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杯、鴨嘴杯、敞口杯,用杯子還得分年紀?是的!

2021-02-19 了不起的甜甜媽

最近全國疫情防控見好、天氣也熱了起來,帶娃出門的家長越來越多,前幾天逛商場突然發現:好多娃用的水杯都是錯的!

有的娃明顯都不小了,已經會蹣跚自己走了,還在用奶瓶喝水,有的娃都好幾歲了,爹媽手裡拎著的還是吸管杯……

不都是杯子、能盛水就行?不是,孩子喝水的杯子是得好好選的,不然對牙齒、臉型都不好,還容易嗆水、發生危險。

小嬰兒當然是要用奶瓶,喝奶喝水都是,但奶瓶用太久了,容易引起奶瓶齲,就是壞牙。

而且長時間吮吸奶嘴,上頜和舌頭會被擠壓,長期這樣會引發唇齒變形,導致嘴唇上翹、下唇懸掛的「奶瓶嘴」。

所以,戒奶瓶這回事兒要注意起來——美國兒科學會建議,6個月之後要開始學習使用杯子,在1歲時停止使用奶瓶,最晚不應該超過18個月。

這個其實不絕對,每個娃的情況不一樣,可以這樣判斷是不是到了能用杯子的階段:

1、 能獨立坐穩

2、 小勺子放淺淺一點水,寶寶能自己吸到嘴裡

3、 寶寶能夠自己拿穩奶瓶喝奶

如果你家寶寶能妥妥完成這幾點,也差不多有6個月或更多了,就可以試著逐漸拋棄奶瓶、用上杯子了。

這種杯子適合做一個「過渡杯」,軟嘴的鴨嘴杯跟奶瓶很像,寶寶容易接受,用一陣兒可以換成硬嘴的,注意選有閥門的,防止外漏水。

這個時期的杯子小一點就行,300ml以內容量,每次裝的水也沒必要太多。

如果寶寶適應的好,可以早點換成吸管杯,不習慣的話就緩一緩,慢慢來。

可以先用十字口吸管杯,容易控制水速,以免寶寶心裡沒數、下嘴沒準兒,被水嗆到。

特別強調一點:吸管杯最好不要用太久,好多幼兒園孩子、小學生還在用吸管杯,這樣其實也對口腔發育不好。

嘬飲杯有點像「幼兒版」敞口杯,也叫學飲杯,敞口,但需要吮吸出水,更靠近娃前面幾個月的飲水習慣。

敞口杯就是普通杯子,隨身帶的、家裡用的,最好都換成敞口杯。小寶寶可以用斜口的,方便看清水位、容易理解水位,減少嗆咳風險。

給寶寶的杯子,不要選玻璃、陶瓷,沉而且容易碎;要選帶把手的,小寶寶的手力度不夠,需要輔助抓握。

1、 防嗆設計

一字口、十字口、調節閥門、進氣管,這些都很重要不是雞肋,它們綜合發力,才能讓水的流速緩慢均勻、不容易嗆到。

2、 防滲漏

矽膠墊啊、密封圈啊,要有,買的時候最好親自試試。

3、 可拆卸清洗

小寶寶用的複雜水杯,有很多零件、夾層,一定要每個部分都能拆卸或方便清洗。

4、 便攜

對小寶寶來說,容易抓握就夠了,他自己攜帶也不可能;稍大一點的,最好選有杯帶的。

材質非常重要啦,事關安全和衛生問題,還涉及耐摔抗造,有的家長習慣高溫消毒,還得耐高溫。

1、 PET

不適合裝熱飲,建議一次性使用、用完就扔

2、 PVC

不適合高溫(超過81%會釋放致癌物質),最好不用這類

3、 HDPE

耐高溫,可以裝食物,不建議重複使用

4、 PE

耐熱性不好

5、 PP

耐高溫、可微波,推薦

6、 PS

不能裝強酸強鹼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材質,最推薦給孩子水杯用的,就是PP,買的時候注意看杯底的標識哦。

