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文化場館如何從線下走向線上

2020-12-23 新湖南

12月22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之分論壇五——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論壇」在上海閔行區千年古鎮---七寶鎮舉行。

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總論壇已於今年12月8日成功舉辦,論壇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政府、上海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設主論壇和多個分論壇。總論壇旨在深入探討城市文化創新發展建構和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新機遇和新趨勢,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文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自2016年以來,該論壇已連續成功舉辦四屆,在國內外已形成品牌效應和影響力,是上海有影響的高端論壇之一。

作為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總論壇的分論壇,本次論以「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為主題,共同探討在後疫情時代如何通過5G、人工智慧等技術來加快線上化場館的建設,以推動文化場館高質量發展為目的,探討雲文化館發展空間及服務群眾的創新方式。此次分論壇主辦方為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承辦方有七寶鎮政府、寶龍藝術中心。贊助方+平臺及技術支持單位為上海創圖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論壇由國家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新藝聯副主席、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符湘林主持。七寶鎮黨委書記嚴俊致歡迎詞,他提出七寶正在全力打造全國文創高地,真誠邀請海內外的嘉賓來七寶共話未來。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羅雲川作領導致辭,他對未來文化場館的建設的工作方向、要求、標準提出明確要求,並對大會的順利舉辦表示祝賀。本次論壇廣泛邀請了政府領導,專家學者、文化場館負責人、企業機構代表等50餘名嘉賓參加。

論壇分為主旨論壇和雲圓桌論壇兩個階段。在主旨論壇環節,上海戲劇學院的黃昌勇院長等10位嘉賓進行了了主旨發言,從《後疫情時代文化場館該如何守護》《「雲+時代」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發展走向》《「雲文化場館」的發展邏輯與創新方向》等方面,深刻闡述了論壇主題。在圓桌論壇環節,與會嘉賓圍繞論壇主題,共同暢想了「 雲文化場館 」的藍圖,共同研究了實現藍圖的路徑、方向,共同探討了技術、內容、平臺、空間、服務、場景等等相關的具體實施方案。本次論壇通過研討交流,與會專家與學者紛紛為文化場館從線下走向線上提出了寶貴建議,並形成高度統一的共識,一方面在後疫情時代,應當擁抱網際網路潮流,提高對線上服務的重視,另一方面要積極主動對接社會主體,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加強溝通交流,規範評估機制,全力打造線上文化場館品牌。

此次論壇還舉行了兩個重要的籤約儀式,一是上海萬象企業中心與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共建未來文創旅聯盟籤約儀式;二是上海創圖科技有限公司與寶龍藝術中心共建雲上寶龍藝術中心籤約儀式。各籤約主體將在後續的合作中充分發揮領域優勢,有效實現資源聚集,促進資源共建共享,在未來文創旅聯盟及雲上寶龍藝術中心的建設中,貢獻社會主體的力量。

本次論壇亮點有三:一是充分發揮了社會主體的能動性。在政府相關部門指導下,由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作為主辦方,充分調動各方資源,搭建溝通交流平臺,以活動為契機,促進各方長期合作,作為政府力量的補充,共同推動公共文化領域的創新發展。二是辦會形式豐富。除了現場研討,本次論壇還採用了創圖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的「文化雲5G直播間」。除了常用的直播、評論、點讚、帶貨等功能,「文化雲5G直播間」還專門針對文化場館的業務,實現了場館預約、活動搶票、培訓報名等特色功能,並具備豐富的界面交互、強大的後臺管理、超前的技術保障性能。三是論壇的視野創新。新冠病毒極大地改變了人民文化消費的方式和內容,對公共文化場館的服務內容、服務方式、傳播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論壇圍繞後疫情時代「雲字文化館」建設的目標、對象、內容、平臺、需求、方式等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狀態,從政策層面、需求層面、供給層面、創新層面等,以不同的視覺表達了當代最新觀點,分享了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的新理念、新思維、新成果。

附件:

(一)格物簡介

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於2017年初由全國知名公共文化專家符湘林先生聯合多位業內大咖共同發起成立。研究院以各級政府為服務對象,以推動公共文化創新發展、助力文化強國建設為使命,廣泛集聚各類專家學者、專業機構,打造「平臺式」「一站式」新型文化智庫,服務於各級政府更好地培育本地文化品牌,實施高質量發展。研究院目前已經集聚了200多位海內外文化專家,100餘家國內領先的文化專業機構,包括文創開發、文化地產、公共藝術、文化投資等,是國內領先的綜合型文化專業服務機構。研究院成功開展了上海文化品牌評估發布,策劃了「首屆長三角文採會」,建立了長三角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合作機制、全國城市書房合作機制等。目前,研究院已經發展成為全國文化行業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新興智庫機構,業務涉及上海、浙江、江蘇、湖南、四川、重慶、雲南、福建、海南、新疆等地,深受業界好評。

