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飲料裡的江湖爭霸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商界

編者按:飲料行業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行業,也是一個產品生命周期較長的行業,還是一個利潤頗高的行業,也因此,吸引了眾多的企業投身其中,參與徵戰。

中國飲料界的大佬宗慶後曾說過,飲料行業不過時,永遠是朝陽產業。與大多數行業會隨著經濟周期的起伏波動不同,消費品的需求幾乎沒有彈性。因此,食品飲料行業不管在哪個市場都是長跑冠軍,也是一片兵家必爭之地。

作為充分競爭且規模有數千億之巨的市場,很長時間以來,中國飲料市場的競爭激烈度都堪比網際網路行業。僅2019年前8個月,便有匯源果汁賣身天地壹號、樂百氏重啟瓶裝水業務、中泰紅牛之爭等新聞相繼佔領頭條。

在多年競爭中,各大品牌在不同的品類裡佔山為王。其中,碳酸飲料是可樂、百事兩個國際品牌的天下;包裝飲用水行業中,康師傅、農夫、怡寶、娃哈哈等四家巨頭佔比超過70%;果汁飲料行業,康師傅、統一、匯源、可口可樂四家企業佔比超過60%;功能性飲料市場中,脈動和紅牛佔據主要份額;茶類飲料中,康師傅、統一佔比60%。

雖然表面上看,這些飲料巨頭各有各的山頭,但實際上每個巨頭都在蠢蠢欲動,隨時準備將觸角伸向別人的地盤。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飲料企業產能擴張,市場消費增速放緩,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導致巨頭們在不斷做深做高原有品類同時,還不斷嘗試推出新品類。整個飲料行業也由此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形成了新的競爭局面。

1

碳酸飲料行業:新型碳酸飲料挽救行業頹勢

碳酸飲料作為我國市場上最早出現的軟飲料,在人們的消費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可口可樂是其中當之無愧的巨頭,早在近百年前就進入中國,說是中國飲料市場的啟蒙者一點都不為過。在可口可樂的帶動下,大量中國本土飲料品牌開始加速誕生。

比如北京的北冰洋汽水、天津的山海關汽水、瀋陽的八王寺汽水、武漢的二廠汽水、四川的天府可樂、廣州的亞洲汽水等,均是起於民國的老品牌,其瓶型、口感大多山寨可口可樂而來。但後來,這些品牌大多在與外資品牌的競爭中敗下陣來,榮光不再。

改革開放後第一個崛起的本土飲料巨頭,無疑是李經緯在1984年創立的健力寶。曾經力壓可樂巨頭的健力寶,被稱為「東方神水」,不僅一度暢銷大江南北,還打開了功能飲料這個巨大的寶礦。只可惜健力寶的「神話」隨著創始人李經緯的離去,戛然而止。「特異功能」發家的張海接手健力寶幾乎將它送進萬劫不復的深淵。

健力寶之後,碳酸飲料不再是中國品牌的天下。後來中國碳酸飲料飛速發展的紅利,幾乎被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兩家盡享。

可口可樂是當之無愧的碳酸飲料巨頭,全世界最暢銷的五款飲料中四款都是可口可樂旗下的。2018年,可口可樂在全球軟飲市場中佔領的市場份額達到驚人的40%。

百事可樂進入中國比較晚,但渠道下沉做得卻很好,在中國的可樂領域幾乎可以與可口可樂平分秋色。另外,其子品牌,純果樂、七喜、美年達等也有較好的銷售成績。兩大巨頭當道,未來留給中國碳酸飲料的生存空間依然狹小和逼仄。

不過「兩樂」也不是沒有煩惱。2014年,我國碳酸飲料產量達到1810.66萬噸的最高峰後,隨後開始在C端失寵,產量連續三年下跌。

在C端市場下滑時,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隨即在B端市場陷入激烈爭奪。不過B端市場畢竟是存量市場,一家企業生存狀態的改善,也預示著另外一家生存的艱難,自然也會帶來更激烈的抗爭。所以開拓新的飲料市場,尋求企業轉型就成了兩大可樂巨頭的不二之選。

