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這個企業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那麼蒙牛的董事長牛根生是如何把蒙牛這個品牌做得全國皆知的,其實他就是利用了一個槓桿借力原理,他把這個原理運用的爐火純青,出神入化。
蒙牛企業的成長之路
牛根生的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其實沒有多少錢,只有100萬元現金,那個時候要進入乳業是幾乎不可能的。所以他那個時候去找了老朋友進行投資,5個月之後就獲得了1000多萬元,這就是他的資金槓桿。
一般沒錢的時候一般人的思路要麼去找人借錢,要麼就是找人投錢,牛根生也是如此,但是當他有了錢之後,他就開始顯示出與一般人不一樣的思維。按照一般企業的思路,都是先建廠房,進設備,生產產品,然後打廣告做促銷,但是如果這麼去做他的這筆錢,怕是連建廠房設備都不夠。而牛根生則是把資金用在了市場的推廣中,把全國的工廠變成自己的加工車間,就是通過這個槓桿借力,幾乎在一夜之間,蒙牛在全國出名。當時的伊利是大品牌,是中國乳業第1把交椅,而通過這種方式,默默無聞的蒙牛一下子成為第二品牌,這叫做品牌槓桿。
在宣傳蒙牛品牌的同時,牛根生還到處尋找合作夥伴,他與許多企業聯合開發了系列新產品,然後與乳品廠進行合作,將所有生產出來的產品都打上蒙牛的商標。但他與這些企業只有合作關係,不做資產的轉移,利用這些資源做自己的品牌,最後使得雙方互惠互利,其實這是一個空手套白狼的策略。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那麼如何把這種方法運用到實體店的生意中嗎?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江西小夥開西裝店,借賣皮鞋商家賣領帶,半年就賺了60多萬,這套方法簡單易學習,接下來分享給大家。
【一】案例背景
這家服裝店的老闆姓陳,陳先生以前是學建築的,之前也是因為家裡人的建議,才選擇了建築專業,因為現在國家正在發展中,到處都需要建築人才,想著他大學畢業出來就能有一份穩當的工作。
可是在陳先生畢業的那個時候,正是房價炒到火熱的年代,一年比一年高,那個時候賣房子才是一個熱門工作,做得好的銷售,一個月可以賣10套房子,輕鬆月入百萬,而陳先生也就因此步入了房地產行業。
這一做就做了5年多,手裡面也是存了不少錢,前兩年買房子的高潮已經過去,現在想要賣出一套房子也沒有那麼容易,於是陳先生就合計自己出來開店當老闆。因為有親戚是從事服裝行業的,索性就開了一家服裝店。
陳先生的服裝店位於一個商業區附近,客流量大,但是租金也不低,所以競爭壓力特別大,而陳先生是主賣西裝,比較小眾,買的人也就更少了,再加上商圈裡有兩家比較知名的西裝定製體驗店,所以很多人只知道了這兩家西裝店,並不知道陳先生家的西裝店。後來生意一直不溫不火,雖然賺了一點點小錢,但是原本比不上自己以前的高工資。後來通過高人指點,採取槓桿借力的方式,與皮鞋店的老闆進行合作,陳先生就成功的把西裝店的知名度打了出去,並且每個月的營業額至少有6萬,接下來就把它操作的詳細過程分享給大家,我也是花了好大功夫才研究透了。
【二】具體操作
1、你的客戶也是別人的客戶
任何一個人在做生意的過程中,有了產品,有了服務,沒有客戶怎麼辦?沒有關係,可以建立別人的客戶,因為別人的客戶也就是你的客戶。
比如說我是賣皮鞋的,那麼我的客戶都在賣西裝的那裡,我是賣領帶的,我的客戶都在賣皮鞋,賣西裝那裡,我是賣電腦產品的,那麼我的客戶在賣數碼產品,電腦產品有關的產品那裡。就可以通過借力於他們,輕鬆獲得利潤。而陳先生正是借力於一家生意和知名度都比較好的皮鞋店,成功把自己西裝店的生意打了出去,他是如何建立的呢?
2、捆綁皮鞋店做成交
陳先生家西裝店附近有一家賣皮鞋的,也是多年老店了,比陳先生早開了5年的樣子,周邊的顧客都知曉這家皮鞋店,一般有需求都會到這家店來購買,所以生意一直挺不錯。做生意的老闆都是奔著賺更多的錢去的,所以陳先生就去找到了皮鞋店的老闆,跟他說,我有一個方法讓你賺更多的錢,要不要試試?聽陳先生說了之後,皮鞋店的老闆很開心,因為他不用出任何人力物力,就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下面解析陳先生用的具體方案。