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不能亂吃梨!分不清這一點,小心越吃越幹

2020-12-26 澎湃新聞

隨著深秋的臨近,氣溫降低,涼風四起,天氣變得更加複雜,人體也陸續出現了一些「燥」的表現。

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會隨著氣溫的降低而閉塞毛孔,使皮膚腠理變得密緻,氣機收斂,汗液不再外出,體表就會變得乾燥。

可能大家會覺得,乾燥不就是需要「潤」嗎?

於是,很多人變著法的吃梨,可是,血糖都吃高了,乾燥症狀並沒有改善。

其實,這是因為你沒有分清燥邪的性質!

秋燥是對「雙胞胎」

中醫認為,秋天主燥,燥邪當令。燥邪為患有兩大特點,一是燥邪乾澀,易傷津液;二是燥易傷肺。

秋燥又可分為「溫燥」和「涼燥」,它們的結果都會導致陰津耗損,出現口唇、鼻咽乾燥、乾咳,皮膚乾裂,大便秘結等表現。

秋分以前,因有夏日之餘熱,天氣晴暖而乾燥,燥與溫熱結合,故以風熱溫燥為主。

會出現身熱,出汗,口乾而渴,咽幹或痛,鼻衄,乾咳無痰等不適。

飲食養生應側重甘涼濡潤,潤肺生津。

秋分以後,氣溫逐漸轉涼,燥與寒結合稱為涼燥,又名「次寒」。

會出現身體發冷,頭痛無汗,口乾而不渴,鼻塞,咳嗽有痰而少等不適。

飲食養生應側重溫潤,補腎益肺。

而雪梨味甘、性寒,入肺經,有清熱化痰、生津潤燥止咳的作用,對溫燥有很好的涼潤作用。

但是,對於感受涼燥之人,更需要讓身體再溫暖一些,才能讓陽氣重新回到體表,使得津液疏布,改善乾燥,盲目吃梨只會越吃越糟。

所以說,潤燥,一定要認清燥邪,萬萬不能亂吃,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燥邪怎麼來的

秋季,燥邪當令,但並非所有人都會有很明顯的「燥」感,這是因為,燥邪都是趁虛而入的!

1

溫燥——津液流失

秋天的時候,中午氣溫較高,活動在陽光下時,會使人燥熱難忍,甚至大汗淋漓。

此時,非但津液會隨汗液外洩,打開的毛孔也更容易受到寒邪侵襲。

由於秋季人體津液本就匱乏,加上外界環境也燥,人感受寒邪之後,會很快化熱而出現熱證,由於這種熱證具有溫與燥的雙重特點,所以被稱為溫燥。

2

涼燥——寒邪外襲

與溫燥不同的是,涼燥多發生於秋日的早晚兩端。

這是因為,秋日早晨起來很涼,人們在溫熱的被窩睡了一夜,突然進入涼氣中,容易受寒。

而白天中午很熱,人們會出汗,然後晚上變涼,穿得少的人,容易再次受寒。

這種涼氣和秋季本身的燥邪結合,就會形成涼燥。

所以說,秋日想要避免燥邪損害,根據溫度隨時添減衣物十分重要。

不能盲目「秋捂」誘發溫燥,也不能盲目「秋凍」誘發涼燥。

一般來說,秋日添減衣物要遵循以下原則:日照溫度超過20℃時,可適當進行秋凍,同時要與適度運動相結合;如果氣溫降到15℃以下達2周以上,就需要及時增添衣物。

此外,每天早晚起床和入睡時要注意保暖防風,尤其是對於下面這些人來說——

體有內熱:平時就津液不足之人,此時燥的感覺會更為明顯。

血虛之人:因為血液與津液是同源的,血虛則津液不足,更易受燥邪困擾。

氣虛之人:氣虛時氣血津液運行不暢,此時氣機收斂無力,秋天燥熱的時候會多汗,涼的時候會倍感乾燥。

改善乾燥,從身體內部入手

緩解燥邪傷害,一方面我們要遠離燥邪,另一方面就是要增補體內津液。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款潤肺食譜,大家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服用:

溫燥

1

秋梨湯

食材:白梨一個切片,石斛6克、沙參6克、麥冬6克,

製作方法:將上述食材熬水飲用。

2

四白露

功效:潤肺健脾,清熱祛溼

食材:甜杏仁1小把、雪梨半個、鮮百合1個、牛奶1盒、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

1、杏仁洗淨之後要用清水浸泡;

2、百合掰開之後也要用清水浸泡;

3、雪梨洗淨之後要切成小塊狀;

4、這時將浸泡好的杏仁、百合撈出來,跟雪梨一起放進攪拌機,進行攪拌成泥;

5、然後用過濾網濾出殘渣,過濾出的汁加入牛奶、冰糖;

6、接著開著小火開始煮,一邊攪拌一邊加熱,等到煮開就可以關火。

註:雪梨偏寒,多吃會傷脾胃,脾胃虛寒的人應該少吃。

涼燥

1

蘇葉陳皮茶

功效:散寒宣肺。

食材:蘇葉3克、陳皮6克

製作方法:將上述材料放入沸水中熬煮5分鐘即可晾涼飲用。

2

芝麻甜杏茶

功效:潤肺止咳,補益肝腎

食材:黑芝麻250克,甜杏仁50克,白糖、蜂蜜各50克:

製作方法:

將黑芝麻炒熟研末,甜杏仁搗爛成泥,與白糖和勻後隔水蒸1-2小時,晾涼後即可。

服用時加蜂蜜1-2匙,每次吃2匙,每日2次。

3

排骨蘿蔔湯

功效:滋陰潤燥,補腎養血

食材:排骨500克,白蘿蔔1個,乾貝少量,姜

製作方法:

將白蘿蔔洗淨,去皮,切滾刀塊備用。姜切片,乾貝洗淨。

排骨洗淨,冷水入鍋,燒開三分鐘,然後用冷水衝洗乾淨。

將上述的料都加入鍋內,加水,加一點酒,一小勺白醋。大火燒開,小火慢燉20分鐘到半小時。出鍋前加鹽調味。

喝水能不能潤燥?

能!但是水不能亂喝!

很多人覺得乾燥時補水就能好,但事實是,水喝多了,小便也多了,口渴乾燥的問題卻沒有解決。

這是由於,我們所喝的大部分水並沒有被身體利用,沒有化成人體所需的津液所致。

人們常說的「生津止渴」,而津液未生,渴自難解。

那麼,我們該如何幫助身體將水分轉化為津液呢?

答案就是——喝熱水。

一般來說,津液的生成離不開胃吸收功能與小腸分清泌濁的功能。

平時,當我們飲用冷水時,胃在吸收前需要先將它變成與體溫相同的溫度,小腸才能參與轉化。

所以,要想讓喝進去的水快速變為津液,就要先學會為胃減輕負擔。

而喝熱水,就成了解燥的好辦法。

怎麼樣,您學會了嗎?

