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二手房市場4位購房者的買房故事:人為造筍盤、業主抱團漲價

2020-12-17 大話樓事

年底了,沉寂多時的二手房市場再起波瀾:

一周前,微博上一個打擊深圳二手房虛價的聯盟群引發網友熱議:

在南方樓事跟進報導後,我們的讀者也自發組成了南方樓事打擊虛價聯盟。

其中,不少粉絲都爆料了自己的買房血淚史,從中,我們選取了4個典型案例為他們發聲。

4個故事中,有人遇到業主抱團掛高價;有人發現業主人為製造「筍盤」;有人被業主反價100多萬、也有人看房三年沒上車……

虛價成風的二手樓市中,剛需客們實在焦慮、無助又可憐……

你如何看待二手房虛價問題?

讀完以下4個小故事,歡迎在評論區發表看法。

地鐵2年後開,掛盤均價提前漲2萬?

今年3月,韓平(化名)在龍崗橫崗某樓盤買了套二手房,83平的房子,總價339萬,算下來均價4.08萬/平。

在韓平看來,這個入手價格挺合理,但最近業主群裡的熱烈討論卻讓他有些語塞。

最近,群裡關於掛高價的討論一波接一波。部分業主計劃著把房源從5.5萬/平掛到6~7萬/平,而且還形成了明確的行動綱領:

「不急用的不要賣、整體價格要統一、抓緊時間趕緊漲。」

光看聊天記錄,簡直要被幾位業主的協作能力與緊迫感折服。

根據貝殼,該盤目前掛牌均價已經達到5.7萬/平。

而小區半個多月前成交的房子,均價也才4.76萬/平。

這些業主們漲價的主要原因,是小區門口建設中的地鐵14號線。

按規劃,14號線將在2022年底試運營,但很明顯,業主們想要提前2年就抓住「東部補漲時機」。

筍盤?全靠同行襯託

即便是統一掛高價,市場也未必買帳,畢竟,購房者肯定優選價格偏低的房源。

然而,看房看成老司機的董旭(化名)卻向南方樓事爆料了業主群的秘密:

許多「筍盤」,都是人為製造出來的。

一些在售的小區,在確定好誠心賣的業主後,業主們便會隨之開始「生產」掛牌價。

打個比方,假如小區最近一套房源成交價在600萬,業主們就會按求售急切程度依次進行掛牌,最誠心賣的掛680萬,剩下的業主掛720萬、780萬。

這樣一來,儘管比上一套成交房源總價高出不少,最低價的房源仍會被當作「筍盤」。

對此現象,連爆料的董旭也忍不住吐槽:「這不是人為抬房價嗎?」

事實上,這類控盤行為在深圳某些投資客聚集的樓盤相當常見。

上上周一套因炒房資金鍊斷裂而被法拍的房源,所在小區就存在這類現象。

文章截自公眾號@呆呆咖啡館

除了通過掛高價拔高買家心理預期,根據南方樓事打擊虛價聯盟群的討論,我們還能知道,就連一些小區高價成交的房源,都有可能是炒家們自導自演的產物。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引導更多買家下定。

