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經典】第125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是電腦遊戲的錯(49)

2021-02-09 楊姐姐讀經典


          書中原文

        一個孩子如果長期鑽在遊戲裡不肯出來,以至於成為一種病態,那是因為遊戲外的世界讓他感到枯燥、不快或自卑;一個孩子如果因為電腦遊戲耽誤了前途,那他即使生活在沒有電腦的時代,也會有別的事情把他拉下水。我堅信使人墮落的不是遊戲本身,而是心靈的空虛,或某些素質的缺失、那些在遊戲中墮落的人,即使沒有電腦遊戲,也會有另外的什麼東西使他不可自拔。

  圓圓10歲上初一時開始玩電腦遊戲,經常玩到廢寢忘食的地步,每到周末,總是一玩就四五個小時,到寒暑假,能一口氣玩七八個小時。那兩年,她買的雜誌基本上都是電腦遊戲方面的,和同學朋友們電話聊天,也經常是關於電腦遊戲的內容。

  她玩電腦遊戲是在我的慫恿下開始的。

  圓圓在煙臺上小學時,同學們都還沒開始玩電腦遊戲,也可能因為當時同學家有電腦的還不多,也許是因為他們當時還太小。她知道這回事,但並沒有真正感興趣。到北京上中學後,電腦遊戲好像一下子在中小學生中開始流行了。她一方面從同學那裡知道電腦遊戲很有趣,另一方面又從媒體、其他家長、學校那裡聽到太多的對電腦遊戲的批評。她可能有所顧慮,有矛盾,就一直沒主動提出要玩。到初一第二學期,我問她是不是班裡有同學在玩電腦遊戲,告訴她想玩你也可以玩。她有些意外,但馬上就非常快樂地接受了,立即就出去買了遊戲盤迴來。

  我的考慮是,既然電腦遊戲能讓孩子們那麼著迷上癮,其中一定包含著巨大的樂趣。孩子總應該玩點什麼,我要讓我的孩子快樂,在她的每個成長階段獲得那個階段應有的快樂。因為現在的孩子們缺少玩伴,在玩耍方面太單調貧乏,如果沒有一件有趣的事讓他去做,那他多半是要在電視機前消磨時間了。我寧可讓圓圓在遊戲中浪費時間,也不願她經常呆住電視機前。適合她看的電視節目太少,電視又完全是被動接受,經常看會使人大腦遲鈍;遊戲卻是主動參與,玩的過程中有自己的智力投入;而且遊戲可以讓她熟悉電腦。再一個考慮是,她的同齡人如果都在玩,她不玩的話,就會缺少一個重要的交流話題。

  至於她會不會上癮,我不是沒有擔心,但不想因噎廢食;總的來說我有信心,這種信心來源於我對遊戲的認識和對自己孩子的了解。

  電腦遊戲也就是個遊戲,並不是毒品,它和我們小時候玩的遊戲並沒稈晗本質區別,只是這個遊戲更有趣更複雜。想一想,兒童對哪一種遊戲不上癮呢?我們小時候大伙兒孩子玩打仗或捉迷藏,經常玩得忘了回家吃飯,忘了睡覺,直到大人找來,強行把我們拉回去。當時我們也總是不願意散去,甚至得挨頓揍才肯回去。而現在的孩子沒辦法在樓下找到那麼多小夥伴,只能在電腦上和虛擬對象玩耍。他們也會常常玩得忘記了時間,總覺得沒玩夠。這兩種「玩耍」沒什麼區別。

  對遊戲有濃厚的興趣和病態的「成癮」,這是兩種不同的狀態。我相信絕大多數只是前者,只有少數的孩子會發展到後一種狀態。據說姚明也喜歡玩電腦遊戲,另外還有一些事業及學業上很有建樹的年輕人也喜歡玩遊戲。所以並不是電腦遊戲本身有問題,而是孩子缺少自控力,使事情變得糟糕;這是家長首先要確立的一個觀念。

