要去生孩子。
不生孩子不能否定一個女性的價值,但是生孩子也不能承認一個女性的完整。
所以你到底是為了什麼而生孩子?
答案是:你想生!
只有自己真正的去做好當一位母親的時候,那麼孩子的到來才會有意義,有價值。你才會去承擔起一位母親所該承擔的義務、才會對孩子的以後和未來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