[責編:寧靜]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復活馬蒂斯的貓,戴VR手套觸摸故宮國寶|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如何建?
    「5G時代的『雲文化場館』並非簡單把線下已有的資源放到線上就結束了,而是要在一個無限的時空裡,藉助新技術,讓藝術品『活』過來。讓你知道梵谷畫麥田的時候,他看到的陽光是什麼樣的,他每一筆畫下去是什麼心情。」北京逸格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EO馬昕說。
  • 後疫情時代,線上教育如何開闢新藍海?
    11月23日, 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在京開幕,大會以「或躍在淵,教育的信心與發展」為主題,來自海內外的教育行業專家及從業者們從自身實際出發,並結合疫情帶來的影響,暢談了教育各細分領域的信心重塑與未來發展趨勢。後疫情時代,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如何融合發展?素質教育怎樣能成為一種「剛需」?
  • 後疫情時代,新消費品牌如何進行線上線下營銷?
    但如何將營銷搬到線上,讓消費者在雲端真切感受到品牌的價值、產品的品質,也成為考驗企業的難題。許俊表示,每個企業的基因不太一樣,目前於小菓希望先把內容部分做紮實,在線下布局更多一些。與此同時於小菓也在思考怎麼私域流量培養出來,尋找一些新的突破方式。
  • 小長假玩轉濱海文化中心,線上線下親近文化
    京津冀60餘位畫家筆墨丹青展現「花開盛世」,「玩轉科技館」線上直播雲端相約大小朋友,網紅圖書館熱度不減,遊客市民爭相打卡……「五一」小長假期間,濱海文化中心各場館文化活動精彩紛呈,獲得市民及遊客的廣泛好評。夏至未至,但文旅市場復甦的氛圍已在這裡淋漓體現。
  • 疫情後開業的全國最大書店如何求發展?線上+線下黏住讀者
    實體書店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1.0時代,圖書標準店,以賣書為業務主軸,關注的是「貨」;2.0時代,打造高顏值,多業態、多元化的複合型空間,關注的是「場」;3.0時代,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營造讀書氛圍,創建文化景觀,拉動文化消費,是圖書為媒介的智能化聚場,關注的是「人」。
  • 線上線下融合教育 ClassIn引領後疫情時代新趨勢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教育、學習方式的改變是大勢所趨。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衝擊,使傳統的課堂教育受到了根本挑戰,線上教育實現更為明顯的快速發展,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相結合逐步成為一種教育新常態。
  • 後疫情時代體育線上與線下教學方式「共生」的思考-中國教育新聞網
    線上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滿足學生多元學習需求,提供更加多樣的學習資源,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從而為線下教學中學生的實踐活動提供深厚的理論基礎;而線下教學不僅可以檢驗線上教學的成果,完善線上教學的不足,更是可以幫助學生發現新的問題並藉助線上教學平臺對問題進行解決與研究。三是走向融合導向。
  • KPL春季賽季後賽上海普陀開戰,線上線下導流尋找新商機
    受疫情影響,今年一、二季度近30家有影響力的電競企業取消或延期500多場賽事,直接經濟損失近10億元,賽事執行公司、俱樂部、電競場館、培訓、教育機構等細分領域都遭遇困難,轉型線上成為行業集體動作,包括NBA、西甲、F1在內的傳統體育賽事也紛紛試水電競項目。
  • 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分論壇聚焦「雲文化場館」建設
    它在那幅著名的《紅色餐桌》裡出現,跳到椅子上伸個懶腰,再踱進畫家那幅《紅色房間》,差點打翻一尊雕塑。在另一段視頻片段裡,你可以穿越到印象派畫家居斯塔夫·卡耶博特的名畫《巴黎的街道·雨天》裡,與戴著禮帽打著黑傘的紳士擦肩而過。  「5G時代的『雲文化場館』並非簡單把線下已有的資源放到線上就結束了,而是要在一個無限的時空裡,藉助新技術,讓藝術品『活』過來。
  • 2020年服貿會九月上旬在京舉辦 線上線下融合三套方案備展
    線上線下聯動辦展辦會2020年服貿會主題為「全球服務,互惠共享」,將以國家會議中心為主場館,充分利用周邊場地資源,在奧林匹克公園景觀大道等區域搭建臨時場館。此次服貿會將設置7類活動,包括高峰論壇、行業大會和專業論壇、展覽展示、成果發布及配套活動等。
  • 線上VR觀展 線下就近逛展
