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曾經是英國殖民地,曾有著非常發達的鐵路運輸網絡,早在1929年的時候,印度鐵路通車裡程就已達66000公裡,冠絕亞洲。而這一數字直到1997年,我們才追上。
而往後的七十多年來,印度鐵路幾乎沒有新的建設,而當年英國殖民者留下的痕跡,至今依然被人稱讚。其中孟買的維多利亞終點站就是印度人最引以為傲的火車站,作為印度最繁忙最漂亮的火車站,它也是世界上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火車站。
孟買和印度的其它城市比起來,絕對是時髦、現代化城市的標誌,自17世紀東印度公司掌控孟買後,英國政府開放宗教自由的風氣,孟買便迅速發展起來成為各國商人云集的重要港口。
許多歐洲風格房舍和英國哥德式建築也應運而生,這裡有耀眼的名片寶萊塢,有精彩紛呈的電影取景地,無數具有強烈違和感的鏡頭都在這裡時空穿越,令往來遊客終身難忘。
200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維多利亞車站的獨特性與重要性是其入選的主要原因,是印度維多利亞時期哥德式復興建築的著名代表,其主題是印度傳統建築風格,可說是孟買這個城市發展的歷史寫照的最佳代表。
維多利亞火車站落成於1878年,為紀念維多利亞女皇即位50周年而命名,由英國建築家F.W.Stevens所設計,完成後即成為孟買的象徵,並且作為城市的代表性建築和扮演印度主要的國際商業來往的港口。歷史學家克里斯多福說:「維多利亞車站之於英國殖民統治,如同泰姬陵之於莫臥兒帝國」,可見這座車站之地位與分量。
其引人注目的石頭圓屋頂、塔樓、尖拱和不規則的地面設計,也吸收了印度宮殿建築的元素,形成了孟買獨一無二的新風格,成為東方和西方文化交匯的傑出典範。
為了清除英國殖民統治的痕跡,1996年,印度政府把「維多利亞終點站」的名稱更改改為「賈特拉帕蒂·希瓦吉終點站」,據說這是一位民族英雄。但因為名字實在拗口,大多外國遊客依舊稱其為「維多利亞終點站」。
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賈特拉帕蒂·希瓦吉終點站依然像1887年投入運營時的模樣使用著,老鐵軌、老火車、老售票廳,甚至連老吊扇依然呼呼作響,涼風陣陣,旅客至此,宛如身臨懷舊電影一般。
走進車站大廳,讓人不由得心生讚嘆。拱形的穹頂,高大的石柱,讓人仿佛置身雄偉的教堂。而一些精美建築細節,諸如木雕、瓷磚、鐵飾。欄杆等,均透出歐洲與印度傳統藝術風格的融合之美。
車站幾乎沒有安檢人員,進出的人流只需從一扇扇安檢門通過即可,大廳裡也很少有候車座位,很多來早了的人只得席地而坐,並且進出站均不驗票,諾大的火車站沒有一個檢票口。
相信每個從這裡路過的人,都會覺得自己是主角。與親友或戀人依依惜別,往來匆匆趕往各地,絲質的紗影、頭頂的菜籃子、拎著公文包的紳士……在不同的人生裡,有著你意想不到的悲歡離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