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兒……(散文)

2020-12-22 孔孟之鄉

她不嫌我的不會侍養,只是一個勁兒地開花,從入冬直到盛夏。小花兒的好,我是慢慢地體會出來的,她並不專門惹人注意,卻又善解人意,滴恩泉報。

遇到她純屬偶然。也是一個熱的天,匆忙中竟被粉蓮街北側一個小小的花店牽了一下眼神,疑疑思思間就走了進去,閒適竟一下子淹沒了匆忙。店小植物多,眼睛倒沒繚亂,很喜歡地選了她:一小蓬油綠的葉(有點像莧菜葉,只是略小),在灰藍的長方陶盆上懸著,幾個細嫩的小骨朵就在油綠的「雲」間藏著閃著。不幾日就開了,綠萼紅瓣黃蕊紫頂,狀如文革時宣傳車上紅衛兵舉在嘴邊的喇叭,只是極小,且絕不喧譁。

她自知其小,不豔不爭,卻又暗兼剛柔,一朵花開到半月以上還在飽滿著精神。喜悅裡,就試著剪下兩枝,放入一個肚大口闊、清洗乾淨的芒果汁瓶裡。看不出她的臧否,只是不幾天工夫,剪斷處就在清水裡生出又綠又白的根來,不只歡欣,還有玄遠。一水一土,一盆一瓶,她們就從酷暑你開我開地開到了隆冬,而且又從隆冬你接我續地開到了酷暑。都會讓細細的枝伸長,花雖纖小也因為多而贅彎的時候,尤其是盆中的母根,又密又細地伸展,實在撐不住,乾脆就將自己擱在枝下的石頭上,但花還是前赴後繼地開。

動筆寫這個小花兒,還因為一位如小花一樣的女子,是這些開不敗的小花兒讓我記起她。

我的一件毛衣就是她一針一針織成的,元寶針,駝色,粗線,寬鬆型。那時我在青海當兵,與她所在的勞改農場不過三裡多路,光是我們團機關,就有十幾個幹部的毛衣是她織成。她與她的丈夫都是上海人,丈夫是個教師,四九年之前在教會學校教過書。丈夫是位寬厚的人,適逢1957年的運動,他只想歌頌,卻錯說了一句「XXX是我們的上帝」,不僅被打成右派,還被判刑發配至青海。她只要離婚,是可以脫掉干係,留在上海的。可她認死理,不僅不離,還要領著一個才兩歲多的孩子追隨丈夫來到青海。為了孩子能夠活下來,也為了服刑的丈夫有個盼頭,死去活來她耗去了生命中最好的時光,凡是能夠活下去的活計沒有她不能幹的。等到我們去她那裡織毛衣的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她與她的丈夫與孩子幾乎能夠算熬出了頭:丈夫刑滿在農場就地留下,能夠拿一些微末的報酬,孩子也成了農場裡一個壯壯實實的大勞力。而她的打毛衣,聽說是為了孩子的重新上學做些物質準備,需要者提供毛線,每件手工費8元。她打的毛衣結合了當年她在上海所見的樣式,款式絕對新穎又大氣,很快便全縣聞名,後來到了要排號的地步。

我送去毛線時,還從宣傳股剛剛購買的那批書裡,給她捎去了一本託爾斯泰的《復活》。記得她已經完全像一個青海女人,面容黑紅粗糙,一口地道的青海話,只在脖頸深處露著些微的白皙。當我將《復活》拿出來交給她時,她那已經被苦醃得紅腫的上下眼瞼間,有火花樣的東西在爆,就在我轉身的當爾,聽到她輕輕地自語說:「我們沒有聶赫留朵夫。」我心裡一震,停住步扭過身子注意地看了她一下,她已經似羞似怕地低下了頭。十天後,我去取毛衣,她堅持只收五元,我堅持必須給八元,就看到她那被苦醃得紅腫的上下眼瞼間,又有火花樣的東西在爆。接錢的剎那,她問:「不恨過往的歲月也許可以,但還要去愛過往的歲月嗎?」打毛衣的活會讓她幾無空閒,難道她竟重讀了一遍?回來,我查輾轉著跟了我一些年、扉頁上還蓋著「安康中學」紅章的《復活》(從中學圖書室書堆中撿出的),原話是「人不但不可恨仇敵,而要愛仇敵」。

好多的年月激流般逝去,連那件毛衣也早已因袖口磨損脫線而淘汰。其實夫人要是動動手補上一些針還是挺好的,但我也理解夫人的心情,不願意讓丈夫老穿著另外一個女子手織的毛衣的心情。激流過去的再是久遠,總會有遺下的石頭記著那時的漩渦或浪花吧?這不,眼前的這些小花,到底還是讓我憶起那個織毛衣的上海女子。她一定會與丈夫孩子一起回到了上海,只是還在世上嗎?如果在,也是九十左右的老人了。

