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墜床風險評估表在住院患者中的應用(附評估表單)

2022-01-22 醫管通


1. 1臨床資料 

將 2013 年 1 ~ 12 月 12 110 例住院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 6565 例,女5545 例; 年齡 1 ~ 89 歲。將 2014年 1 ~ 12 月 12 594 例住院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 6848 例,女5746例; 年齡1 ~ 9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患者入院後即給予常規護理,如落實病情觀察、飲食護理、生活護理、各專科護理。同時進行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屬介紹住院環境、藥物療效及副作用等。


1. 2. 2 觀察組 

護士對每一位入院或轉入患者在 24 h 之內按照跌倒墜床危險因素進行風險評估,評估內容包括跌倒史、意識、視力聽力、感覺、年齡、活動、疾病、藥物、陪護等 9 個情況,跌倒墜床風險評估表的內容見表 1。風險評估分值≥4 分的患者屬於高危跌倒墜床人群,宜每周進行風險評估 1 次並記錄,當患者的病情及用藥發生變化時,須重新對其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定相應的防範措施: 


( 1) 床頭懸掛警示標識。對評分達到高風險跌倒墜床的患者,在其床頭懸掛「防跌倒墜床」警示標識,以提醒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引起關注,使患者在有需求時得到及時幫助。


( 2) 加強巡視。將有高危跌倒墜床風險患者列入重點交接班的內容。中午、夜間是患者發生跌倒墜床的高危時間段。護士對高風險人群要做到重點看護、重點巡視,以便及時發現潛在的危險因素和隱患,及時進行處理,防止跌倒墜床事件的發生。


( 3) 做好健康宣教。向患者詳盡介紹引發跌倒墜床的內在和外在因素,能夠避免大多數跌倒墜床的發生,並能有效降低潛在危險性。護士通過口頭、書面、在病房內張貼「預防跌倒十知」等形式主動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發生跌倒墜床的風險及防範措施,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安全防範意識,自覺配合醫護人員。


( 4) 安全用藥。護士要了解藥物的作用及不良反應、用法、用量、使用時間,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用藥的注意事項。服用鎮靜安眠藥的患者,囑其在未完全清醒時勿下床活動,以免因藥物作用而引起跌倒墜床。對服用降壓利尿藥的患者,須注意觀察其用藥後的反應,以防因體位變化而引起的體位性低血壓。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藥時,要嚴格按營養師制定的食譜進食,防止低血糖反應導致的跌倒。

( 5) 加強環境管理。應保持病房地面清潔乾燥,室內光線充足,物品擺放有序,通道暢通。床邊應安置床欄,衛生間、走廊應安裝扶手。常用物品應放在患者方便拿取處,呼叫器應放在患者手邊。


( 6) 做好心理護理。個別患者因害怕麻煩別人或遭人嫌棄,有時又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常在不願讓人幫助的情況下發生跌倒墜床。因此護士應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使其掌握自身的身體狀況和生活能力,避免因「不願麻煩他人」等心理而導致跌倒墜床事件的發生。    


1. 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住院期間跌倒墜床發生情況並比較。


1. 4 統計學處理 

採用 PEMS 3. 2 統計軟體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採用 χ2 檢驗,檢驗水準 α = 0. 05。




跌倒與墜床是醫院中較為常見的不安全因素。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頓,並倒於地面或倒於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5% ~ 15% 的跌倒會造成腦部損傷、軟組織挫傷、骨折和脫臼等傷害,從而給患者增加痛苦和負擔。患者發生跌倒墜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預防跌倒墜床是每一名醫務人員的重要職責之一。通過制定跌倒墜床評估表並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有效地降低了患者跌倒墜床發生率,保證了護理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護理質量,減少了護理糾紛的發生。我院 2013 年及以前因對跌倒墜床的防範意識比較淡薄,防護措施不到位,致使跌倒墜床發生率較高。2014年以來通過制定跌倒墜床風險評估表,規範了風險評估的方法與標準,篩選出高危跌倒墜床的患者,制定了相應的防護措施,從而有效減少了跌倒墜床的發生。


我院通過對住院患者實施跌倒墜床風險評估與管理,提高了跌倒墜床的防範意識,加強了護患溝通,有效減少了糾紛和投訴,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相關焦點