好啦,關於適合娃的杯子,今日科普完成~希望你家寶寶都不會是那個「一口水都不喝」的麻煩精~

相關焦點

  • 鴨嘴杯、吸管杯、敞口杯,學飲杯那麼多,具體買哪個好用?
    有:鴨嘴杯、吸管杯、斜口杯、敞口杯,帶重力球的、彈跳的、直插的,不鏽鋼的、玻璃的、PP材質的、矽膠的,單把手的、雙把手的,各種圖案的…  6個月添加輔食後,寶寶需要學習喝水,這時候學飲杯開始派上用場。學飲杯的過渡一般是鴨嘴杯→吸管杯→敞口杯。但鴨嘴杯用的時間相對較短,也可以不買,直接用吸管杯學喝水也很好。
  • 鴨嘴杯or吸管杯or敞口杯?對寶寶而言,選對是恰到好處,選錯是二次傷害
    可以有效地減少液體接觸牙齒,直接讓寶寶喝進液體,所以吸管杯喝奶可以多用一些時間。吸管杯分為十字吸管杯和普通吸管杯,十字吸管杯是吸管上有一個十字設計,十字紋控制了水流流速,普通吸管杯就是直溜溜一個管。給寶寶選擇敞口杯時,除了材質安全,一定要注意杯子的口徑、深度和尺寸,不要選擇過大的杯子,杯子最好能配有把手,方便寶寶抓握,降低打翻杯子的可能。大家不要先入為主的狹義的定義了敞口杯。對娃來說,這樣的算敞口杯:
  • 鴨嘴杯、吸管杯、敞口杯,水杯種類那麼多,究竟怎麼給寶寶選?
    小寶寶剛開始學用杯子,動作不熟練,如果水流太急,很容易嗆到。給寶寶用的水杯,杯子要有一字口、十字口、調節閥門等「重重機關」,保證水流速度均勻緩慢,不會嗆到寶寶才行。帶娃出個門,水杯裡的水沒給娃喝多少,全灑在了包裡,有過這樣酸爽體驗的媽媽們,給娃選水杯一定要記得防灑漏也很重要呀!杯子買回來,檢查瓶蓋和瓶身擰緊後,會不會漏水,以及倒置的時候吸嘴會不會漏水。
  • 鴨嘴杯、吸管杯、敞口杯到底怎麼選?
    同時,學用杯子喝水有利於寶寶的心理和語言發展。 2 降低中耳炎風險 習慣了躺著用奶瓶吃奶喝水的孩子,患中耳炎、嗆咳甚至窒息的風險會更高。用杯子替代,讓寶寶端著杯子喝奶喝水,不僅有助於糾正孩子躺著喝奶的習慣,寶寶也不容易喝著喝著睡著了,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奶液殘餘在牙齒裡發生蛀牙的風險。
  • 鴨嘴杯、吸管杯、防漏杯……寶寶的杯子怎麼選?
    從開始學習到完全習慣用杯子,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給寶寶選擇合適的學飲杯很重要!通常建議學飲杯的進階之路是:鴨嘴杯 → 吸管杯 → 防漏杯 → 敞口杯。* 這個順序並不是絕對的,根據每個寶寶的習慣和適應力不同,可以躍過一些流程。給寶寶挑杯子,材質、防嗆、防漏、易清洗程度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 奶瓶、鴨嘴杯、吸管杯、敞口杯……寶寶喝水該用哪個杯?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嬰兒可以在6個月後學會用杯子喝水,他們應該在12-18個月內放棄奶瓶,最遲不超過2歲。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杯子,但不是每個杯子都適合兒童。有鴨嘴杯、小口杯、360度小口杯、開口杯、軟嘴鴨嘴杯、硬嘴鴨嘴杯、防漏小口杯、重力球和普通的鴨嘴杯。許多母親不知道在嬰兒生命的哪個階段該用什麼杯子,並在隨機購買上花了很多錢。