  遊戲上癮其實反映的是遊戲之外孩子的另一個問題。一個孩子如果長期鑽在遊戲裡不肯出來,以至於成為一種病態,那是因為遊戲外的世界讓他感到枯燥、不快或自卑。一個孩子如果因為電腦遊戲耽誤了前途,那他即使生活在沒有電腦的時代,也會有別的事情把他拉下水。我堅信使人墮落的不是遊戲本身,而是心靈的空虛,或某些素質的缺失。那些在遊戲中墮落的人,即使沒有電腦遊戲,也會有另外的什麼東西使他不可自拔。

  事實上,電腦遊戲已成為當代兒童生活中不叮缺少的部分。無論家長喜不喜歡,他們最終都是要玩的,所以,在要不要讓孩子玩電腦遊戲的問題上,家長已基本上不需要決策了。大勢所趨,擋是擋不住的。所要思考的是,如何讓孩子既能玩遊戲又懂得自我約束,怎樣才能娛樂、成長兩不耽誤?

  真是「萬事開頭難」,圓圓開始玩遊戲後,也像別的孩子一樣,非常痴迷。課外書幾乎沒時間讀了,到了練二胡的時間也不想下機,硬拖著;叫她吃飯,直等到我和她爸爸吃完,飯都涼了還不過來、她這些表現讓我也著急,說過幾次但發現沒用後,我告訴她應該安排好時間,把該做的事做了,以後就不再說了。有幾次她過來吃飯,我們已吃完,飯桌也收拾了,告訴她剩飯在廚房,想吃自己熱去吧。說這話時和顏悅色,毫無責怪的意思。

  心裡越著急越不能拉下臉來教訓她,越要和她站在一邊,絕不站到她的對立面。我經常用愉快的口氣問她一些關於遊戲的事,真誠地分享她玩遊戲的快樂;過聖誕節還送她新的遊戲盤。我知道幹涉只能激化她玩遊戲的無度,她需要的是自己學會控制。所以我有足夠的耐心讓她自己在各種各樣的時間分配中,體會各種各樣的感覺。

  因為她平時住校,只是周末回家練兩天二胡:第一天她寫完作業就玩遊戲,玩得忘乎所以,忘了練二胡,就說要第二天多練一會兒;第二天不得不關機時才想起來,二胡又忘了練了,那就只好等下周練吧。這時她是有愧疚之情的——這其實就是一個孩子自我調整的開始。第二周果然記著練了,但時間很短,結果到老師家上課時,拉得很糟,從老師家出來她很沮喪,說看來得好好練呢。我並不責怪她,只是附和她的話說,好好練練吧。再接下來,她基本上就能像以前一樣安排練琴時間了。為了保證遊戲時間,她更注意做事的效率。當然也有反覆的時候,偶爾一兩天會安排得很糟,但我始終沒和她形成衝突,有時會和她心平氣和地談一下這件事,提出我的希望。

  剛開始玩電腦遊戲。對她學習成績有一些影響,但我堅信孩子應該玩;堅信孩子自己心裡清楚學習和玩哪個輕哪個重,只要我不胡亂幹涉,不嘮叨,她一定會慢慢調整自己。況且,又不是馬上要高考,她成績高一些低一些有什麼了不得呢。只要不讓遊戲和學習衝突,不敗壞她學習的胃口,我相信她在該學習的時候一定懂得用心去學。

  圓圓一年多玩下來,對遊戲興趣依舊,但逐漸學會了自我掌控,把該做的事都做了,而且效率高了——我認為,這是她遊戲中真正的收穫,比單單考出好成績還重要。

  圓圓初中時一直玩單機遊戲,沒玩網路遊戲。上初三後,學習一下緊張起來。她在初三的某一天,把所有遊戲盤部裝到一個紙箱子裡,說在中考前不再玩了。我沒說什麼,儘管這一舉動是我早已盼望的,但我沒流露激動,也沒誇獎地,只是表示出贊同,幫她一起高高興興地用膠帶把箱子封好,放到床下。

  中考結束後,她本來計劃要做好多事:讀小說,練字,練琴。但遊戲箱子再度被打開後,她又把最多的時間投入到玩遊戲上,結果原定計劃基本沒實現。儘管我看她這樣「浪費」時間有些遺憾,也沒說什麼。我想中考給了孩子很大的壓力,接下來又是更加緊張的高中生活,所以這個假期就讓她盡情地玩吧,我為什麼非得要求我的孩子在假期也要學習呢。

