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茶道集結賽】山西:萬裡茶道譜寫晉商傳奇

2020-12-21 荊楚網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黃康)「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從蒙古草原上的駱駝商隊,到福建正在出海的商船,總能看到晉商在計價核算;從呼倫貝爾的酸味,到靈秀湖北的茶香,總有晉商在吆喝叫賣,有人說「凡是有人間煙火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

妙手寫不完山西卷,筆墨畫不盡好風光。三晉大地縱橫萬裡,見證過多少晉商傳奇,萬裡茶路三百年歷史,是他們風雨兼程血和淚的史詩。

錦繡山西,晉商故裡,多年前,他們就是從這裡出發,憑藉敏銳的商業嗅覺,用生命和汗水,從武夷山等茶產區開拓了一條經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向北延伸、途經蒙古國、最終抵達俄羅斯的亞歐經濟文化交流大動脈「萬裡茶道」。

祁縣:晉商「萬裡茶道」的中樞

昭餘古縣。活動主辦方供圖

說起晉商,就不得不提及祁縣。這座位於山西省中部,古稱「昭餘」的古縣,因「昭餘祁澤藪」而得名,是「晉商」的大本營。祁縣商幫的商號遍布全國,甚至遠至俄國的西伯利亞和莫斯科,書寫了「匯通天下」「貨通天下」「晉商萬裡茶道」等諸多傳奇,也曾造就了喬家、渠家、何家等一批稱雄明清兩代幾百年的晉商巨賈。

位於祁縣的萬裡茶道博物館。活動主辦方供圖

走進山西省祁縣,拐進那一車見寬的段家巷,青石板路鋪就的院落就展現在人們面前。這便是茶葉博物館,也是清代晉商八大家之一——渠家的長裕川茶莊的總部。渠家世代從商,人丁興旺,在晉商輝煌的年代,渠家被稱為「渠半城」,商號遍布全國,商品遠銷俄羅斯,更掌握著萬裡茶道上最知名的茶葉品牌。

祁縣夜景。活動主辦方供圖

據資料記載,晉商的經營範圍不僅包括人們所熟知的鹽業和茶業,還涉及糧食、棉布、棉花、絲綢、顏料、煤炭、木材、菸草等,商品種類之多、投入資金之大、從業人員之眾、活躍時間之長,在全國商幫中都是首屈一指的。晉商的行商地域東跨大海至朝鮮、日本,東南到臺灣、海南島,西到雲南、貴州,西北到達塔爾巴哈臺、伊犁,北上蒙古、俄羅斯,在這些廣袤地區,都有晉商的行走足跡。

皇城相府: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追尋著晉商的腳步,我們來到了另一座古城,山西晉城,古稱澤州。清朝前期,古澤州是「晉商駝道」的重要驛站。那時交通工具主要是駝幫和馬幫,在「萬裡茶道」的運輸過程中,茶商在澤州由馬匹更換駱駝北上穿越大漠。有著古老文化氣息和歷史底蘊的皇城相府就坐落在晉城。

皇城相府鳥瞰圖。活動主辦方供圖

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原名「中道莊」,後因康熙皇帝兩次下榻於此,故名「皇城」。

皇城相府。活動主辦方供圖

這裡最具特色的建築物是取「河山為囿」之意的河山樓,建於明崇禎五年(1632年),為抵禦流寇侵擾所建。整體為磚石結構,設有方木,同時能容納千餘人避難,由陳家昌言、昌期、昌齊三兄弟合力建造,高三十多米,是皇城相府中最高的建築。

太原大關帝廟:「萬裡茶道」上的璀璨明珠

關公文化是晉商之魂,有謂「晉商之都」的太原市,是南茶北運的途經之地。這裡有著所有晉商的信仰,大關帝廟。晉商往往在此停留,一是祭拜關公,祈求路途平安;二是生意往來,裝卸貨物,打尖休息,然後整裝出發,過鎮遠門(今北大街解放路口處)北去。