從2016年開始,可口可樂開始向全品類飲料公司轉型,不斷探索新的品類。2018年,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推出喬雅咖啡、淳茶舍、怡泉蘇打水、雪碧纖維等產品,還收購Costa Coffee,進軍最近大熱的咖啡市場。此外,可口可樂還踏足熱飲市場,2019年,其就在中國市場,一口氣推出了四款根據中國熱飲文化和消費者定製的熱飲新品。

百事可樂也於2018年8月推出了「醋之語」果醋飲料,以32億元收購了以色列家用蘇打水製造商SodaStream,布局蘇打水、氣泡水等新型碳酸飲料業務。

儘管「兩樂」在去碳酸化的路上飛奔,不斷開發更多的飲料品類,但戲劇性的是,碳酸飲料市場卻又逐漸復甦。由於氣泡水、蘇打水等無糖無熱量的新型碳酸飲料的出現,2018年中國碳酸飲料的市場佔比又重回10%,產量達到了1744.56萬噸。未來,新型碳酸飲料正成為左右行業發展的決定性力量。

2

包裝水行業:市場大格局已定,但仍是富礦市場

國內第一家礦泉水生產商始建於1930年的青島嶗山,當時生產規模較小、大部分產品出口外銷。1982年,國家將飲料列為計劃管理產品,我國包裝水工業的發展步入起步階段。

1989年,怡寶在國內推出第一瓶純淨水,此後,中國包裝水行業開始市場化發展。1996年,娃哈哈純淨水在東北率先打開局面,市場份額迅速提升,同年農夫山泉成立,次年樂百氏純淨水上市,包裝水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包裝水市場發展歷程中,重要的一年是2000年。在當年的「水戰」中,農夫山泉「一人敵眾」,堅持「純淨水無益」,劍指純淨水巨頭們。雖然農夫招來眾多純淨水生產企業的集體討伐,但卻將天然水更健康的理念,傳遞到了消費市場中。憑藉此戰,農夫順利擠進包裝水市場前三甲。

2001年,可口可樂冰露加入包裝水行列,2007年,怡寶依靠華潤集團的渠道優勢,在全國市場快速崛起。由此,包裝水市場形成了農夫、怡寶、娃哈哈、康師傅、百歲山、可口可樂冰露等企業的寡頭壟斷格局。

發展到2012年,中國瓶裝水超過碳酸飲料成為軟飲料中市佔率第一的子行業。到2018年,其銷售額為1900億,複合年增長率高達11.1%。巨大的市場,也讓巨頭們之間的爭奪進一步深化。

2018年,在農夫山泉、怡寶、百歲山、崑崙山布局2、3元市場的同時,1元水市場堅持了14年的康師傅開始提價,將價格升為2元,並推出3元的涵養泉。娃哈哈則於2018年推出源自長白山的天然礦泉水,切割3元價格帶。巨頭們在既有的品類裡開始不斷深耕,完善產品的價格布局,向競品的陣地開戰。

有提價的,自然也有降價的。在飲用水方面一直走中高端路線的統一,在市場佔有上後勁不足,2019年推出了售價2元的瓶裝水格泉,介入低價水市場,企圖在飲茶和果汁之外尋求下一個支柱業務。與此同時,告別瓶裝水市場三年的樂百氏確認恢復瓶裝水業務並將率先在華南、西南等地銷售。

包裝水的大市場,令諸多企業紛紛駐足,想要進去「一領芳容」。2018年,伊利長白山天然礦泉水項目啟動,吹響進軍包裝水行業的號角。而達能也在高端水領域布局,靜候瓶裝水市場的消費崛起。而今,中國瓶裝水市場有不少於3000個品牌,其中農夫、怡寶、哇哈哈、康師傅、百歲山、冰露六大品牌佔有市場份額的八成。

儘管市場大格局已定,但包裝水市場仍是未完全開採的富礦。未來國內包裝水行業進一步壯大是不爭的事實,競爭的加劇也就成了必然。從宏觀上看,中國飲用水以中低端產品為主,中低端佔比約70%。但隨著消費升級,高端水的增長空間更大。2017年和2018年低端純淨水增速為11%和5%,而更高端的礦泉水增速則分別為17%和10%。

