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肩關節是由肩肱關節、盂肱關節、肩鎖關節、胸鎖關節、喙鎖關節、肩胛胸壁間關節組成。廣義上常把盂肱關節稱之為肩關節。
肩是人體運動範圍最大,最靈活的關節。它可做屈伸、內收、外展、旋轉以及環轉等運動。因其強大的靈活性,故其穩定性也是最差,是全身大關節中最不穩固的。
人體生物力學紊亂、姿勢異常、過度勞累、慢性脊柱疾病、運動損傷等都會造成肩部疼痛。其中因力學紊亂或者姿勢異常引起的疼痛最為常見,主要表現為症狀反覆發作,治療後可適當緩解,影像學或者其他檢查無明顯異常。
1、高低肩或塌肩
2、圓肩駝背
3、翼狀肩胛
這些常見的姿勢問題引起肩胛內側(脊柱兩旁)的疼痛最為常見。長時間的疼痛不僅影響日常工作、生活,還會由於描述不清的疼痛帶來睡眠障礙從而產生焦慮甚至抑鬱。
以下為解剖結構:
這裡疼痛的出現,大多是因為前鋸肌的短縮,而菱形肌被過度拉長,而這種情況通常是長期不良姿勢引起的。
我們正常的肩胛骨位置和菱形肌的長度原本是這樣的:
那麼剛才我們說的高低肩或塌肩的體態是這樣:
而我們說的圓肩駝背是這樣:
翼狀肩胛是這樣:
長此以往菱形肌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被拉長,而前鋸肌也會相應短縮,因此引起肩胛骨內側疼痛的情況。
調整姿勢,讓肩胛骨回到正確的位置,並保持穩定。
1、肩胛骨周圍肌群激活
肩胛骨後縮夾緊,雙手交叉至於枕後,保持30-45s為一組。
2、YTW練習
練習者可趴在墊子上或客廳地板上進行訓練。
3、靠牆伏地挺身
基礎練習:面對牆壁,雙上肢前屈與肩同高(90°)撐牆,做伏地挺身。
進階練習:面對牆壁,單側上肢前屈與肩同高(90°)撐牆,做伏地挺身。
注意:保持肩胛骨緊貼胸壁的情況下,進行伏地挺身練習。
4、手法處理
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進行相關肌肉扳機點手法處理(疼痛部位指腹按壓或者網球按壓10秒到20秒,可間歇重複3次),梳理背闊肌、岡下肌、前鋸肌、菱形肌等。
5、日常姿勢(最重要)
長時間含胸駝背姿勢,很容易會讓背部菱形肌拉長,前鋸肌萎縮,肩胛骨的穩定性下降,所以要解決的根本措施還是日常姿勢的改善。
凡事都不是絕對的,有上述體態的人不一定就會產生上述問題,如果您有上述症狀,可參照建議在家先行處理,或者諮詢您身邊的康復醫學科人士,如病情嚴重,疼痛嚴重影響了工作生活建議您及時就診。(以上資料和圖片部分來自網絡)
(康復中心 武亞偉)
姓名:武亞偉
科室:康復中心
職稱:康復治療師
專業擅長:肩關節疼痛的康復,上肢骨關節術後功能障礙康復治療,腦血管疾病康復。
門診時間:周一到周五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