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黑人有一部分生存於社會底層,為什麼被奴役的黑人不反抗?

2020-12-12 娛樂圈局外人

存在主義認為,世界是荒誕的。人偶然地來到了這個世界上,面對著瞬息萬變,沒有理性,沒有秩序的客觀外界,人感到處處受到限制、阻礙。

《湯姆叔叔的小屋》一文中,主人公湯姆作為最底層的黑人,他在這茫茫的世界裡人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也不能給妻兒的幸福快樂以永久的保障。在被奴隸制度左右的三起三落的命運起伏中,他每一次暫時的解脫和跌入低谷,湯姆都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

今天我以《湯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主人公湯姆叔叔為核心,聊一聊湯姆叔叔悲劇命運的表現以及所引發悲劇性的原因。

一、湯姆叔叔人生經歷的三起三落

(一)「忠」於職守,悲劇命運的序幕被拉開

湯姆出生在北方的種植園,童年開始就伺候主人,成年後當上了家奴總管。湯姆能幹、仁愛、忠誠,只要能讓別人多受益,寧願自己多受苦。從現代化角度看,湯姆就是老闆最喜愛的那一類員工:凡事都先為公司考慮,兢兢業業、從不抱怨。

然而,湯姆的品德再高尚,在主人眼裡不值得一提,奴隸主謝爾比為了抵債,打算將忠心、勤勞的老湯姆賣掉。得知這一消息時,伊莉莎勸他逃走時,他卻選擇了留下。他有自己的信仰,寧願犧牲自己的幸福,成全主人奢侈的剝削生活。

湯姆的錯誤在於他沒有分清自己與奴隸主是兩個獨立階級,他不僅從不反抗,而且「愚忠」於自己的主人,他以這種方式選擇了自己的命運,也為自己的悲劇命運拉開了序幕。

(二)命途多舛,微光消散後終將面臨黑暗

經過拍賣,湯姆落到了兇殘的奴隸販子赫利手中,坐上了「美麗河」號輪船,駛往俄亥俄州。昔日的美好生活已經一去不復返,湯姆似乎也開始思索自己的命運。此時,湯姆救起溺水女孩伊娃,命運出現轉機,他再次住進阿拉丁似的宮殿中。因為他對主人的真誠、勤儉持家,和伊娃成為好朋友,他日益受到主人聖克萊伊的器重和喜歡,克魯伊大嬸也在積極準備贖回湯姆。

然而,隨著天使化身的伊娃身患惡疾離開人世,湯姆的生活又落到了低谷。主人一家被悲傷的氛圍籠罩,他們甚至想搬回城裡來改變生活。此時的湯姆只有藉助《聖經》來安慰自己和主人聖克萊伊的痛苦。

湯姆叔叔和伊娃

(三)顛沛流離,最後在沉默中死亡

由於聖克萊伊愛女心切或者是對湯姆還心存一絲感恩之情,他決定還湯姆自由之身。欣喜若狂的湯姆仿佛迎來了曙光,無比期望這一天的到來。命運就是愛作弄人,也許人生就是這樣吧。湯姆等來的不是一張釋放令,而是聖克萊伊意外死亡的噩耗。

由於女主人決定賣掉所有的奴隸,湯姆落入兇殘的奴隸主萊格裡手中。萊格裡兇殘成性,把黑奴當作會說話的牲口,隨意打罵,任加私刑。面對如此殘酷的私刑,湯姆雖然懷恨在心,但他仍然沒有做任何反抗,一點也沒有。最終由於奴隸主懷疑湯姆幫助農場的兩個奴隸逃走,將湯姆毒打致死。

湯姆叔叔欣慰離世

二、湯姆叔叔悲劇命運的必然性

(一)社會原因:

1.南方陽光下的罪惡

美國奴隸制度形成於十七世紀,亦即殖民地創建時期,到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才被內戰的炮火所摧毀,一共存在了二百多年之久。這是一個極其黑暗的、殘酷的剝削制度。

在廣闊無垠的貝雅大陸上,生活著不計其數的人和動物,而在看似祥和的人類社會中,卻有著那麼一群人,他們勤勤懇懇,起的比雞早,睡的比雞晚。而他們的僱主,那些享受著榮華富貴的家園族長們,卻坐享其成肆意驅使著這些單純勤勞的人們,並美其名曰賜名他們為「黑奴」。

在種植園中,黑人奴隸們不僅要承擔繁重的體力勞動,還經常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受到懲罰。懲罰包括鞭打、毆打、火刑、烙刑、監禁等。當奴隸拒絕服從或是故意違抗命令時會被施予刑罰,奴隸主或監工為了重申自己的絕對掌控時也常常虐待奴隸。在較大的種植園內,對待黑人奴隸通常更加殘忍,他們常常被監工虐待。而在較小的蓄奴家庭中,奴隸主和奴隸之間的關係相對較好,還較為人性化。