網傳的房源成交記錄製造方法

談價時業主突漲價,一漲100+萬

即便有些剛需能走到談價階段,也禁不住業主反手一個大漲價。

從去年底看房到現在的蘇曼(化名),因為疫情漲價錯過了一次上車機會,為此還把選擇範圍從福田中心移到了布吉。

上個月,蘇曼好不容易看中了布吉的一套房,也約了業主談價格,交流過程也順暢,誰知聊著聊著,業主突然說有事要忙,抬腳就走了。

到第二天蘇曼再想找業主,房源卻已經漲價,總價430萬的房子,一夜之間漲了100多萬。

蘇曼看中的房源,最近一套成交總價在449萬,如今同戶型掛牌價已高出100多萬。

對此,業主表示是覺得之前房子掛的價格低了,不願意賣。此後無論蘇曼再怎麼約,業主也不願再見面,並隔空表示:沒有任何議價空間。

蘇曼向中介了解到,這是因為小區門口未來將開通14號線,業主們覺得房源價格掛低了,都抱著「掛高價、能賣則賣、不賣拉倒」的心態。

離上車只剩一腳油,卻被硬生生按熄火,蘇曼憋屈得很。

蘇曼的感慨

買房3年沒上車,被pua的買家

轟轟烈烈的掛高價潮裡,傷得最重的還是預算有限的純剛需。

楊躍(化名)就是一個典型。

早在三年前,楊躍就開始看房。一開始因為預算有限沒買成;好不容易攢了點錢,房價卻漲了;

今年年初,楊躍跟一個業主砍價沒砍下來,一氣之下便沒下定,結果現在房價又讓他追悔莫及……

三年來,楊躍的買房選擇也從福田移到了梅林關,再挪到了龍崗,然而他卻再沒能好運地走到談價那一關。

如今他的看房狀態,往往在關注房源後就結束了:

房源一般會在一個月內漲20到40萬,隨後又停售並重新上架,折騰個半天,價格依然有去無回。

楊躍關注的房源

而漲價的理由,楊躍也搞不清楚。只聽中介說,業主認為片區是價格低洼地帶,不能讓價格太低,因此並不急著賣的業主,認為錢到位時才會賣,一分錢不接受砍價。

瞅著買房的預算,楊躍開始考慮觀瀾的新房,不過一旦加入新房市場,就又是另一番煩惱:

楊躍的社保才交了3年多,假如新盤按社保排名,那他大概率也買不到房。

楊躍關注的一套房源,折騰了好幾次後還成交了。

楊躍身邊提前上車的朋友,一直在說他沒有抓緊時間上車。

被樓市摩擦了3年的楊躍思來想去,覺得還是自己的問題:「都怪自己還不夠優秀。」

看完四個故事,不難發現,深圳一些業主的漲價原因堪稱玄學。

西部已經漲所以東部也要漲、地鐵要通所以要趕緊漲、片區是窪地想要爭口氣所以必須漲……

南方樓事的粉絲都已經get到了這類業主什麼理由都能漲的思路:「假如小區以後出了個名人,豈不是還得漲?」

一位大V對此類現象的調侃

掛高價對於業主來說,只是一個動作,但對於預算有限的新剛需而言,卻意味著上車之路又要無限期延遲,經歷如此坎坷,也難怪買家們要成立打擊虛價聯盟。

不過,也有人對打擊虛價的行為表示質疑。

有網友認為,業主房源掛不掛高價、買家接不接受,純屬自由市場行為,趨利心理是人之常情,買家沒必要小題大作。

也有人認為買不起房純屬個人能力與選擇問題,和業主漲價無關。

微博博主@先行深圳帖子底下的留言

但南方樓事只想說一句:別再拿自由交易做幌子了!

業主合理漲價、買家心甘情願買單,才算是自由交易;

但事實上眼下的二手房市場存在太多雜質。

一方面,有些炒房客會通過虛掛高價以及內部交易偽造成交記錄抬高市場預期;

另一方面,一些小區的業主不僅抱團漲價,還要幹涉掛低價業主的行為。

南方樓事粉絲對漲價業主的爆料

一番動作下來,哪裡還有自由交易?市場只是剛需客們心態與荷包的試煉場罷了。

上圖為深圳自2018年7月至今的房價變化,可以看出無論成交價有怎麼樣的波動,全市掛盤均價卻一直穩步上漲。(圖源公眾號@挑個房,掛盤價來源鏈家,成交價來源於四大地產成交數據)

至於那些關於「優勝劣汰、沒能力當然買不起房」的觀點,南方樓事想說,這也太不知人間疾苦了。

在如今的房價水平下,假如純靠自己,有多少人能承受業主日漲幾十萬的報價?

