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桌遊設計師眼裡的「中國風」是什麼樣的?

2020-12-14 桌遊圈

文明古國是世界的寶貴財富,也是一套經久不衰的「IP」,在一款桌遊想要顯得「有文化底蘊」時尤其如此。近年來以古希臘、古埃及、古巴比倫為背景的桌遊層出不窮,追求新鮮感的西方設計師們又紛紛將目光投向了神秘的東方。

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是一片未經開墾的富饒之地,可對於西方設計師們來說,理解起來似乎並不是那麼容易。但這並不能阻擋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熱忱,許多耳熟能詳的桌遊設計大神都推出過以中國文化為背景的作品。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文化是什麼樣的?哪個朝代的文化最受他們歡迎?中國文化中的哪些部分最適合被提煉出來與桌遊融合,成為東西文化碰撞出的「爆款」呢?

斬鬼除魔護天道——《鬼故事》

說起法國設計師Antoine Bauza,很多桌遊玩家應該都聽或者玩過他所設計的經典作品《七大奇蹟》。不過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位法國設計師對東方文化非常感興趣。在推出《七大奇蹟》的兩年前,他的首部作品《Ghost Stories/鬼故事》就是以中國道教和鬼魂文化為背景進行設計的,並獲得了2009年金極客獎最佳策略桌遊及最佳創新桌遊等獎項的提名,可謂一炮而紅。

這款遊戲的背景設定在了中國明末清初時期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中。某日,村莊突然發生各種異象,村民大惑不解之時,四名道教的道士來到村中,告訴他們千百年前道教大仙在這裡封印了九幽冥王吳風,但如今他的力量有所甦醒,將召喚大量厲鬼前來攻擊村莊,意圖解開鬆動的封印。而一旦封印解除,鬼王現身,必將生靈塗炭,後果不堪設想。

為守天道,保黎民,玩家們將扮演這四位技能各異的道士,通過協力合作對抗厲鬼的入侵,並在最後將九幽冥王的化身擊敗,防止其重現人間。

遊戲將道家陰陽之說,作為每回合的兩個階段。在「陰「階段,是鬼怪的行動階段,玩家們要投擲詛咒骰,翻開鬼怪卡,並執行其效果。這一階段鬼怪會陸續來到玩家版圖之中,並可能翻開村莊圖版,或者對玩家所扮演的道士造成真氣、法寶損失等Debuff。

「陽」階段則是道士們行動的階段,在這一階段玩家可以移動,向村莊的村民求助來使用不同村莊板塊的功效,比如在茶館可以獲得法器和真氣補充,也可以通過投擲道術骰來驅除鬼怪。

九幽冥王的化身會在遊戲中途現身,玩家們需要在應對來襲鬼怪的間隙,齊心協力想盡辦法來擊敗他,若成功將其驅除,則所有人共同勝利。但如果鬼怪卡全部翻完,鬼王化身依舊在場,則所有人失敗。戰鬥過程中,如果一名道士的真氣耗盡,則死亡出局,所有四名道士全部身亡則也會失敗。如果村莊版塊全部被翻面,代表村莊失守,封印解除,所有人也會失敗。

這款遊戲主要考驗玩家們之間的合作默契度,以及行動的規劃和隨機應變能力,並加入了一些運氣因素,主題鮮明、代入感強。同時遊戲較高的難度,也容易激起玩家不斷合作挑戰的動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耐玩度。

遊戲的道教背景故事,各式東方韻味十足的模型、原畫以及太極、法器等token,都體現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味道。

但細究之下,還是只得其形,未得精髓。比如道士本應向道觀供奉的神仙靈位求助,遊戲中卻將佛像、寺廟放在了重要位置。一些卡牌也帶有濃重的西方奇幻色彩,比如九幽冥王的幾大化身卡若直譯過來就是「吸血鬼領主」、「黑暗女王」等詞,有種不倫不類的感覺。

不過考慮到設計師是從一個從未到過中國的法國人,「雲設定」難免會出現偏差,也就不過分苛求了。

聞說仕途甚——《故宮》

德國知名設計師Andreas Steding以歷史背景的桌遊作品見長,《漢莎商會》、《斯陶芬王朝》等經典作品都出自他的手筆。桌遊《Gùgōng/故宮》是他於2018年推出的新作,背景被設定在了明朝的隆慶皇帝——明穆宗朱載坖的統治時期。