種植園主們像驅使騾馬一樣地對待他們,黑人奴隸的生活在南方的陽光下充滿了黑暗,黑人奴隸似乎生活在地獄中。黑奴們並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仍在勤勤懇懇的工作著,哪怕像湯姆叔叔這樣「忠誠」、「勤勞」,終究難逃其悲慘的命運。

2.宗教對奴隸的麻痺作用

早先基督教認為使用奴隸是不公正的,而且破壞了自然律,到了《彼得前書》則說:「你們作僕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順服主人,不但要順服那善良溫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順服他。」

湯姆悲劇的社會原因在於基督教的麻痺作用。基督教自形成以來,《羅馬人書》訓誡說:「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上帝的。凡掌權的,都是上帝所任命的,所以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上帝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罰。」奴隸主們向奴隸們灌輸宗教思想,用基督教的仁義麻痺奴隸,使奴隸們心甘情願地將自己的靈魂和肉體都獻給主子,湯姆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二)個人原因

尋找悲劇的根源,最終還得聚焦於人物本身,深挖他的性格、心理思想等。我認為,湯姆自身的性格是其悲慘命運的根本原因。湯姆沒有知識和文化,沒有反抗精神,只有對主人的忠心。在遭遇命運不公之時,湯姆只有念《聖經》尋找心理慰藉。

如同鮑德溫評判的:「斯託夫人的《湯姆叔叔的小屋》中的湯姆叔叔,是一個被剝奪了人性,去掉了性慾,為的是能給他穿上謙卑與忍耐的外衣而使他的靈魂得到拯救。」

魯迅小說《孔乙己》一文中,主人公孔乙己之死的根本原因在於他一味的懶,懶得出奇,沒有任何收入,全靠偷。偷到被打折腿了,爬不動了,沒得吃了,就只有等死了。可以說,孔乙己是被自己餓死的。至於因為偷竊被別人毒打,那只是對他「懶」的懲罰,並不是根本的死因。

因為挨打之後,他本該反省、悔改、變得勤勞,但是他沒有任何改變。等到也許在生命最後時刻想要改變時,傷病已不給他機會,他也喪失了改變的體力。孔乙己死了,不是他沒有求生的能力,而是他不運用自己應有的能力。也不是別人不讓他生,而是他懶得劣根性把他逼上了絕路。

魯迅《墳.摩羅詩力說》:「苟奴隸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視,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視所以怒其不爭。」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一語,常被人理解為是魯迅對孔乙己的態度。同樣,這個詞也可以概況湯姆叔叔的個人形象,兩人的相似之處在於唯唯諾諾、逆來順受的性格最終導致他們難逃厄運。

相反,伊麗莎不是一個俯首貼耳聽主人擺布的奴隸,當她偶然聽到主人要賣掉湯姆和自己的兒子哈利後,就連夜帶著兒子在奴隸販子的追捕下跳下浮冰密布的俄亥俄河,逃到自由州,再往加拿大逃奔。她丈夫喬治·哈裡斯是附近種植場的奴隸,也伺機逃跑,與妻子匯合,帶著孩子,歷經艱險,終於在廢奴派組織的幫助下,成功地抵達加拿大。逆來順受、聽從奴隸主擺布的湯姆難逃死亡的命運,而敢於反抗、敢於鬥爭的喬治夫婦得到了新生。

喬治夫婦獲得新生

結語

湯姆的悲劇命運揭露了黑人在種族壓迫下的生活慘狀以及黑白兩個世界無法調和的矛盾。作為一篇戰鬥檄文,《湯姆叔叔的小屋》它深刻反映了南方社會的黑暗和落後,使人類更加堅定地追求種族平等。

小說在喚醒受壓迫人民和整個世界起來反抗奴隸制度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從歷史還是現實的角度講,《湯姆叔叔的小屋》都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相關焦點

