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芬克斯之謎與人的自我覺醒

2021-03-01 會飲敘事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古希臘著名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傳世作品《俄狄浦斯王》,講述了一個上古時期的文化隱喻——「斯芬克斯之謎」。

斯芬克斯是一個人面獸身的怪物,它會攔住從它面前經過的人,提出一個謎語,猜不出謎語的人就會被它吃掉,猜出謎語就能殺死斯芬克斯。

斯芬克斯的謎語是:

什麼動物早上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

怪獸斯芬克斯用這個謎語難住了很多人,禍害一時。年輕的俄狄浦斯猜出了謎語:謎底是「人」,於是殺死了斯芬克斯,並因而被擁戴為埃及國王,並娶了埃及皇后——也就是俄狄浦斯自己的生母——為妻,最終鑄成大錯。俄狄浦斯王的悲劇構成了西方文化的一個重要原型,它表達了人與自身的宿命抗爭而終究不得逃脫宿命桎梏的悲愴。這種悲劇意識一直存在於西方文化之中(請參考朱光潛的《悲劇心理學》),其中,斯芬克斯之謎就是這個悲劇原型的文眼。

斯芬克斯的謎語其實是關於「人」的標準的「屬加種差」式的邏輯定義。把謎語的謎底揭示出來,謎語就變成了一個直言命題:

人是早上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的動物。

其中,「動物」是「人」的屬概念,而「早上……中午……晚上……」等等則描述了「人」在「動物」中與屬於「動物」的其他「種」之間的差異。

首先,我們要注意到,用這種方式來對「人」下定義,必須有三個認識論的前提:

第一,已經建立了一套結構化的概念體系,這套體系已經建立了完整的概念之間的從屬與嵌套關係;

第二,符號表徵的非對稱性轉換關係的使用;

第三,有了他者視角或上帝視角。

從發生認識論的角度來理解,斯芬克斯之謎作為一個關於人是什麼的定義方式,其認識論前提反映了上古時期,人類祖先對世界的認知從動作表徵的思維向符號表徵思維的轉變。在符號表徵的思維模式中,人和世界都可以通過符號體系而發生轉變、替換和關聯。因為存在這樣的轉換,這一套符號體系需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參照點。因此,當人類開始使用符號的時候,思維模式就走出了自我中心的苑囿,轉變為基於某個穩定參照點的他者視角,或者稱之為「上帝視角」。所以說,斯芬克斯之謎隱喻了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的第一次「去自我中心化」的表現,是原始人對可觀察的世界變化之外存在的永久性客體的探索。

其次,我們還應該看到,在這個關於人是什麼的定義中,「種差」的內容描述反映了先民對人的意義的思考。

在這個定義中,人被描述為「早上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的動物,正是這個特徵使得人這種動物與其他非人動物區分開來。這些限定了人與其他動物相區分的規則就是所謂「人」的概念「內涵」,即人的「意義」。概念的內涵或意義來源於主體從經驗中的抽象與概括化,即從若干可觀察的具體例證中,抽象而形成關於一個邏輯類別的統一的識別特徵。這個識別特徵應該具備這樣一些規則性特點:

儘可能簡單。

儘可能高的概括性。

儘可能高的區分度。

儘可能少的重複使用度,或者說是高的唯一適用性。

例如,當我們要用動物來定義人這個概念,要把人與其他非人動物區分開,所做的限定將可能面對千百萬種動物種類,有的與人類很接近,很難用一兩描述性標準就區分開。這時,如果我們對每一個動物種類與人之間的差異都做一個限定,那麼我們的這個標準就會非常複雜,即是很低的概括性。我們希望用數量儘可能少的幾條規則就能描述人類和其他動物物種的差異,這樣的標準應該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即所謂「對人類本質屬性」的描述。

規則越簡單,概括性越高的同時,區分度往往會下降,並且其唯一適應性也降低,也就是說,這個規則有可能並不能完全地區分人類和所有其他物種,或者,它不但可以適用於人類與其他物種的區分,可能也適用於比如猩猩與其他物種的區分。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說明這個規則也是不夠完善的。

總體上,要為人這個概念的定義制定一個區分性規則並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即需要對「人的本質屬性」有所認識。我們看到,斯芬克斯之謎所做的定義,用一個發展性特徵描述了人與其他物種的區別,規則本身只有一條,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能區分人類與所有其他物種,並且也具有唯一適用性。可以這樣說,斯芬克斯之謎所提出的關於人類概念的定義是一個非常優秀、實用的邏輯定義。定義所使用的發展性特徵描述了人類從幼年到盛年,再到老年的活動特徵。幼年時還不能站立,靠四肢爬行;長大以後,直立行走,靠兩條腿走路;人衰老以後,則拄著拐杖行走,變成了三條腿。

為什麼這樣一個發展性特徵能區分人和其他動物呢?