當時,隆慶皇帝見朝政混亂,腐敗嚴重,於是決定重新聘用有才幹的官員來實現改革。在遊戲中,玩家們就扮演希望藉此機會一飛沖天的一大家族勢力,通過與紫禁城中的隆慶皇帝以及其他各個部門的互動交流,利用相互送禮、明爭暗鬥等手段來提升自己在皇宮貴族中的聲望,最終來達成自己的政治願景。而歷史上隆慶皇帝的改革夢想,則僅僅持續了六年就破滅了。

遊戲的主要玩法就是禮物交換,在操作階段,玩家們要選擇將手中的一張朝貢卡與主版圖上的一張朝貢卡進行交換,再執行這張朝貢卡上的行動。遊戲主版圖是明紫禁城,共包括七大區域,分別為旅行、長城、學堂、玉璽、朝堂、宮廷和運河,作用各不相同,有些是必須要進行交換的,比如通過朝堂才能夠面聖,否則最終得分清零,其他區域則需要玩家依據自己的規劃和不同情勢來做出決定。

遊戲融合了手牌管理、工人放置、點對點移動等多種機制,各大區域雖功能不同,但環環相扣,相互影響,再加上傭人、使節等元素的加入,讓玩家在不斷的策略抉擇之中玩出一種combo的爽快感。最後四個回合結束後,得分最高的玩家將取得勝利。

令人驚喜的是,在這款由國外設計師所設計的作品中,不管是極具國風的卡牌原畫和版圖,還是那些中國特色的「禮尚往來」玩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出了中國封建王朝的朝堂和宮廷文化。儘管遊戲中對於朝堂的刻畫略顯幼稚,不夠深入,但已經足以令中國玩家們倍感親切。

才了蠶桑又插田——《洛陽城外》

《At the Gates of Loyang/洛陽城外》是桌遊玩家們的老朋友,設計大神「烏老師」 Uwe Rosenberg的作品,它和《農家樂》、《港都濃情》一起被玩家們並稱為「豐收(飢餓)三部曲」。

遊戲的背景設定在2000年前的東漢時期,玩家們將扮演都城洛陽郊外的農戶,通過種植作物和售賣,來賺取金錢,振興家業。

在遊戲的九個回合中,作為一個不那麼普通的農民,玩家不僅要做好買種子、種植、收穫、存放作物等常規操作,還要交易交換,對不同的客戶選擇不同的供貨方式,以及管理好現金流,忙不過來時還必須僱傭記帳員、供貨員等各式各樣的幫手。

從遊戲性的角度來說,《洛陽城外》是一款非常考驗規劃布局、資源轉換的策略桌遊,要種哪些作物、買哪一張卡、給下回合留多少錢、僱傭哪些幫手卡,在繁榮之路上要前進多少、特定蔬菜直接購買還是交換、採取的動作組合究竟賺多賺少等等,都是玩家在每一回合需要考慮的事情。

在遊玩過程中,一步步掌握到最佳的種植和賺錢秘笈,足以讓所有喜歡策略桌遊的玩家體會到滿滿的成就感。

作為一款標準的德式桌遊,《洛陽城外》其實對主題的表達並不深入,換一個背景依然不影響任何的遊戲體驗。不過,遊戲中古裝人物原畫,古銅錢、中式建築等token,以及各式卡牌上自帶的漢字,都體現出了一定的中國古代農耕、市井文化的韻味,足見烏老師還是在背景方面下了番功夫的。

一封朝奏九重天——《龍年》

曾打造出了《勃艮第城堡》、《圖拉真》、《露娜》等經典作品的德國設計師Stefan Feld也曾推出過一款以中國文化為主題的桌遊,它就是《In the Year of the Dragon/龍年》

《龍年》的故事發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玩家將扮演一位政務繁忙的知府大人,要在預言中將多災多難的龍年中,處理好各項事務,以求平安渡過這一災年。