你追我趕之下,行業龍頭也不敢懈怠。以農夫山泉為首,瓶裝水業務細分化、差異化日益凸顯。如推出母嬰水、氣泡水、兒童水等功能性產品以迎合不同的消費需求,在不同的價格區間佔住市場。同時,為了體現差異化,品牌開始強調水源地的差異化。此外,2018年各大水企開始推出限量、聯名款、高端定製瓶裝水。整個市場呈現向深、向高的發展態勢。

3

茶飲料市場:康師傅、統一「大小王」在茶類飲料上還能稱霸多久?

中國茶飲料行業的市場化發展,起步於90年代。1993年,3000萬元投資起家的河北旭日集團,冰茶銷售業績逐年攀升,1996年突破5億元、1998年更是創造了30億元的銷售奇蹟。冰茶飲料的市場培育由此完成。然而,1999年春風得意的旭日集團,組織弊病爆發,轟然倒塌。

1995年、1996年統一冰紅茶、康師傅冰紅茶先後上市。旭日倒下後,兩者開始逐漸把持整個茶飲料行業,成為行業裡的「大王與小王」。在兩大冰紅茶的帶動下,茶飲料市場進入了爆發期。

此後娃哈哈、達利園、今麥郎在這一領域頻頻嘗試。它們採用對「大小王」貼身跟隨的策略,主攻下沉市場,在渠道和價格優勢下,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隨著茶飲料市場熱度的不斷升溫,在礦泉水領域做得風生水起的農夫山泉,也伺機成功入局。2011年,農夫山泉率先推出主打「零卡路裡」的東方樹葉,不過上市初期雖轟動一時,但後來卻始終不溫不火。2015年,農夫山泉果汁茶「茶π」問世,茶飲料裡加入少量果汁的混搭風,隨即攬獲10億銷量。

隨著茶飲料市場熱度的不斷提升以及個性化時代的來臨,2015年,統一提出冷泡茶概念。統一「小茗同學」冷泡茶的搞笑形象讓茶飲料走入了個性化時代,半年內銷量超過5億。

2017年,以喜茶、奈雪の茶為代表的街邊茶飲店,讓「杯裝鮮茶」成為新時尚。作為回應,2018年統一布局新品類「冷藏茶」。不久,香飄飄推出「MECO蜜谷果汁茶」,半年內銷量突破2億。我國茶飲料市場進入「重量」到「重質」的轉變期,不健康的調味茶銷量下滑,「健康+美味」的茶飲備受推崇。

2018年,中國即飲茶市場銷售額超過1197億元,其中康師傅茶飲料2018年銷售額接近157億元,統一茶飲料接近60億元,兩者仍然是該領域的「大小王」。不過如今隨著茶飲料市場更加細分,小眾市場時代的來臨,以及用戶口味的多元化,對大單品的衝擊會進一步增加,「大小王」要想確保市場地位,必須做好「防滑」措施。

茶飲料中還有一片江湖是涼茶領域。前幾年加多寶、王老吉官司糾葛的時候,也是涼茶產業發展迅猛的時候,平均每年增速高達30%。彼時,達利集團的和其正也利用模仿戰略佔得10%份額,銷售額在20億元上下。王老吉、加多寶本來期待著要做成中國可口可樂,卻在曠日持久的官司裡「涼了」。如今涼茶行業熱度大不如前。

2018年,我國人均茶飲料零售量為11.57L,是2003年3.4L人均茶飲料消費量的3倍多。人均茶飲料消費量大致由一年7瓶上漲到了一年23瓶(按一瓶500ml計)。但此數據與日本、我國香港地區及美國之間仍存在著較大差距,市場上依舊有較大增長空間。百事、可口可樂、雀巢和星巴克等大公司已將注意力轉向了即飲類茶產品,未來的茶飲市場必定是紅海戰爭。

