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擊武器還是自衛武器?二戰各國對衝鋒鎗的理解和應用

2020-12-26 騰訊網

咱們都知道衝鋒鎗在戰場上的應用始於1918年,也就是一戰末年。而它的主要職責便是讓士兵突破敵方陣線後,在塹壕內收人頭,擴大戰果。也正由於這種戰術的應用場景比較單一,所以在戰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衝鋒鎗只是作為特種武器使用,並沒有下發到各個部隊。

但二戰時期則變成了衝鋒鎗較量的主戰場,不管是在史達林格勒的巷戰還是半履帶裝甲車上,衝鋒鎗都成了不可獲取的武器。但各個國家之間對衝鋒鎗的應用理解也有差別,所以狗子這篇特別和大家聊聊這個。

先從毛子來,毛子二戰經典形象就是一群拿著波波沙的大頭兵從T34上跳下來,然後高呼烏拉一波帶走對面德棍。

而在二戰開打之前,蘇軍其實對衝鋒鎗的應用非常有限,在蘇芬戰爭開打之前,當時的PPD衝鋒鎗總產量才4000多支,而且多數是裝備給邊防或者內務部,野戰部隊幾乎沒有。到蘇芬戰爭時期,PPD的產量才開始增加,但由於這批銑削為主的衝鋒鎗結構複雜,製造昂貴,所以最終產量也才9萬不到。

後來隨著PPSH41的改良,外加蘇聯對大縱深作戰理解的加深,蘇軍開始將Ppsh41、Pps43作為機械化先鋒步兵的常用武器,我們經常能看到整個排(蘇聯機械化步兵連下屬的衝鋒鎗排)甚至是整個連都裝備衝鋒鎗的編制。

外加ppsh41屬於那種全尺寸的沉重衝鋒鎗,因此蘇聯對於衝鋒鎗的理解是大量下發,作為近距離的決戰性兵器使用。或許這也是戰後蘇聯那麼快將突擊步槍(AK)全軍列裝的原因,因為自動火力太適合機械化了。

而德國人對衝鋒鎗的理解就和毛子不一樣,MP38剛開始只是作為裝甲車乘員的自衛武器,至少在入侵波蘭期間,德軍的MP38就沒發給常規步兵師。而不管是MP38還是40,從他們槍口下方的阻鉤和摺疊的槍託不難看出它本身是專門為裝甲兵設計的。

而後,這批槍逐漸列裝到全軍。但也只有步兵班的班長班副有,其他98K德棍還是圍繞MG42展開戰術,衝鋒鎗在德軍步兵班裡只是作為一種火力補充,不像蘇聯一樣唱主角。

再到了43年以後,衝鋒鎗的自動火力地位逐漸被Stg44的原型,MP43取代,產量也逐漸朝著Mp43傾斜。但後者是突擊步槍,德軍對其的理解和射程極短的衝鋒鎗又不一樣。(德軍的9mm手槍彈在彈道上比不上蘇聯 7.62託卡列夫,因此100米外就基本打不了,而託卡列夫彈在150米外還能幹活)

美軍方面其實一開始壓根沒多考慮打仗的事兒,你可以看到美軍陸軍裝備除了加蘭德之外,其他都是老爺貨。

湯姆遜衝鋒鎗只能說是沒趕上一戰末,但趕上二戰的幸運兒。然而它這種沉重、銑削、結構複雜、昂貴、體型巨大(前期使用沒實質用途的布裡希閉鎖)的槍實在不能說適合這麼一場全面戰爭。

但美軍當時確實拿不出替代它的玩意,畢竟美軍當時步兵班裡頭全面列裝了半自動加蘭德,但全自動火力只讓20發彈容的白朗寧自動步槍來擔當實在有點難為別人。而真正算得上機槍的M1919/M1917則是排級配置,編制少、重量高,應急什麼的別想了,所以湯姆遜屬於那種沒辦法的辦法。

等到M3黃油槍出現,湯姆遜的產能也被轉移了。按我的說法,黃油槍是真不錯,二戰一定要給我說兩把最好的衝鋒鎗,一個是黃油,一個是PPS43,他兩的共同點就是便宜,緊湊,簡單。