  只是到假期結束時,我和她談了一次話,回顧了一下假期初期的計劃,問她是不是感覺玩遊戲太浪費時間了,會把一個人的計劃完全破壞掉。我又和她分析,時間就那麼多,做了這事就不能做那事,而接下來的高中三年是人生中最關鍵的三年,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所以我們應該使用好這三年,這其實也是為了將來有更好的條件去玩。

  圓圓一個假期下來,發現沒按計劃做事,心裡也很失落,再說遊戲癮也解了不少,她這時就能理解家長的話,不和我頂牛,說上高中肯定學習特別忙,就要少玩。她確實說到做到,高中期間她又玩了幾次,我們什麼也沒說。到高二時,她又把所有的遊戲盤裝進箱子裡,說高考完了再玩吧。此後兩年再沒動一下遊戲。等到高考完了,她大部分時間是讀書、看影碟、上網聊天、和同學出去玩。偶爾玩一下遊戲,是和同學借來的新版遊戲。那個紙箱再沒打開,可能是那些遊戲太舊或太小兒科了。現在她在大學裡,除了緊張的學習,還參加了兩個學生社團,不停地讀課外書,生活很豐富也很忙碌,據說和同學上網聊天的時間也很少。偶爾也會玩玩遊戲,但想把她長時間關在遊戲裡,她自己都不會答應。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你的孩子自覺,該不玩的時候就不玩了。我那個孩子,你要真這樣放開了,他會什麼都不幹,永遠都不想停下來。

  這種假設是不成立的。

  這些家長的「放開」之所以沒有效,第一個原因,是平時家長習慣在很多事情上去「管」孩子,單是玩遊戲這一件事就不知道說過多少次,發生過多少衝突。那麼你哪天突然放開了(其實多半是躲在旁邊做偵探去了),他當然就要玩瘋了。貓突然不在了,老鼠能不反天嗎;瞥察都下崗了,小偷能不放肆嗎。家長和孩子最好不要形成這種管制與被管制的關係,這種關係建立的時間越長、越牢固,孩子的自覺性就越差。

  第二個原因是家長缺少耐心,指望自己一改變,孩子也能立地成佛,幾天就變好;如果孩子在一段時間內不改變,家長就受不了啦。壞毛病也是「病」,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用一天養成的壞毛病可能需要三天來改正,何況他幾年間養成的壞習慣,怎麼可能你放開三天他就改了呢。就如陶行知先生比喻的那樣,有的人開始接受一個觀念,知道鳥兒在大自然中會成長得更好,就弄些花草樹枝放到鳥籠子裡,以為這就是給鳥提供了自然環境。為什麼不能打開籠門呢?家長要治理孩子的某個壞毛病,第一要有誠意,第二要有耐心。

  還有一些家長,平時對孩子嚴加管束,不許他上網,一旦孩子考試成績好或別的什麼事做得好,家長一高興,就以允許孩子上網或超時上網作為獎勵——家長們一方面痛恨網路遊戲,另一方面又把上網作為「獎品」送給孩子。而能作為「獎品」的東西,它怎麼會是個壞東西呢——孩子們就這樣被搞亂了,他們對遊戲的興趣被刺激得更濃了。

  我常想,事情可不可以反過來做,把上網當作「任務」或「懲罰手段」,而不是當「獎品」安排給孩子,是否會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比如,孩子特別喜歡玩遊戲,那麼家長在每次孩子做錯了事的時候,就告訴他要懲罰他,上網去吧,必須連續玩夠十小時,不夠就懲罰再玩十小時,直到他累得求饒。這樣,孩子慢慢覺得上網不是一種樂趣,是一種懲罰。反覆多次,可能會讓他對上網產生反感心理。

  網路遊戲當下似乎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戒除網癮的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有的醫院開展治療「網癮」的業務,讓孩子們完全像病人一樣住院,通過吃藥打針採治療。也有辦「行走學校」或「訓練營」的,其手段更是無奇不有——這簡直是頭痛醫腳,進鐵匠鋪買肉。