    昆明主會場12月12日,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化產業博覽會開幕。本次文博會由省委宣傳部主辦、雲南廣播電視臺承辦,以「新時代 新文創 新賦能」為主題,在線上和線下同時舉行,吸引了600多家企業參加。線上展會通過「雲展會+雲開幕+雲電商+雲數據」及VR展建設,為全省各州(市)搭建集展示、交易、交流、互動等功能於一體的平臺。線下展覽展銷創新形式,把活動從專業場館搬到群眾身邊的文化場所和商業中心,在昆明、玉溪、麗江、保山共設置10個會場,活動將持續至12月16日。本次文博會共推出超過35項活動。
  • 後疫情時代化妝品市場亟需轉型,佳多麗線上線下全面升級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全球遭遇了疫情危機,商品經濟市場受到極大考驗,很多傳統行業面臨線下向線上轉型的局面,化妝品市場也不例外。不過,不是每一家企業都有實力和資本全面應對此次危機,所以,2020年上半年,不少化妝品企業都被迫倒閉,沒能熬過這一個突如其來的市場寒冬。
  • 慧策先機Club線上直播開課:後疫情時代,零售行業的革新與機遇
    慧策先機Club線上直播開課:後疫情時代,零售行業的革新與機遇   一場「疫情」的爆發,促進了線上業務的繁榮。
  • 創夢天地CMO何猷君:打通線上線下閉環 構建電競文化新生態
    創夢天地CMO何猷君在現場發表了題為《打通線上線下閉環 構建電競文化新生態》的主題演講,圍繞著電競市場規模、用戶規模等角度,講述電競行業的「十」代發展歷史。除此之外,創夢天地還和京東校園、廣州電子競技協會以及企鵝電競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構建電競文化新生態,並通過系列的遊戲特權與IP活動,不斷豐富電競內容儲備,共創線下場景營銷新體驗。電競是創夢天地已經布局很多年的業務,隨著行業的快速增長以及發展,創夢天地逐漸在這個賽道上顯現獨特優勢。
  • 英孚教育孫鵬:線上線下必將走向融合
    行業頭部企業、知名投資機構等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在2020年疫情對教育行業市場格局產生深刻影響下,教育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英孚教育副總裁孫鵬出席並發布演講。孫鵬表示,2020年英孚還是線下更多一點,雖然是線上線下相結合,我們是1996年開始做線上平臺,但是現階段還是線下更多一點,我們的體會比較深刻,就是兩個字「活著Survive」。
  • 青島:「線上+線下」開啟「雲復工」模式 賦能「文化味」回歸
    新華社青島3月20日電(記者張旭東)伴隨著春暖花開,不僅「煙火氣」在青島慢慢復甦,餐飲業蓄勢待發,一批實體書店也相繼開門納客,文化場館開啟「雲復工」模式,賦能「文化味」回歸。連日來,良友書坊、方所書店、棧橋書店等一批實體書店經過備案,做好防疫準備後相繼復工,青島的書香氣逐漸氤氳起來。3月1日開門後,青島方所書店採取多項疫情防控措施,包括測體溫、實名登記、翻書戴手套、加大閱讀空間等,儘可能為讀者提供安全而靜心的閱讀空間。
  • OMO成主流 線上線下如何融合?
    疫情期間,線下教學停課,強大的線上能力成為教培機構贏得流量、維持正常運營的重要支撐。經歷了一輪生死考驗後,如今,線下教學秩序逐步恢復,不少學生選擇重新回歸線下。如何更好地進行線上線下融合正被更多教育企業作為發展戰略重點傾斜。對教育企業而言,OMO轉型是不是唯一出路?OMO之路又該如何走?
  • 英孚教育副總裁孫鵬:專注英語教育 線上線下需融合發展
    疫情暴發後,英孚中國迅速將25萬名學員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疫情期間英孚教育的內部效率也在不斷提升、優化,在保證學員的學習進度與體驗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並提升運營效率,就是為了能夠堅持得更久。」「英孚教育自1965年成立至今,主要致力於語言培訓、出國留學遊學、學位課程和文化交流等項目。
  • 線上線下融合三套籌備方案備選 服貿會擬9月上旬在京舉辦
    北京市籌辦與服務保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北京市商務局局長閆立剛在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為科學有效應對全球疫情形勢,並適應「從實體走向虛擬、從線下走向線上」的會展業發展趨勢,2020年服貿會採取線上線下融合方式舉辦,目前按三種方案進行籌備。這三種籌備方案包括:第一種,若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將以「線下為主、線上補充」的方式舉辦。
  • 「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獲官方認可,動因體育OMO交出滿意答卷
    OMO獲得官方肯定,「融合」成重點此次《意見》重點提到了「融合」二字,並強調要「健全完善與線上服務新業態新模式相適應的制度規則,打造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新業態」。而在如何打造上,《意見》指出:構建線上線下教育常態化融合發展機制,形成良性互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