因為這個規則描述了人類相對於其他任何物種更強的適應和調節能力。當環境或自身條件,諸如時間、空間和生命進程等,發生改變時,人類總是能積極地做出適應性調節,這種調節一方面是改變環境使之適合與自身狀態的要求,謂之同化(assimilation),例如,將一根樹枝改造成為拐杖;另一方面,這種調節也是針對自身活動方式的改變以適應環境的要求,謂之順化(accommodation),例如,根據環境條件改變自己行走的姿態,可以爬行也可以站立行走,或者藉助拐杖來行走等。在與環境的互動過程中,人類體現出相對於其他物種更強的同化和順化能力,即更強的適應能力,也就意味著更高的智慧水平。當古代先民第一次認識到這一點時,就確立了自己作為人與其他物種區分的認識論標籤。

當上古先民第一次提出斯芬克斯之謎時,就是人類自我意識的覺醒之時。

人(我們)與其他動物的區分,是物-我區分的邏輯延伸,是從最初的渾沌中分離出來的自我逐漸趨於清晰化和結構化的表現。斯芬克斯之謎中的幾個動作隱喻表達了這種分離與結構化。首先,斯芬克斯是一個半人半獸的怪物,這就是人獸不分離的隱喻,對於不能回答斯芬克斯之謎的「人」,斯芬克斯會把他們吞噬掉,這就是說,當人還不能清晰地理解自己的獨立意義,不能分離人和動物時,人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而是人獸合體的怪物;當俄狄浦斯解開了斯芬克斯的謎底,即是喚醒了人的獨立自我意識,定義了人作為一個特殊物種而存在的意義,區分了人和獸的差異,正是這個舉動殺死了人獸合體的斯芬克斯。

斯芬克斯被殺死,是人類關於世界的結構化概念體系得以建立的隱喻。

在斯芬克斯被殺死以後的世界中,人類建構了從無生命物、植物、動物,到人的結構化系統。這個系統中,智慧被賦予了能對環境變化做出積極應答的生命存在,並且,按照生命對環境的適應性高低建立智慧的等級序列。人類位於這個智慧序列的最頂端。

不過我們要看到,斯芬克斯之謎是人類作為一個類別整體的自我意識的覺醒,這裡的自我意識是屬於全人類的,是作為人類的「我們」的意識,而不是作為個體的人的「自我」的意識。