  • 張宏毅:美國歷史敘事隱瞞了黑人的巨大貢獻
    實際上,美國的歷史敘事有意忽略了一個事實:沒有美國黑人的生命,沒有他們的巨大貢獻,就沒有今天的美國。奴役與自由的悖論黑人在北美的歷史幾乎與白人移民一樣久遠。確切地說,自1619年8月20名非洲黑人被販運到北美維吉尼亞的詹姆斯敦,這段歷史就開始了。據1790年統計,美國有69.7萬餘名黑人奴隸和5.9萬名自由黑人。
  • 美國黑人音樂①丨夜裡的噪音:皮鞭、即興與音樂中的新黑人
    這些動作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是黑人基督教音樂最典型的身體表達。然而除此之外,被奴役的痛苦經歷也是鼓動性的另一個重要源頭。比如,黑人在教堂唱歌時,手牽手,臂挽臂,一起搖晃身體和黑奴們的集體反抗有關。這樣的身體親密性是美國黑人基督教音樂現場中最醒目的特徵之一。它不但象徵著互助友愛,更是對反抗的身體模擬和對團結的謹記。
  • 唐朝販賣黑人崑崙奴,有沒有改變中國人的血統?他們為何不反抗?
    唐朝販賣黑人「崑崙奴」,對中國人的血統有何影響?為何沒有在中國形成黑人種群?這些人的後代情況?這其中有何玄妙?一、中國古代就有販賣外國人口,包括販賣黑人的情況。販賣人口的事,現在說起來很不光彩。但中國古代,確實存在販賣外國人口的現象。
  • 黑人=窮人:美國黑人問題為何難解決
    美國建國以來,有兩個特點極為突出,就是奴隸制和種族隔離,美國南方是當時少有的實行奴隸制的地區,美國的南北戰爭雖然解放了黑奴,但僅僅是名義上的,被解放的黑奴沒有一技之長,又失去了主人的保障,再加上白人對黑人的歧視,黑人到了北方要麼成為無業者要麼只能幹工資最低的髒活,他們幾乎處於美國社會的最底層。
  • 反抗、仇恨與愛:我們如何想像「黑人文學」?
    她指出,在經濟大蕭條和黑人權利運動高漲的1960年代,「美國黑人文學密切反映了黑人在戰爭和社會動蕩下的美國生存狀況和心態」。因為黑人一直處於社會壓迫的最底層,經濟危機對黑人的生存境況產生了強烈的衝擊並加劇了種族矛盾,左翼思想和美國共產黨的發展也對黑人作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 欺負黑人有理的3k黨,早就被解散了,卻時不時復活攪亂美國社會
    於是,北方人抓住南方人奴役黑人的辮子不放,聲稱要大範圍廢除奴隸制,把自由還給人民,讓美國變得人道起來。南方人對此當然心存芥蒂,這些黑人奴隸是他們花錢買來的,要是讓他們改變對黑人的「用工態度」可能還好說,但若直接讓他們放棄使用黑奴,那那麼多工作誰來幹呢?
  • 黑人長得那麼強壯,為什麼被販賣後不敢反抗?看看印第安人的情況
    而在「三角貿易」中,受到傷害最大的就是非洲的黑人,據資料統計,在數百年的黑奴貿易中,非洲大約損失了一億人口的黑人。在美洲種植園內,種植園主將花大價錢購買來的黑奴安置在園區內幹活,每一個種植園內,黑奴少則有幾十人,多則上百人。而負責看押、監工的種植園主一家人,人數自然是沒有黑奴多的。
  • 黑人國防部長出現了!黑人副總統!美國黑人總統之路還要走多遠
    英國販賣的奴隸達到300萬人,其中有三分之一在販運的過程中餓死或病死。據歐洲歷史學家們估計,從15世紀到19世紀,奴隸貿易導致非洲人口減少了一億,其中五分之四在抓捕過程中死亡,約有1200萬到4000萬非洲黑人被歐洲列強販賣到世界各地,在運輸的途中又有一半人死亡。
  • 美國「叢林法則」:黑人與亞裔的複雜情感
    如果拍視頻的黑人是文化素質比較低的人,是極端的個例那也就罷了(哪個村沒有幾個地皮無賴,我們理解),可是隨後美國維吉尼亞州諾福克市打算給每一家受到影響的華人商戶和拉美商戶提供損失補貼的時候,因為叫「保羅尼迪克」的非洲議員卻表示了強烈反對,他的理由是「為什麼要聯繫中餐館的老闆,華人不需要任何錢了,他們已經賺了很多的錢,而且他們現在還在賺很多的錢」,還補充:華人商戶從不僱傭黑人,也從不回歸社區,所以與其去幫助那些中餐館
  • 黑人不該被奴役!來看2017年驚悚電影,揭露美國的這種社會現實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美國驚悚電影《逃出絕命鎮》。該片於2017年2月24日在美國上映。該片上映後,觀眾響應強烈,該片於2018年2月12日榮獲電影類最佳劇本。2018年3月5日,獲得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故事發生於一個美國小鎮,名叫克裡斯黑人男青年與和他的白人女友露絲陷入了熱戀當中,為了能讓他們的關係更加穩固,他們打算帶著彼此與自己的父母相見一下。
