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樂教育創始人陳啟遠:孩子的綜合能力比成績更加重要

2020-12-23 大眾生活報

思考樂教育創始人陳啟遠:孩子的綜合能力比成績更加重要

時間:2020-12-22 17:23:24 來源:搜狐

「傾力打造感動中國的教育」,這是思考樂一直秉承的教學使命。思考樂自成立以來,匯集了一群有夢想、有激情、有愛心、有能力、有奉獻精神的年輕人,他們將用教育的力量,培養一批又一批對社會有貢獻的孩子們!

創業之初,思考樂教育更多地關注孩子們在解題方面的能力,關注孩子們的考試情況。陳啟遠表示,隨著思考樂在教育行業的持續沉澱,思考樂越來越注重孩子們的全面發展,注重教師素質的提升。思考樂旨在培養未來的孩子,關注孩子的辯證思維,培養孩子們的邏輯分析能力,培養孩子們的領導力,培養孩子們的感恩心態,,以及孩子們的共情力。

逆商思維,是一種能力

「我每年會在不同城市舉行大型公益講座」,陳啟遠說道,「因為我們很清晰,孩子們的智商重要,情商、逆商更重要。」為啟發孩子們的逆商思維,陳啟遠已累計為社會作出上千場各種形式的分享會、成長會、交流會。對於孩子來說,綜合能力比成績更加重要。

核心競爭力的培養

思考樂希望能夠幫助孩子尋找到成功的核心點。更多地關注如何培養出健全型的孩子。陳啟遠表示,除了學習能力的培養,還要注重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團隊意識的培養,感恩之心的培養,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對孩子們艱苦卓絕毅力的培養....這些東西比課本上的知識更加重要,一個健全的孩子會對社會有更多卓越的貢獻。

陳啟遠提到思考樂未來對孩子培養方面的規劃:思考樂將致力於培養孩子們成為有深度的邏輯思考者,用體系成就孩子的美好未來。同時,思考樂將大力引進更多高學歷,有經驗,有愛心的老師,用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影響和改變更多的孩子們。

用心成就彼此

陳啟遠最後表示,思考將全力以赴,用智慧去打造更有影響力的教育平臺。他期待在下一個十二年的徵程中,思考樂人能夠彼此溫暖,彼此感動,不忘初心,保持最好的姿態,讓所有曾經和正在思考樂工作的人感到自豪;讓在世界各個角落的孩子們,說起思考樂的時候,都能夠為曾經是思考樂的學員而無比的自豪。極致用心,思考樂一直在努力成為老師和孩子們的驕傲,為更加美好的未來務實前行!

編輯:徐徐

免責聲明
① 本網所刊登文章均來自網絡轉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
② 如果您對稿件和圖片等有版權及其他爭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核實情況後進行相關刪除
③ 聯繫郵箱:dzshbw@163.com 聯繫電話:01057394474

