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排是西餐中地位最高的菜式之一
也是最能看出西餐廚師水準的試金石
因此很多人去西餐廳都必點牛排
然而那價格太美通常不敢看
而自己在家做……
呵呵,說好的入口即化滿嘴飄香呢?
不是約好要做我舌尖上的最愛嗎??
這牙咬不動齒撕不爛味淡如雪的鞋底子
是在逗我吧!
牛排【高大上】的標籤下
卻是【一言難盡】的口感
小編也是很理解
你對它那種欲吃又止的無奈
不過不要怕!抱緊我!
牛排完全攻略
從選料到烹調再到省錢妙招
小編手把手教你
如何徵服一塊不聽話的牛排!
▼
嫌棄牛排之前
先確定它真的是牛排
在小編的概念裡,牛排可能是生魚片之外,最講究原料質量的一種食材。我們日常能買的牛排,有些價格過低的,很可能是過期或拼接的牛肉,還有可能壓根就不是牛肉,只是因為冷凍時間過長,或下了狠料事先醃製過,從外觀上看不出來。
煎一塊牛排絕對是一門「看著逼格極高,但做起來非常容易」的烹飪技能,尤其是當你有了一塊好品質的西冷牛排。高品質的牛排只需簡單的油煎或扒烤,再配合海鹽與黑椒碎,就能實現美妙絕倫地味蕾體驗。往往低品質的牛排才會選用醬汁來搭配,或者以各種添加劑來軟化肉質。
所以小編良心建議:
第一,不要買不知底細、價格比豬肉還便宜的低價牛排!
第二,不要買醃製過的牛排,雖然省時省力!
▼
嫌棄牛排之前
先確定它是什麼牛排
▼| 「谷飼」與「草飼」 |
這兩個詞現在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牛排的宣傳語上,是不是造成了你的困惑?其實從字面上就很好理解:【谷飼牛】用穀物糧食餵養,【草飼牛】則只用牧草餵養,因為餵養的食物更多,攝入的營養成分更雜,時間和飼料成本更低,谷飼牛比草飼牛更快育成,脂肪更多,口感更軟嫩多汁,牛肉香味更豐富,價格也更低;反過來說,草飼牛也比谷飼牛更為精瘦,蛋白質含量更高,味道更單純,價格也更高——因此,草飼牛更受健康人士的推崇,並且料理起來也比谷飼牛更難一些。
▼| 什麼是PS級 牛肉?|
Prime Steer,指的是閹公牛及未孕的小母牛。此類牛產肉率少,約佔全部生產牛肉2%,一般僅在在高級餐廳出售。
▼| 西冷/沙朗(Sirloin) |
菜單別稱:New York Strip
西冷牛排指的是後腰脊部(Sirloin)脊柱兩側的肉,其中頂部西冷"紐約客"(Top Sirloin)的口感更鮮嫩些,不過外脊肉也不差,油花嫩筋兼具,細緻又豐腴, 香甜多汁,嚼感過癮。這部位的肉因為富含肉汁,熟成度就比較靈活了,通常四到六分熟都是可以噠。
▼
嫌棄牛排之前
先確定牛排生熟是否正確
很多人認為不是全熟的牛排就是「生的」、「血淋淋的」,中國人壓根吃不慣。但點過全熟牛排的小夥伴一定都知道,我們觀念裡的「全熟了」,到牛排身上基本就是「全老了」。所以小編在這裡要科普一個小知識——牛排的【血色】,並不等於【血水】
生牛排在被分割之前,都經過放血的過程,因此牛肉裡不大可能會出現包含血漿、血球、淋巴球在內的「血」類混合物。三、五分熟牛排裡那種粉嫩的「血色」,實際上是肌肉組織中的一種蛋白質——肌紅蛋白,因為含有血紅素,所以看起來是紅的。可能又有小夥伴要說了:就算不是血,看著像血也很難下咽啊!
呃,那如果小編說,肌紅蛋白是溶於肉汁的,把牛排煎到看不到一點血色的結果,就是榨乾所有鮮美的肉汁……身為一枚有品的吃貨,你是選擇忍耐一下視覺上的偽衝擊,還是犧牲難得一嘗的真美味呢?煎過頭是會產生致癌物的啊!
記住,西冷牛排通常四到六分熟就可以了!太熟影響口感!
☞總結, 想吃塊好牛排,這兩個因素很關鍵
牛排本身的品質很關鍵。一塊好的牛排只經過簡單的烹飪手段就可以成為一頓佳餚。而一塊兒年事已高的耕地牛肉,即便是星級大廚而言也難以下手。
選擇正確的烹飪方式很關鍵。從最基礎的鍋煎、扒條烤,到專業的低溫慢煮,都只為了用更好的方式把牛排的風味及特色完美呈現出來。不同牛排適合不同熟度,太老則失了肉的鮮美。
☞推薦絕世好牛排→→→
1、僅1/3西餐廳的價格吃到好牛排,單價28元/片;
2、6片家庭裝,單片真空包裝,衛生、方便;
3、先領優惠券,再購買,實惠;
☞長按二維碼,了解好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