遊戲的流程並不複雜,以一個回合代表一個月,十二個回合後一年過去遊戲就將結束。每回合玩家先進入行動階段,在行動卡中選擇一項進行執行,既可以便利自己,也可以故意卡對手,因此行動階段是玩家們互動和嘴炮最多的階段。

接下來是選拔人才階段,玩家通過打出人才卡來選用不同能力的人才進入到自己的府邸,因為開局就可以選兩個人且不能重複,所以每名玩家在這一階段將通過不同的人才組合展現出差異化。

然後是結算事件卡的階段,就像預言中的那樣,瘟疫、乾旱、蒙古兵入侵等各式各樣的事情都會發生,這就需要考驗玩家利用人才處理事件的能力。最後就是計分階段,通過具體規則來計算分數。

遊戲本身的策略度和可玩性都相當不錯,長線規劃與短線選擇並存,互動豐富競爭激烈,不同能力人才的組合帶來的差異化體驗和耐玩度的提高都值得稱道。

而更難能可貴的是,《龍年》以德式桌遊的基本規則,卻表現出了具有深度的主題性。遊戲中的事件卡除了災禍,還包括向皇家朝廷的進貢和迎來送往的宴會,而對於這兩種事件的合適處理,往往還能夠得到不錯的分數。

有災禍,必然有死亡,這在遊戲中也得以體現,並很難控制不讓人死。不過沒關係,在遊戲的最後,只要按時納貢,和權貴們關係搞得好,有皇親國戚說好話,有官員宮女幫襯,依然可以拿到高分,走向升遷之路。

遊戲以這種方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員們不看中百姓,只熱衷於走關係盤門路的現象,體現出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沉痛感概,很難想像這款遊戲居然是一個德國人所設計的。

烽煙四起舉刀兵——《戰國策》

最後要提到的這款桌遊出自曾拿過多項大獎的德國設計師Michael Schacht之手,是基於其在2000年的作品《Web of Power》重新設計改編而來的。

遊戲的背景設定在中國公元前400年的戰國七雄爭霸時期,因此桌遊名《China》才會被翻譯為「戰國策」。

《戰國策》是一款輕量級的區域控制類遊戲,玩法也比較簡單。每回合玩家通過打出卡牌來將代表宮殿、使臣的標誌物,按照一定的規則放置在版圖上指代七國的七大區域之中,如果不能或不想放置標註物,則可以在公開放置的牌中選擇一張與手牌進行交換。

回合結束後,玩家要將手牌補滿三張。玩家們使用過的牌會進入棄牌堆,等牌堆全用完後再重新。當牌堆第二次用完,則遊戲結束,依據區域中玩家放置的標誌物數量和規則算分。分數最高者,即可成為新的帝王。

遊戲玩法看起來很樸素,沒有什麼花裡胡哨的設計,上手較為簡單,互動使壞的地方也不多。不過在卡牌設計和計分規則上的成熟度和合理性,讓其擁有了一定的思考深度,平衡性也相當不錯,節奏適中,不快不慢,一般一小時就能開上一局。

但可惜的是,遊戲雖然套用了戰國爭霸的背景,卻基本上只是刷分遊戲,對更深層的故事方面沒有挖掘,在美工上也只能算是勉強合格水平。

結語

總體來說,國外知名設計師所打造的以中國文化為背景的這些作品,遊戲性和可玩性都可圈可點。不過在背景挖掘上,要麼是隨便套了一個背景的德式刷分遊戲,要麼就只得皮毛,未及精髓,要麼就是偶爾會出現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雲設定」,而且在整體的文化氛圍方面,也難免有些西方對於中國文化的刻板印象。

