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你能想到什麼? 吃粽子、賽龍舟還是佩香包...

2020-12-18 川北在線網

端午節你能想到什麼? 吃粽子、賽龍舟還是佩香包.....

時間:2020-06-25 10: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你能想到什麼? 吃粽子、賽龍舟還是佩香包..... 1.掛艾草、菖蒲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都有其原因。通常將艾草、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去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

  原標題:端午節你能想到什麼? 吃粽子、賽龍舟還是佩香包.....

  1.掛艾草、菖蒲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都有其原因。通常將艾草、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去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伸為「蒲劍」,可以斬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在我國古代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針灸裡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

  2.喝雄黃因端午節後各種蟲類,開始活躍起來,瘟疫漸多,雄黃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傳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黃酒之後,差點現出蛇形,所以民眾則起而仿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3.吃粽子因屈原投江,民眾怕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用竹筒裝好米食投入江中,後來演變成用竹子、竹葉包好投入江裡餵魚、蝦。

  4.懸鐘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5.划龍船競賽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現代則為一種表現團隊精神的 活動,而且舉辦划龍船比賽,近年來有逐漸發展成國際邀請賽的情形。龍船比賽會讓外國友人喜歡的原因:它是一種有別於國外盛行的獨木舟或八人式的划船,而是一種需要更多默契的力與美的運動。

