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這6種傷害會提前結束你的騎行生涯!

2021-03-04 天下騎友一家親

騎車一段時間,有時候聽到車友抱怨大強度騎行後膝蓋疼痛,其實這是由於不當的騎行方式造成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膝關節半月板為纖維軟骨組織,呈周緣厚,內緣薄的楔形,從平面上看為半月形,稱為半月板。其充填於股骨髁與脛骨髁之間,有增強膝關節穩定的作用。

半月板結構和功能的特點決定了它是膝關節內最易損傷的組織之一。所以騎行過程不注意,就會造成一定的膝關節損傷。

1、騎行時用力的方向與腳和腳踏不一致

好多人騎車時往往是雙膝向內或向外。這樣腳的方向與力的方向不一致,長此以往容易造成勞損。而且大腿與小腿的夾角越小越易出問題,這種狀態下突然提速比較容易造成創傷

因為車隊中多數人沒有上鎖踏,因此姿勢無法強制糾正,只能大家有意識地修正。

2、突然發力提速時大腿肌肉力量沒有跟上

在肌肉高度疲勞的時候(無抽筋的狀態下)發力,若大腿的肌肉力量無法提上來,整個人的身體重量加上原有的壓力會全數壓倒膝蓋上。

部分人如果在這個時候突然發力,膝蓋很快就會腫起來。長期有這樣情況的人,膝蓋會引起積水現象

3、長期低頻率騎行

很多人會認為低頻騎行可以更好發力跟提速,不過這樣雙膝受傷的機會會比高頻要大得多

4、過量的爬坡練習

針對騎車爬坡,醫生認為,如果車友本身膝蓋已經不好,曾有相關病史。那麼,騎車爬坡不見得是項適合的運動。甚至連爬長坡、陡坡都不建議。最好的運動還是騎平踏。

5、坐墊高度過高或過低

坐墊的高度是單車設定中最重要的一環,尤其與膝蓋傷害與踩踏出力息息相關。

坐墊太高的話,腳踏踩不出力量,而且重心太高也容易產生意外。太低的話膝蓋容易受傷,長期用不正確的姿勢踩踏也會對膝蓋與腿部產生不好的影響。

6、不正確的熱身運動

長期做一些與膝蓋有關係的熱身運動,如屈膝迴轉。這個動作會磨損半月板,不提倡做。

正確的騎行方法是絲毫不會損傷膝關節的,有些情況都是由於不正確的騎行方法造成的。可惜很多人沒意識到這點,健康騎行,保護膝蓋很重要。

軟骨、半月板屬於不易再生組織。這些組織不像肌肉可以很快地長出來,在幾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可以認為是不可再生的。所以正確地騎行姿勢很重要。

1、用高轉速(90~100rpm)並選用輕檔(低速檔)來踩踏

如果用高踏頻,每次蹬踏膝蓋的受力將會減輕,從而可以有效的保護膝蓋。有的朋友自恃體力好,在爬坡時為了得到速度,就使盡全力向下蹬自行車,從而對膝關節產生影響也是很大的。所以,膝關節損害嚴重的一般都是那些體力比較好的人。

2、坐墊調到合適的位置

騎自行車時膝蓋越彎曲,壓力就越大。一般人為求安全感,騎車時把車座調的很低,為的是出現問題時可以用腳撐住地。但過低的騎姿直接造成了對膝蓋的巨大的壓力。如果總是選擇這樣的騎姿,膝關節很快就會出問題。

正確的座位高度就是:你在騎自行車時,腿把踏板蹬到底後,你的腿幾乎也蹬直了,但還有一點點彎,便於迴旋。

3、踩踏時讓膝蓋在水平面上垂直運動

膝蓋的運動方式也不是像鉸鏈一樣,單純一個平面上的運動,而是在活動時有一點點輕微的轉動。

舉例說明,當騎車時注意下你的膝蓋骨,如果它是垂直的上下運動,而沒有前後的晃動,那麼膝蓋所受的壓力是極少的。如果你的膝蓋骨是呈一個8字形或者S字形運動(從側面看),那麼就有可能造成膝蓋的受傷。

4、鍛鍊有力而柔軟的肌肉

平時多做腿部肌肉鍛鍊,儘量減少對膝蓋的承受力。要預防膝關節的運動傷害,可以長期做伸展運動與重量訓練來鍛鍊四頭肌、大腿後側的彎曲肌肉。如果四頭肌有力,膝蓋就會較強壯,也就不容易受傷。

有意識地加強對股四頭肌(大腿前部)和十字韌帶的鍛鍊,可以增強股四頭肌內側及大腿肌肉力量(比方說負重深蹲)。結合採用肌肉伸展拉長、步行、馬步或貼牆練習等方法,可以為髕骨在股骨端糟內平穩運動鋪好道路。