  • 若美國黑人成為上流階層,會怎麼樣樣?
    南非黑人從社會底層躍居社會頂層,結果南非出現全世界絕無僅有的現象:黑人居住在城市,白人只能生活在貧民窟。黑人一旦成為社會上層,美國將會成為第二個南非。南非白人擁有大量財富,但是卻被黑人政府剝奪,只給極少的補償,所以凡事有能力的白人,都已經離開南非前往澳大利亞等國,剩下的白人不僅失去了大量財富,而且對黑人的種族歧視變為黑人歧視白人,白人難以獲得教育和工作,只能住在貧民窟。
  • 從零元購說起,美國黑人的社會地位是如何形成的
    零元購,這不是說商業網購中所說的那種零元購,而是一個調侃的說法,指的是美國黑人在搶劫商店和超市,從裡面拿東西,等於買東西不花錢。 ,教育程度也高,那麼社會地位應該比窮人極多,教育程度也低的美國黑人高吧。
  • 美國黑人為什麼無法「革命」?
    對於美國黑人平權運動來說,最讓人絕望的結果,不在於革命失敗,而是自認為「革命」已經成功。11925年春夏之交的一個夜晚,美國奧馬哈市,一隊尖帽白袍的3K黨來到當地一個黑人社區一棟小木屋前。這家的男主人不在家,他們只遇到了一名孕婦。
  • 美國社會暴動:疫情催化劑,黑人導火索,川普助燃,本質是怒火
    正在他瘋狂制裁中國、無恥挑起爭端時,美國暴亂了。即使美國正在上演上百座城市的遊行抗議,川普的工作重心似乎也一直在對外而非安內。曾經香港暴徒走上街頭,川普拿叫囂著不要出動軍隊,如今美國白宮被遊行人群包圍,他卻完全不顧人民的感受,出動了軍隊鎮壓。1600人的軍隊已經入駐了華盛頓,天大的諷刺正在上演。
  • 黑人作家用黑色幽默揭開美國社會的矛盾和虛偽
    「黑馬」得主的出現令人不禁聯想到四年前,美國黑人作家保羅·比第也是憑藉一部風格奇特的《背叛》出奇制勝,擊敗諾獎及兩度布克獎得主庫切,拿下2016年布克獎。作為一部喜劇文學,《背叛》有足夠猛烈的笑料。它用極度幽默的敘事,講述了一個荒誕的反抗故事。
  • 美國黑人,他們獲得了平等自由的權利,可為什麼還會被歧視?
    那時候的契約勞工本質上就是奴隸,僱主是可以隨意買賣勞工,而且不需要支付薪水,還可以隨意毆打勞工。由於膚色的差異,黑人就成為了最主要的勞動力來源,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可那時候的法律並沒有規定說,黑人就一定是勞工或者是奴隸,他們是允許贖回自己的自由的。當時也有一部分的黑人,是最終贖回了自己的契約勞工,以及購買農田等等的權利。不過呢,絕大部分黑人依然處於社會的最底層。
  • 美國鄙視鏈,黑人華人地位誰高?
    華人在美國同樣是不怎麼受待見的尷尬地位。如果被壓在膝下的不是黑人,是中國人。事情會怎樣發展?美國的鄙視鏈中,華人又到底處於什麼位置?一、為什麼對黑人有天生的敵意?歧視黑人固然不對,但說句真實並引起不適的話:黑人是真的,很不爭氣!在美國謀殺犯罪的比率中,黑人謀殺的可能性高達4,而白人謀殺的可能性只有0.6。還有輟學率和失業率,黑人的水平也遠高於其他族裔。
  • 為什麼美國警察要給黑人洗腳?這種行為是出於什麼目的?
    6月6日,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卡瑞市,幾名白人警察跪在地上一邊禱告,還一邊虔誠地給黑人牧師夫婦洗腳。甚至,現場還有人拿擴音器播放:祈求上帝寬恕白人祖先,因為他們曾經奴役、壓迫、虐待非洲裔美國人。洗腳當然是表示尊敬,可是我們仔細想想,為什麼洗腳會與主聯繫上,又為什麼會與種族平權聯繫在一起呢?首先,我們說一說洗腳與主,聖經裡面有這樣一段記載:耶穌和門徒共進最後的晚餐,突然離開自己的座位,把水倒進盆裡給門徒洗腳,並用自己的手帕擦乾。
  • 《陽光下的葡萄乾》:美國夢破碎後,黑人家庭如何重建自我認同?
    但其中的局限性也是無法忽視的——「神奇黑人」與「白人救世主」的套路化模板,無可避免地成為白人視角下一廂情願的想像式調和,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黑人群體真正的現實處境。關於身份認同問題,一直貫穿著美國黑人在文學、戲劇、影視等一切文藝作品中。
  • 窒息,美國黑人身上的三座大山
    此外,為了使奴役黑人的行為說得通,以白人為主導的社會開始把黑人的特性往「文明」的反面去塑造:原始、感性、有生命力、性能力強、力氣大又蠢…… 甚至今天絕大多數「黑人藝術」仍重在展示感性和生命力。而其暗含的邏輯就是黑人的理性比不過白人、跟不上人類先進文明,用「美化」來貶低黑人的社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