  這些機構所宣傳的。「成功戒除」是一個什麼樣的標準?畢竟遊戲不是毒品,他們對這些孩子跟蹤了多長時間,這些孩子後來到底怎樣了?這些機構或產品讓家長白花錢尚且是小事,嚴重的是不但於事無補,還給孩子們帶來傷害

  2007年媒體曝光的四川「大東方行走學校」,招生宣傳中就說它能幫孩子戒除網癮。可它哪裡是個學校,簡直就是座「黑磚窯」。工作人員素質低劣,「教育」行為令人髮指;他們的「教官」隨意打罵汙辱學生,把學校變成集中營,最終導致學生跳樓自殺。它不但給孩子們帶來肉體傷害,更造成深重的精神傷害。這件事與媒體當時曝出的「黑磚窯事件」性質完全相同,最後卻不了了之,媒體上並未見到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罰。這種忽略,可能由於這些受害人都是「問題少年」,他們不能像「黑磚窯事件」裡那些可憐的窯工一樣引起人們的同情。

  有人把「黑磚窯事件」上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沒有人發現「大東方行走學校」之類的行為才是真正的國家安全事件——家長的無知,「教員」的暴力,在孩子們心中埋下了仇恨,他們的心理被扭曲;從行走學校出來的孩子更變本加厲地沉浸在網路遊戲中,還有的孩子口口聲聲要殺了那個「校長」——這才是定時炸彈,真是讓人憂心忡忡。

  家長絕不可輕信各種治療網癮的廣告,所謂「網癮」是個教育問題,不可能那麼表面化地解決。

  青少年沉酒於電腦遊戲不能自拔的報導經常能看到。表面上看癥結都在青少年自身及遊戲上,可從每一篇報導的字裡行間細看,都能看到或感覺到家庭教育的缺陷。許多家長採取的各種「積極行動」是多麼地用心良苦,可惜充滿了反教育科學的意味——就是這些反教育科學的行為,不但讓父母的努力無效果(最多取得暫時的、表面的效果),還讓孩子越陷越深。

  我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網癮」問題,只能從家庭教育開始,需要家長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巧。沒有家長的改變,就不可能有孩子的改善。

  一是家長要對網路遊戲有正確的態度,坦然接受它只是孩子的一個遊戲,是一種娛樂方式。不要讓孩子在玩的時候有內疚感和負罪感,不要讓你的態度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緒。逆反情緒只能強化他玩的欲望。

  二是讓孩子有豐富的課外閱讀。不論是兒童還是成人,任何放縱都與內心空虛及道德墮落有關。網路遊戲只有在精神空虛的孩子那裡,才變成鴉片。豐富的課外閱讀會讓孩子的精神世界豐富,更聰明更理性,形成更好的道德意識,它強大的力量會擠佔陣地,不給遊戲留下更多的空間。一個從小有閱讀習慣的孩子,閱讀對他來說也是魅力無窮的,會衝淡對遊戲的興趣。

  三是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自己。這是最關鍵,也是最難的。絕大多數網絡成癮的孩子,他們家長的共同特點就是經常去「管」孩子,對孩子不斷提出限制性要求。他們的目的也是想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就經常告訴孩子你應該這樣,應該那樣。單看家長給孩子提出的安排,確實是很好,很合理,家長正是由於相信他做出的安排會變成孩子自己的安排、所以不厭其煩地提醒孩子該做這事了,該做那事了。事實是,你把所有的「管理」都肩負起來了,孩子哪裡還有機會去學習自我管理呢。

  四是在具體言行中多運用逆向思維,例如前面提到的,把上網作為「任務」或「懲罰手段」,而不是獎勵手段來運用。這算是一個小技巧。

  這幾條很好理解。在具體操作中,家長們要注意和反思的是:你的每句話、每個動作,對目的是成全的還是破壞的,在孩子內心強化的是哪一個效果。比如,你想讓孩子多讀課外書,就把孩子硬從電腦前拉開,塞給他一本書,告訴他要多讀書少玩遊戲——這樣做其實更破壞了他讀書的興趣,強化了他對遊戲的欲望。還有家長急於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就給孩子規定嚴格的作息時間,特別是嚴格的遊戲時間,一旦孩子安排得不好,就批評他不善於管理自己——這樣,就奪走了孩子學會自我管理的機會。如果只是為了「管住」孩子,你完全可以這樣做,做起來也很簡單;如果想要「教育」孩子,讓他學會自我管理,則要家長動許多腦筋。