  6.佩香袋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掛艾草、戴香包、吃粽子,端午節有它獨特的美
    從古自今,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有划龍舟、戴香包、吃粽子、掛艾草等習俗。每逢端午,人們會去山上採摘艾草插在門口,艾草有驅邪保宅的作用,也寓意著美好的生活。艾草作為草本植物,有極大的藥用價值。艾草性溫,入脾、肝、腎經,有祛溼、止血、消炎、止咳等功效,也常用於針灸。
  • 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你的家鄉還有什麼關於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嗎?
    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你的家鄉還有什麼關於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嗎?時間:2020-06-25 09: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你的家鄉還有什麼關於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嗎? 在我國湖北、湖南、貴州、四川、江蘇、浙江等地,在端午節時都有賽龍舟的習俗。
  •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香包?
    端午節掛香包是一項傳統習俗,雖然現在很多人已經不太了解這個習俗了,但是在一部分地方端午節的時候仍然保留著這一習慣。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  古語說:「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子等等」。佩香囊,避邪驅瘟、襟頭點綴。
  • 自製香包、雲端品粽香……端午節,白雲人這麼過→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白雲融媒祝大家僑胞家庭現場連線「團聚」當日,一眾參與者現場自製香包、粽子等端午禮品活動參與者分赴黃榜嶺村、五龍崗村等6個村,走訪慰問100戶困境家庭、僑胞家庭和獨居長者,共送出香包、粽子、蛋糕等禮品300份中外青年志願者
  • 懸艾葉,佩香囊,食角黍,吃五黃,賽龍舟,五月初五端午到!
    不過在中國百姓心中,更為人們所熟悉的還是他除三害的故事。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夏季最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緣起和許多節俗活動均與夏令有關,且與夏至時間相鄰,故稱為夏節。晉代周處《風土記》就說過:「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從字面上來講,端午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
  • 端午節簡筆畫 - 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最重要的兩個活動就是吃粽子和賽龍舟。由於各地飲食習慣不同,製作粽子的材料繁多,粽也形成了南北風味。賽龍舟,歷史悠久,是由多人組隊划槳的競賽,寓意祈求福佑、事事如意、風調雨順。那現在就跟著我一起繪製端午節的簡筆畫吧!第一步:首先畫龍的眼睛,並在眼睛上畫出眉毛。第二步:在眼睛的左側畫出龍的嘴巴和兩根須子,在眉毛上畫出龍的兩隻角。第三步:在龍的眼睛周圍畫出毛髮,在嘴巴下面畫出鬍鬚,並畫出龍舟的外形。
  •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故事50字 端午節傳統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習俗吃什麼
    端午節簡介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 端午節,來百花洲跟手工藝達人學纏粽縫香包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林媛媛 王倩端午節作為咱們的傳統節日,除了吃粽子之外你們還有什麼其他的計劃嗎?「端午節大家都吃粽子,我想帶孩子們體驗一下纏粽這個傳統的手工藝。」劉精誠說,五彩線纏粽本就是端午節一個重要的傳統元素,可惜現在會做的人很少了,希望孩子們能夠通過這個活動喜歡上這個傳統文化,把它傳承下去。其實纏粽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宋代歐陽修就曾經寫過「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的詩句。
  • 手把手教你做「粽子」香包,學會之後做給家人吧~
    手把手教你做「粽子」香包,學會之後做給家人吧~ 2020-06-26 04: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端午節,你的家鄉有哪些傳統的習俗,看看誰的故鄉習俗最美
    關於端午節的知識很多,而且版本不一,這裡和大家說說民間流行的端午節,以及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大家看看那些習俗是你的家鄉流行的,那些習俗是最美的。提起端午節,我們自然而然的能想到很多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如忠君愛國的屈原、一心想要強大吳國的伍子胥、民間孝女曹娥等,其中關於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最廣。端午節真正的由來是源自天象崇拜,由祭祀演變而來。端午時節,正值蒼龍七宿運行到正南中天,在祭祀中是飛龍在天的日子,寓意龍飛天,是大吉大利之象。
  • 濃濃粽葉香 悠悠端午情 永和鎮中心幼兒園組織端午節系列活動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來臨,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傳統文化內涵,激發愛國主義情感,永和鎮中心幼兒園組織孩子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端午活動。端午節前,各班組織孩子們提前收集了端午節的相關知識,老師們結合多媒體課件、唱兒歌、講故事等形式,引導幼兒們全面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增進幼兒對祖國傳統文化的了解。
  • 包粽子、系彩繩、帶香包,德州幼兒園裡的「濃情端午節」
    粽葉情、香囊香、五色繩兒編織忙……,2018年6月15日端午節前夕,為了讓幼兒園的孩子們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感受中國傳統的節日文化,德州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幼兒園組織幼兒和家長開展了「濃情端午節」主題親子活動。
  • 2020年端午節精選祝福圖片大全 小企鵝版端午節微信表情包合集
    2020年端午節精選祝福圖片大全 小企鵝版端午節微信表情包合集時間:2020-06-25 08: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端午節精選祝福圖片大全 小企鵝版端午節微信表情包合集 端午到,粽飄香,飄出生活甜似糖;賽龍舟,鑼鼓響,賽出事業創輝煌;插艾葉,佩香囊
  • 端午節祝福語有哪些,端午節溫馨祝福簡訊
    祝你端午節安康。3風飄飄兮旗幟舞,鼓聲陣陣兮動人心。河水清澈兮龍舟列,人群吶喊兮過佳節。祭奠屈原兮抒壯志,愛我中華兮歌舞歡。粽葉一片兮情誼濃,聲聲祝福兮湧心頭。願你快樂兮端午節,家人團聚兮笑聲傳!4今天是端午節,送你只香甜粽子:以芬芳的祝福為葉,以寬厚的包容為米,以溫柔的叮嚀做餡,再用友情的絲線纏繞,願你品嘗出人生的美好和!5粽子提前送,禮輕情意「粽」!願德高望「粽」的你,「粽」是平安,「粽」是快樂,「粽」是健康,「粽」是幸福,「粽」是好運!提前祝你端午節快樂!
  • 又是一年端陽節,賽龍舟,掛艾草,包粽子,你還有多少記憶
    #國風好時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等等。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我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文化,在世界上也影響廣泛。包粽子的時候更加好包。中國南北方的口味不同,北方的粽子個頭小,什麼都不放,光糯米。我老家陝西就是包這種。南方的個頭稍大,裡面包的口味也多,有放肉的,紅棗的等等。根據自己想法加。一般都是四角狀的。但廣西的有所不同,我記得廣西朋友帶給我吃過,他們包的是長條狀,個頭也比我加家那邊的大很多。
  • 「韓國文化小知識」端午節和端午祭有什麼區別
    屈原是楚國的貴族,也是一個詩人,主張對內舉 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卻被小人誹謗,遠離中央,最後楚國被秦國攻滅的時候,屈原於五月初五憤而投江,老百姓為了寄託哀思,蕩舟江河之上,同時將粽子撒入江中,避免魚蝦吞食屈原的軀體,後來就逐漸演變成在五月初五這邊吃粽子賽龍舟以紀念屈原。
  • 端午節手抄報合集,端午節手抄報教程文字素材打包送你
    端午節手抄報合集,端午節手抄報教程文字素材打包送你時間:2020-06-25 09:0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端午節手抄報合集,端午節手抄報教程文字素材打包送你 本期主題 端午節手抄報合集 難易級別:中級 繪畫時間:40分鐘 工具:A4列印紙、勾線筆
  • 賽龍舟、包粽子、香囊艾草備齊了嗎?
    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個民族共同的習俗。2.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愛意。
  • 還在為吃什麼餡的粽子爭論?一分鐘帶你了解端午節背後的文化內涵
    屈原這麼寫這時候應該想起周董的音樂: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困惑——這也是詩???是的,就是這麼長短不一,自由奔放。扈江離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意思就是,我爸爸給我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我不僅僅天生美麗,後天我還很努力提高自己修養,我把香草披在肩上,把秋蘭結成索佩掛身旁。像什麼香草啊秋蘭啊,這些都是很美麗的自然事物,詩人佩戴這些東西,不僅僅是臭美,還是拿這些比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