4

果汁飲料領域:結構升級,群雄亂戰

我國果汁飲料行業的發展始於70年代,但市場化發展於90年代。當時,國內果汁的強勢品牌是「匯源」,其100%濃縮還原汁、利樂包裝,受到了家庭、酒店等消費群體的歡迎。2001年,統一「鮮橙多」首開先河,率先推出了PET裝25%的鮮橙多果汁飲料,以大眾即飲消費者為主,一舉成名。此後,眾多飲料企業迅速跟進,康師傅推出每日C、可口可樂推出酷兒、哇哈哈推出哇哈哈果汁、農夫推出農夫果園……

從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間,我國果汁飲料市場一直保持著兩位數增長,成為發展最快的消費行業之一。2013-2017年,我國果汁及果汁飲料產量保持在2400萬噸左右。

但2018年果汁飲料進入結構調整期。我國果汁及果汁飲料產量大幅下滑,僅為1589.22萬噸,同比下滑35.36%。2018年,國內果汁飲料零售額達1071億元,其中低濃度果汁飲料佔比83.76%;其次是混合果汁飲料佔比13.06%;高濃度果汁零售額佔比3.18%。果汁行業總體增長疲軟的情況下,結構升級成為新增長點。

目前我國果汁飲料企業主要有可口可樂(中國)、味全食品、統一、康師傅、農夫山泉、匯源果汁、美汁源等企業,其中可口可樂(中國)以14.6%的市佔率排名第一,味全食品和匯源果汁分別以11.6%和11%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和第三。這些品牌在低濃度、中濃度、純果汁等不同的細分領域割據市場。

低濃度果汁指濃度低於15%的低濃度果汁,以可口可樂美汁源果粒橙以及酷兒、統一鮮橙多、康師傅每日C果汁為代表。2005年,果粒橙進入中國,成為即飲果汁飲料的第一品牌,佔據細分品類線下銷售的近1/3份額。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曾經叱吒風雲的果味飲料熱度逐漸降低。

中濃度果汁濃度高於30%,以混合型口味虜獲了一部分消費者的芳心。以屈臣氏的果汁先生和養生堂的農夫果園為代表,整體發展比較平穩。

100%純果汁又可以分為低溫純果(NFC)和常溫純果樂,市場剛剛起步,有著很好的發展勢頭。特別是NFC的產品研發,背後依賴大量的資金,這種果汁工序複雜,運輸條件苛刻,儲藏短,價格高,很多普通老百姓一時間還難以接受。但隨著市場條件的完善,人們消費的升級,處於營養層級最頂端的NFC,發展潛力巨大。對比日本等國家的消費水平,未來這一部分無論在市場份額、利潤率方面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必是結構升級後的兵家必爭之地。

整體上來看,與其它飲料相比,果汁飲料的進入門檻不算很高,因此在各個細分領域,都有不同的品牌與全國性品牌分庭抗禮。如100%果汁領域天津的大湖就擁有與農夫山泉相近的市場佔有率。最近冠芳的山楂樹下,逆勢上揚,也獲得了一定的行業關注。另外國外品牌果倍爽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隨著人們消費的逐漸多元,在這一領域的競爭必然越來越激烈。

5

功能性飲料:巨大潛能引來無數掘金者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以及運動健身行業的發展,帶動了功能性飲料的發展。其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232億迅猛增加到2018年的456億,不過與發達國家每年人均7公斤的量相比,中國的0.5公斤人均量,意味著巨大的市場增量。而且,購買功能飲料消費者首先看中的是功能和口味,價格位於其次的地位。與普通飲料2-3元的價格不同,功能飲料的價格帶為5-8元,這也意味著更大利潤空間。也因此,功能飲料領域吸引了眾多掘金者。

紅牛1995年進入中國,開了中國功能性飲料的先河。作為中國飲料行業空白區域,紅牛憑藉成功的市場定位和廣告營銷,在強大的銷售系統的支撐下,當了20年該領域的大佬。在飲料零售價在2元錢的時候,250ml紅牛就以6塊錢的價格售賣,達到了很好的市場教育作用。