  至於有些遊戲充滿暴力與色情,家長應儘量阻止未成年孩子玩這類遊戲。同時要給孩子正面引導,讓他選擇那些內容健康的遊戲,暴力與色情不是遊戲的本質屬性,如同有的書刊也充滿色情與暴力,可這並不是書刊的本質屬性。我們只是不允許孩子看內容低下的書,但不能因此不讓他看書。

⏩【共讀經典】第78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序言 —當我們手上有塊玉時(2)

⏩【共讀經典】第79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打針有些疼(3)

⏩【共讀經典】第80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要捉弄孩子(4)

⏩【共讀經典】第81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給小板凳揉揉疼(5)

⏩【共讀經典】第82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每年都來的聖誕老人(6)

⏩【共讀經典】第83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長大要和馬曉飛結婚(7)

⏩【共讀經典】第84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像牛頓一樣(8)

⏩【共讀經典】第85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古詩滋養的孩子(9)

⏩【共讀經典】第88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被「魔杖」點中的孩子學習能力強(12)

⏩【共讀經典】第89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閱讀」與「壞閱讀」(13)

⏩【共讀經典】第90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可不可以批評老師(14)

⏩【共讀經典】第91期——《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學「語文」不是學「語文課本」(15)

⏩【共讀經典】第101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管」是最好的「管」(25)

⏩【共讀經典】第102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寫作文的最大技巧(26)

⏩【共讀經典】第103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級賓館」(27)

⏩【共讀經典】第104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學習不要「刻苦努力」(28)

⏩【共讀經典】第105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考100分(29)

⏩【共讀經典】第106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替孩子寫作業(30)

⏩【共讀經典】第107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自己不帶孩子就是瀆職(31)

⏩【共讀經典】第108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考好了不獎勵(32)

⏩【共讀經典】第109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只設「記功簿」不設「記過簿」(33)

⏩【共讀經典】第110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寫「暴力作業」(34)

⏩【共讀經典】第111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做「聽話」的父母(35)

⏩【共讀經典】第112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做穿西裝的野人(36)

⏩【共讀經典】第113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永遠正確的家長最失敗(37)

⏩【共讀經典】第114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怕小動物(38)

⏩【共讀經典】第115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上學前班(39)

⏩【共讀經典】第116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40)

⏩【共讀經典】第117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如何讓孩子少看電視(41)

⏩【共讀經典】第118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開「提意見會」(42)

⏩【共讀經典】第119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河流可以是粉色的(43)

⏩【共讀經典】第120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睡覺不怕吵 學習不怕吵(44)

⏩【共讀經典】第121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如何讓孩子愛吃飯(45)

⏩【共讀經典】第122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暴力作業就是「教育事故」(46)

⏩【共讀經典】第123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兒童多動症」是個謊言(47)

⏩【共讀經典】第124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女兒的「隱私」(48)

好書推薦:

    如果您有好書推薦,可以加我微信,或者直接給我留言,我挑選出大家喜歡的書籍,每期與大家共讀。

共讀經典:

    如果您也想讀書給大家聽,可以聯繫我,錄好音頻後直接發到郵箱:847237065@qq.com,音頻格式為mp3,當然也歡迎您多提寶貴意見。

     黎明    小馬   RUNNING     溫暖     兔小柔    李老師   張老師    燦燦              溫妤    子夏    陳老師    楊姐姐

      堅持讀書的人,都是自律的,自律的人,都是優秀的!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掃碼關注我,我們一起共讀經典。