不過黃油和湯姆遜用的都是.45ACP子彈,這種彈口徑大,停止力猛,但彈道太難看了。如果說9mm還能有100米,那.45ACP撐死就75米,所以這種槍不可能像Ppsh41/Pps43那樣整排的裝備,人家隨便一支步槍就能放風箏了。

但美軍也確實沒把它像蘇聯那麼用,它更多的是發給技術兵、重武器操作兵當作自衛武器用,順便還能押送個德棍什麼的

打個比方說,二戰美軍傘兵步兵連其實沒有標準的衝鋒鎗編制,即便是機槍手、通訊兵、士官軍官這些帶的也都是M1卡賓槍。只有連部備著6支湯姆遜或者M3,根據任務需要而下發。

英國的司登用法上類似M3,因為戰前英國同樣沒有準備衝鋒鎗,等法國戰役後,英國也算見識到了德軍MP40在班組中支援火力的重要性。而在敦刻爾克大撤退時,英軍也遺失了大量武器裝備,所以急需一種簡單易製造的武器來補充,所以司登這種「鋼管」衝鋒鎗就登場了。

它確實簡單,比M3還簡單,但簡單到人機功效幾乎=0。我看過一份戰場調研報告,司登和黏彈並列屬於士兵最不喜歡的武器。

看步兵編制的話,司登和MP40一樣,屬於班長專屬,同時因為結構緊湊,因此也普遍發給特種部隊或者傘兵以及武器操作員,這和M3黃油的定位類似。

總的來說,當時這四國對衝鋒鎗的理解如下

蘇聯:主戰武器,左手Ppsh,右手伏特加,懷抱娜塔莎,今晚白宮是我家

德國:特種武器,MG42不香麼?吃瓜要什麼衝鋒鎗,拉栓去!帝國產能和補給有限。近戰?漢斯,拿好這枚手雷。

美國:我就沒搞明白衝鋒鎗到底是啥玩意,是自衛用的麼?