(註:這些小花是長壽花,屬水仙科,也有著水仙的美與強韌)

2020、6、8日於濟寧方圓墾荒齋

作者簡介:

李木生,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高級編輯。1952年生於山東濟寧農村,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從事文學創作,曾出版詩集《翠谷》、傳記《布衣孔子》、散文集《喬木森森》等。散文集《午夜的陽光》獲山東省首屆泰山文藝獎,散文《微山湖上靜悄悄》獲中國作家協會首屆郭沫若散文隨筆獎,散文《唐朝,那朵自由之花》獲中國散文協會冰心散文獎,作品入選全國各種選刊、選本、大中小學讀本及初、高中試卷。

相關焦點

  • 假山上的小花兒
    我驚奇於這條小路上,每天大概至少要有上下山的上百人次吧,稍有疏忽,就會有腳踏在嬌嫩的小花兒上,這麼嬌嫩的小花兒能抵住幾人的踐踏呢?然而,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躲開這朵小花兒行走,小心翼翼地呵護,不忍心踐踏這大自然賜予的美,所以,它就能在萬人腳下活過來,並且在陽光雨露下活得那麼滋潤。
  • 送你一朵小花兒:懸鉤子
    突發奇想,想把硬碟裡那些沉睡的小花兒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於是,就有了這個<送你一朵小花兒>系列。
  • 送你一朵小花兒:玫紅省沽油
    突發奇想,想把硬碟裡那些沉睡的小花兒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於是,就有了這個<送你一朵小花兒>系列。
  • 一朵小花兒,一個小女孩走了!
    這是一個無言的結局:一朵小花兒,一個小女孩走了!不論是什麼原因,這件事都牽動著無數善良人的心靈。生活中總有一些事情令人心痛和想不通。真正讓人想不通的原因,既有事件本身的因素,也有事件離奇的因素。
  • 散文‖父親寫的散文詩
    《父親寫的散文詩》我連續聽了多遍李健版的《父親寫的散文詩》,我覺得李健版比許飛版情感更真摯、更豐富,更有生活底蘊,更有泥土氣息,更能抓住人的內心,也許是李健比許飛年長一些,經歷得更多一些、感觸得更深一些,所表達的情感也就自然而然不一樣,李健所表達的就更深沉一些、厚重一些、寬廣一些、細膩一些。作為人父,參照歌曲裡的歌詞,我竭力反省我自己,是否也為兒子寫下了令他感動不已、令他記憶深刻的散文詩。
  • 謅議古典散文之一斑 漫談散文「話中有畫」
    這篇習作是為「潁淮作家群公眾號」創刊號散文專欄創作的。考慮到潁淮作家群高手林立,敝人拙作未必採用,作了兩手準備:不作為應景之作,也可獨立成篇。在「潁淮作家群公眾號」發表之後,感覺文中有些說法尚需商榷或調整,目前所看到的是經過推敲、修訂割捨後的版本。本文有三層拋磚引玉的意思:1、好多人認為「散文是最不需要花心思,不費成本的一種文體,會說話會寫字的人都能寫散文」。是的,沒錯。
  • 【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李雅芳| 在散文的創作中感悟思索
    有了這樣的思想,加之目前散文熱的不斷興起,魚目混珠,參差不齊的散文充斥著文壇。這讓我對散文的創作也有了更加客觀理性的思考。歸納而言,散文的創作應該即要有散文唯美精湛的寫作技巧,又要有給人借鑑的哲學思維,更要有縝密的邏輯,有序鋪陳,和完整的組織結構。這也是散文創作的章法使然,三者相輔相成互為支撐,缺一不可。雖然我不能兼濟天下,但至少能獨善其身。
  • 散文| 王金勇:緣分的天空
    近期作品散文 | 王金勇:剛察的雪散文 | 王金勇:禦寒神器【一封家書】王金勇:與妻書【一封家書】王金勇:一轉念,心如蓮——與妻書散文 | 王金勇:小鍋頭兒散文 | 王金勇:擁抱變化散文 | 王金勇:高唐記憶(五則)散文 |
  • 赤子余光中,散文也鄉愁
    但其實余光中不僅僅是個詩人,他還是散文家,翻譯家和文學評論家,這是余光中寫作的四度空間。而四度空間之一的散文是什麼樣子的呢?上海文藝出版社出了一本散文集《赤子》,讓我們領略這位文學巨人散文的魅力。余光中的散文文字是極為優美的,詩人的文字肯定是經過淬鍊過得,即使運用在散文上也是簡潔而有力的。「定音鼓的頻率在加速,加強,扭緊我們的每一條神經。
