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之分論壇五——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論壇」在上海閔行區千年古鎮---七寶鎮舉行。
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總論壇已於今年12月8日成功舉辦,論壇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政府、上海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設主論壇和多個分論壇。總論壇旨在深入探討城市文化創新發展建構和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新機遇和新趨勢,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文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自2016年以來,該論壇已連續成功舉辦四屆,在國內外已形成品牌效應和影響力,是上海有影響的高端論壇之一。
作為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總論壇的分論壇,本次論以「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為主題,共同探討在後疫情時代如何通過5G、人工智慧等技術來加快線上化場館的建設,以推動文化場館高質量發展為目的,探討雲文化館發展空間及服務群眾的創新方式。此次分論壇主辦方為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承辦方有七寶鎮政府、寶龍藝術中心。贊助方+平臺及技術支持單位為上海創圖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論壇由國家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新藝聯副主席、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符湘林主持。七寶鎮黨委書記嚴俊致歡迎詞,他提出七寶正在全力打造全國文創高地,真誠邀請海內外的嘉賓來七寶共話未來。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羅雲川作領導致辭,他對未來文化場館的建設的工作方向、要求、標準提出明確要求,並對大會的順利舉辦表示祝賀。本次論壇廣泛邀請了政府領導,專家學者、文化場館負責人、企業機構代表等50餘名嘉賓參加。
論壇分為主旨論壇和雲圓桌論壇兩個階段。在主旨論壇環節,上海戲劇學院的黃昌勇院長等10位嘉賓進行了了主旨發言,從《後疫情時代文化場館該如何守護》《「雲+時代」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發展走向》《「雲文化場館」的發展邏輯與創新方向》等方面,深刻闡述了論壇主題。在圓桌論壇環節,與會嘉賓圍繞論壇主題,共同暢想了「 雲文化場館 」的藍圖,共同研究了實現藍圖的路徑、方向,共同探討了技術、內容、平臺、空間、服務、場景等等相關的具體實施方案。本次論壇通過研討交流,與會專家與學者紛紛為文化場館從線下走向線上提出了寶貴建議,並形成高度統一的共識,一方面在後疫情時代,應當擁抱網際網路潮流,提高對線上服務的重視,另一方面要積極主動對接社會主體,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加強溝通交流,規範評估機制,全力打造線上文化場館品牌。
此次論壇還舉行了兩個重要的籤約儀式,一是上海萬象企業中心與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共建未來文創旅聯盟籤約儀式;二是上海創圖科技有限公司與寶龍藝術中心共建雲上寶龍藝術中心籤約儀式。各籤約主體將在後續的合作中充分發揮領域優勢,有效實現資源聚集,促進資源共建共享,在未來文創旅聯盟及雲上寶龍藝術中心的建設中,貢獻社會主體的力量。
本次論壇亮點有三:一是充分發揮了社會主體的能動性。在政府相關部門指導下,由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作為主辦方,充分調動各方資源,搭建溝通交流平臺,以活動為契機,促進各方長期合作,作為政府力量的補充,共同推動公共文化領域的創新發展。二是辦會形式豐富。除了現場研討,本次論壇還採用了創圖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的「文化雲5G直播間」。除了常用的直播、評論、點讚、帶貨等功能,「文化雲5G直播間」還專門針對文化場館的業務,實現了場館預約、活動搶票、培訓報名等特色功能,並具備豐富的界面交互、強大的後臺管理、超前的技術保障性能。三是論壇的視野創新。新冠病毒極大地改變了人民文化消費的方式和內容,對公共文化場館的服務內容、服務方式、傳播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論壇圍繞後疫情時代「雲字文化館」建設的目標、對象、內容、平臺、需求、方式等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狀態,從政策層面、需求層面、供給層面、創新層面等,以不同的視覺表達了當代最新觀點,分享了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的新理念、新思維、新成果。
附件:
(一)格物簡介
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於2017年初由全國知名公共文化專家符湘林先生聯合多位業內大咖共同發起成立。研究院以各級政府為服務對象,以推動公共文化創新發展、助力文化強國建設為使命,廣泛集聚各類專家學者、專業機構,打造「平臺式」「一站式」新型文化智庫,服務於各級政府更好地培育本地文化品牌,實施高質量發展。研究院目前已經集聚了200多位海內外文化專家,100餘家國內領先的文化專業機構,包括文創開發、文化地產、公共藝術、文化投資等,是國內領先的綜合型文化專業服務機構。研究院成功開展了上海文化品牌評估發布,策劃了「首屆長三角文採會」,建立了長三角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合作機制、全國城市書房合作機制等。目前,研究院已經發展成為全國文化行業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新興智庫機構,業務涉及上海、浙江、江蘇、湖南、四川、重慶、雲南、福建、海南、新疆等地,深受業界好評。
[責編:寧靜]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