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出高智商的孩子?日本腦科學家:讓孩子從小炒菜做飯

2021-01-12 美媽很帥

文丨美媽很帥

4歲的瑤瑤走進廚房,準備幫媽媽攪拌已經打好的雞蛋,誰料媽媽以她還小為由,把她趕了出來。瑤瑤不死心,奶兇奶兇地對媽媽說,「我就是要攪,就是要攪!」

媽媽白眼一瞪,會察言觀色的瑤瑤馬上閉嘴了,悶悶不樂好長一段時間,才想起小她1歲的表弟,然後忘記了剛才的不愉快,很快又和表弟打成一片。

廚房,在許多父母的眼裡,是禁區。

這裡有易碎的鍋碗瓢盆,有鋒利的菜刀,有灼人的火焰,有滾燙的開水,面對走進廚房的小朋友,大人總以「危險!」把孩子推出去。

誰料,這一推,不但掐住了孩子的好奇心,還白白浪費激活大腦、讓孩子擁有更高智商的機會。

日本腦科學家川島龍太教授曾帶隊做過一項以烹飪為主題的實驗。他們利用MRI技術觀察老人跟小孩做飯時的大腦活動,發現當老人在思考菜譜、切菜、炒菜、盛菜時,大腦非常活躍;小孩在跟父母一邊聊天一邊做料理或盛飯菜時,大腦額葉的相關腦區也會被激活。

前額葉被科學家稱為「大腦司令塔」,它控制著人類行為的關鍵功能,比如意圖、計劃、判斷、創造、記憶、情緒的自我控制以及保持專注力等。

它儼然就是大腦中的執行長(CEO),不但要組織我們的心理以及生理活動,接收並向大腦中龐大的神經連接網發出指令,還要從百忙之中抽空處理各種雜事。

比如,孩子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前額葉皮層會調動工作記憶來監控當前的學習情況,充分調動海馬體的積極性,讓它把散落在大腦各處的信息片段集合起來,然後與背景知識進行相互比對,接著形成新的連接,最後向前額葉皮層匯報。

當前額葉皮層確定你已經掌握這些知識了,它就不會再死死地盯著下面的「員工」了,轉而把精力投入新的挑戰中去。

簡單來說,前額葉就是大腦的最大BOSS,它與大腦的各個區域保持著密切的聯繫。

由此可見,前額葉的發展影響著孩子智商與情商的高低,影響著大腦運轉速度的快慢。

作為家長的我們,都希望孩子腦子轉得快,擁有更高的專注力、記憶力、創造力與自控力吧!前額葉皮層作為大腦皮層最後發育完成以及最早老化的地方,我們難道不應該幫助孩子從小訓練這一塊區域嗎?

既然做飯炒菜這些瑣碎活兒能夠很好地活化這塊區域,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多創造一些親子烹飪時光。

據「東京煤氣生活研究所」調查發現,5歲是孩子對烹飪最感興趣的年齡。兩三歲之後,孩子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了,對烹飪也逐漸產生興趣,我們做飯的時候可以邀請孩子一起參與進來。

孩子兩三歲的時候,我們可以他們幹些簡單的活兒了,比如摘菜、攪拌已經打好的雞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可以隨著孩子可以做的事情慢慢擴展,4-5歲時可以讓他打雞蛋、洗菜、用削皮器削皮、淘米、盛飯、擦桌子。

5歲之後教會孩子正確使用菜刀的方法,並告訴他規則,建議從容易切的原料開始,比如豆腐、黃瓜。

孩子上小學後,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可以下麵條、包餃子、做沙拉,做西紅柿炒蛋等。

蔡少芬曾在社交平臺上曬出女兒下廚的萌照。照片中可以看見,孩子個頭不過比灶頭才高出一點點,但切菜切肉已經很熟練了,切菜炒菜開一氣呵成。

難度係數較高的曲奇餅也難不倒姐妹倆,兩人分工合作,一個打蛋液體,一個裱花,一點都不含糊。

「讓這麼小的孩子炒菜做飯,你不怕她受傷?」曾有記者問過蔡少芬這個問題。蔡少芬表示:雖然也會擔心孩子受傷,但柴米油鹽是一種成長與修行,從小讓孩子做飯能得到很好的鍛鍊。