如今功能飲料領域在飛速發展,眾多品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國外品牌有脈動、佳得樂、寶礦力水特等,國內品牌有東鵬特飲(東鵬)、華彬戰馬、達利食品樂虎、農夫山泉尖叫、娃哈哈啟力、中糧BIGBang等。

但從知名度上看,有一款飲料甚至超過了紅牛,它就是脈動。達能的脈動、農夫山泉的尖叫作為運動飲料的代表品牌,其清淡近水性備受消費者喜愛。百事佳得樂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在國際功能飲料的佔比高達70%,在國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未能稱霸市場。

在巨大的市場誘惑下,可口可樂也推出可口可樂能量、爆銳,宣戰紅牛,企圖對此前魔爪功能飲料的水土不服,進行翻盤。乳品龍頭伊利帶著「煥醒源」也加入戰隊,同樣希望分一杯羹。但目前來看,功能飲料市場的產品同質化較為嚴重,未來隨著更多品牌的進入,競爭一定會更加激烈。

6

植物蛋白飲料市場「潛流暗湧」

從2007-2016年,中國植物蛋白飲料的市場規模從169億,增長到1217億,年複合增長率超越所有其它飲料子品類,高達24.51%。在此期間,國人植物蛋白飲料人均消費從3.2美元增長了3倍多,達到9.9美元,不過人均消費金額僅為美國的1/10。顯而易見,植物蛋白飲料市場空間巨大。也因此,過去幾年裡,各大巨頭紛紛加碼投入。

植物蛋白飲料行業中,前六大廠家:養元飲品、四川藍劍、椰樹集團、承德露露、惠爾康、維維股份佔據整體產量的85%,品類涉及核桃乳、豆奶、椰樹汁、杏仁露、花生牛奶。

目前植物蛋白飲料並無領軍品牌,但在細分領域內有很多超級大單品,構成了行業的獨角獸產品陣營。六個核桃、承德露露、海南椰樹分別佔據著核桃乳、杏仁露、椰樹飲料80%以上的份額。這些品牌以「大單品」+「通路精耕」模式來佔有市場份額,而且隨著市場變化,品牌也在不斷地進行高端化、年輕化、健康化的品牌布局。

與傳統行業裡各大知名企業瓜分市場不同,植物蛋白飲料行業呈現出「螞蟻大,大象小的局面」。行業仍處於不成熟市場到成熟市場的過渡期。隨著市場逐漸成熟,各大品牌開始進行市場收割就成了必然。2017年,達利豆本豆入局豆奶行業,隨後可口可樂、伊利、蒙牛、統一等巨頭紛紛布局。

據前瞻網數據預計,2020年植物蛋白飲品市場會進一步提升,達到2583億元,佔飲料製造業市場總規模的24.2%,正式成為飲料製造業的主要細分品類。未來這條賽道,必會招來更多的刀光劍影。

結語

飲料行業的機會很大,一旦做出來利潤率很高。它不像手機等領域的變化那麼快,儘管不斷有新的產品湧出,但大單品都有較長的生命周期。品牌是飲料行業最大的護城河。維護住品牌優勢,在食品飲料行業就可以長期賺錢。

迄今軟飲料行業經歷了五次浪潮,分別對應碳酸飲料、瓶裝飲用水、茶飲料、果汁飲料、功能型飲料五大類,每次浪潮後產品品類及規模均迅速提升:可口可樂已經成為現象級的千億大單品;娃哈哈、農夫山泉均有超百億級別的單品。而未來植物蛋白領域,則有可能為行業帶來新的可能性。

隨著街頭小店、便利店的普及以及茶飲店的興起,飲料行業進入群雄逐鹿階段,競爭選手增加的同時也打開了行業賽道,品類空間上限進一步提升。不過市場空間的增大,並不會讓這碗飯更好吃。今天消費者的變化非常快,產品的生命周期在不斷縮短。這對各家企業而言都是巨大挑戰。