相關焦點

  • 寫在期末考試後|成績固然重要,但提高孩子的自我續航能力更重要
    因此,本次期末考試,不單是對孩子學習成績的測評,也是對這群12到13歲孩子適應能力的檢驗。01考試成績公布後的學生與家長考試結束後,家長群裡傳來快報:可以查分了!而家長們更關心的是與孩子成績相關的數字。點擊進到主頁面,點開學情分析,顯示:2019-2020學年度初一期末考試(2019級),閱卷結束查看各科學情報告,於是把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政治、生物依次點開後,孩子的成績便赫然眼前。頁面中分數下再提示:對標新高考,本次綜合學情等級為A-E中的某一個,字母後面又跟著一個阿拉伯數字,在以字母代表的主等級後再次分出細分等級。
  • 樂源小樂AI智能教育平板電腦評測:用「課程+」幫助孩子提高成績
    有些家長會使用手機上的一些教育類的APP來幫助孩子輔導作業,但是手機屏幕比較小,如果長時間使用肯定會損傷孩子的視力,因此,平板電腦更加適合輔導孩子們作業。樂源近期的推出的一款小樂智能教育平板L9,就是一款非常適合孩子們的使用的學習平板電腦。這款產品針對孩子們而打造,內置了豐富的學習課程,可以幫助到孩子們學習課程。
  • 想讓孩子將來很好立足社會,三種能力的培養很重要,父母不容忽視
    都說,父母的心永遠都是系在兒女身上,孩子上學時,巴不得孩子有個好成績,長大進入社會後,希望孩子將來有個好前途,能很好地立足於社會,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將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更加殘酷的現實,孩子如何能很好地在社會立足?
  • 評價孩子不只有成績,家長要綜合評價自己的孩子
    談起好孩子,有些家長會說孩子很聰明(比如爺爺),有的會說孩子聽話,有的會說孩子慷慨,有的會說孩子很關心長輩,但是,自從孩子上了小學,父母就常常把孩子的成績當作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事實上,這樣的評價不但不正確,反而危害極大。
  • 思悟教育王毅:培育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國際公民
    此次思悟(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眾多參選機構中脫穎而出,獲得本屆 「2020年度公信力國際教育品牌」稱號。盛典現場,環球網對思悟教育CEO王毅進行了專訪。A:思悟教育來自於英文單詞thinkmore,公司願景是通過老師的培養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讓每一個學生成為具有獨立思考的世界公民。公司主要服務於12—18歲的留美家庭,業務涵蓋兩大板塊:第一、課程類。
  • 孩子的數學成績不夠好怎麼辦?培養數學的綜合能力很重要
    對於孩子來說,在眾多的學科裡面,數學是他們最避之不及的,好像一提到數學,我們的腦袋都是疼的。學很難理解,也很難推理,這條艱難的道路使許多孩子放棄了為數學成績而奮鬥並失去對學科的信心。女兒:「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的成績沒有提高。很明顯,我每天都會問問題並聽老師說的話,但情況仍然如此。女兒:「媽媽,我該怎麼辦?」通常,作為母親,我們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就像孩子所說的那樣,我們有很多問題,聽課,預覽和複習,但是改善數學仍然很困難。孩子真傻嗎?當然不是。
  • 孩子理解能力差,是思維能力沒有培養好,在關鍵期用對方法很重要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成績差,理解能力差時都會認為是孩子不肯學,或者天生笨,其實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錯的,大部分孩子的智力都差不多,至於為何後天表現差距這麼大,其實這都是因為父母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思維能力,導致孩子對很多事情的理解能力都有偏差。
  • 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孩子,一般有2個表現,能力更加出眾
    對於很多學霸孩子來說,他們的成績好的原因往往需要歸咎於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說參加過《最強大腦》的張洗月、王心冉等等。這些孩子憑著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記憶力,在眾多學子中「殺出重圍」,脫穎而出,成了眾人的關注對象。
  • 咘嚕教育2.0情商口才課件全新上線 綜合提升孩子口才情商能力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意識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家長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注重素質教育,而2020年的高考作文,將口才推向了巔峰,因此少兒口才成為眾多家長的新選擇。但究竟孩子幾歲開始學口才比較合適,也成為現在不少家長的新難題。