作為個體的人的自我意識,即「自我」的發現則是由笛卡爾來完成的

相關焦點

  • 斯芬克斯之謎的思考
    後來在文學領域,斯芬克斯又被進一步比喻為謎一樣的人或謎語,斯芬克斯之謎被形象為更現實的表現含義——「恐懼和誘惑」與「現實生活」。這一意象就更貼合愛默生所論述的了。 四、解謎斯芬克斯之謎 大概有了一段時間,我停止了關於斯芬克斯的思考,也從未刻意想起過斯芬克斯之謎。有一次打開後臺查看時,我甚至想不起我之前起了這個話題是想說什麼、寫下了什麼。所以這篇文章的底稿早已在素材庫被增添刪減過好幾回,時間跨度也有夠久,我一度認為它可能會一直留在草稿箱裡讓我自己改一輩子。
  • 斯芬克斯之謎(人類終極謎團)
    斯芬克斯之謎
  • 人是什麼?難道是永遠也解不開的斯芬克斯之謎?
    自古以來,「人是從哪裡來的」、「人是什麼」、「我要到哪裡去」,這三個長期困擾人類的千年天問,一直沒有被找到明確的答案。人雖然貴為存在界唯一智慧體,也是這個世界的管理者,然而面對浩瀚宇宙,卻只能算是滄海一粟。人之於宇宙,人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圓圈裡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圓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 THE9首張專輯《斯芬克斯X謎》上線
    時下大熱女團THE9新團專《斯芬克斯X謎》,8月10日在三大音樂平臺獨家首發!為青春續杯,願青春不散場。一經上線總銷量就迅速突破50萬張!2020年的春天,相信不少人,都關注了那條叫做《青春有你2》的青春賽道。100個青春少女的追夢之旅,相信在某個時刻也觸動過你。在5月30日晚,這場夢想的角逐中九個女孩突出重圍,劉雨昕、虞書欣、許佳琪、喻言、謝可寅、安崎、趙小棠、孔雪兒、陸柯燃成功成團組成了THE9。
  • 斯芬克斯的覺醒:何謂「後人類主義」
  • 女人的斯芬克斯之謎
    女人的斯芬克斯之謎高村光太郎在詩集《智惠子抄》裡,用雕刻般的時光,記錄了自己與妻子的點點滴滴,其間詩人最悲哀的詩篇《檸檬哀歌》阿黛爾·雨果在日記裡寫道,」這真是不可思議,一個年輕女孩漂洋過海,從老家來到一個全新的世界,只為和心愛的人在一起。但我能做到。「阿黛爾·雨果愛上了有過一夜情的浪子,他不會和她結婚,而且很快有了新歡。有的男人不會因為任何一朵花停駐,然而,阿黛爾愈陷愈深,歷經波折,難獲浪子歸心,誘發了因為姐姐溺死造成的精神隱疾,被父親接回了家,最後終老在私人精神診所。
  • 《哈利·波特》:斯芬克斯之謎的謎底是什麼?
    她似乎知道一些克勞奇先生的秘密,但卻仍然恪守家養小精靈的規則,不願意向人透露。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爭霸賽的勇士們被通知到魁地奇球場集合。有人在球場裡用灌木砌起了無數道長長的矮牆,矮牆錯綜複雜,蜿蜒曲折地伸向四面八方:這是在建造第三個項目的比賽場地,一個樹籬迷宮。
  • 哈佛大學的「斯芬克斯之謎」
    眾所周知,哈佛大學哲學系是美國的國家哲學――實用主義的搖籃,也是統領美國分析哲學的重鎮,實用主義的創始人皮爾士、詹姆斯永遠是哈佛人的驕傲,在哈佛大學文理學院的會議室裡,至今就只掛著這兩位哲人的巨大的半身油畫像,他們生前的故居保留得完好如初,成為人們憑賢弔聖的絕佳之處;劉易斯、蒯因、普特南等著名哲學家是分析哲學學派在美國的主要代表,他們的名字在哈佛同樣膾炙人口。
  • 向斯芬克斯提問
    第935篇 在伊·卡達萊的小說《斯芬克斯之夜》裡斯芬克斯變成主人公。
  • 斯芬克斯潔癖星人的朋友
    要說斯芬克斯有什麼比較費事的地方,那就是油脂分泌旺盛,需要主人勤清潔。這裡的清潔包含了,洗澡、洗耳朵以及洗床品。無毛貓分泌的油脂是棕紅色的,膚質也像人一樣分為乾性和油性。如果你的斯芬克斯是乾性皮膚,那麼恭喜你,你在清潔方面就可以省些力氣,頻率不需要那麼高,一到兩周一次即可。
  • 人性與人樣:像人不一定是人,人是一張永遠畫不完的畫!
    當亞里斯多德用「人是陸棲的兩腳動物」回答學生關於人是什麼的問題時,學生立即提只雞來反駁老師,當老師補充說人是不帶毛的陸棲兩腳動物後,學生又把雞毛拔了繼續反駁老師,直到最後老師無法再去定義什麼叫人。類似這樣的事例無數,所以,關於人是什麼的問題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古希臘有個斯芬克斯之謎說人是早晨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的動物。
