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疼痛,是指腰部的一側或兩側發生疼痛。產後腰痛是媽媽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早期主要表現為腰部發酸、無力、久坐及站後即兩側腰肌部酸痛,久坐起不來,運動後酸痛加重, 臥床休息後症狀可減輕,一般這種腰痛一個月左右可緩解或消失。有此困擾的寶媽,若能掌握這4個「護腰技巧」,趕走腰痛不犯難!
1、進行適量的體育鍛鍊或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做產後康復體操:孕期不要總是躺在床上,應在孕早期就堅持散步等適當的運動,或適當做一些預防腰痛的體操,以加強腰背部的柔韌度,使緊張的腰肌得以舒展,休息之餘,可以雙手掌揉摸腰背肌肉,同時扭動腰部,以達到舒筋活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腰痛的作用。但切忌過早踏步、走遠路,避免提過重或舉過高的物體等。
2、注意保暖和熱敷:所有的寶媽產後都要注意腰部的保暖,特別是在冬天坐月子的寶媽,更要多注意。保暖有很多種方法,除了開暖氣空調,多穿衣服以外,寶媽還可以在腰腹部放一個不太重的熱水袋。另外適當的活動腰部,做一些比較輕鬆的按摩也是很有好處的,能夠促進寶媽產後身體的恢復,加快血液循環。
3、儘量少彎腰或久站久蹲:為了能更好地排出惡露,為了身體更快恢復,產後適當活動很有必要。但不能經常彎腰或久站久坐。照顧寶寶時需要彎腰時,媽媽不妨藉助工具。比如,尿布臺,減少每天彎腰的次數和程度。掃地時,可以用長柄掃把,儘量減少彎腰。
4、補鈣:懷孕和分娩都需要鈣質,一旦體內鈣物質缺乏,也會導致腰疼,所以孕期一定不能缺鈣。豆、奶、蛋類的食物就有很好的補鈣作用,還容易被身體吸收。當然補鈣的同時也要注意營養均衡,不要為了補鈣而忽略的其他營養成分的補充。飲食上多吃牛奶、米糠、胡蘿蔔等富含維生素C、D、B族的食物,增加素食在飲食中的比例,避免骨質疏鬆而引起腰痛!
新生寶寶一晚上要醒來好多次,這個時候寶媽最好不要那麼勤快。晚上寶寶哭了,尿了,可以讓老公幫起來哄。等寶寶餓了,媽媽再起來餵奶,這樣會分擔很多的壓力。總之,能讓家人代勞的就千萬別逞強。出門抱孩子或者推嬰兒車這樣的小事,還是交給老公去做吧。
除了以上注意外,腰保護產後媽媽的腰部,還需要產後媽媽控制體重,以免增加腰部負擔,損傷腰肌,並且要學會放鬆精神。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睡覺時最好採取側臥姿勢,並經常更換臥床姿勢,選擇的床墊不宜太軟。因為緊張情緒會使血液中激素增多,出發腰椎間盤突出及腰椎痛,而愉快的心情有助於防止腰痛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