肌肉就像橡皮筋一樣,如果很有彈性,怎麼拉都不會斷;如果僵硬,可能一拉就會斷了。而溫度越高,肌肉會越軟,就易被拉松,所以在騎車時要注意保暖,否則冷空氣會讓肌肉變僵硬,就容易造成傷害。平時可以用雙手手指揉搓膝蓋下邊緣,促進潤滑夜對膝蓋的保護。

5、正確的熱身與放鬆

下面幾組動作,可以用在騎行熱身中。長途騎行或者是比賽前,花半個小時完成,必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01開合跳

 


跳起時張開雙手雙腳,再次跳起時收攏。開合跳能迅速提高心率,是一個非常經典的熱身動作。一組開合跳幾乎讓全身都參與了運動,可以幫助你進入運動狀態。

02提踵走

腳尖著地,直線行走。提踵走能夠發展踝關節力量、提高踝關節功能性運動幅度和關節穩定性,還能增強小腿肌肉力量。

03腳跟走

腳跟著地,直線行走。腳跟走能夠發展踝關節肌肉力量,提高踝關節功能性運動幅度和關節穩定性。同時還可以加強脛骨周圍肌肉力量,防止脛骨骨折。

04抱膝提踵

提高腰部和臀部屈肌功能性運動幅度,同時能提高平衡能力。鍛鍊小腿腓腸肌的同時,也拉伸到了小腿的後側肌肉。

05偉大拉伸

這個動作被稱作世界上最偉大的拉伸,能夠拉伸到上肢、下肢、軀幹的各個部分,增強關節的活動度,幫助騎行者迅速進入狀態。

下面這些動作,可以用在騎行後的放鬆、伸直中。堅持放鬆拉伸,你的騎行成績一定會越來越棒。

01拉伸股四頭肌

股四頭肌也就是大腿前側,這部分是騎行中使用量最大的肌群。長途騎行後,這部分的僵硬感尤其嚴重。拉伸股四頭肌能夠緩解肌肉的過度緊張,幫助你迅速恢復。

具體做法:腿站直,一隻手扳著同一邊的腳腕向後方提,腳底板向上。小腿儘量貼近臀部位置,雙腿膝蓋最好是緊靠在一起。

02拉伸髂脛束

髂脛束也就是大腿外側,當這部分過度使用以至於勞損時,就會出現髂脛束摩擦綜合症,引發疼痛。

具體做法:右腿在前,左腿從後方放到右腿後面,右膝彎曲的同時,把左腿向外伸,保持左膝伸直,感受左腿外側緊繃的感覺。

03拉伸髂腰肌

騎行時,臀部的姿勢長時間固定,導致髂腰肌以及大腿前側的股直肌異常僵硬。髂腰肌的緊張,還容易導致下背部疼痛。因此放鬆這部分非常重要。

具體做法:弓箭步,右腿在前,舉起左手過頭,身子向右側拉伸。

04拉伸膕繩肌

膕繩肌也就是大腿後側肌群,這部分肌肉在騎行時也經常會使用到,特別是在爬坡中,可這塊肌肉的力量是限制你騎的更快的主要因素。

具體做法:背部挺直,一隻腿向前邁出一步伸直,另一隻腿彎曲,身體向前下壓。雙手可以放在彎曲的大腿上,雙手夠腳尖。

05小腿肌肉

如果說股四頭肌是騎行中第一累的肌群,那麼小腿肌肉就是第二累的。特別是在加速的過程中,小腿非常容易疲勞。用推牆的方式,可以幫助你緩解騎行後小腿的酸痛。

具體做法:右腿伸直,右腳腳頂在牆上,身體慢慢靠近牆。交替。

自行車基本上人人都會騎

但也正因為大家都會騎

所以有些動作和習慣

反而在潛意識裡固化

偶爾騎行問題不大

但如果是長期錯誤騎行

不僅傷膝,更傷身

只有正確的騎行方式

才能防止膝關節損傷

讓你騎得更輕鬆、效果更好

相關焦點

  • 騎行後伸展操:預防蘿蔔腿和運動傷害
    騎車後收操:辛苦騎完車後,針對幾處使用頻繁的肌肉部位,進行舒緩運動,像是背部、肩頸及腿部,不僅可以減少酸痛感,也能避免運動傷害。      6、頸部伸展:在車上即可完成,趁著停車空檔,頭部微轉45度,以手輕輕按壓向前,讓長時間保持固定姿勢的頸部,有機會伸展。
  • 炫酷騎行眼鏡,潮流吸睛騎行不止,POLISI騎行眼鏡怎麼樣?
    夏天是一個紫外線光強烈的季節,出門就能夠看到戴著不同款式眼鏡的帥男靚女們,還沒有眼鏡的你,趕快跟緊潮流的腳步,像這款非常不錯的騎行眼鏡,不管你是走路還是開車,騎行。它都能保護你的眼睛不被強光所傷害。這款眼鏡配有5組不同的鏡片顏色可隨意拆卸更換,不同顏色鏡片滿足不同的場景需求,並且還附帶有近視內框可配近視,所以近視群體的寶寶們也不用擔心哦,照樣可以佩戴,同時還具有高清偏光和防紫外線的作用,這個夏天,有了它,何懼光線!
  • 夏季騎行如何防曬?