所以想要將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桌遊深度結合,還是更看好中國設計師們的功夫。一起期待未來有更多優秀的國產中國文化主題的桌遊作品出現吧!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中國風IP桌遊才有「爆款」潛質?
    隨著對歐洲名勝類桌遊、日系風桌遊、文明古國系列等桌遊題材的充分開發,追求新奇背景的各大國外桌遊公司自然不會放過神秘的東方這一絕佳主題。特別是在桌遊領域,背景要建立在中國文化和東方文化的基礎上,在遊戲創作中融入歷史、美術、人物等中國元素,並在適應全世界桌遊玩家口味的同時又要保持獨特的魅力和風格,樁樁件件,並非易事。那麼外國人眼中的經典中國風元素,或者說怎樣的中國風IP桌遊才可能成為爆款呢?本文就將借幾款經典的中國風題材桌遊一探究竟。
  • 他在靠著設計桌遊活下來,專訪魔都桌遊設計師LEO
    大學期間的LEO在各種機緣巧合之下接觸到了一些當時的桌遊項目,這包括當時剛剛進入中國的《萬智牌》,以及通過第三波被引入中國的《龍與地下城》,但無奈對於那會的一位普通大學生來說,前者燒錢令人望而卻步,後者沒人只能孤芳自賞
  • 外國人眼裡的中國風,從「辣眼睛」到「高級」,中式時尚經歷了啥?
    在紅毯秀中,我們可以看到西方人失敗的中式審美也與我們自己人脫不了干係。比如山東天后蕾哈娜日日穿的這件中國設計師郭培的高級定製禮服,被網友們稱為「雞蛋煎餅」的禮服,對此小編想說:日日大概不是來走秀的,而是來登基的。並且據說這件禮服的真名叫做「一千零二夜」,確實不同凡響啊。
  • 聽評書和做桌遊有關係嗎?在他這就有,對話桌遊設計師新茂
    新茂這樣回憶當時的演出,也是由此讓新茂堅定了這些充滿了中國味兒的傳統精華可以為自己的設計所用的理念,這些中國風的元素完全可以變成現在人們所接受的內容。《三盜》就是這一觀點指導下的作品,濃濃的中國風,京劇元素被巧妙地運用進桌遊設計中,令遊戲具有了鮮明的特色。一經推出就備受好好評。
  • 提起桌遊,你是不是只知道狼人殺三國殺 | 桌遊跨圈說
    他向記者介紹說, 與中國大陸的桌遊市場模式相比,中國臺灣地區以及日本的體系會更加成熟。 「他們可能跟中國大陸玩家接觸桌遊幾乎是在同一個時間段,可能就是在一兩年的差距內。但是他們現在經常會有一些作品在海外發行,普及率也非常高。為什麼他們的作品現在已經走到上面去了,而我們還是有一定差距?
  • 樂聚桌遊:讓更多人接觸並了解桌遊,讓桌遊文化在中國得到傳播
    樂聚桌遊:讓更多人接觸並了解桌遊,讓桌遊文化在中國得到傳播 Zelos DICE桌遊社眾所周知,在國內由桌遊吧轉型從事桌遊出版的並不在少數
  • 在外國人眼裡的中國風是什麼樣?除了龍的傳人外,還有一抹中國紅
    在外國人眼裡的中國風是什麼樣?除了龍的傳人外,還有一抹中國紅在世界上其它的國家來說,其實對於中國的印象,從早期來說,都是集中在一些龍的傳人,功夫熊貓的功夫,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龍和功夫的印象之中,然而在近代的中國來說,也確實如此。實際上的中國文化,自5000年的流傳以來,遠遠的不止於此,而除了上面說的這兩個之外,還有一個比較有名的,就是所謂的中國紅!
  • 最後一本實體《桌遊志》:談桌遊十年事,憶桌遊十年史
    最後一本實體《桌遊志》:談桌遊十年事,憶桌遊十年史 「桌遊愛好者」這個群體乍聽上去有些老派,他們不愛極致音畫享受的
  • 年薪100萬的外國設計師,將豪宅裝成中式風,外國網友直呼絕了!
    ,到底是什麼樣子?,打造的中國風豪宅,直呼廣大外國網友。,寂寞的風代表簡約,中國風和高級感一樣。,大概只有這張桌椅,正好有禪式中國式風的意思。,「居叔」看完了這個外國設計師的設計,感覺不到什麼中國式的元素。
  • 福利丨桌遊裡的「她」:這本書裡有30位全球頂尖女性桌遊設計師
    2019年,一款名為《展翅翱翔》的策略桌遊橫空出世,火爆桌遊圈的大街小巷,並一舉拿下2019年的桌遊屆的奧斯卡獎:德國年度遊戲大獎。令人驚喜的畫風和遊戲機制,使它超過了身為一款桌遊的價值。精美的藝術設計,精彩的遊戲主題,精良的遊戲製作,設計師伊莉莎白·哈格雷夫創作了一部幾乎天衣無縫的藝術作品。