大關帝廟。活動主辦方供圖

研讀關羽故事,分析其精神核心,可以用「勇武和忠義」概括。他以勇立功,以忠侍主,以義待友,立業、立身、立名。這些品質,正符合皇家心理,宋以來的歷代皇帝不斷加封關公,「義勇武安王」「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振天尊關聖帝君」「忠義神武關聖大帝」,把對關公的崇拜推向一個又一個高峰;這些品質,也是商人們的精神追求。為了戰勝路途中的各種艱難險阻,商人們相互信任,講義氣,輕錢財,互幫互助,共渡難關。他們太需要一種精神力量,支撐自己,規範自己。甚至有意無意間,在形式上,效仿桃園三結義,像「天義德」「元盛德」「義合美」等字號,均是三姓合股,是典型的關公崇拜派生的社會現象——「抱團」。從中原大地到草原戈壁,只要中國商人出沒的地方,就會有關帝廟,它布滿萬裡茶道的全程,成為突出的文化現象。太原府作為南茶北運的途經之地,太原大關帝廟承載著晉商「勇武和忠義」的精神寄託,「萬裡茶道」綿延萬裡,散落著大量晉商文化遺蹟,「關帝廟」猶如閃光的珠子,綴滿茶葉之路,體現著晉商對「勇武和忠義」的關公的崇拜。

殺虎口:茶馬古道 兵家必爭關隘

殺虎口古稱參合口,隋唐時曰白狼關,宋為啞狼關,明稱殺胡口,清改殺虎口,民間俗稱:西口,著名的走西口就是發生在這裡。

殺虎口城樓。活動主辦方供圖

殺虎口是一條南北通衢之道,中原連接大漠通道上的一個咽喉,「扼三關而控五原」,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在歷史上,這條南北大道,承擔著多重角色,既是兵道,也是商道,還是驛道、糧道、茶馬古道、移民之道。

古往今來,在連接南北的這個關隘上湧現了許多叱吒風雲的商業巨擘,晉商就是這些商界的領袖。這些商賈,或駝隊、或馬隊、或車隊、南來北往,馳騁商海,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功課:必須要在殺虎口住下來,交稅驗貨,補充給養,才能通關而去。

因此,殺虎口,成為茶馬古道上的一個招牌,商海中的一座燈塔。如今,殺虎口仍然留下了許多古蹟,印證著當年的繁華篇章。從古道經廣義橋,進殺虎堡(平集堡、中關),過敞路坡,上通順橋,出殺虎口(關),遠涉大漠。這條茶馬貿易線,歷經四百餘年的沉澱,愈發顯現了其歷史的厚重,像一壺手沏的濃茶,香醇味長。

回顧今日,萬裡茶道的出現與發展離不開晉商,正是因為有了晉商才有了萬裡茶道。所謂「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這是許多山西商人的座右銘,他們就是靠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白手起家成就大業,在萬裡茶道上譜寫了一篇篇的晉商傳奇。