做飯在大人看來,看似很簡單也很瑣碎,但從小讓孩子參與進來,除了練就一項生活技能之外,還能刺激活化大腦額葉皮層,讓孩子從中獲得成就感跟合作意識。

孩子從小做飯好處那麼多,我們不能因為怕孩子受傷就因噎廢食,其實在烹飪過程中家長做好示範,告訴孩子規則並且從旁引導或協助,是不會輕易就能受傷的。

不過,我們不能過分要求孩子,做飯的頻率太高了,孩子會不愛吃飯。如果孩子對烹飪一點興趣也沒有,那也不必逼孩子去做。

相關焦點

  • 教育專家:高智商的孩子,從小就有跡可循,不必等長大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將來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上也更順利。 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高智商孩子在小時候有哪些跡象?又該如何培養出高智商的孩子?
  • 想養出高智商的孩子,在6歲之前,要勤鍛鍊大腦的這2個部位
    每個家長都期待自己能夠培養出「小愛因斯坦」,但又常常苦惱於無從下手。既不知道該從孩子的哪個階段開始培養,也不清楚該如何培養。在這樣的糾結中,不知不覺就錯過了開發孩子智力的最佳時期。但隨著人類對大腦探索的逐漸深入,依靠後天的努力培養出高智商的孩子,不再是天方夜譚。
  • 如何養出聰明娃?從腦科學角度,揭秘讓孩子大腦更聰明的4種養分
    有位家長來信詢問,她準備要生寶寶了,希望養一個聰明的寶寶,需要爸爸媽媽注意些什麼嗎?許多家長的都會希望孩子能夠成為的一個聰明的寶寶,只有家庭條件好了,寶寶的先天條件才能優秀。就像播種種子一樣,只有肥沃優良的土壤條件才能讓小苗茁壯成長。值得關注的是,當媽媽在孕期的時候更要注意如何正確科學的汲取營養,為小寶寶提供更好的條件,因此在備孕期,孕育期,哺乳期都是養育孩子的關鍵期。
  • 孩子從小玩數獨,對大腦發育有3個「隱形好處」,輕鬆玩出高智商
    俗話說,「知識能教你如何生存;智商能教你如何生長;智慧能教你如何生活。」孩子能夠智力超群是每個家長的心願,所以,從小就很注重對孩子腦部的開發。孩子從小玩數獨,對大腦發育有3個「隱形好處」,輕鬆玩出高智商。
  • 低智商的孩子反應快,高智商的孩子反應慢?真相讓人意想不到
    在生活中大家對於智商高的人都會感到非常羨慕,因為高智商在這個社會中是比較有優勢的,所以家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夠擁有一個高智商,這樣學習成績也會變好,而且也不用家長操心。有些家長似乎並不知道如何判斷孩子的智商,但是根據科學家研究表明,一般聰明的孩子反應比較慢。
  • 高智商孩子的共同特徵,兒童腦發育專家:通常具備下面這幾點
    當然,也有人會說,到底什麼樣子的孩子算是高智商呢?是不是學習成績好就代表一切呢?事實當然沒那麼片面化。高智商的孩子,通常具備下面幾個特徵人們往往喜歡用學習成績來衡量一個孩子的智商,畢竟這是看起來最直觀、最公平的一種審查標準,過程簡單,不需要我們動腦子。
  •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的孩子確有共同點,但與遺傳無關
    15歲小女孩談方琳,在網絡上走紅,被稱為「最年輕的科學家」。小小年紀的她研究了「斐波那契數列與貝組數估計」,在數學領域有了一番成就,並且以「少年科學家」的身份,受邀參加了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家長們趨於這種迫切想要孩子成為高智商兒童的心情,不管三七二十一都會去嘗試,難免會踩坑。現如今,學習成績的高低似乎成為了家長評判孩子的智商的標準。但實際上,高智商的兒童在先天上並沒有佔很大優勢,主要在於後天的能力鍛鍊和天賦的發掘。
  • 著名腦科學家洪蘭:激活孩子大腦的最好方式,是掌握「3把鑰匙」
    父母可以比較以下兒童頭圍參數表,對照下自己孩子的頭圍大小是否在正常範圍內。那麼頭圍大的孩子真的比頭圍小的孩子聰明嗎,其實這是謠傳。著名的腦科學家、心理學教授洪蘭說,在統計學上,腦袋大小和聰明的關係係數只有0.34,只有12%的IQ可以歸因到腦體積的大小。
  •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高智商的孩子有3個共同點,跟遺傳沒關係
    於是他找到了1500個孩子,用時長達幾十年,進行跟蹤調查。得出結論,高智商兒童確實有一些共同點,主要表現在創造力、專注力和思維能力上!——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很多科學家,從小就表現出了超強的專注力!居裡夫人兒時讀書,身邊有人跳舞、惡作劇她都毫無察覺;牛頓因為專心實驗,把手錶當雞蛋煮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 董卿自爆閱讀習慣,科學家:從小聽睡前故事的孩子,口才好成績棒
    作家畢淑敏曾說:「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資。」主持人董卿,我們都知道,知性優雅大氣,被稱為「央視一姐」「中國主持界的靈魂」,對於她的才氣、取得的成就,董卿曾在一檔節目裡透露:這都得益於父母,讓她從小養成了閱讀的習慣,這讓她終身受益。