業主手一抬,只想安家的購房者們就又要多奮鬥幾個月甚至上年,還要被說是沒能力。

當年艱苦奮鬥買上房的業主,如今卻忘了買房有多難,反手就把購房者按在地上薅,這同理心似乎有些欠缺。

此時此刻,南方樓事又想到了魯迅先生的經典名言: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正如深圳房源掛牌與成交價之間的隔閡一樣——業主的心,與買家的荷包,很多時候也不相通。

相關焦點

  • 忍夠了善變的業主!深圳購房者成立聯盟,打擊虛假二手房
    一邊陪跑新房,一邊看業主臉色,剛需/準剛需們怒了。想要買房卻被市場折磨到不行。於是他們抱團取暖,成立了「打擊深圳二手房虛價聯盟」。謎一樣的二手房業主近幾天,不少購房者吐槽在房源APP關注的二手房源很迷,價格「大起大落」。某熱點片區業主「放飛自我」,讓人疑惑。一套53㎡的兩室,業主7月以515萬的總價掛出。
  • 深圳二手房市場「亂象」調查:還有業主微信群鼓動...
    掛牌價虛高,頻繁調價,抱團漲價……近幾個月來深圳部分二手房市場仍在躁動。證券時報記者近期對深圳二手房市場的情況進行調查,其中暴露出的一些亂象值得警惕。掛牌價虛高 不少小區最新掛牌價遠超成交均價頻繁調價+抱團漲價 業主很浮躁 購房者很鬱悶除了掛牌價虛高外,近幾個月深圳二手房市場的躁動還體現在業主的頻繁調價上,多數是不斷上調,也有二手房業主往上提高几十萬,再下調幾萬,測試市場水溫。
  • 深圳二手房市場調查:價格亂象頻現 亟需制度引導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胡華雄掛牌價虛高,頻繁調價,抱團漲價……近幾個月來深圳部分二手房市場仍在躁動。證券時報記者近期對深圳二手房市場的情況進行調查,其中暴露出的一些亂象值得警惕。以嶺尚時代的一套近50平方米二手房為例,多家中介平臺顯示最新成交均價在每平方米11.5萬元,但目前同戶型「滿5年」的二手房的掛牌價超過14萬元,而且還打著「誠心出售」字樣,這個價差讓一般剛需購房者難以接受。在調查過程中,多位購房者和房產中介都表達出這樣的觀點:「7·15」樓市調控新政後「滿5年」的二手房由於交易稅費較少成為「稀缺品」,這類二手房的掛牌價更容易被抬高,也會帶動其他房源的價格。
  • 抱團漲價!業主這麼玩火可不行
    那就是學習隔壁的深圳,業主抱團,把自家小區的房價給「抬上去」。節後第一天,飄在各個小區業主群裡的,是各種抱團漲價的呼籲。而且,這股風氣比深圳去年上半年抱團漲價的勢頭,來的要猛烈的多。
  • 中國樓市「天花板」又被打破:深圳二手房均價,破8萬了
    今年上半年二手房還是「6字頭」,雖有7–15樓市調控,還是突破7萬。到了11月,已經是8萬多一平了。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還是要引起足夠重視——最近,又有深圳小區業主「抱團漲價」了。看看這名業主的騷操作:7月份還是500萬,11月就變成700萬了,直接漲了200萬——相當於大多數城市的一套房。
  • 廣州樓市現交易天量,二手房業主抱團」約定「漲價目標」
    深圳於去年春季啟動的樓市上漲接力棒,從東莞一路向西,在年中拋到了廣州。數據顯示,自去年5月以來,廣州新房交易量穩步提升,環比連續10個月上漲,其中9、10、11、12連續四個月單月成交量均突破了一萬套大關。12月份更創下17243套的天量歷史。二手房市場亦是如此,自7月以來,二手房每月成交量維持一萬套以上,9月份單月成交量衝破15000的大關,創下峰值。