  • 起底:國內桌遊產業眾籌面面觀 小眾文化如何突圍
    國內桌遊市場沉浮史2007年桌遊正式傳入中國,以綠色環保,歡樂趣味的優點,深得廣大玩家的喜愛,經過兩年的發展,桌遊行業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桌遊公司、桌遊店率先在北上廣遍地開花,桌遊設計師、桌遊導師也應運而生,桌遊網媒、桌遊紙媒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連桌遊PC版和桌遊手機應用也有長促的發展。
  • 優秀家具設計師眼裡的雲紋中國風!
    大家好,我是美術老師曉曉,23年一線教學經驗,副教授,國家二級家具設計師。專注教育領域.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家居設計的需求也有所變化。在追求時尚的同時,更多的設計師會放眼傳統文化並從中發掘新的韻味。設計師在現代家具的設計中也常常使用傳統圖案進行裝飾,其中的雲紋是傳統圖案中較為常見的,是中國傳統圖案中的經典代表。
  • 桌遊能給孩子帶來什麼?聽聽設計師自己怎麼說.
    周末,我們有幸和《骰子國王》(Würfelkönig)的設計師Nils Nilsson一家人相聚,談桌遊、談育兒,聊了幾乎一整個下午加半個晚上,設計師說了很多話,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幾句話之一是:「桌遊玩多了,對創造力也很有幫助。」
  • 桌遊設計師列傳 Vlaada Chvátil
    桌遊設計師列傳 Vlaada Chvátil 作者:kemono德式,還是美式,或者……捷克式?
  • 「奧爾良」設計師宣布了他的桌遊新作!
    DLP Games宣布了他們新的 「袋子構建」類新桌遊Altiplano.
  • 當女性設計師遇上最美中國風
    當我們談起中國設計師,不再是屈指可數的那幾個名字,而是越來越多年輕而極具思想的中堅力量;當我們追捧的服飾品牌,不再只是那幾個國際大牌,而是更多不趨同、有東方文化底蘊的本土設計師品牌;當越來越多的傳承中華文化的設計、品牌走進國外主流的時裝周和潮流賣場……我們的胸腔都在共鳴——中國文化的力量,正讓中國設計脫穎而出。
  • 桌遊設計師不得不讀的14本書
    作者:Guest Author翻譯:AileenPat Marino是Guilderland Games 的一位獨立遊戲設計師
  • 外國人最喜歡什麼樣的中國風?除了三國和中國功夫,還有中國紅
    外國人最喜歡什麼樣的中國風?除了三國和中國功夫,還有中國紅在很多熱門遊戲中,中國風的皮膚一直都是相當的火熱暢銷,而中國的元素,從國外的玩家最受歡迎的三國題材幾乎也是層出不窮。可能對於近代來說,大家對於中國的印象更多地停留在功夫和格鬥上面,拿英雄聯盟的皮膚來說,像蠻王的關羽,趙信的趙雲,皇子的呂布,還有羊年的限定金克斯,放大看每一個的細節,都是滿滿的中國元素。也代表了設計人員對於中國風的一種偏愛。
  • DICE CON九人談:中國桌遊的變化與未來
    他們中有在桌遊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前輩,有今年剛剛成為設計師的新人;有人經營著自己的桌遊吧,生意日趨紅火,也有人入不敷出,精打細算才能勉強餬口。有人轉型做「劇本(謀殺之謎)」,有人覺得實景娛樂才是最好的道路。讓我們聽聽他們關於「未來」的回答。
  • 好玩的桌遊遠不止《狼人殺》:中文桌遊圈與Dice Con丨觸樂
    每個人都持有不同「品質」和技能的人物卡這款擁有奇特「社交功能」的桌遊,去年出展國外,數十套備貨1小時內便被老外買空,試玩現場的反應也十分熱烈。遊戲的設計師是水水。他做這款遊戲,就是想用收集和付出的得失感,來模擬人生中的真實體驗:「期待被回應,擔心被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