2020萬裡茶道環中國自駕遊集結賽、萬裡茶道優秀文創作品徵集正在火熱進行中,掃描下方二維碼,實時了解活動詳情。

2020萬裡茶道環中國自駕遊集結賽

萬裡茶道優秀文創作品徵集

相關焦點

  • 在榆次聽萬裡茶道上的晉商故事
    從古至今一直都作為商業重鎮的榆次,創造了以明理誠信、勤奮節儉、精於管理、勇於開拓為特點的晉商精神,也創造了博大寬厚、兼容並蓄、自強不息的晉商文化。自古以來,晉商行走天下,之所以能數百年稱雄,其商業文化的精髓除了堅守誠信,更在於發現和創造商機。如今,在榆次,這樣的文化在新一代的晉商和晉企中同樣清晰可見。
  • 集結武夷山!2020萬裡茶道環中國自駕遊集結賽開幕
    活動將從「萬裡茶道」起點福建武夷山市開始,至中國段的終點內蒙古二連浩特市結束,途經8省(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23市/縣,總裡程約3826公裡。萬裡茶道申遺的歷史現實意義是什麼?在開幕式文化沙龍活動中,萬裡茶道申遺文本編制團隊負責人、絲綢之路跨國申遺項目負責人傅晶所長介紹:「1945年成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基本目的和使命是維護文化多樣性中的統一性和人類的基本自由。而世界遺產公約反映了各個國家在全球化時代對普遍價值的共同需求和努力追尋。」萬裡茶道正是符合這些條件。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榆次站:常家莊園聽茶路傳奇,千年老城尋晉商盛景
    山西晚報記者 馬立明 寇寧 攝「金太谷、銀祁縣、吃不完米麵的榆次縣。」自古以來,榆次就是晉中平原富庶之地。過去五百年間,作為在「萬裡茶路」上經營時間最長的晉商茶幫,榆次商幫早已成為晉商的重要代表。尤其是榆次常氏,開拓了從福建武夷山至俄羅斯恰克圖的「萬裡茶路」,並以雄厚實力執茶葉對外貿易之牛耳。重走晉商萬裡茶路採訪團一路行來,常家當年的茶山、茶場、貿易貨棧舊址猶在。
  • 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席會議在武漢召開
    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席會議在武漢召開 2020-12-14 0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祁縣:悠悠老街寫滿晉商故事 錚錚本翹彰顯濟世情懷
    明清時期,一代代晉商從昭餘古城出發,開闢了萬裡茶道的貿易傳奇,創造了「貨通天下、匯通天下」的商業輝煌。昭餘古城至今仍保留著原汁原味的明風清韻,被譽為「萬裡茶道」茶商之都。晉商萬裡茶道的故事,就是從昭餘古城開始的。昭餘古城內 至今擁有古院落千餘座昭餘古城建於北魏太和年間,明清時期因茶商發達而鼎盛輝煌,至今仍保持和延續了明清時期商業步行街的風貌。
  • 被忽略的中俄萬裡茶道你知道嗎?絲綢之路衰落後的另一條國際商道
    萬裡茶道從中國福建崇安(現武夷山市)起,途經江西 湖南 湖北 河南 山西 河北 內蒙古,從伊林(現二連浩特)進入現蒙古國境內,沿阿爾泰軍臺 穿越沙漠戈壁經庫倫(現烏蘭巴託)到達中俄邊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圖,全程約4760公裡,其中水路1480公裡,陸路3280公裡。
  • 【萬裡茶道集結賽】湖北:漫步幽幽古巷,攜一脈茶香尋味靈秀荊楚
    縱橫蜿蜒的茶馬古道,含蓄雋永的茶韻文化,茶品、茶具、茶藝、茶曲的品茗盛宴,都極大地豐富和充實了萬裡茶道的文化內涵。「洞茶」醇香彌古鎮,青石板街歲月痕其正在規劃中的萬畝茶園·俄羅斯方塊小鎮項目,濃縮了萬裡茶道文化之精華,展現中俄茶文化發展交流歷史,連結網遊電競產業,集約打造茶文化俄羅斯風情小鎮、茶景觀電子競技小鎮,重現百年商貿盛況,復通中俄友誼。俄風商業街,匯其衣食日用;俄風酒店,融其起居意趣;俄風演藝,萃其歌舞民俗。讓遊客足不出國,便可盡享俄羅斯風情。
  • 重走萬裡茶路採訪團抵達呼和浩特
    採訪團探訪大盛魁遺址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王利軍)「南下北上弘揚晉商精神,雨雪無阻重走萬裡茶路」。11月24日傍晚,山西晚報社重走萬裡茶路採訪團一行17人結束內蒙古之行第一站——包頭的採訪,抵達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25日,採訪團參觀了內蒙古博物院,走訪了大盛魁、元盛德遺址,從文物資料和研究者的講述中揭開塵封在歷史中的記憶,用文字和鏡頭再現當年晉商在這條曾經繁榮一時的文化與商貿之道上用誠信和勤勞鑄就的商業神話。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探秘「中國北庫」大同九邊老茶倉
    在重走晉商萬裡茶路採訪團鏡頭的聚焦下,一座規模宏大的倉儲式茶庫,正徐徐開啟一道打破「萬裡茶路」百年沉寂的雄渾之門。這座使用面積3100多平方米、倉儲市值5億多元老茶的倉儲式茶庫——九邊老茶倉,是大同新晉商企業——裕盛祥茶莊全力打造的一座中國北方倉儲規模罕見、設施功能先進的大型生態茶庫,被業界稱為「中國北庫」。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大同站:塞外得勝堡見證晉商崛起繁盛,滄桑兩古橋...