  • 深圳樓市大逆轉:30%購房者沒了資格 有業主當天降價60萬
    深圳樓市大逆轉:30%購房者沒了資格,有業主當天降價60萬!中央最新定調也來了 摘要 【降了!深圳樓市大逆轉:30%購房者沒了資格 有業主當天降價60萬】3年落戶+社保,令大約30%的購房者失去了資格,市場帶訪和成交明顯下滑,更關鍵的是,房價上漲的預期被扭轉,樓市運行的邏輯被改變,不少炒房客被新政堵在了門外,拿著房票的人有底氣了,樓市進入了買方市場,從狂熱走向平靜。
  • 有業主微信群鼓動掛高價
    來源: 證券時報掛牌價虛高,頻繁調價,抱團漲價……近幾個月來深圳部分二手房市場仍在躁動。證券時報記者近期對深圳二手房市場的情況進行調查,其中暴露出的一些亂象值得警惕。以嶺尚時代的一套近50平方米二手房為例,多家中介平臺顯示最新成交均價在每平方米11.5萬元,但目前同戶型「滿5年」的二手房的掛牌價超過14萬元,而且還打著「誠心出售」字樣,這個價差讓一般剛需購房者難以接受。在調查過程中,多位購房者和房產中介都表達出這樣的觀點:「7·15」樓市調控新政後「滿5年」的二手房由於交易稅費較少成為「稀缺品」,這類二手房的掛牌價更容易被抬高,也會帶動其他房源的價格。
  • 杭州某小區成交價破6.7萬/㎡後,業主竟掛橫幅慶祝……
    其實,「抱團漲價」早已經在深圳、南京等熱門城市蔓延。今年下半年以來,合肥不少次新房小區業主群集體「抬房價」的事件接連發生,亂象叢生。業主們紛紛為自家小區定下二手房「指導價」,甚至各自承擔分工,助漲聲勢,業主群高亢的抬價聊天截圖滿天飛。
  • 東莞樓市「局部」瘋狂:有房源半年漲價上百萬,誰是背後推手?
    屢屢傳出「豪宅秒光」、「百萬喝茶費」等勁爆消息的深圳在嚴厲監管下,已開始趨向冷靜。但你方唱罷我登場,緊鄰深圳的東莞,在近期又因「二手房漲幅第一」捲入輿論漩渦。近日,某房地產網站發布的《62城二手房冰山指數漲幅排名(157期)》(以下簡稱「《冰山指數》」)顯示,5月第4周,東莞二手房價格為19751元,環比增長2.7%,漲幅首次超過深圳,排名全國第一。
  • 要警惕,學區預期升高,南京二手房業主非理性漲價
    江北也存在同樣的現象,學區落地或者學區預期提高,部分二手房業主心態隨之膨脹,盲目報高價。 但是,我們需要提醒,有些離譜的報價,其實是非理性報價,遠遠超出了正常的市場成交價,也阻礙了部分買房人對市場的真正判斷。
  • 買房人怒了!揚州這家樓盤坐地漲價!
    業主表示,被開發商給套路了,之前談好的價格說變就變,現在一套房子要漲價10萬。 1、一套房子漲價10萬!藍光雍錦園一批業主從拿房就開始維權之路!
  • 看房不買房!購房者只想過過眼癮?
    隨後,北京西城區樓市掀起一波買房潮。「如今雖然也是剛需購房者比較多,但是大家的需求沒有那麼迫切了,我現在保持聯繫的客戶也都是為了孩子上學準備在西城買房,但是好幾個都說還想再比較一下,沒有特別著急買。」上述中介表示,之前好多家長為了趕「末班車」,所以成交量相當不錯。
  • 臨深漲價、回遷房被搶、公寓瘋狂?最近的深圳樓市,請小心
    「帶領」公寓,站上C位 715新政之後,住宅市場冷淡,深圳公寓終於站上C位。 南方樓事採訪多位經紀人,他們都表示:715新政後很多人房票沒了 ,所以只能賣公寓這類不限購產品。 而且7月31日住建局發布通知:深圳全市將停止新的商務公寓項目審批。