這也是各大巨頭都在不斷增加產品品類,向別人的市場頻頻出手的原因所在。進入更多的細分品類,企業抗風險能力會大大提升。不過在各細分賽道,曾經靠模仿就能走天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未來,飲料行業的爭霸不會停止。各家企業要真正理清自己的戰略位置和企業護城河,並且不斷夯實在創新、渠道、產品上的硬功夫,才有機會在戰場的廝殺中勝出。

相關焦點

  • 一瓶洗衣液裡的「江湖紛爭」
    01發起「份額爭霸賽」「買洗衣液嗎?看一下藍月亮的機洗至尊洗衣液吧!」劉閃曾於2013年至2014年間,在東北地區做藍月亮的臨時促銷員,據她回憶,當時在沃爾瑪這樣的大型超市裡,洗衣液陳列區佔面積最大的就是藍月亮。
  • 為何飲料「再來一瓶」消失了?飲料廠家道出原因:被坑慘了
    為何飲料「再來一瓶」消失了?飲料廠家道出原因:被坑慘了推薦語:這些年來,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增加,大家對於各種各樣的飲料也是越來越離不開了。為了進一步拓寬市場份額,很多品牌就會選擇用一些有趣的方法吸引消費者購買,比如最為經典的就是「再來一瓶」這個促銷手段,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再來一瓶」這個營銷方法,確實讓很多消費者欲罷不能。但是我們發現,最近兩年時間,飲料「再來一瓶」的優惠已經在市場上徹底消失不見了,至於背後的原因,也只有飲料廠家心裡最清楚。
  • 一瓶洗衣液裡的「江湖紛爭」:洗衣市場迎激烈變革
    來源:子彈財經原標題:一瓶洗衣液裡的「江湖紛爭」作者 許芸中國洗衣市場正迎來一場激烈的新變革。在中國日化用品領域,寶潔、聯合利華兩大國際日化巨頭憑藉多樣化品牌,在洗髮水、沐浴露等細分領域佔據絕對優勢。發起「份額爭霸賽」「買洗衣液嗎?看一下藍月亮的機洗至尊洗衣液吧!」晚上九點多,距離超市下班時間不到一個小時,『子彈財經』剛剛踏入北京市雙井地區家樂福超市的洗衣液陳列區,一位藍月亮促銷人員立刻熱情地迎了上來。
  • 一瓶國產飲料竟讓老外「到了天堂」?!
    頭條菌還是第一次知道飲料能這樣形容,「像甜美的仙境裝在塑料瓶子裡一樣」小哥真是油菜花!嘴裡叼著在弄堂裡晃蕩,不知道有多開心!舀一勺到杯子裡,拿熱水一衝,濃濃的香味頓時充滿整個房間。雖然名字聽起來沒那麼高大上,但在很多老上海人的心中,到弄堂口的小賣部買一瓶冰鎮汽水,簡直就是酷暑中的最佳享受,小小的一瓶,解渴剛剛好,而且關鍵是便宜啊!
  • 格瓦斯飲料價格多少格瓦斯多少錢一瓶
    無論春夏秋冬,飲料都是人們的最愛,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口味都佔據著大片的市場,那麼格瓦斯飲料大家有喝過嗎?聽說這是夏季大家都喜歡喝的飲料,這格瓦斯飲料價格多少呢?格瓦斯價格多少格瓦斯最早起源於俄國,距今已有一千年的歷史,是一種盛行於俄羅斯、烏克蘭和其他東歐國家的,含低度酒精的飲料,用麵包幹發酵釀製而成,顏色近似啤酒而略呈紅色,酸甜適度,口感清香,格瓦斯營養價值豐富,常飲對健康有益,那麼格瓦斯飲料價格多少呢?格瓦斯飲料價格多少格瓦斯飲料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胺基酸、乳酸菌、鈣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
  • 300元一瓶?這種飲料喝了可能致命!
    300元一瓶喝下一口飄飄然但可能「要命」的那種今年3月,廣東省深圳市公安局龍崗分局禁毒大隊掌握到一條線索,一夥深圳本地年輕男子涉嫌濫用新型毒品。經調查,毒品上家蘇某在飲料中私自添加γ-羥基丁酸這種新精神活性物質,是一種新型毒品。喝了添加這種物質的飲料後,會讓人產生幻覺、成癮等不良後果。添加了毒品的飲料一瓶從成本價不到50元,經層層轉手後,賣到300元一瓶。