  • 一個家庭最大的幸福,是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有時候父母缺的不是錢,而是子女的關愛,子女的一份感恩,一份回報就讓父母感到快樂。上海一位名校碩士畢業的學霸,本可以找一份好的工作,但他安心在家啃老,白天睡覺,晚上打遊戲,晝夜顛倒,生活十分頹廢。他的母親患有尿毒症,每周要做透析,兒子不但沒有照顧母親,反而從母親每月3500塊退休金拿錢做自己的生活費。
  • 李玫瑾:智力可通過孩子雙手顯現,高智商孩子手部有三個明顯特徵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孩子的智力高低,始終是父母最關心的一件事,誰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聰明、智商高於常人。研究顯示,孩子出生時的腦重量,可能和大腦容量相關,進而關係到孩子的智力高低。近期又有學者指出,孩子的智商高低可能和手部運動的發育有關。孩子聰明與否,會表現在手上,看看這些聰明的特徵,你家孩子是否也有。
  • 想養出高智商寶寶,這5個開發智力的「要領」,家長要知道
    如果我們能抓住6歲之前這個最佳時期,充分地開發孩子的潛能,對孩子的未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想要養出高智商的孩子,以下這5個「要領」,父母們要了解。 想養出高智商寶寶,這5個開發智力的「要領」,家長要知道 一、想像力不可少 在2009年針對全球學生的想像力調查中
  • 高智商的孩子有這些特點,每個年齡段各不同!你家孩子佔幾個?
    我們的小孩將來也是父母,為了未來他們能跟孩子用外語交談,更需要在他們小時候進行外語啟蒙了。3.高智商的孩子身高也高到了三歲的時候,高智商的孩子往往表現在身高上較同齡人更高。4歲的孩子如果可以比較客觀的畫出真實的人,那麼他們在青年時期會更加聰明。倫敦國王學院有人做了研究,對象正是年齡4歲的小孩所畫的畫,他們得出結論,更了解藝術的人,會在測試智商的時候有更高的成績。
  • Anglebaby《嚮往的生活》: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我們常說,要看一個家的日子過得如何,進去看看他的廚房就知道了。 只有熱氣騰騰的廚房,才溢滿了生活幸福的味道。也只有熱氣騰騰的廚房,才能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趙薇帶著一眾明星在《中餐廳》裡素手羹湯,下廚做菜。原本只在聚光燈下看到的男神女神們,此時揮刀弄鏟,有了很多煙火氣和生活真實的味道。
  • 日本腦科學家研究:7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方法,有效開發智力
    日本腦力開發權威林成之博士根據多年研究,整理了7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的方法,讓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激發孩子的大腦功能全面運作,不但能夠有效提高孩子的判斷力和理解力,還可以提升思考力與創造力! 0~3歲是發展大腦本能的關鍵時期,也是打造長大之後大腦活躍的基礎。
  • 日本一媽媽曬4歲女兒在廚房的日常照,網友點讚:太會養孩子了
    日本一媽媽曬4歲女兒在廚房的日常照,網友紛紛點讚:太會養孩子了!真正的生活,就是在一年四季之中,細細烘焙眼前的一日三餐,在廚房裡面,把眼前的日子過成詩意。打開今天的文章,想給大家分享日本一位媽媽的曬照,每一張照片的主角都是自己年僅4歲的女兒。看著她小小的身影,日常在廚房裡面忙碌,摘菜、和面、磨咖啡,這些統統不在話下,網友看後紛紛點讚:「太會養孩子了」!
  • 媽媽一覺睡到11點,兒子早起拖地做飯:孩子就得這樣養才出色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帶著孩子做家務的爸爸,如果沒有勤勞的爸爸,那麼媽媽再想偷懶也是不可行的,想要養出懂事勤快的孩子,就得父母捨得放手。 很多人都知道「慈母多敗兒」這句話,就是因為很多父母不懂得用孩子,不捨得用孩子,才會讓孩子在懶惰的路上一騎絕塵。
  • 心理學家:出現這十大跡象,說明你正在培養一個高智商的孩子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每個人也許都想擁有高智商的人生,因為在我們的認知中,「高智商」基本就意味著美好的生活。尤其是對父母而言,他們會更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擁有高智商。,做事情要有的放矢三、這些跡象說明你可能會培養出高智商子女其實,對大部分年幼的個體而言,如果擁有高智商,那麼幾乎立馬就會顯現出特徵。
  • 心理學家:幼齡兒童出現三種行為,你可能正在養育一個高智商孩子
    科學家們通過制定一系列智力測驗題目,測試者得出成績後與同年齡成績水平相比較,就可以得出顯示智力高低的指數。 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備高智商,可以說是每個媽媽的夢想。 如何才能測量孩子的智商?有專業測量方式 家長們對智商測定往往有很高的興趣,那麼如何才能測量出孩子的智商呢?那些回答幾個簡單問題就計算出一個數字的軟體,往往是不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