相關焦點

  • 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懂得這些,一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深遠。其中,媽媽這個角色更是重中之重,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母親的智慧、情感等因素影響著一個孩子的道德發展,人在自己的道德發展中變成什麼樣其實就取決於有一個什麼樣的母親。
  • 「百千」第27期《瘋狂的鸚鵡》——新書猜猜猜丨共讀播報
    導讀剛剛通過審核,沒有拿到共讀書籍,共讀活動怎麼開展呢?這可難不倒我們的老師和孩子。讓我們隨著喬老師和她可愛的孩子們一起用猜測開啟《瘋狂的鸚鵡》。盼望著盼望著第27期「百千」名單公布了我迫不及待的打開文件細細的尋找著終於我看到了我們班的名字
  • 【河曲教育】高效陪伴 做孩子的好媽媽好老師
    我是河曲縣長城小學 二(6)班 劉芮希媽媽王宇婷,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我努力踐行家庭教育女王尹建莉老師的愛與自由理念,讓孩子充分感受愛
  • 教師節|經典電影中的好老師,說了哪些打動人心的經典臺詞
    老師的話,有時讓人當下就醍醐灌頂,有時則後勁十足,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躍上心頭,令你警醒。我們收集了一些經典電影中打動人心的臺詞,向老師們致敬。好老師:尚恩經典臺詞:「這不是你的錯。"「像這樣的小事(尚恩調侃妻子的缺點)很奇妙,那是我最想念的事。這些小特質讓她成為我的太太,她也知道我所有的小瑕疵,人們稱之為不完美。
  • 親子共讀 |《最會偷東西的大盜賊》
    家好!我是親讀會的水月老師,也是一個五年級男孩的媽媽。今天,我將以一個家長的身份,與大家分享閱讀《最會偷東西的大盜賊》的感受,親子共讀話題的可能思路,親子交流注意事項,以及如何引導孩子閱讀一本書,請多多指教!在閱讀這本短篇童話集時,內心會時不時地被點亮。比如,在《五隻小老鼠找幸福》這個故事裡,各自有獨特本領的五隻小老鼠出門去找幸福。
  • 中英文親子共讀【順德分會】第47期中英親子閱讀會預告&報名
    好的繪本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親子共讀中,代溝消失了,心靈的橋梁出現了,我們與孩子一起,重拾兒時的純真,感受閱讀的寧靜和美好。
  • 親子共讀就是媽媽念給孩子聽?別傻了,教你五種高效共讀法
    佩哥兒回覆:不是這樣的,低幼階段通過閱讀繪本可以解決許多孩子發展期的困惑,還能培養寶寶的閱讀興趣,是非常重要的,許多家長總認為親子共讀就是家長念給孩子聽就行了,其實這樣是不行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高效親子共讀的五個方法。如何高效地開展親子共讀活動呢?
  • 教師節| 經典電影中的好老師,說了哪些打動人心的經典臺詞
    好老師:克萊門特經典臺詞:「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 」「永不放棄,總有希望在前面等待。」「他是個好孩子,不過要懂他。」 在這位老師的努力下,兩人由最初的對峙轉化成互相啟發的友誼,從而使少年打開心扉,走出了孤獨的陰影,實現自我價值。好老師:尚恩經典臺詞:「這不是你的錯。"「像這樣的小事(尚恩調侃妻子的缺點)很奇妙,那是我最想念的事。
  • 不懂循循善誘的媽媽不是好老師
    30分鐘後,森森依然在進行著自己的遊戲。媽媽走上前把扯過他手裡的玩具摔在地上。森森:「你幹什麼?我又沒招你。」媽媽:「我讓你30分鐘內把房間恢復整齊,你為什麼不去做?還在玩。你看看你把這個家搞成什麼樣了?你以為這裡是旅館嗎?
  • 女子會,媽媽友,惡妻:現代日本社會女性兩三事丨 每日讀第118期
