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020中國潑彩畫雙年展」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開幕。「潑彩畫」涉及中國傳統的潑墨畫、「六法」中的」隨類賦彩「、書法用筆;也涉及西方印象派和抽象表現主義。但在中西背景之中,「潑彩畫」依託怎樣的哲學和文化背景?
「2020年第四屆潑彩畫雙年展」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1樓兩個展廳展出,參展藝術家的年紀從「40後」到「80後」前後有50年的跨度,而兩個展廳也自然呈現出「潑彩畫」的兩個維度面向:以劉海粟為代表的海派與以張大千為代表的西南潑彩;延續傳統與面向現代。主辦方當天還在崑山舉辦了相關研討會。
「2020中國潑彩畫雙年展」展覽現場
「中國潑彩畫雙年展」2014年起在崑山侯北人美術館開啟,2018年第三屆開始,由劉海粟美術館和侯北人美術館共同主辦。對於雙年展的概念,劉海粟美術館館長阮竣說,藉助「雙年展」的機制和國際語境,將中國傳統水墨的語境下形成的產生的潑墨畫形態系統進行研究和梳理,也發現其在當下面臨的問題。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0月11日。
「2020中國潑彩畫雙年展」展覽現場
劉海粟《黃山立雪臺晚翠圖》1979 年 紙本設色 劉海粟美術館藏(非展品)
張大千 《廬山圖(局部)》(非展品)
劉海粟《婁山關》布面油畫,1985年 81 X 110(cm) 劉海粟美術館藏(「文字證源——劉海粟書法研究展」正在展出)
趙緒成《天邊的雲 - 喜馬拉雅(二)》
謝天成 《和美圖》
王守中 《春山氤氳》
李明《山水》
石博文《堂庭》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