  • 北京中考實施「兩考合一」,綜合實踐計入總分,素質教育真的來了
    實施「兩考合一」並不是什麼新的舉措,兩考是指初中生畢業考試和中考,我省在十幾年前就是「兩考合一」,但北京中考方案的重點不在「兩考合一」,我從中看到了多個亮點,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成績除以3後,分別計入物理、化學、生物3門科目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學生七、八、九年級每學年應完成10次綜合社會實踐活動,共30次,每次計1分,滿分30分。成績除以3後四捨五入取整,分別計入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3門科目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多年來,要摒棄應試教育,實施素質教育的呼聲一直都很多,但考試才是指揮棒的實事誰也無法否認。
  • 孩子遇事就喊「媽」,不思考就放棄,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在網上看到一個媽媽為了教育兒子,不遇事就喊媽,專門寫了一個「條約」的新聞。在這個「條約」上列了很多條生活和學習上的小事,告訴兒子遇到問題先學會自己思考解決。不少家長在看到這個條約之外,紛紛表示:「實在是太真實了!」、「我要把這個列印出來給孩子看。」
  • 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不能打罵,要怎麼教育才好?
    甚至是打罵、羞辱,跟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這些激烈的做法,都是情緒化的表達,並不會幫孩子學會反思,反而是火上澆油,在孩子原本就很沮喪、難過、自我否定的情緒中又添了很多柴,導致孩子的注意力全都內耗在情緒上了。有些孩子在巨大的情緒壓力下會選擇屈服,但他內在的聲音會是更加地否定自己,認為自己不行。
  • 參加大賽培養孩子英語表達能力:體驗比名次更重要
    Ele STAR作為易貝樂少兒英語一年一度的盛會,兼備專業性和規模性,目前已成功舉辦三屆,覆蓋全國各大省份,是易貝樂少兒英語為孩子們提供的綜合展現英文素養的全國性舞臺,現已經成為全國少年兒童英語標誌性賽事。大賽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在這個舞臺——培養興趣、增強信心、展示風採,更致力於培養孩子們的英語表達能力,養成創造型思維,提升他們的國際公民視野。
  • 聚焦家庭教育 樂比教育公園開啟「與世界對話」教育大講堂活動
    2020年1月11日,一堂由名校家長、教育專家為主講人的公開課在君悅新天地—樂比教育公園正式啟動。活動現場。王建軍老師用其獨特幽默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將家長日常所面臨的煩惱、孩子成長路上的問題,通過一系列的事例闡述出來,並指導現場家長用一些巧妙的方式將問題變為孩子成長的助力,這也讓在場許多的家長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並在教育方面帶來了全新的思考角度。
  • 悠家教育創始人王佳玫:堅守教育初心,讓每一個孩子的天賦都能看得見
    幫助他們放飛自己年輕的夢想 本期校長開講採訪的這位嘉賓,正是悠家教育創始人王佳玫,著名教育規劃專家,中國天賦教育實踐第一人。 悠家教育的所有教材內容均屬自己獨立研發,王佳玫表示,悠家教育有一支強大且值得驕傲的教研團隊,「我們的教學成果非常突出,包括孩子的成績提高非常的快,而且在這種藝術類的或者體育類的課程當中也屢獲大獎,國際級的獎項屢見不鮮,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所謂教學相長,老師了解了自己,讓他的課程更加的有針對性,是一種激勵
  • 孩子考試成績排名算不算隱私,說成績不重要的都沒跟你說這個道理
    考生比的不只是成績希望家長們都可以向Jasper媽媽應採兒學習,儘管有良好的家庭成長環境,應採兒還是覺得要對孩子進行抗壓性的鍛鍊。現在的孩子物質條件很好,所以更加需要進行抗壓性的鍛鍊,大人知道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如願,但他們卻會答應孩子的要求,孩子沒有體驗過挫折,就容易大風一刮就倒。
  • 家長適度放手 讓孩子多一點兒獨立
    在小升初學生的學校選擇方面,陝西師範大學御錦城小學副校長丁仕進總結:不管是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學校。他認為,目前人們普遍認為中學「民辦」的學校要優於「公辦」學校,殊不知近幾年教育部門在公辦學校投入了很多精力,「我相信不出三五年,公辦學校的教學質量和綜合實力一定會有很明顯的提升,將與民辦學校『共襄盛舉』。」
  • 孩子就得管,不管就上天?「放羊式教育」的娃,為啥更易出成績?
    然而他的教育方式與典型的中國式教育有較大差距,甚至是格格不入:別人都在全力以赴準備高考時,馬皓文帶兒子去野外撒歡、感受自然;孩子成績倒數時,馬皓文打賭他能考到年級前十;孩子喜歡航天展,馬皓文二話不說答應帶他去看......
  • 李娜的育兒觀就是「自信」,父母要鼓勵孩子思考,讓孩子勇敢嘗試
    李娜的育兒觀就是「自信」,父母要鼓勵孩子思考,讓孩子勇敢嘗試 李娜這個名字,相信大多數父母都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