    即使不是同性戀,還是很有吃醋的味道。媽媽友(ママ友)沒有工作的日本家庭主婦,尤其是帶著幼兒的年輕母親,活動範圍往往小之又小,早晨丈夫出去上班以後,晚上他回來之前,整天的時間都搞不好要單獨和小朋友兩個人消耗。結果,她們容易感到很孤獨,很孤立。媽媽友不是把馬友友寫錯了。
  • 第四期|國慶8天告別電腦小白,延長筆記本電腦壽命的好習慣是...
    事不宜遲,跟著大師兄一起進入機械師·國慶脫白計劃的第四期吧今天大師兄就給大家科普一下硬體保養問題,本本保養好,奮戰好多年!01.主板問問周圍修過本本的兄弟,可能主板問題佔到了多大數。主板出現問題,很多情況是集成電路短路造成的,表現出來的是機器無法開機,一般情況下只能換主板。而主板的價格幾乎佔整機的四分之一,一但出問題是一件很心疼的事情。
  • 日語共讀丨讀動漫 櫻花莊的寵物女孩 ⑤
    還陪我通宵玩遊戲,不管我再怎麼任性,都沒有離開過我。這真的讓我很高興,興奮的心情無法停止。給你添了那麼多麻煩,真的很抱歉。(日劇《將戀愛進行到底》主題曲)》 第72期:《つばめちゃん(四重奏)》 第73期:《カヅキへ(可塑性記憶)》 第74期:《空想森林《空想フォレスト》) 第75期:《讀動漫 這部漫集合了世界最好吃的糕點》 第76期:《35歲的高中生,米倉涼子穿制服你愛了嗎》 第77期:《挑戦狀》 第78期:《蘆田愛菜主演
  • 第34期分享:Win10玩遊戲如何優化設置?
    其實這種說法是很不正確的,對於大多數遊戲玩家而言,Win10算是一個不錯的遊戲平臺,不但兼容性好,Xbox的原生加持也讓玩家們更加過癮。如果你的硬體不是那麼差的話,那麼小編帶來一些乾貨,讓你優化好Win10系統,使之遊戲玩起來更加流暢!1.點擊左下角【開始】菜單選擇【設置】。
  • 推薦3款電腦單機遊戲,都是經典老遊戲,不是經典不推薦
    昨天晚上推薦的遊戲,忘記起標題了,今天給推薦推薦4款經典的電腦遊戲,都是老遊戲來的,這四款老遊戲都是2008年之前的,比較合適低配置的電腦,對了
  • 最適合低配電腦玩的好遊戲
    並不是所有玩家都是土豪,能花上幾萬元裝配一套能所有大作都打開最高畫質的遊戲電腦,但是玩遊戲的心是躁動的,即使是只有集成顯卡也想儘可能的玩到好遊戲
  • 親子共讀的正確打開姿勢,你做對了嗎?
    不要去過多地糾結孩子能不能好地「聽」、好好地「讀」,親子共讀最好的方式就順應一個孩子的成長規律,用發自內心的愛去陪伴他。我不是昨天剛教你的?怎麼又忘了?」……試想一下,當「親子共讀」=「說教時間」,如果你是孩子,你還願意參與嗎?好繪本的教育性和藝術性,是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孩子藉助閱讀,被感動、受到啟發或者單純體會到樂趣,這些都是正面的人生體驗。這是一種觀察式、體驗式的學習方式,所謂「潤物細無聲」即是如此。
  • 情懷兌現 諾基亞 Nokia 125 正式上市:搭載經典遊戲《貪吃蛇》
    你曾記得諾基亞手機經典遊戲《貪吃蛇》,它跟著諾基亞 Nokia 125一起到來了。諾基亞宣布,Nokia 125 功能機發布,目前預售價 189 元。Nokia 125採用北歐極簡主義配色,有黑色、灰白兩色可選,聚碳酸酯外殼,安全耐用。
  • 「她是我的好媽媽好老師」
    今年2月10日,朱琪接到黃仕芳的電話:「朱媽媽,我聽說現在可以通過看電視上課,我也想讀書識字。」黃仕芳主動提出要讀書識字,朱琪非常高興,立即去書店買了幼兒識字卡片、字帖、鉛筆、作業本等。「我當過18年老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現在我決定重操舊業,給黃仕芳當家教!」
  • 鵝媽媽童謠21天伴讀【第5篇】
    - Kerry老師-聽兒歌·講故事·讀繪本   輕鬆英語啟蒙
  • 50首最經典英語童謠「第二期」附全套手工素材+視頻+音頻,讓不愛說...
    上一期分享了美國經典50首童謠的第一期視頻、音頻和配套遊戲書,深受大家的喜歡,第一期的連接在這裡哦!戳↓:50首最經典童謠附全套手工素材+視頻+音頻,讓不愛說英語的孩子都張開嘴!這套經典英語童謠,共50套,每套包含音頻+視頻+遊戲書。本次分享第二期的10套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