  • 鴨嘴杯、吸管杯、敞口杯,0~3歲的寶寶水杯應該怎麼選?
    鴨嘴杯、吸管杯、嘬飲杯到底怎麼選?寶寶不肯用杯子喝水該怎麼辦?01、給寶寶選水杯的原則防嗆咳這是最重要的。如果想通過開水煮沸消毒,還得補充一點,就是耐高溫。02、鴨嘴杯、吸管杯、嘬飲杯、到底怎麼選?為了循序漸進地讓寶寶完成從奶瓶到普通敞口水杯的轉換,就多了學飲杯這麼一個「中介」。所以說,寶寶喝水的進階之路就是:奶瓶→鴨嘴杯→吸管杯→嘬飲杯→敞口杯。
  • 鴨嘴杯、吸管杯、敞口杯、到底應該怎麼選?
    水杯的選擇,是咱們公眾號媽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很多人都在後臺問過我關於鴨嘴杯、吸管杯的區別,不知道應該怎麼給寶寶選擇水杯。但是,在給寶寶用水杯的時候,你要關心的其實並不僅僅只是杯子種類的選擇,不管什麼種類的水杯,最重要的都是質量和設計。比如,杯子會不會漏水;比如,杯子的水流量如何;比如,杯子是不是方便清洗?
  • 鴨嘴杯、吸管杯,杯子種類這麼多,如何挑選才適合娃?
    青青是個杯子控,所以在兒子半歲的時候,就早早準備了好幾款可愛的鴨嘴杯,可幻想中孩子舉著鴨嘴杯喝水的可愛場景並沒有出現,幾個月的胖小子對爸爸喝茶的大缸子產生了濃烈的興趣。小手顫顫巍巍舉起大杯子,然後給自己洗個澡,成了常態。
  • 鴨嘴杯、吸管杯,0到3歲的寶寶到底用什麼杯子?怎麼選?
    前面還算好,但是當我聊到我1歲的兒子最近在學用敞口杯子喝水喝奶的時候,爺爺奶奶們紛紛露出了「你這是在做啥子?」的表情。有一個奶奶甚至還略顯得意地說:「我家孫子2歲了我還是給他奶瓶喝奶,孩子樂意,大人也省事兒,用杯子喝不得嗆著啊……」我以我的人格擔保,我不是在diss這位奶奶,她的做法是真的不對。
  • 鴨嘴杯 VS 吸管杯
    自從用過Nuk鴨嘴杯後,他就放棄了家中的「後宮佳麗」。在此,墨寶兒想推薦10oz的此款,非常適合大胃王和1歲+的寶寶們。而且此款還有握手設計,讓寶寶扶握方便,非常貼心。Boon 出行款墨寶兒媽認為這也是每位媽媽應該必備的一款,矽膠鴨嘴杯套可以轉換任何杯子成為鴨嘴杯。
  • 鴨嘴杯、吸管杯、防漏杯,寶寶的杯子怎麼選?
    鴨嘴杯、吸管杯、防漏杯,寶寶的杯子怎麼選?學用杯子,不僅能提高眼、手、嘴的協調能力,還能防止奶瓶對寶寶口腔、牙齒的不良影響。從開始學習到完全習慣用杯子,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給寶寶選擇合適的學飲杯很重要!通常建議學飲杯的進階之路是:鴨嘴杯 → 吸管杯 → 防漏杯 → 敞口杯。
  • 奶瓶、吸管杯、鴨嘴杯、學飲杯,你家寶寶喝水喝奶的杯子用對了嗎?
    吸管杯是杯子內會有一根吸管,就跟我們使用吸管喝水一樣。鴨嘴杯是杯口是鴨嘴的形狀。皮皮使用的第一個吸管杯是貝親的,如下圖。這款吸管杯的優點是小巧、有把手,適合寶寶抓握,缺點是蓋子不易打開,可能需要大人幫忙,而且蓋子易掉、易漏水。於是,後來我又入手了第二個吸管杯,如下圖。
  • 鴨嘴杯、吸管杯、敞口杯買幾個才夠?哪個前哪個後?看完這篇全明白了!