  • 爪印百科 | 斯芬克斯貓
    加拿大無毛貓(Canadian Hairless)亦稱斯芬克斯貓,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鏟屎官在1966年從一窩幾乎是無毛的貓仔中,經過近交選育,特意為對貓毛過敏的鏟屎官培育成的。斯芬克斯貓是自然的基因突變產生的寵物貓,除了在耳、口、鼻、腳、尾前段等部位,有些又軟又薄薄的胎毛外,全身其他地方都沒有貓,皮膚上有不少褶皺,有彈性。
  • 想養一隻斯芬克斯貓嗎?
    寬寬的眼距和圓圓的眼睛令斯芬克斯看起來很親近、友善。它們眼睛的顏色不定,而且會發生變化。顴骨突出,讓它有一種王室風範,讓人想起古代地位崇高的埃及貓。 可能有鬍鬚和眉毛,也可能沒有。鬍鬚很可能是斷的且稀鬆。須墊飽滿,爪墊也是如此。肚子也鼓鼓的,通常被稱作「啤酒肚」。這是它們的特點,不應該設法去改變它,尤其因為它們的胃口很大,代謝速度也快。如果還是懷疑的話,諮詢一下獸醫。
  • 代爾夫特的斯芬克斯 | Johannes Vermeer
    託雷使用筆名「比爾熱」來寫作,他將維米爾稱為「代爾夫特的斯芬克斯」。託雷當初一定沒有預料到維米爾如今會享有如此巨大的聲望,但是託雷取的綽號「斯芬克斯」流傳了下來,為解讀這位畫家為何具有歷久彌新的吸引力提供了線索。即使多年來人們做出了諸多的研究和猜測,維米爾仍然是謎一般的斯芬克斯,「保守」著自己的秘密。
  • 《維庸之妻》以現實主義手法讚美女性生命力頑強與自我意識覺醒
    太宰治一生總共創作了167部小說,其中以女性獨白體創作的有16部,《斜陽》《維庸之妻》《女生徒》《皮膚和心》等作品均令人印象深刻,都是以女性獨白體創作的。《維庸之妻》以女性視角講述了,在戰後國民情緒整體頹廢的大環境下,女主人公女性意識覺醒,試圖衝破生活的重壓頑強反抗,但最終失敗的故事。
  • 《解神者:X2》斯芬克斯套裝介紹
    解神者斯芬克斯套裝怎麼樣?在遊戲中有很多不同的獸主套裝,其中斯芬克斯套裝屬性如何很多玩家還不清楚。接下來就讓小編給大家帶來《解神者:X2》斯芬克斯套裝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一起來看看吧。 解神者斯芬克斯套裝怎麼樣?
  • THE9《斯芬克斯》成最酷女團舞!開場動作暗藏巧思,團魂不輸硬糖
    最近,THE9的首張團體專輯《斯菲克斯X謎》已經發行將近兩周了,該專輯一共收錄了兩首歌曲,一首是主打歌《斯芬克斯》,另一首則是比較FUNK的《NOT ME》,兩首歌曲風格上有些不同,《斯芬克斯》主打的是比較強硬的酷炫舞颱風,而《NOT ME》則更多的是隨性和自如,但兩首歌曲的內核都是GIRLCRUSH。
  • 靈性覺醒篇18:覺醒會失敗嗎,覺醒後能得到什麼,人為什麼要覺醒
    即便心中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但礙於現實中不能立即執行改變,隨著時間的流逝,心中那點清明也將逐漸淡去,心會再次被包裹,而這樣的覺醒將宣告失敗。覺醒之後的道路無非兩條,一條是重回時常令人迷茫的物質世界,另一條是邁入靈性世界的大門。靈性世界是探索自我的世界,裡面有足夠多解答人生困惑的知識。想要深入了解靈性知識的人,心中都有對世界諸多的迷茫。
  • 你真正的自我意識覺醒是在什麼時候?
    什麼是自我意識覺醒,我個人認為是明白了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有了自己的主意和看法,或者是明白了自己與他人是一樣的,不過不需要依附於他人,有自己的獨立人格。一個人的自我覺醒,可能是因為一本書,一件事,一段經歷,在某種特定的情境下的啟發,對人生,對自我有了一個清楚的認知,這無關對錯,它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智慧,別人可能不明白,同時也不適合別人。我想講一個故事,這樣能更好地理解自我意識覺醒是什麼。(以我作為人稱代詞)我是學電影的。
  • 《底特律:變人》——這是選擇生或死,矛盾永遠來自覺醒的自我
    不知疲倦,不計報酬的仿生人逐漸成為了社會的組成部分,但"自我意識的覺醒"成為了遊戲的開始。玩家將從三名不同的仿生人中選擇扮演一名,以仿生人的視角觀察這個世界,體驗不同社會階層,不同工作種類的仿生人的生存狀態。可以說"仿生人"或者"人工智慧"這類題詞實在老生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