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的冬季是跌倒、滑倒的高發季節。我們的生活起居都離不開平衡能力,你的平衡能力好嗎?人體只有在機體穩定平衡的狀態下,才能更好的完成一系列連貫的運動。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腰腿痛的患者步行時,因長期神經肌肉疼痛而影響到了自身的平衡能力;有些腦卒中患者因肢體偏癱,從而失去了平衡能力;有些小腦共濟失調的患者,病變累及到大腦中控制平衡的區域,從而調控平衡能力極差,這些問題都導致跌倒的風險增高。今天,新疆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自治區中醫醫院)康復中心高翔康復治療師為大家講解什麼是人體平衡能力及如何增強平衡能力等健康知識。
人體平衡能力是指人體維持自身穩定性的能力,包括維持某種姿勢的能力或受外作用力時,調控機體保持平衡的能力,是人體非常重要的生理機能之一。
醫學領域把平衡能力分為靜態平衡能力和動態平衡能力。靜態平衡能力指的是人體通過視覺、本體感受器、前庭系統等感覺信息的小腦,維持某種姿勢或穩定狀態的能力。如人體保持站立或坐姿等穩定狀態的能力。
動態平衡能力指的是人體在運動或受到外力作用時能自動調整並維持姿勢的能力。動態平衡能力又可分為自動態平衡能力和他動態平衡能力兩種情況。其中自動態平衡能力指的是人體進行各種自主運動時重獲穩定狀態的能力;他動態平衡能力指人體受到外界的幹擾後重獲穩定狀態的能力。如受到推、拉之後恢復平衡。
對於老年人來說,平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其步行能力、心肺功能以及跌倒風險。對於年輕人來說,平衡能力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其運動能力、走路姿態以及身體各部位的協調能力。訓練平衡能力有利於提高運動器官的功能,以及前庭器官的機能,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對肌肉組織與內臟器官的調節功能,從而保證身體活動的順利進行,提高適應複雜環境的能力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平衡能力的測定方法有很多,大致可以分為傳統觀測法、量表法和平衡測試儀評定法等幾種。今天主要介紹一種簡單的測試方法,供大家參考。
方法:閉目單腳站立
此方法在切斷視覺的情況下,能一定程度地評估前庭功能,以及反映骨骼肌肉的功能。
動作示範:閉上雙眼,使用單腳站立,另一腳抬離地面,且不能靠於支撐腿,兩臂自然垂於身體兩側。當支撐腳移動或抬起腳著地時,測試結束。記錄單腳站立時間,觀察閉眼單腳站立的穩定性,站立時間越長,說明平衡能力越好。
大於60秒,良好;
30-60秒,一般;
小於30秒,差。
從生物力學角度來說,影響人體平衡的因素主要是支撐面積、支撐面的穩定性、重心高度、體重等因素;從生理學角度來說,人體平衡主要依賴於視覺、前庭器官、本體感受系統的信息輸入和神經中樞對其信息的整合與對運動效應器的控制。因此,人體平衡功能發生障礙時主要表現包括:肌力和肌耐力下降;關節的靈活度和軟組織的柔韌度下降;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視覺、前庭器官、本體感受效率下降,觸覺的輸入和敏感度降低;空間感知能力減弱。那麼,如何才能提高平衡能力?
1、前庭感覺訓練
2、閉眼單腿站立訓練
動作示範:單腿站立,另一側腿屈髖屈膝90°抬起,堅持30秒,注意骨盆不要旋轉。
閉眼單腿站立進階訓練1
動作示範:單腿站立,另一側下肢做髖關節屈曲、外展、後伸3個動作。每個動作維持10秒鐘,30秒完成。動作示範:在不穩定平面上,單腿站立,另一側腿屈髖屈膝90°抬起,堅持30秒,注意骨盆不要旋轉。動作示範:在不穩定平面上,單腿站立,另一側下肢做髖關節屈曲、外展、後伸3個動作。每個動作維持10秒鐘,30秒完成。溫馨提示:在做閉眼單腿站立訓練時,切記要注意安全,以免摔倒,身旁最好有人陪同。除了以上這些動作以外,還可以訓練加強核心穩定性訓練和下肢肌力訓練。平衡能力不足,會增加跌倒風險,建議遇到問題及時就醫,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間。
專業擅長:腦血管神經疾病康復,運動損傷康復,骨科術後康復,關節疼痛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