    最近輔食群裡掀起了關於水杯的討論狂潮:寶寶學用水杯,是鴨嘴杯好些還是吸管杯好些?寶寶不接受奶瓶,可以用水杯代替嗎?市場上鴨嘴杯、吸管杯、敞口杯好多呀,怎麼選才好?.看來大家都開始關注寶寶用什麼水杯喝水這件事了。而且你知道嗎,及時讓寶寶學會用水杯喝水,簡直好處多多!
  • 鴨嘴杯、吸管杯、暢飲杯……媽媽們怎麼選?
    哎呀再寫下去,杯子沒篇幅可以寫啦,華麗麗的分割線怎麼弄…… 每個娃到6個月,就進入學飲階段,這一階段建議用鴨嘴杯,也叫學飲杯,各種大牌母嬰的學飲杯的設計也都是從6+開始,不無道理哦。幾個特點:1、鴨嘴一般都是矽膠軟體的,靠寶寶牙齒咬合的力度去出水,流量較小,不易嗆到,還鍛鍊牙齒口腔咬嚼的能力。
  • 鴨嘴杯、吸管杯、學飲杯....各種寶寶水杯怎麼選?讓寶寶學會自己喝水到底要買幾個杯子?
    因此寶寶直接從奶瓶到普通水杯很難適應,需要逐漸過渡,比如先是鴨嘴杯、吸管杯、360度水杯等,然後到敞口杯。大多數寶寶至少要到1歲以後,才懂得如何讓杯緣和嘴唇間沒有縫隙,才能使用水杯。下面開始介紹各種不同訓練杯、學飲杯。學飲杯,顧名思義,學習飲水的杯子。是幫助孩子學習喝水,從奶瓶到普通杯子的過渡品。一般指的就是鴨嘴杯、吸管杯、啜飲杯等。
  • 一個杯子滿足你四個需求:奶瓶+鴨嘴杯+吸管杯+直飲杯全有啦!
    奶瓶鴨嘴杯吸管杯直飲杯一套全有!這也是墨姐心心念念的產品啊,畢竟bbox是重力球吸管杯出名的,然後就一直沒有出過鴨嘴杯之類的小月齡使用的水杯了。而且很多媽媽確實對「有把手有刻度的奶瓶」有著一定的需求。這次,一套滿足你所有需求!而且只需要一個杯子!
  • 鴨嘴杯、吸管杯、敞口杯到底怎麼選?
    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 寶寶6個月之後,要開始學習使用杯子,在1歲時停止使用奶瓶,最晚不應該超過18個月。 此外,家長還可以結合寶寶的生長發育來判斷,寶寶是否能夠學用杯子:
  • 寬口杯、鴨嘴杯、吸管杯……寶寶的水杯你真知道該怎麼選嗎?
    所以在這個年齡段,給他們選用奶嘴式訓練杯,主要是訓練他們將杯子遞送到嘴邊的準確度。寶爸寶媽們選購時一定要選擇杯身帶手柄和刻度的水杯,這樣一方面可以方便寶寶抓握,另一方面也方便掌握寶寶的飲水量。想要寶寶順利完成喝水從用奶嘴到水杯的過渡,這裡少不了鴨嘴杯。
  • 好物推薦 | 1套=6個杯子!膳魔師新款水杯套裝,隨意組合鴨嘴杯、吸管杯、保溫杯、涼水杯,寶寶水杯買這一套就夠了!
    因為他死活不用奶瓶喝奶,4個月用鴨嘴杯餵奶,能喝個100ml,5個月發現他會用吸管杯,索性用吸管杯餵奶了。可是到了冬天吸管杯喝一會兒就冷了,又買了保溫杯,真是燒錢!其實寶寶很聰明的,轉媽教大家一個教會寶寶用學飲杯的方法:用大人的吸管剪一半,插入一個透明的容器裡,裝一些母乳,或者牛奶,在寶寶餓的時候逗他玩兒,寶寶玩吸管很快就會吸上來,只要寶寶成功吸上來一次,就掌握「吸」這個技能啦~以膳魔師小寶寶的foogo系列為例,因為細節不同,就有圖中這麼多款,這是要逼瘋糾結症麻麻麼?每套水杯算下來用的時間又都不長,想想就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