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餘名海內外學者線上線下「相聚」麗水探討
在最近閉幕的第五屆國際移民與海外華人麗水論壇開幕式上,100餘名海內外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相聚」,探討「後疫情時代華僑華人的生存與發展」主題。 麗水是浙江省的著名僑鄉,有超過40萬華僑華人分布於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研究華人華僑及服務華僑要素資源回流工程,2010年麗水學院專門成立了華僑學院。
-
海內外專家學者線上線下「把脈」醫學人工智慧發展
第二屆醫學人工智慧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線上線下舉行。上海交大醫學院供圖中新網上海10月11日電 (記者 陳靜)在過去的幾年中,人工智慧已廣泛應用於醫學領域。醫學人工智慧發展怎樣更好地為人類健康服務,成為海內外專家學者等關注的話題。
-
後疫情時代文化場館如何從線下走向線上
作為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總論壇的分論壇,本次論以「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為主題,共同探討在後疫情時代如何通過5G、人工智慧等技術來加快線上化場館的建設,以推動文化場館高質量發展為目的,探討雲文化館發展空間及服務群眾的創新方式。此次分論壇主辦方為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承辦方有七寶鎮政府、寶龍藝術中心。
-
疫情期間,巴拿馬華僑華人心繫家鄉助力抗疫
2月12日,在花都區民政局二樓大廳內,整齊地堆疊著一箱箱捐贈物資,外包裝箱上貼著寫有「巴拿馬華僑華人為祖國加油」、「一群愛國愛鄉的華僑」等字樣,字裡行間,凝聚了濃濃的愛國愛鄉之情。據了解,這些都是由巴拿馬華僑華人無私捐贈,從遠隔重洋,千裡迢迢的異國寄送回家鄉,用於抗擊疫情的口罩和手套。當天,一場巴拿馬華僑華人向花都區捐贈防疫物資儀式在此舉行。花都區委常委、區委統戰部部長李波以及巴拿馬華僑華人代表、區僑聯、區民政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活動。
-
2020年上半年海外華僑華人關鍵詞:你Pick哪一個?
隨著疫情在海外蔓延,海外華僑華人不僅自覺遵守住在國的疫情防控措施,還力所能及幫助有需要的同胞和當地民眾,助力『第二故鄉』抗疫,展現了華僑華人的良好形象。奧地利華人華僑自發建立了防疫互助組,不僅聯繫醫療專家在線解答健康和疫情防護方面的問題,還邀請各領域的資深人士,針對僑胞在疫情期間面臨的籤證、旅遊、稅務、法律等問題提供幫助。
-
綠葉對根的情意——浙江籍華僑華人戰「疫」錄
回顧這段戰「疫」之路,華人華僑這一群體尤為特殊不易。有人形容:「這場戰『疫』裡,中國打上半場,世界打下半場,華僑華人打全場。」浙江是中國僑務大省。200餘萬浙江籍華僑華人分布在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過去100多天裡,他們的戰「疫」故事,也成為全球華人華僑「戰鬥」不息的縮影。西班牙僑胞向當地捐贈抗疫物資。
-
暨南大學,名副其實的百年僑校、華僑最高學府
如果說有海水處即有華僑華人,那麼有華僑華人處則有暨南學子。歷經一個多世紀風雨滄桑的暨南大學,不僅見證了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特別是華僑高等教育的艱難歷程,也見證了這個飽經磨難卻依然走向興旺的國家的命運。「百年僑校」、「華僑最高學府」,成為暨南大學蜚聲海內外的兩塊「金字招牌」。
-
溫州鹿城海外華僑華人聯合會走訪貴州省溫州總商會
貴州文化網訊(王劍) 10月13日,由中共溫州市鹿城區委統戰部副部長、鹿城區僑辦主任謝璇率隊,溫州鹿城海外華僑華人聯合會名譽會長、香港溫州同鄉會名譽會長、溫州市政協常委翁銀巧,溫州鹿城海外華僑華人聯合會會長、阿聯浙江僑團聯合會會長、浙江省政協委員陳志遠共同主持的溫州鹿城海外華僑華人聯合會一行26名來自全球部分國家和地區的溫州籍企業家代表團走訪貴州省溫州總商會。
-
10餘噸物資從比利時馳援回國 浙江華僑華人包機戰「疫」
提示信息與疫情決戰,必須與時間賽跑。近日,在浙江省僑聯的組織下,經過浙籍僑胞的積極溝通,一架中國外運3V815航班從比利時出發,準時抵達杭州蕭山國際機場。這架飛機載滿了口罩、護目鏡、防護服、消毒液等疫情防控急需物資,46個託盤,10餘噸共計734787件,總價值達人民幣712742元。疫情無情,人間有愛。為籌集當前急需的防疫物資,連日來,世界各地的浙籍華僑華人四處奔波,從藥房、超市到批發商,日夜兼程緊張地找尋著口罩、防護服、醫用眼鏡,但因飛機航班紛紛停飛等,大批物資無法順利從海外送達家鄉。
-
洛杉磯華僑華人支援打贏防控疫情阻擊戰
人民網洛杉磯2月6日電(記者王如君)自從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洛杉磯華僑華人十分關心疫情的發展,同時踴躍捐資捐物支援祖國人民打贏這場防控疫情阻擊戰。天馬物流集團董事長羅豪更是個大忙人,從辦公室到倉庫跑進跑出,好像手機貼在了耳朵上,通話就沒停過。記者見縫插針問了幾句,他說:「這些天實在太忙了,美國南加州湖北同鄉會、美國貴州商會、南加州雲南同鄉會、南加州橙縣華人聯合會、內布拉斯加華人協會等都有送貨過來,還有許多人是以個人名義捐贈的。不管多少,大家都是為了幫助祖國同胞渡過難關,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
疫情之下,海內外僑胞抗疫「藝」起來
「雖然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知道千千萬萬個你譜寫的英雄戰歌,將銘刻在歷史的豐碑裡……」新冠疫情自在中國爆發以來不斷在全球延燒,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在參與海內外「抗疫戰」的同時,用一句句歌詞、一幅幅畫作、一段段旋律、一場場音樂會傳遞心中的愛和力量。
-
浙江省僑界智庫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二屆「一帶一路」華僑華人與華文...