  • 深圳新房打新怪相:購房者「什麼都不挑」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無房者,在本輪深圳新房熱潮中被給予了優先選房的資格,但許多無房者卻陷入了尷尬。而在最近,深圳新房市場的火爆再度引發討論和市場聚焦。來深圳工作近10年的他,誠意金和首付都是自己的積蓄和來自父母的幫忙。說到這,他不僅感覺到自己的幸運,也感到很「奇怪」:「我還好有家裡人幫忙,你說千萬的豪宅價賣給無房的剛需,光靠自己在深圳工作收入,又有幾個人能實現?當前購買首套房的購房者不一定是真剛需。」
  • 深圳樓市癲狂:日光碟單月超去年全年 剛需「打新」打到懷疑人生
    然而,打新狂潮下的深圳樓市,更多時候卻是全程跟著銷售方案自助買房。對於「限價」帶來的市場關注,開發商築起高牆,「顧客就是上帝」的市場認知在深圳網紅盤面前蕩然無存,有的只是「沉默是金」。  樓市信息的不對稱讓林雪、顏楚這樣的購房者陷入焦慮,他們手機上至少加了十多個關注買房打新的微信群,不斷詢問樓盤動態,每天每個群彈出的數百條消息無一遺漏,生怕自己錯過什麼。  在正常的市場下,這樣的狀況本不應該發生。但2020年下半年的深圳樓市,早已經變成了一場限價背景下的打新盛宴,「日光碟」層出不窮。
  • 深圳首份異動二手房名單曝光 價格最高偏離幅度超200%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市場有關深圳部分熱點區域的二手房房價大幅上漲的討論不斷。據悉,「深圳熱點片區樣本樓盤項目報價數據觀察表」暫定每月月中定期公布,方便社會公眾及時了解、合理評估市場真實狀況。  記者在南山、福田和羅湖的多個片區調查,多位房產中介人員表示:「現在業主掛盤都會要求其提供完備的資料,一些資料不齊全或價格偏高的,我們都不會掛上網,只是有客戶要求看房的話還是會帶看,但也會告知相關情況。」
  • 深圳「網紅盤」認籌緊急叫停,購房者如此瘋狂為哪般?
    融御花園目前網上曝出的預售價格為均價5.09萬元/平方米,最低4.7萬元起,比周邊二手房價格至少便宜了2萬元,據此粗略計算,購房者買到即可賺百萬以上。據媒體報導,由於害怕被監管,這些樓盤的業主們往往會採取私下交易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將房源掛在網上。融御花園目前網上曝出的預售價格為均價5.09萬元/平方米,最低4.7萬元起,比周邊二手房價格至少便宜了2萬元,據此粗略計算,購房者買到即可賺百萬以上。僱「房託」造勢炒作?
  • 朋友問什麼時候買房最好,我告訴他合適就好,沒有什麼合適購買點
    買房最佳的時間在什麼時候?2008年錯過了,2014年底完美的錯過了,2020年似乎又錯過了一次。又有人問一年之中買房最便宜是什麼時候呢?我們要清楚一點,房子不同於其他的銷售東西,像車子是有一個固定的淡季旺季,房地產市場的火爆似乎沒有了像以往一樣的固定時間了,現在都是隨著政策變化而變化。
  • 二手房市場無論是房屋交易還是價格都呈現了明顯升溫的現象
    觀察近期全國房地產市場,大家可以發現,二手房市場非常熱。無論是房屋交易還是價格,都呈現了明顯升溫的現象。從穩房價的角度看,這種升溫並不是好事。而對於二手房房東來說,到了年底也沒有主動降價,反而部分也在「任性」加價或者毀約,這自然值得研究,怎樣才能真正促進二手房市場尤其是價格的穩定。我們可以看下哪些城市房價漲幅是比較強勢的。數據顯示,當前包括廣州、合肥、徐州、深圳、北京、瀋陽、廈門、西寧、銀川和丹東等10個城市,其二手房價格漲幅都比較靠前。這裡以廣州和合肥作為例子分析二手房價格,尤其是房東的定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