    2.使用防曬配件騎乘結束之後不想要「穿上人體腿套或袖套」,建議可以穿戴具有防曬功能的袖套與腿套,或直接穿上比較輕薄的長袖騎行服和騎行褲,藉此減少曬黑與紫外線的侵害。另外衣物交界處容易有空隙,像是臉頰可以配戴小帽、頸部可以穿戴頭巾、腳踝則是要穿著長筒襪,以免留下特別的「印記」。
  • 好的習慣很重要,這十大騎行陋習千萬要改掉。
    1、不戴護具騎車騎車難免會遇到意外情況,這時候護具就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保護作用,不要嫌帶這些東西麻煩,如果因為你不戴而受傷你就知道那個更麻煩了。也不要嫌護具花錢,那麼貴的自行車你都能買起,不差這點錢,和生命比起來,這點錢也真的不算什麼,有些錢是不能省的。最起碼要戴上頭盔和手套。
  • 新手開始騎行前的12個建議
    可以預計的是當疫情結束後,被困家中的人們會紛紛走到戶外感受大自然。騎行也是接觸大自然的一種方式,或者你已經計劃在疫情結束後買一輛自行車周末騎遊,那麼這12個建議你必須知道。2.正確的車輛設定也許你聽說過「騎車傷膝蓋」這樣的話,事實是如果你的車輛設定不正確,在一定強度下確實會造成膝蓋的損傷,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車座高度的設定。坐高太高或者太低都會傷害膝蓋,所以要找到正確的坐高設定,而公路車更有bikefiting的系統來讓騎行更舒適。
  • 選擇室內騎行的8個理由
    冬季天氣寒冷、光線不好會影響很多人的出行,很多騎行愛好者會把注意力轉向室內騎行,以保持正常的訓練強度。 為什麼選擇室內騎行呢? 原因很簡單:室內騎行有一系列好處,包括從戰勝惡劣天氣到有針對性的開展訓練,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從室內騎行中獲益。
  • 新手入門——教你如何挑選騎行眼鏡
    可能的傷害因子 首先,我們先討論一下各種可能的傷害因子: 陽光:這包含強光直接照射,讓眼睛張不開而影響行車安全;或是陽光照射物體反射後產生的炫光,也會影響視線清晰度。此外陽光中的紫外線與藍光更會對黃斑部產生直接的傷害。
  • 騎行眼鏡怎麼選?看完你就懂了
    騎行眼鏡不僅能有效防止騎行過程中因蚊蟲、飛沙等入眼導致的意外傷害,而且能有效防止紫外線、提高視覺效果,從而提升騎行的舒適性。很多騎友在選擇騎行眼鏡的時候,傾向於選擇帶有偏光功能的。什麼情況下需要騎行眼鏡:騎行眼鏡並非只在夏天才需戴,實際上是一年到頭都必須使用。晴天要戴,陰天也要戴。千萬別以為陰天太陽光不強,天氣也不熱,就掉以輕心,不知不覺反而照射了更多有害的紫外線。陽光不強不代表不會對眼睛造成傷害,而且騎行眼鏡還能起到防風防沙防蟲等作用,所以騎車還是戴上吧。
  • 【Garmin愛騎行】單車騎行的十個壞習慣,你中槍了嗎?
    你需要訓練自己消耗更加持久耐用的脂肪儲備,而不是在中途就會「燃燒殆盡」的糖類。如果你不想大爆發,而是保持穩步的結構騎行30分鐘,逐漸達到強度,那麼起步慢一點,你將會為整個騎行提供很好的前提條件。所以在起步的30分鐘內,運動強度不要超過自感勞累分級中的5/10,然後逐漸提升至8/10或9/10並維持六組2~4分鐘的間隔訓練,然後中間休息6分鐘,再恢復到5/10的強度。一組訓練結束,重複進行下一組30分鐘的穩態訓練。但如果你無法完全恢復狀態來進行下一組訓練,那就增加休息時間,或者縮短高強度訓練的時間。
  • 6個很酷的休閒騎行眼鏡
    經常觀看自行車賽事直播的車友可能會注意到,在歐美等地區的賽事中絕大多數車手在比賽中會佩戴一副騎行眼鏡。
  • 騎行周末|你也不愛跑步嗎?一起騎車吧!
    給你講述一個已婚男人周末自由的心酸與熱愛以及向喜歡戶外運動的你正式提案一種特別而健康的周末消遣方式01鼓搗初心-讓不愛運動的你也能隨風飛馳先放幾張拉風的美圖帶帶節奏混入騎行圈子是個巧合跑步的活動半徑有限,騎車卻可以解鎖更多地點,這根兒草很早就種下了。像大部分人一樣,我直接選擇了公路圈,因為門檻低一些,對騎行環境也較寬容。這裡說的騎行,並非路邊開一輛共享單車猛蹬的那種,需要一些專業裝備和知識。公路騎行有什麼好處?