  • 張愛玲的散文真是妙不可言
    張愛玲在散文中曾將世俗生活中最平凡最普通的生活場景稱為是「心酸眼亮的一剎那」。因為俗世中的一切,終歸是短暫的、「剎那」的,因而也是寶貴的、可留戀的,所以在張愛玲的散文中,熱鬧的俗世生活是她的背景音樂,其主題是對人生本質的思考。她的散文既寫俗世又超越了俗世。
  • 閱會|富有情趣的散文
    閱會|富有情趣的散文手頭有一本《現代散文鑑賞辭典》(農村讀物出版社出版,1988年出版),厚厚的一本大部頭,跟隨我十幾年了。書中選登了124位作家的361篇散文,上自五四運動,下至建國前,選了上世紀三十年的著名作家——周作人、魯迅、朱自清、沈從文、徐志摩、林語堂等人的作品。一些作品我已經讀過多遍,但一有空閒,仍要翻閱。我最喜歡周作人、朱自清、徐志摩等人的作品,周作人的散文不僅文化底蘊深厚,知識淵博,而且富有生活情趣。
  • 餘秋雨散文的優和劣
    因而,就鬥膽點評一下餘秋雨先生散文的優和劣。在此,我先聲明,我喜歡先生的散文,他給了我很多的啟迪。餘秋雨先生的散文,號稱大散文。之所以為大,是文章的立意很大。常常把所要描繪的人和事,放入一個大的歷史空間。在這個大的歷史背景下,來展示人物的悲歡離合。再從這一悲歡離合中,尋找到中華民族特有的文明,和在這文明孕育下產生的特有文化。
  • 寫散文,不能不讀王鼎鈞
    創作點滴談(四)接前期(三)今兒談談臺灣的兩位散文大師余光中和王鼎鈞的散文語言。余光中的散文語言偏詩化,精美,重修辭。因為詩寫得好,散文語言深受詩的影響。驚蟄一過,春寒加劇。余光中有深厚的古文學養,詩又極好,其散文隨處可見詩的影子。並且,他曾在八十年代高舉改革散文的大旗,尤其在語言上,痛陳五四以來的弊病,務求去掉歐化,給散文以新生命。他說了,也做了。他的一篇篇散文佳作以排江倒海的氣勢,精美工巧的修飾和別開生面的布局,鶴立於文壇。
  • 散文精選|腐朽的歲月(原創)
    散文精選大全「最受歡迎關注散文精選大全,邂逅詩歌散文」詩詞 | 朗誦 | 短片 | 散文 | 段子品散文,閱人生
  • {一讀放不下}散文的門檻
    隨著網絡載體的湧現,人人都是寫手的時代來臨,人人都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華,發出自己的聲音,但是散文是流行的和隨便的麼?我不反對風花雪月吃喝拉撒使酒罵座哭爹叫娘,痛則罵樂則叫,但我想,散文不僅僅是生理的反應,更應有一種精神在,一種高度在。散文是有門檻的,也許是一道門檻,兩道門檻,三道門檻。
  • 最是流蘇綻放時(散文)
    作者簡介:張玲,濟寧日報社高級記者,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濟寧市朗誦協會副主席。從事新聞工作近三十年。先後在《濟寧日報》、《大眾日報》、《法制日報》、《散文》等全國各大報刊發表新聞稿件數千篇,散文數百篇,並多次榮獲市、省、國家級獎勵。
  • 散文:酒與人生(原創)
    生而為人當自由記錄生活擴展閱讀 原創 散文|故鄉.故鄉(原創)原創 原創散文:《愛在離別時》原創 史實檔案|孫家梁大屠殺(原創)原創 散文|亂花漸入迷人眼(原創)原創 原創散文:消失的露天電影原創 原創散文:遊走長白山原創 散文| 回望2020(原創)原創 散文原創|我讀曾國藩聆聽|戴望舒散文詩歌:十四行,雨巷,獄中題壁微信號 :
  • 配樂散文:芥菜的味道
    劉虎,安徽作家協會會員,河南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家理事。作品散見《潁州晚報》、《散文詩》、《青春美文》、《中國散文家》等。曾獲潁淮詩歌獎,淮河文學獎,中國原創文學獎,華夏文學獎等。山東臨沂莒南散文學會籤約作家。簫雅,教育工作者。喜歡寫作、朗誦。
  • 散文 | 程新穎:禪心 · 聽心
    近期作品散文 | 程新穎:那些年,曾有這樣一個女孩……散文 | 程新穎:散步隨想(外一篇)詩歌 | 程新穎:短詩二首詩歌 | 程新穎 :中國,您的未來更輝煌——為澳門回歸二十周年而作散文 | 程新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