  • 一瓶星巴剋星冰樂咖啡飲料裡, 竟然有那麼多糖?!
    點開大圖一看,更是驚人:日常廣泛好評的飲料都在其中,一瓶星巴剋星冰樂咖啡飲料裡,竟然有那麼多糖?!其實,在零食、飲料的包裝上,並沒有直接標識出糖(蔗糖、白砂糖等)的含量。營養成分表上也只是主要標註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和營養參考值。
  • 「再來一瓶」為何消失?你只是獲得一瓶飲料,誰從中賺了幾千萬?
    依稀記得,學生時代的夏日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和小夥伴一起喝瓶冰鎮飲料,絕對是解渴又降溫的最佳之選,最重要的是還有「再來一瓶」的誘惑!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各大商家紛紛開啟「開蓋就有獎」、「再來一瓶」的促銷活動,如果打開瓶蓋發現「再來一瓶」,就相當於一瓶飲料打了五折!
  • 來自一瓶飲料的冒犯
    當時愛騰優中的騰訊視頻,還在娘胎裡,愛奇藝叫奇藝,壓根沒有愛。視頻界的少林武當,是還沒合體的土豆和優酷,再加上樂視、搜狐、酷6、激動、56網、PPlive等六大派,組成了當時的視頻江湖。  這一年,搜狐聯合激動、優朋普樂等公司,高舉「反盜版」大旗,想先滅少林再誅武當。優酷反應很快,一個乾坤大挪移,轉手反告搜狐詆毀。
  • 為什麼我們不想要一瓶無糖茶飲料
    今天從冰箱裡拿出一瓶飲料,是幾天前盒馬新用戶活動送的。喝下去沒什麼口感,冰冰的還可以接受。看了下是可口可樂的無糖茶,腦袋裡便自然想到了之前喝過的東方樹葉~某公司的無糖茶飲料。2013年下半年進入大二的時候,我在該公司兼職做促銷,當時主推的產品裡便有東方樹葉和水溶C100。水溶C100相對好推,試喝搭配些小禮品,很多女生都會買上兩瓶。難的是東方樹葉,一天下來我們多的點能賣5-6瓶,少的基本掛零,工不抵資。一度讓我懷疑我們促銷的價值,當然後來我知道了我們的價值不是這樣算的。
  • 一瓶飲料=18塊方糖?多款熱門飲料含糖量測評結果來了
    一到夏天想喝飲料的心就蠢蠢欲動再也按捺不住冰可樂、冰奶茶、冰咖啡……真是停不下來飲料當水喝,身體真的吃得消嗎?飲料裡到底有含有多少糖分做「肥料」?喝下飲料後身體會有哪些變化?日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和營養科的醫生對市場上18瓶熱門飲料進行了現場測評。無糖or有糖,喝飲料對身體有啥影響市面上各種各樣的飲料,幾乎都含糖,攝入人體後會使人的血糖升高。試驗選取了醫院超市銷售最為火爆的4種飲料——可口可樂、零度可樂、元氣森林白桃蘇打氣泡水、阿薩姆奶茶進行測評。
  • 一瓶飲料≈15塊方糖!醫生把18款熱門飲料含糖量全測了一遍
    飲料裡到底有含有多少糖分做「肥料」01喝一瓶飲料等於喝掉65克的糖參考營養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這一項,以太古方糖(每塊方糖含糖量約為4.5g)為參考,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營養科高級營養師趙衛玉對飲料含糖量進行了測評
  • 寢室裡的一瓶「飲料」,16歲學生一飲而盡後,大半胃部面臨切除