  • 運動騎行能減肥,補水你真的會嗎?
    uzspace運動騎行每到周末或節假日,就有很多的自行車愛好者,整理行囊,帶上裝備,騎上自己喜歡的自行車,開始騎行旅遊。不管是短途還是長途騎行,補水都十分重要,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身體機能下降、肌肉收縮速度和血流速度減慢,導致肌肉能源物質和氧氣供應不足,騎行效率降低,嚴重者還會出現抽筋。所以說,騎行一定要帶上水杯,及時補充水分。
  • 禹城蜜果出行電單車超出騎行範圍斷電,推行到騎行範圍仍不通電
    想著到公司只有6km,天氣也不錯,不如體驗下共享電單車,還能省下不少的打車費。說走就走,筆者用微信掃了下蜜果出行app,提示可以授權登錄,點擊授權後,提示必須實名,輸入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後,提示註冊成功。提示可以掃碼開鎖了,高興!於是掃碼、開鎖、上車一氣呵成。
  • 作為騎行愛好者,最值得三條騎行路線
    旅行有很多種方式,個人認為騎行是看風景和體驗各地風土人情的最佳方式。自駕感覺就是從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沿途的風景都是稍縱即逝甚至來不及拍照。而徒步旅行則是超級自虐,如果不是有一個強大的信念和鋼鐵一般的身軀,相信很少有人會堅持到最後。
  • 迪卡儂 信不信由你,這是一幅被國際認證講師「認定」的騎行眼鏡!
    正如電影裡所寫到的,騎行對於真正的愛好者是一種生理衝動,在長途而又孤獨的上下踩動踏板、抹掉汗珠、抵抗一天下來全身肌肉酸楚的路上,精神反而是放鬆而輕盈的,會騰出這段不理會塵囂的時間,去思考人生的方向,眼前的選擇。對自行車愛了10年,堅持每天都會騎一段兒的紀琛璐,從來也沒懷疑過,這輩子要跟車打交道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可行,只是一個勁兒地在這條道上走下去,學習並分享這份熱愛。
  • 7個夏日騎行防曬小技巧
    現在的夏天一年比一年還要炎熱,外出騎車汗如雨下、溼熱難耐,但熱愛騎行的我們怎能不繼續騎行。不
  • 分享你的地圖畫 做騎行界的達文西
    你除了是一位熱愛騎行的騎友一定也能成為一位藝術家許多人用攝影來記錄山川用顏料來描摹星空用詩歌來歌頌大海而你每踏出一步便可以勾勒出屬於你的騎行畫卷石家莊市第十六屆全民運動會「全城熱練」雲健身暨全民健康騎行第一季福利活動第三彈花式曬騎行火熱進行中發揮你的想像力每個人都是騎行藝術家
  • 世界騎行日|想知道騎行怎麼減肥嗎?這幾個小技巧幫你輕鬆瘦下來
    但是,騎行是在單車上進行運動,因為在騎行的過程中,我們的腳是固定在踏板上的,因此這樣長時間的運動會對膝關節帶來的衝擊相對於其他運動來說比較小,有益於保護膝關節不易受傷。跑步的方式因人而異,因此,跑步是屬於開放式的練習,對膝關節衝擊力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對於跑步之前沒有做熱身運動的人來說,衝擊會更大。所以,膝關節不太好的人,建議儘量少跑步。
  • 親,秋冬騎行就要看過來哦!~
    最好選擇專門騎行使用的外戴護膝,不要使用登山用的中間帶個小洞的那種。護膝不但要防風保暖,而且還要具有很好的彈性。長途騎行還建議帶護腕,休息時記得取下,並活動手腕,騎行時可有效地保護手腕,減少長時間震動帶來的傷害。護腕、護肘、護踝在易摔車的秋冬季是不可忽視的。三。衣服的選擇。
  • 騎行,你需要準備哪些騎行配件工具,快隨我進來了解,值得你收藏
    長途出行不同於短途休閒騎行,旅行路上有可能發生一些車輛的機械故障。在出發前,應該有針對性地準備好相應的檢修工具及備用配件。長途騎行中的工具攜帶應遵循三原則:輕量化、易攜帶、功能多,而備用配件則注重穩定性、易用性、通用性。下面長途騎行中的通用配件工具有哪些?快和騎行達人一起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