  • 常見護理風險的分期及護理評估表詳解
    1、無2、嚴重度1級(輕度)3、嚴重度2級(中度)4、嚴重度3級(重度)5、死亡青少年、成人使用《Morse跌倒風險評估量表》無風險、低風險成人患者每周進行一次再評估。有以下情況者需要再次評估:1)病情變化;2)使用影響意識、活動、易導致跌倒的藥物;3)轉病區後;4)發生跌倒事件後;5)特殊檢查治療後;6)自動列為高風險患者/患兒解除後。
  • 米軟科技災害脆弱性分析評估系統
    二、應用痛點: 1、手工評估從下發-->收集-->統計整個周期耗時較長;2、各評估項目的結果統計工作量大且極為困難; 3、電子版評估針對評估項目產生變更無法得知; 4、評估統計結果與評估表關係不易對應,存在誤統計的風險; 5、評估人未按時評估時無法快速進行統計與通知; 6、評估原始表單查看不便歷史追溯。
  • 護理評估與護理管理工具,護理工作必備!
    特殊人群評估工具篇緊貼臨床工作需要,針對孕產婦、小兒、眼科患者、骨科患者、急重症患者等特殊人群,從評估方法、評估工具與案例分析三個角度進行重點闡述。常用護理質量管理工具篇包含常用護理質量分析工具與常用護理質量改進方法兩章。
  • 關於患者質疑收取日常生活能力評定費用的情況說明
    各位網友:  1月14日,有媒體刊發《百姓關注:醫療領域亂象》一文中,反映冷水江市民在就醫中收取「住院首日上繳日常生活能力評定費」的問題,經調查,現答覆如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WS/T431-2013(護理分級)》、《湖南省醫院護理工作規範》(2012年版)和《湖南省醫療機構護理文書書寫規範》(2015
  • 關注老年人「失穩」問題,防跌倒風險評估項目走進八角中裡社區
    跌倒已成為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傷害、死亡的首要原因,為提高老年人防跌倒意識及能力,12月15日,八角中裡社區邀請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防跌倒門診小組開展「壹醫惠民——防跌倒風險評估項目進社區」活動,社區50餘名老年人參加。
  • 案例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醫院感染管理風險評估
    基本要求:醫療機構及其科室、部門應當根據所開展診療活動的特點,定期開展感控風險評估。明確影響本機構感控的主要風險因素和優先幹預次序。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合理設定或調整幹預目標和策略,採取基於循證證據的幹預措施。
  • 恩格列淨可降低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及再住院風險並減緩腎臟害進展...
    該研究評估了在標準治療基礎上加用恩格列淨(10 mg)與加用安慰劑相比的效果。主要終點結果在伴和不伴2型糖尿病的患者亞組中均保持一致。研究的關鍵次要終點分析表明,恩格列淨可將首次和再次因心衰而住院的相對風險降低30%。
  • 【熟記】2019版手術患者十大安全目標
    目標二:強化手術安全核查 3.1術前評估與準備核查患者皮膚、過敏史、免疫 八項等生化檢查;檢査儀器設備、物品耗材、植入物等準備情況,須完成各項術前準備方可實施手術。 5.3落實術前抗菌藥物使用制度,遵照國家衛生和計 劃生育委員會《2015年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切皮前0.5~lh給予抗菌藥物,術中追加抗菌藥物應遵醫囑執行,減少手術相關性感染風險。
  • 恐艾幹預中心推出國內第一套《愛滋病恐懼症心理嚴重程度評估表》
    到處找人進行愛滋病感染風險評估是愛滋病恐懼症患者在網絡上最常規的行為,利用《愛滋病感染風險臨床在線評估(最新版)》做出的客觀評估有非常參考的意義價值,是根據我國多年流行病學數據得出的一個相對科學的模型。也許很多恐艾症患者已經得到了醫生沒事,甚至絕對沒事的保證,其依舊無法釋懷。