來源 養生中國

責編 彭雪麗 審核 楊志

值班編委 陶斯軍

原標題:《秋燥不能亂吃梨!分不清這一點,小心越吃越幹》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秋燥不能亂吃梨!分不清這一點,小心越吃越幹!
    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會隨著氣溫的降低而閉塞毛孔,使皮膚腠理變得密緻,氣機收斂,汗液不再外出,體表就會變得乾燥。可能大家會覺得,乾燥不就是需要「潤」嗎?於是,很多人變著法的吃梨,可是,血糖都吃高了,乾燥症狀並沒有改善。其實,這是因為你沒有分清燥邪的性質!中醫認為,秋天主燥,燥邪當令。
  • 吃梨治咳嗽?當心越吃越嚴重!為什麼你的咳嗽老不好,查查這6個原因…
    煲個梨湯潤潤肺……但是小編要提醒你有可能越吃梨咳嗽越嚴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梨含有大量水分,以及纖維素、鉀、鈉、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但是咳嗽也是分很多種類型,有外感的有內傷的,有虛症有實症,有熱性的有寒性的,我們要區分地對待,要採取不同的方法辨證治療。
  • 孩子咳嗽,這6類食物可能越吃越嚴重!儘量不要吃
    ,咳嗽感冒只會越演越烈。7種讓咳嗽感冒越演越烈的食物是什麼?咳嗽堅決不吃6種食物蛋糕蛋糕雖然很誘人,但是裡面含有大量糖分和人造奶油,這些奶油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平常吃都會造成身體的負擔。咳嗽期間吃,更會生溼生痰。所以一定要控制住不能給寶寶吃。
  • 秋天4種「危險」水果,孩子越吃「溼氣」越重,再好吃也不能亂吃
    其實,這可能是「溼氣」重的表現,只要孩子堅持運動鍛鍊、注意飲食,自身就可以祛除溼氣。說到飲食,大部分孩子都喜歡吃水果,可是秋天吃水果也有學問,如果家長隨意給孩子吃水果,就可能導致孩子越吃「溼氣」越重。秋天4種「危險」水果,孩子越吃「溼氣」越重,再好吃也不能亂吃1.火龍果貴重指數:★★★★火龍果,號稱「長壽果」,因一身全是寶而得名,是夏季水果的常客
  • 【生活貼士】秋燥飲食 秋燥吃什麼好
    很多人在秋天不注意飲食都會出現秋燥症狀,喉嚨幹癢、疼痛、皮膚乾燥、鼻塞、頭髮乾燥、便秘、聲音沙啞等。秋燥吃什麼好呢?
  • 秋天要多吃梨,簡單這樣做,比熬湯更好,潤秋燥喉嚨舒服,別錯過
    金秋九月,剛進入才第四天,這溫度明顯涼爽了不少,可雖然天氣涼爽了,這喉嚨卻越發地感覺乾燥不舒服。去藥店買了潤喉糖,吃的時候還算比較舒服,可過了半個小時後,又開始幹癢咳嗽起來。話說食物要應季而食,秋天是果實成熟的季節,尤其是梨,水果店裡的梨都是成堆成筐地擺放著,看著就特別的清甜多汁。老媽前段時間回老家給大舅過生日,特意從老家買回來剛摘的梨,直接吃也是非常的好吃。秋天要多吃梨,簡單這樣做,比熬湯更好,潤秋燥喉嚨舒服,別錯過。進入秋天后,很多朋友都會買梨回家吃,直接削成塊吃也行。還有的朋友喜歡放鍋裡,加點水來煮成糖水喝。
  • 小心越吃越胖哦
    很多人都信奉,不吃晚飯只吃水果的教條,他們認為吃水果比吃飯攝入能量要少。
  • 咽幹、咳嗽、皮膚乾澀…想緩解「秋燥」?試試「花式」吃梨
    秋季氣候乾燥,大家容易出現的咽幹鼻燥,唇乾口渴、咳嗽無痰、皮膚乾澀等現象,被稱為「秋燥」。而梨鮮嫩多汁、酸甜適口,則有很好的改善秋燥的作用。
  • 方法不對小心越補越虛 男人壯陽要辨清體質對症進補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方法不對小心越補越虛 男人壯陽要辨清體質對症進補 我經常腰膝酸軟,是不是腎虛啊?腎虛要不要補?吃點什麼能補腎? 也難怪,電視廣告裡天天說這樣是腎虛,那樣要補腎,恨不得全國人民都腎虛! 但講真,你真的腎虛嗎?如果真是腎虛,又該怎麼補?首先,來看看。
  • 秋季養生第一水果:梨,怎麼吃最好?這兩樣「梨寶」你可能浪費了