英軍:德軍怎麼玩我就怎麼玩,美帝怎麼發我就怎麼發。

相關焦點

  • 二戰中世界各國輕武器盤點
    今天咱們盤一下【二戰中世界各國輕武器盤點】,下面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好了,進入正題:人類的每一次戰爭都無疑是一場災難,但是戰爭的同時催生了各國國防軍事的進步,二戰期間,各國的武器科技都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短短5~6年的時間,就能完成以往20年所發展的成就。各種各樣的輕武器被發明出來,同時也誕生了許多武器。
  • 二戰德國STG45突擊步槍,成本僅45德國馬克,卻是收藏家的最愛
    二戰時,世界各國軍隊普遍採用手動步槍+衝鋒鎗的組命。手動步槍於用遠距離、精確射擊,衝鋒鎗則用於近戰和衝鋒。然而,這樣的組合卻存在著眾多的缺點。首先,兩種武器彈藥不同,手動步槍一般發射全威力步槍彈,而衝鋒鎗則發射手槍彈,這就給後勤保障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 從遊戲到現實,使命召喚16全武器介紹,衝鋒鎗篇
    附帶surefire 628戰術手電護木憑藉滾柱延遲半自由槍機帶來的高精度和可控性,在60年代推出時恰好又趕上了反恐的熱度,繼而成了反恐武器的代名詞。它非常適合CQB以及近距離自衛使用,因此特種兵、二線部隊非常喜歡這種小巧緊湊、火力又猛武器。在遊戲裡也是邊打邊跑的典範,這貨的玩法和霰彈槍更類似。P90也是COD中的老面孔,80年代開始研發。它的初衷很簡單,由於當時小口徑突擊步槍的興起,短突憑藉同樣緊湊的尺寸、更大的威力、更遠的射程,讓傳統的大尺寸衝鋒鎗地位非常尷尬。
  • 風暴突擊StG44步槍,德國二戰的神器,中間威力步槍的鼻祖
    現在所有的突擊步槍都可以追溯到他們的「鼻祖」——MP43步槍;MP43後來又演變成了MP44,也就是StG44突擊步槍。乍一看,兩支步槍似乎沒什麼變化,但是在經過認真的觀察之後還是可以發現一些細微的差別的。阿道夫·希特勒對二戰有強烈的戰勝欲望,他迫使德國的軍工行業達到世界的領先水平。
  • 出生即落伍,國產82式衝鋒鎗到底做錯了啥?
    二戰之後,雖然衝鋒鎗的地位開始被突擊步槍取代。但其結構緊湊、輕便易攜的特點依舊適合裝備給車組人員、二線士兵之類自衛使用。尤其是T字形布局、採用簡單自由槍機的衝鋒鎗在50-60年代非常流行,波蘭自然也不例外,只是PM63在設計上非常有特色,和當時主流衝鋒鎗差異非常大。首先,衝鋒鎗多是自由槍機原理,但機匣是固定的。
  • 各國飛行員配槍大換血:印度便攜帶,俄羅斯最彪悍,我國的呢?
    二戰後,空軍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了一定的長足進步,而他在戰爭中的作用也成了不可撼動的存在。不僅能與其他軍隊聯合作戰,還能獨立完成任務,它的存在無論是對戰爭的進程還是結局都產生著重大影響,也因此成為大國之間優先發展的對象。而空軍建設除了要擁有先進的戰鬥機外,飛行員的培養也顯得極為重要,這種偏技術型的兵種自然也不好培養。
  • 二戰各國裝備的衝鋒鎗,在戰場上你選哪個?除了百式,哪個都行!
    在二戰中開始大量使用的是M1928A1式,其後在其基礎上又相繼發展了M1和M1A1式,M1系列湯姆遜衝鋒鎗在外觀上與M1928湯姆遜衝鋒鎗最明顯的區別就是:M1的拉機柄在機匣的右側,而M1928的拉機柄在機匣頂部。M1A1槍管處無散熱圈和槍口減震器,不能用彈鼓。M1A1式和M1湯姆遜衝鋒鎗區別,M1槍託上有一貫穿銷釘。 在二戰期間共生產了140多萬支「湯姆遜」。
  • 瑞典製造的衝鋒鎗,發射穿甲彈,你管這叫自衛武器?
    CBJ-MS,瑞典設計師於21世紀初設計的衝鋒鎗,也是一款定位為PDW的武器。供彈具可以分20/30發彈匣和100發彈鼓,最高射速700發/分鐘,有效射程150米,而如果安裝瞄準鏡的話,可以提升到400米,已經不輸突擊步槍了。
  • 中國第一把突擊步槍56式衝鋒鎗被譽為是穩定性最好的中版AK47
    說到中國第一款自動步槍,56式衝鋒鎗,其前身是中國仿造的蘇聯AK47步槍,AK47步槍也稱為二戰結束後產量最多,運用於世界最廣泛的步槍枝之一,全世界三分之二國的家,都有蘇聯AK47步槍的身影,而美國最大軍火商在銷售的最廉價,最主要的步槍也是AK47步槍,那麼AK47步槍為什麼會成為二戰結束世界最暢銷