    11月19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指導,中共晉中市委、晉中市人民政府、山西日報報業集團主辦,中共晉中市委宣傳部、山西晚報社發起並承辦的「弘揚晉商精神、重走萬裡茶路」大型活動採訪團一行來到大同。11月20日,採訪團首站探訪的就是「萬裡茶路」上的重要遺蹟——長城關隘得勝堡。
  • 沿線29個城市代表來武漢,共商萬裡茶道聯合申遺
    10日至11日,由國家文物局指導,武漢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湖北省文物事業發展中心、萬裡茶道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承辦的「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席會議暨萬裡茶道八省(區)文物局長申遺工作座談會」在武漢召開。
  • 「萬裡茶道城市聯盟」胡興明:弘揚茶文化、宣傳茶品牌、繁榮茶經濟
    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記者 葉輝)12月11日,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席會議暨萬裡茶道八省(區)文物局長申遺工作座談會在武漢召開,各節點城市政府代表籤署了《萬裡茶道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章程》,正式成立「萬裡茶道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
  • 鉛山古鎮,那是明清碼頭的重鎮,是一個萬裡茶道起航的地方
    鉛山古鎮,那是明清碼頭的重鎮,是一個萬裡茶道起航的地方,你巡遊了千山嗎?還是鉛山?鉛山是萬裡茶道起航的地方,有鵝湖書院道場人才輩出!鉛山是明清時代碼頭的重鎮,有志商人精英群,他們裝載著炮山歷史的厚重,流淌著石塘河基因的血液。
  • 山西晚報採訪團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古蹟湮滅硝煙中,書中尋訪舊時光...
    可惜的是,由於日軍侵華,此處大部分古建築被毀,包括晉商在內的印記所剩無幾。無論是出版的各種茶路資料,還是當地專家學者,對於吳城的晉商,都很少記錄和聽聞。於是,重走晉商萬裡茶路採訪團到達此處,開始了一場特別的尋找之旅。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古漢口:「九省通衢」東方最大茶港;漢正街:竭力...
    「長江、漢江航運貿易,尤其是茶葉貿易總量猛增,漢口本就是『萬裡茶道』重要水運樞紐,逐步成為全國最大港口之一,碼頭檣桅如林,街市商賈雲集。」萬學工說,緊鄰沿岸各大碼頭,雄踞龜山東麓禹功磯上的晴川閣,就像一座航線上的燈塔,見證著「萬裡茶道」的鼎盛繁華。在萬學工眼裡,晴川閣不僅是武漢的歷史文化古蹟,更是一處極具政治意義的歷史坐標。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右玉站:哥哥走西口,唱盡千年晉商萋萋滿別情...
    山西晚報記者馬立明攝哥哥走西口,唱盡千年晉商萋萋滿別情蒼蒼殺虎口,承載萬裡茶路歲歲枯與榮公元前475年,戰國時代,趙國從晉西北開闢了一條通往蒙古大草原的東西大道,取名「參合陘」,也稱「參合口」。這就是後來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殺虎口。
  • 河南南陽這座古鎮,是萬裡茶道的中轉站
    河南南陽這座古鎮,是萬裡茶道的中轉站河南這個古鎮 和茶葉有關 是大地的文化遺產筆者覺得,古鎮的形成,要麼就是當時地方政府覺得那裡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優越,進可攻,退可守,無論是從戰略意義上來說,還是經濟貿易往來來說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長治:千年鐵府道蒼茫 萬裡蔭城見繁華
    9月27日,重走晉商萬裡茶路採訪團走進長治市上黨區蔭城古鎮,曲徑通幽處,重拾晉商流傳至今的精神,感受潞澤商幫的風範。蔭城古鎮是山西明清古村鎮建築的傑出代表,保留了明清時期社會生活的歷史記憶,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 山西品牌絲路行線上行俄羅斯藥茶專場活動舉辦
    11月18日,山西品牌絲路行線上行俄羅斯藥茶專場活動在太原舉辦,助推山西藥茶走向國際市場,多維度、多層次擴大山西藥茶的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推動我省與俄羅斯開展國際合作、促進投資貿易交流。這是今年山西品牌絲路行舉辦的第三場線上活動,採用線下與線上結合的方式,分別在太原和莫斯科設置線下主會場,同時依託雲視頻會議平臺,開展線上推介洽談和交流。活動緊緊圍繞「山西藥茶」這一主題,宣傳晉商萬裡茶道深厚底蘊,介紹藥茶獨特功效,推介我省豐富的藥茶種類和產品,尋求合作共贏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