  • 三級兒童專科醫院住院患兒外周留置針應用現狀及其併發症風險因素分析
    討論本研究顯示,留置針在兒童患者靜脈輸液治療中應用廣泛,但安全性有待提高。兒童患者留置針穿刺時多不能主動安靜配合,存在緊張、恐懼、躁動、哭鬧、扭動等情況,從而增加了護患雙方針刺傷的風險[11]。安全型留置針可以避免穿刺過程中發生針刺傷的風險,但本研究發現安全型留置針使用率不高。
  • 狙擊「隱形殺手」靜脈血栓,AI將風險評估時間縮減87%
    一兩分鐘完成高效準確的評估據統計,高達60%的VTE病例發生在住院期間或出院後。開展VTE防治是確保醫療質量安全,預防住院期間死亡的重要乃至首要任務。以往,評估患者的VTE風險需要醫護人員通過包含有30多項指標的專業醫學量表進行人工評測,每位住院患者至少需進行評測兩次,對於手術患者來說評測次數更多,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
  • J INTERN MED:住院COVID-19患者胃腸道出血
    導語:在住院的COVID-19患者中,使用抗凝藥或抗血小板藥不是GI出血的危險因素。住院期間GI出血的患者死亡率有所增加。 住院的COVID-19患者有觀察到胃腸道(GI)出血病例。
  • 託珠單抗治療Covid-19肺炎住院患者療效分析
    託珠單抗治療Covid-19肺炎住院患者療效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2 21:49:42 美國基因泰克公司Shalini V. Mohan團隊研究了託珠單抗治療Covid-19肺炎住院患者的療效。
  • 疫情護理臨床表單記錄不再只靠雙手,北京子傑用百度大腦升級醫護...
    一個臨床護士每天要花45到90分鐘用在手寫並在電腦中記錄護理表單,疫情期間,病人數量翻了四五倍,記錄工作需要的時間也翻了四五倍,一線醫護人員爭分奪秒救治病人,時間尤為珍貴。精準高效的AI語音錄入「病例」「體溫36.5℃,血壓120/80mmHg,患者神志不清,伴咳嗽,咳痰,黃色稀痰。」像這樣的描述,是臨床護士每天都要記錄的患者體徵數據、觀察詢問數據、治療措施以及病情變化護理數據等等數千條記錄中的一句。
  • 【醫文醫話】康復中心:遠離跌倒風險,提高平衡能力
    冰天雪地的冬季是跌倒、滑倒的高發季節。
  • 【年會微文精選】手握力評估在腰痛患者中的應用新視角
    當然,如果是臨床有特殊需求的患者,也可以進行不同手指的組合測試。在用握力計測試握力的過程中,除了手部可以用不同的姿勢,還可以通過調整握力計的卡距來調整要評估的目標肌肉的力量。總的來講,在握力測試中,雖然整個上肢的肌群都會收縮,但是主要參與的還是前臂和手部的肌肉,這就包括手內肌和手外肌。手內肌,也就是手固有肌,主要是大小魚際和骨間肌、蚓狀肌,手外肌,主要有發自前臂的指淺屈肌和指深屈肌。
  • 患者住院期間死亡,6 小時才被發現,原因竟是……
    患者男性,因突發右手痙攣伴不自主動作到某醫院急診就診。檢查顯示,腦電圖正常,頭顱 CT 為雙側基底節區多發性腦梗死。在接受吡拉西坦等藥物治療後,患者症狀有所好轉,為進一步治療,辦理住院。入院診斷為「多發性腦梗死,高血壓三期」。
  • 「一次墜床,我的孩子走了」:孩子墜床,千萬不要馬上抱起!
    文 | 軒軒媽來源 |親寶寶育兒「一次墜床,我的孩子走了」昨天夜裡,帶孩子去看病,我家寶寶突然肚子疼,吃藥依然不見好轉,半夜我和她爸爸帶她去醫院掛急診,最後留在醫院輸液。在陪伴寶寶的過程中,突然聽到一句哭喊:「醫生,快救救我的孩子!」
  • 12日發布會|重醫附二院:引導患者錯峰就診,預約掛號比例達54%
    重醫附二院是重慶市新冠肺炎涉外定點救治單位和專家組組長單位,全面參與到了全市疫情防控、救治指導工作,並積極派員馳援湖北武漢、孝感等地。任紅介紹,重醫附二院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有效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和逐步恢復正常診療秩序的部署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