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字慰亭,是北洋軍閥領袖,早年在朝鮮駐軍,擊敗日軍,歸國後在天津小站督練新軍。1908年11月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相繼死去,宣統即位,這時的袁世凱,因為手握重兵而被朝中的攝政王載灃忌憚,隨即他以「回籍養痾」為名將袁世凱逐出朝廷。
袁世凱雖被罷官,但仍實際掌握著北洋軍閥集團,並在朝中遍布黨羽耳目,時刻注視政局變化,靜待時機,準備東山再起。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清政府急派北洋軍南下鎮壓,由陸軍大臣蔭昌率兩鎮北洋軍,馮國璋為第二軍軍統,可是馮國璋在南下的途中,並沒有直接去鎮壓革命黨,而是順路去拜訪了袁世凱問自己如何做。
袁世凱看著馮國璋,心中感慨無限,笑著對馮國璋說了六個字:「慢慢走,等等看。」這六個字最終也讓袁世凱東山再起。
馮國璋聽到這六個字後,與北洋將士秘密執行,在南下的途中,行軍十分緩慢,一路走走停停,儘量拖延時間,而此時的革命形勢卻不斷發展,前方戰敗的文書,一封一封的發向北京城。
陸軍大臣蔭昌作為北洋軍的統帥,卻在軍中毫無根基,面對北京城的催促,蔭昌一連給馮國璋發了幾道急令,可是馮國璋根本不理,而且北洋軍也不聽蔭昌的指揮。
清政府看到蔭昌已經無法節制北洋軍,只好起用袁世凱為湖廣總督,會同蔭昌節制各軍進剿革命。袁世凱接到命令後,為了不受清政府和萌昌的節制,便以「足疾未愈」拒不受命。
清政府無奈,只好調回蔭昌,任命袁為欽差大臣全權節制湖北各軍,袁世凱仍拒不到職,並乘機提出召開國會、組織責任內閣、寬容起義諸人和授以軍事全權、保證充足軍餉等條件,要挾清政府向他交出權力。
面對愈演愈烈的革命,清政府不得不答應袁世凱的要求,最終袁世凱再次全面的控制了北洋軍,得到了清政府大部分的權力,為日後的政變打下了基礎。
事實證明,袁世凱玩起政治權謀,的確是一套一套的,他對馮國璋說的「慢慢走,等等看」這六個字,無疑證實了袁世凱權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