  • 二戰日本「爛槍輩出」,刺刀版100式衝鋒鎗,看一眼整個人都不好
    但是,在輕武器研發應用方面,日本又是二戰主要參戰國中【不包括中國】最「菜」的一個國家,二戰日本輕武器研發應用和日軍戰術一樣、處處透著守舊的風氣。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在二戰後期和蘇聯的較量中,日軍的裝備劣勢就迅速暴露。
  • 二戰德國也造過水管槍?連握把、槍託都是圓管,彈容量卻高達64發
    說到水管槍,可能許多人會想到二戰時期英國製造的司登衝鋒鎗,這款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當時只要9美元)的武器曾大規模列裝部隊,解決了英軍缺乏武器的大問題。 不過當時造過水管槍的可不止英國,畢竟戰爭時期資源吃緊是必然的,各國都要想辦法降低成本,就連向來以精密武器著稱的德國,也不可避免地嘗試過研發廉價武器。
  • 二戰美、俄、德、日四國的單兵裝備比較,德國性價比高,美國最壕
    在士兵的單兵裝備方面,當屬美國和德國最為豪華,他們各有所長,基本可以並列,而蘇軍次之,日軍墊底。一個國家的單兵裝備越好,那麼這個國家士兵在打仗期間的信心就越足,和貧弱的國家打仗,武器裝備的優勢一下子就能體現出來。當年抗日戰爭期間,日軍一個聯隊就能追著中國一個師打,這就是武器帶來的差距,畢竟戰爭打的就是武器裝備和後勤。
  • 二戰廉價的衝鋒鎗,英國這款僅9美元,德軍直接焊了幾根鋼管
    導語:二戰最廉價衝鋒鎗,英國這款僅9美元,德軍直接焊了幾根鋼管在二戰中,至少有61個國家和地區捲入了這場戰爭中,既然要打仗,那肯定需要大量的武器。比如說手槍、步槍、重機槍、彈藥,包括天上的戰機也不能少。
  • 蘇聯贏得二戰勝利的三大神器之一波波沙衝鋒鎗
    二戰中蘇聯紅軍士兵的標誌性裝備除伏特加外,那就只剩下「波波沙」衝鋒鎗了。喝一口伏特加,拿著槍衝鋒的蘇聯士兵,我們在很多電影裡都見過。「波波沙」衝鋒鎗其實除了在蘇聯軍隊內廣受好評外,還贏得了廣大德國士兵的喜愛。
  • 二戰最廉價衝鋒鎗,英國這款僅9美元,德軍直接焊了幾根鋼管
    在二戰中,至少有61個國家和地區捲入了這場戰爭中,既然要打仗,那肯定需要大量的武器。比如說手槍、步槍、重機槍、彈藥,包括天上的戰機也不能少。德國在當時擁有很強的軍工基礎,能夠打造很多殺傷力很大的武器。
  • 二戰只有德國有突擊步槍?美國:不服,我明明是被軍工廠坑了
    在很多軍迷心目中,印象當中最早的一款突擊步槍是ak47。稍微愛鑽研的軍事愛好者則發現世界上最早的大規模服役的突擊步槍是德國生產的StG44突擊步槍。算上在他之前的廣泛實驗型Mkb42,這應該就是最早的突擊步槍了吧。
  • 二戰4大著名衝鋒鎗:第1被美軍嫌棄,卻被黑幫大量使用
    導語:二戰4大著名衝鋒鎗:第1被美軍嫌棄,卻被黑幫大量使用在二戰時期,衝鋒鎗在中短距離下的統治力是首屈一指的,部隊能夠大量使用衝鋒鎗,意味著火力會更猛一些,當然如果超過一定距離,衝鋒鎗的威力就會削弱很多,栓式步槍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所以這也是為何
  • 《警察故事3》全武器盤點,國產56半給特寫,M2重機槍慘遭削弱
    PPS-43衝鋒鎗,二戰時期蘇聯設計的武器,我國當年也仿製了不少,福生在勞改營內「營救」豹強時,守衛用的就是這款武器。 MP5 A3和MP5 A5衝鋒鎗,MP5 A3是早年MP5系列裡銷量最好的一款,採用伸縮槍託,更加便攜,而MP5 A5是在A3基礎上開發的,特點是增加三連發點射模式,讓精度更準
  • 《狂怒》坦克車長最鍾情德軍突擊步槍
    當然還有這件坦克夾克~(注意是再次流行,再次流行)步兵坦克推進雖說這是一部描寫重武器對抗的電影,但片中充斥著大量的美軍與德軍輕武器對戰鏡頭,尤其是衝鋒鎗類武器的狹小空間內容的射擊(二戰大片以雙方步槍遠距離射擊居多)。今天我們就以輕兵器愛好者的獨特視角來為大家解析一下這部經典的「護車5金剛」中出現的各種輕武器。
  • 賽博朋克2077武器原型以及原理推測,衝鋒鎗篇
    言歸正傳,雖然這篇我是蹭熱度,但對遊戲本身我只蹭蹭不進去,主要還是聊槍,先從衝鋒鎗開始。 DS1脈衝式比較早拿到的衝鋒鎗,但這把槍似乎特別沒牌面,我都沒找到清晰一點的側視圖,只能那下邊這張粗製濫造的玩意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