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張春旺,浙江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兼秘書長周松一,浙江師範大學副校長鍾依均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張春旺表示,浙江省僑界智庫聯盟的成立標誌著浙江僑聯在智庫建設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同時,他簡要梳理了改革開放以來僑務工作的發展歷程,充分肯定了華僑華人在推動改革開放事業、弘揚和傳播中國文化中的重要貢獻。
-
在摩中資企業和華僑華人積極支持摩洛哥抗擊疫情
來源:央視原標題:在摩中資企業和華僑華人積極支持摩洛哥抗擊疫情 3月23日,5000份新冠病毒檢測試劑搭乘摩洛哥皇家航空貨機運抵卡薩布蘭卡,並第一時間發往摩檢測實驗室,以解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在摩快速發展導致檢測試劑不足的燃眉之急
-
華人華僑「朋友圈」越來越大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軒慧)昨日,為期3天的第五屆華人華僑產業交易會(以下簡稱僑交會)在深圳會展中心啟幕,此屆僑交會以「聚焦灣區建設機遇,聚集產業合作發展」為主題,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518個展商及世界各地的僑團僑領華商聚集深圳,以全新姿態推動全球經貿往來。
-
後疫情時代,線上教育如何開闢新藍海?
11月23日, 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在京開幕,大會以「或躍在淵,教育的信心與發展」為主題,來自海內外的教育行業專家及從業者們從自身實際出發,並結合疫情帶來的影響,暢談了教育各細分領域的信心重塑與未來發展趨勢。後疫情時代,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如何融合發展?素質教育怎樣能成為一種「剛需」?
-
致敬|抗擊疫情,齊畫海內外中華兒女最大同心圓
「登機後,被眼前的景象感動到落淚,坐了這麼多年飛機,第一次看到整個前部機艙坐的不是客人而是一箱箱醫用口罩和物資,雖然飛機因此延誤多時,但沒有一個乘客抱怨……」2月初,一架從奈洛比飛往廣州的飛機,因為搭載著肯亞華人華僑捐贈的醫用物資,被稱為「口罩航班」。消息在網上傳開後,觀者無不為之感動。
-
「走進泰國」泰國華僑華人社團與中華文化傳承的關係與貢獻(上)
【關鍵詞】泰國 社團 中華文化 貢獻【摘要】社團是泰國華僑華人社會的基本組織形態。華僑華人在長期的生存和發展過程中,體會到建立自已社團的重要性。在移民泰國的漫長歷史時期裡,形成了以地緣、親緣和業緣等為特色的各類社團。
-
45顆「愛心」的全球接力 一張世界地圖引出海內外溫州人共同抗疫故事
昨天,記者聯繫上了中國國家博物館,國博藏品徵集與鑑定部有關負責人認為,地圖上標記的紅色「愛心」以及寫滿字跡的黃色標籤紙,生動反映了抗疫人員緊張忙碌高效的工作場面,也真實感人地見證海內外華人同呼吸共命運、血脈相連、凝聚一心、共同抗疫的艱辛歷程,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時代價值。
-
尼泊爾華僑華人協會幫助中國同胞防範疫情 期待雲開見月明
張晨翼 攝(抗擊新冠肺炎)尼泊爾華僑華人協會幫助中國同胞防範疫情 期待雲開見月明中新網加德滿都5月5日電 (記者 張晨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尼泊爾目前處於封鎖狀態。由於國際航路不通,數百位中國遊客滯留在尼,尼泊爾華僑華人協會成員期間幫助同胞防範疫情、解決各類問題,一同期待疫情儘早散去。
-
強化為僑服務 匯聚僑智僑力 市政協召開華僑華人經理人座談會
昨天,市政協召開華僑華人經理人座談會,聚焦「後疫情時代,發揮外資、僑資在推動上海成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中的積極作用」主題深入交流。市政協主席董雲虎出席並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