    一個是「梨皮」,一個是「梨核」,你仔細想一下是不是,這敗家孩子,買櫝還珠了。梨皮上的確有一層塗敷物,沒辦法,農民為了保鮮水果,不得已而為之,這層東西怎麼祛除?切記,家裡準備個洗碗的新鋼絲球,在熱水中,輕輕的擦拭梨皮就可以,力量似有似無就行,太大了,反而會傷害梨皮,越輕越好,因為那層塗敷物很薄,一刮就掉!
  • 不小心選錯,容易越吃越胖
    麥片稱之為減肥利器,一點也不誇張。今天與大家聊一個關於麥片的話題,麥片是一種含蛋白質很高的主食,有益健康,而且纖維素含量高,對消化系統有好處。但是必須聲明一點,吃麥片「適合」減肥,不代表吃麥片「就能」減肥。
  • 道醫認為,脾虛的朋友,最該這樣吃些東西!
    脾虛不能吃什麼?脾主肉,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無論是肌肉失去彈性、皮膚沒有光澤、膚色暗淡、腰間長出「遊泳圈」,還是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歸根到底,都是脾氣虛弱導致的。脾虛怎麼調理?脾虛不能吃什麼?生梨性涼,脾虛切忌。正如《飲食須知》中所言:「多食令人寒中,損脾,生食多成冷痢。」《本草經疏》亦云:「脾虛洩瀉,法鹹忌之。」清·王孟英也曾指出:「中虛寒瀉者忌之。」
  • 秋天一定要吃蘿蔔,但吃錯了越吃越虛
    (不包括胡蘿蔔啊,這裡指的是青蘿蔔、白蘿蔔、紅心蘿蔔)」除了張教授的中醫說法,現代研究發現吃白蘿蔔有這5大功效:1、幫助消化白蘿蔔含芥子油、澱粉酶和粗纖維,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
  • 吃梨到底要不要去皮?梨皮煮水,潤肺降燥,秋天吃好處多多!
    入秋後空氣中的水分變少,我們會明顯感覺嘴巴幹、鼻幹、皮膚幹、大便幹...
  • 皮膚幹癢、口乾唇裂 專家告訴你怎麼對付「秋燥」
    浙江健康教育、杭州市中醫院皮膚幹癢,口乾唇裂,咽喉腫痛,嘴裡長口腔潰瘍……這就是中醫所說的「秋燥」,雖然這都不算什麼大毛病,就是讓人覺得不舒服,時不時來「膈應」你一下,影響你的日常學習工作。怎樣才能在秋天好好應對這個「年年見面」的煩惱呢?
  • 煮水止咳,這是吃梨最大誤區!這麼吃梨止咳效果才好!
    怎麼吃梨止咳效果最好?原來這梨能止咳清肺是因為裡面的鞣酸。那加熱後的梨是不是效果更好呢?我們將購買來的雪梨送到了華中農業大學實驗室,實驗人員將其中一個雪梨作為樣品分為兩份,一份用來與冰糖一起煮水,另外一份不做任何加工。
  • 「家裡越亂,日子越窮」?不,家裡這3處越亂,孩子大腦越發達
    老話說「家裡越亂,日子越窮」,經濟上富裕的人,對於生活品質也一定會有所追求但其實家長不知道的是,「亂」其實也是孩子智力卓越的表現。
  • 減肥的人要注意了,這幾類食物看起來熱量不高,但小心越吃越胖!
    但是,小編想給大家提個醒,有些水果的熱量可不比米飯低,小心越吃越胖!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已經不滿足於空調房裡吃西瓜了,時不時都會買個椰子喝喝,口感清甜營養又高,還能吃果肉,「一果兩吃」深受大家的喜愛,卻可能讓你「越來越胖」……椰子汁的熱量並不高,其熱量主要集中在椰子肉中——每100g椰子肉的熱量高達241大卡,脂肪含量為12g,糖分高達31.3g!
  • 這4種「感光食物」小心吃,否則越變越黑,擦美白精華都拯救不了
    這4種「感光食物」小心吃,否則越變越黑,擦美白精華都拯救不了說起增白食物,相信很多女生都頗有心得,像西紅柿,檸檬這些富含維C的食物對美白大有益處,還有葡萄等含有維E的食物,具有抗氧化功能也能抗衰老兼具美白功能。
  • 牙齦腫痛、口腔潰瘍、臉上長痘、便秘,秋燥致上火怎麼辦?
    一感到不適即喝一堆涼茶降火,但火不能亂滅,涼茶不能亂喝,否則可能越喝越難受。  專家介紹,我們想要「滅火」,先要搞清楚火勢從何而來,要保護好陽氣,因為一分陽氣即一分生機,如果濫用清火藥(清火藥會損耗陽氣),肆意糟蹋陽氣,就易百病叢生,小孩、女性和老人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