    潔廁劑被裝進飲料瓶裡放在了寢室,學生回到寢室,拿起這個瓶子一飲而盡,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家長認為學校的管理有巨大的漏洞,那麼學校方面又是如何回應此事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6歲的孩子誤食潔廁劑施女士家住在東陽市,他的兒子小陳今年16歲,在花園中學上學,開學之後,小陳住在學校的寢室。
  • 【禁毒攻堅】300元一瓶?這種飲料喝了可能致命!千萬小心!
    【禁毒攻堅】300元一瓶?這種飲料喝了可能致命!千萬小心! 經調查,毒品上家蘇某在飲料中私自添加γ-羥基丁酸這種新精神活性物質,是一種新類型毒品。喝了添加這種物質的飲料後,會讓人產生幻覺、成癮等不良後果。
  • 為何飲料廠商不做「再來一瓶」了?你中獎的同時,別人牟利千萬!
    文:夜梟網上曾經流傳過這樣一個段子:在一次語文考試的過程中,優惠的「惠」字不會寫,於是便拿出飲料,打開瓶蓋,想要看到「謝謝惠顧」4個字,沒想到瓶蓋裡卻刻著「再來一瓶」,哭笑不得。「再來一瓶」的活動,可以說是不少當時學生黨的青春。由於仍在上學,手裡並不富裕,小夥伴們只得湊錢買飲料,期盼著能夠多中幾瓶。然而近年來,我們不難發現,「再來一瓶」的活動似乎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掃碼抽獎等活動。由於操作繁瑣,中獎率低,人們也是漸漸失去了興趣,開始懷念起過去「再來一瓶」的日子。
  • 一瓶飲料喝完=十幾塊方糖入肚
    烈日當頭,來一瓶冰鎮飲料,頓覺沁人心脾。孩子們要喝,很多家長難以拒絕。但您知道一瓶飲料下肚,相當於喝進去了多少塊方糖嗎?長期喝飲料,會對身體造成哪些不良影響?一瓶檸檬茶裡約有15塊方糖 乳酸菌飲料含糖量「爆表」想知道一瓶飲料含多少糖,要學會看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正規飲料外包裝「營養成分表」中,如果沒有標註糖的含量,可直接參考「碳水化合物」這一項。
  • 杭州人有望嘗到200塊一瓶的水果酵素飲料
    一瓶300毫升的水果酵素飲料要200元,而且以前只有在我國臺灣、日本的商場裡才能買到,不過現在,杭州人也可能喝到它了。  昨天,記者從浙江科技學院毛建衛教授那裡看見了正在開發的水果酵素飲料。果汁是酒紅色的,散發著微微醋香,但嘗起來酸甜可口,醋味很淡。  「為什麼飲料價格這麼高?」記者開門見山。
  • 飲料常見的「再來一瓶」,為何沒有了?你中獎時,已有人獲利千萬
    就拿飲料行業來說,一瓶飲料,雖然利潤率達到了75%以上,但是售價並不高,只有兩三元錢,所以很多人都覺得飲料行業並不賺錢。事實卻並非如此,根據我走訪當下的幾家超市,獲得的結果就是一天飲料的流水額都在千元以上,堪比菸酒。其實這一點從超市貨架擺放就能夠看得出來,幾乎所有超市飲料冰櫃都擺放在接近門口,很顯眼的位置。為的就是方便消費者購買,一眼就能夠看到。
  • 琴歌大話江湖:泫勃派能在正邪爭霸獨善其身,隱藏著什麼陰謀?
    今天我們要槓一下,為什麼泫勃派能在正邪爭霸中保持中立不被吞併,靠的是泫勃派門主的德高望重還是金鑲玉的風情萬種?話說,在韓飛官和天雲月的正邪大戰之中,泫勃派幸運的獨身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其位於兩派勢力的中間地帶,所以這成了眾多希望成為冒險家的起點——以上內容來自熱血江湖百科介紹。
  • 《新笑傲江湖》X《廚神小當家》 新版6月23日上線
    尋找傳說中擁有著不可思議力量的美味料理,以特級廚師為目標、弘揚華夏料理博大精深的修行故事,即將在《新笑傲江湖》手遊中上演!今日,《新笑傲江湖》手遊宣布:6月23日全新版本「名廚爭霸」正式聯動經典IP《廚神小當家》,全新廚藝玩法「風味」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